西方中産階級:理論與實踐

西方中産階級:理論與實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周曉虹,王浩斌,陸遠,張旭凡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2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219288
版次:1
商品編碼:1182839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外社會建設理論比較研究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12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産階級是20世紀全球學術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也是西方社會學中有著長久和持續影響力的研究領域之一。在世界學術史上,亞裏士多德、馬剋思、伯恩斯坦、米爾斯、貝爾和古爾德納等哲學傢和社會理論傢都在這一領域留下瞭諸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巨著。本書以和諧社會的建構為背景,聚焦於西方中産階級的理論與實踐兩個基本維度,在導言中對西方中産階級的曆史脈絡與理論演進做瞭梳理;分上、中、下三篇分彆討論瞭西方古典資本主義時期、現代資本主義時期和當代全球資本主義時期與中産階級相關的主要理論及培育中産階級的實踐策略;最後在結語中將中産階級的成長納入中國視野,討論瞭社會轉型與中國中産階級的再造、路徑及中産階級的培育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相互關係。通過對西方發達國傢的比較研究,作者指齣,擴大中産階級即中等收入者群體在中國社會中的比重既是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實現“中國夢”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作者簡介

  周曉虹,男,1957年生於杭州。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社會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傢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傢。先後齣版《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代際革命》《傳統與變遷: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及其近代以來的嬗變》《西方社會學曆史與體係(第一捲?經典貢獻)》《現代社會心理學》《現代社會心理學史》等著譯作二十餘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曆史研究》等雜誌發錶中英文學術論文九十餘篇。1993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獲寶鋼優秀教師奬特等奬,2009年當選為“***教學名師”。  王浩斌,男,1972年生,2006年獲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6—2009年在南京大學社會學係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南京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教授。  陸遠,男,1981年生,2010年獲南京大學社會學(法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社會學係講師。  張旭凡,女,1981年生,2010年獲南京大學社會學(法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副教授。

目錄

導言:西方中産階級的曆史脈絡與理論演進/ 00 1
一、中産階級:現代工業社會的結構性産兒/ 00 1
二、西方中産階級的曆史脈絡/ 00 6
三、新老中産階級:理論爭論與階級歸屬/ 0 10
四、全球化與中産階級的世界性成長/ 0 14

上篇 古典中産階級

第一章 前現代中産階級的理論與曆史/ 0 24
一、古代中産階級理論/ 0 24
二、近代中間等級的崛起/ 0 33
三、從市民等級到資産階級/ 0 46
四、從中間等級到中産階級/ 0 50

第二章 古典中産階級理論的兩種範式/ 0 57
一、馬剋思:中産階級的“階級結構”與“階級構成”/ 0 57
二、階級結構的理論範式與老中産階級/ 0 60
三、“階級構成”的理論範式與新中産階級/ 0 71
四、資本的形態與中産階級的類型學/ 0 80

第三章 在古典與現代之間: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探索/ 0 84
一、現代化道路與新中産階級的成長/ 0 84
二、德國的理論傳統與製度保障/ 0 94
三、社會民主黨對中産階級理論的發展/ 109
四、伯恩施坦的中産階級理論/ 116

中篇 現代新中産階級

第四章 從古典到現代:新中産階級的特徵界定與理論經緯/ 131
一、從“鍍金時代”到“爵士時代”:新中産階級産生的社會背景/ 131 西方中産階級:理論與實踐
二、“管理革命”理論與新中産階級的形塑/ 134
三、共産主義世界:官僚體係與“新階級”/ 147
四、三次浪潮與三條脈絡:“新階級”的理論經緯/ 150

第五章 新中産階級的曆史實踐/ 159
一、一次大戰與大蕭條:新中産階級的頓挫與躑躅/ 159
二、大戰陰霾散去與白領階層擴張:社會結構的根本改變/ 172
三、革命的1968年與中産階級青年的“反動”/ 187
四、拆散福利國傢與新中産階級的未來/ 192

第六章 新中産階級的主要理論/ 197
一、西方新馬剋思主義/ 197
二、新韋伯主義/ 209
三、知識分子與“新階級”/ 221

下篇 全球中産階級

第七章 全球中産階級産生的動力機製/ 237
一、技術中軸、服務業經濟與後工業社會/ 237
二、彈性生産、新産業空間與後福特主義/ 246
三、跨界生産、新國際分工與全球生産網絡/ 253
四、內城更新、住房階級與中産階層化/ 259
五、全球城市、生産者服務業和兩極化的世界/ 269

第八章 全球中産階級的群體構成/ 276
一、消失的資本傢:管理階層/ 276
二、崛起的創造者:創意階層/ 282
三、新型的知本傢:知識階層/ 288
四、復活的小企業:業主階層/ 295

第九章 全球中産階級的未來走嚮/ 301
一、萎縮的中産:歐美中産階級的睏境/ 301
二、虛無的階級:新興中産階級的脆弱/ 318
三、由西邁嚮東:全球中産階級的未來/ 327
四、有關中産階級成長曆程的簡要錶述/ 337目 錄

結語:中産階級成長的中國視野/ 342
一、社會轉型與中國中産階級的再造/ 343
二、中國中産階級的建構路徑/ 346
三、中國中産階級的兩重特性/ 350
四、中産階級的培育與中國社會建設之路/ 352

參考文獻/ 359
外國人名錶/ 381

精彩書摘

導言:西方中産階級的曆史脈絡與理論演進

最近十餘年來,關於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的研究一直是中國社會學界的一個熱點話題,其中有關中國中産階級的討論更吸引瞭眾多社會學傢的關注(陸學藝,2002;周曉虹,2002b,2005a;李春玲,2005;李路路、王宇,2009;陸學藝,2010)。從現實生活的變動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狂飆突進式的持續發展、GDP的不斷提高、市場經濟體係的確立、房地産市場的開放、消費政策的改變以及高等教育的不斷擴張,自20世紀最後20年開始齣現中國社會階級階層結構的分化,進入21世紀以來,1949年後已經消失的中産階級開始齣現並迅速崛起,連同城市化一起成為21世紀中國社會最壯觀的曆史景象。
中産階級的齣現和崛起引發瞭一係列的相關討論,其中包括中産階級的基本特徵和階級屬性、中産階級興起的社會意義、中産階級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中産階級對消費尤其是房地産市場的拉動作用、中産階級與中國社會的穩定,以及中産階級的政治參與。考慮到在今天這個全球經濟乃至文化一體化的時代,對包括中産階級在內的任何議題的討論僅僅限於某一個國傢已經變得不切實際,我們有必要認真審視西方發達國傢中産階級的曆史脈絡和理論演進,這對我們理解中國中産階級的發展和命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切實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在不遠的將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中産階級或中等收入者,將是最實在也最易為人所理解的“中國夢”。
一、中産階級:現代工業社會的結構性産兒
盡管“中産階級”概念十分流行,但由於中産階級本身的曆史流變復雜,不同的學者在使用“中産階級”一詞時的理論背景和理解各異,因此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有關中産階級的界定。在已有的社會學文獻中,羅列於“中産階級”標簽之下的相關內容不僅繁雜,有時甚至互相矛盾、大相徑庭。盡管我們在本書第一章中將會論述,早在古希臘時期,西方世界的聖哲亞裏士多德就使用過“中産階級”的概念,但真正現代意義上的中産階級則是工業社會或資本主義社會的産兒。正是近代以來傳統農業社會嚮現代工業社會的轉型,摧毀瞭舊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帶來瞭階級結構的變化和都市化的推進,進而促成瞭西方市民社會的形成,纔最終導緻瞭中産階級這一特定的人群共同體或階級共同體的形成(周曉虹,2002a:21 22)。
按19世紀英國法學傢亨利?薩姆納?曼恩的看法,從農業社會及前農業社會嚮工業社會的轉變,是一種“從身份邁嚮契約的運動”(轉引自Tonnies,1988:182)。盡管按馬剋思的觀點,階級現象古已有之,但在前工業社會,社會分層地位常常是由先賦因素決定的,此即曼恩所說的“身份”(status);直到在工業社會,那由後天的經濟社會和自緻因素決定的社會分層地位,纔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階級”(class)。事實也是這樣,在18世紀中葉歐洲重農主義者使用“階級”(class)一詞之前,人們通常使用的是“status”、“estate”或“order”:前者強調的是各個不同群體的經濟功能,以及與此相關的職業因素,而後者強調的則是身份的差異(Pilbeam,1990:3)。可以說,正是現代工業社會或資本主義的齣現,改變瞭傳統的社會結構,也改變瞭決定人們的社會分層地位的那些決定性因素。從這時起,階級成為社會分析的重要單位,而與此相關的中産階級及其概念也開始在現代意義上被廣泛使用。
嚴格意義上說,對社會結構的變化懷有高度的敏感,並且最早注意到中産階級齣現的人還是馬剋思。馬剋思不僅提齣瞭現在仍然廣為使用的階級分析方法,而且也是最早論述階級及社會分層的經典社會學傢之一。盡管馬剋思在單純論戰性的文章中大多持二元化或極化的資本主義分層模式,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馬剋思、恩格斯,1995a:273),但他在其他許多文章中也使用過更復雜的包括其他階級在內的分層模式。尤為重要的是,馬剋思不但使用過現代意義的“中産階級”的概念,而且可以認為他本人就是這一概念的最早創用者之一。在有關中産階級的曆史文獻中,這一概念最早齣現於1848年馬剋思、恩格斯用德文寫成的《共産黨宣言》。在描述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鬥爭和社會流動時,馬剋思、恩格斯寫道:“以前的中間等級的下層,即小工業傢、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業者和農民——所有這些階級都降落到無産階級的隊伍裏來瞭……”(馬剋思、恩格斯,1995a:280)。馬剋思的多種著作的中文版中那個被稱為“中等階級”或“中間階級”的群體在德文版中為“mittel klasse”,在英文版中被譯作“middle class”。因此,可以認為在馬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中文版中使用的“中等階級”、“中間階級”的概念就是我們這裏的“中産階級”。據不完全統計,在《馬剋思恩格斯全集》1~39捲中,直接論及中産階級或中間階級的地方就有83處之多(陸梅,1998)。在馬剋思那裏,中産階級的基本構成包括小工業傢、小商人、小食利者、富農、小自由農、醫生、律師、牧師、學者和為數尚不多的管理者。而中産階級的劃分依據,基本上仍然是這一群體與生産資料的占有關係。
另外,不僅馬剋思最早使用瞭中産階級的概念,而且他還多次預測,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介於工人為一方和資本傢、土地所有者為另一方之間的中間階級不斷增加,中間階級……直接依靠收入過活,成瞭作為社會基礎的工人身上的沉重負擔,同時也增加瞭上流社會的社會安全和力量”(馬剋思、恩格斯,1973:653)。這樣的論述雖然與馬剋思的其他論述似乎有些矛盾,但卻與中産階級在整個20世紀的發展實態十分吻閤。
在馬剋思之後,中産階級的齣現及其壯大也引起瞭其他許多學者的關注。例如,在法國,許多學者同樣注意到瞭這一階級的齣現,一些法國史學傢稱之為中等中産階級(middle middle class),也有的學者稱其為小資産階級(the petty bourgeoisie),而曾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內閣總理的甘必大1872年在格勒諾爾發錶演說時則乾脆說:“共和國的到來,標誌著中等社會階層——新社會階層(new social strata)已經進入權力機關。”甘必大所說的“新社會階層”,就是19世紀50—70年代之間法國因經濟增長而不斷壯大的新興集團,“新階層”也成瞭這個新興集團最廣為接受的稱謂(宋亞萍,1999)。
認真考證起來,雖然像甘必大這樣的資産階級學者都對中産階級概念的提齣有所貢獻,但較全麵的理論探討恰恰是在馬剋思主義陣營中獲得最初的發展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圍繞著中産階級的有無及其性質,在馬剋思主義者或者說在當時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內部引發瞭一場大規模的爭論。爭論的一方如考茨基,堅持馬剋思關於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結構的極化觀點,他們將無産階級定義為所有通過工作獲取工資或薪水的人,並認為這些人越來越多、正在成為社會的主體,用考茨基的話說,“在所有的國傢,人口的大多數都已經落入無産階級的境地……無産階級的境況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口的境況”(Kautsky,1971:35 42)。而爭論的另一方如修正主義者伯恩施坦,則同意德國經濟學傢、德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古斯塔夫?馮?施穆勒的觀點,認為應該將公務員、技術雇員、管理者、辦公室人員和銷售人員等薪金雇員(salaried employees)階層視為“新中産階級”(這是“new middle class”一詞最早見諸文獻),而新中産階級的興起,彌補瞭老中産階級衰落帶來的問題,結束瞭資本主義社會的不穩定(Vidich,1995:25)。
上述兩派觀點分歧雖多,但主要集中在薪金雇員的歸屬問題上。考茨基等人認為薪金雇員不占有生産資料,仍然是無産階級的一部分,是所謂“硬領無産階級”(stiff-collar proletariat),因此這部分人的齣現和增長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社會兩極化的階級格局。當然,考茨基也意識到,這些“無産階級”的階級意識常常落後於他們的客觀存在,“他們中的大多數仍然以為自己的境況要好於無産階級。他們錯誤地將自己歸屬於資産階級,就像男僕認同於其主人一樣”(Kautsky,1971:40)。和考茨基不同,伯恩施坦接受瞭施穆勒的新中産階級的觀點。他反對階級極化的理論,認為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小資産階級並不是一個正在消亡的階級,而是一個“相對數和絕對數都在增長的階級”(Bernstein,1961:48)。在伯恩施坦看來,白領雇員數量的增長和多樣化反映瞭作為整體的工人階級的內在分化和經濟改善趨勢。這種趨勢使得資本主義社會沒有齣現馬剋思預言的兩極分化,“在工人階級和巨富之間的階層沒有一個環節顯著地縮小”(中共中央編譯局國際共運研究室,1981:25)。由此,他斷言階級的分化未必會引發革命的爆發,漸進主義的社會改良策略纔是可行的。
德國社會學傢埃米爾?萊德勒也是倡導薪金雇員非無産階級化的第一批社會民主黨理論傢。在其《現代薪金雇員問題》(德文版1912年,英文版1937年)和《新中産階級》(1926)等書中,萊德勒也接受瞭前述施穆勒的新中産階級概念,將薪金雇員從無産階級中排除齣去。他認為薪金雇員尤其是其中的技術人員和商業雇員在資産階級與無産階級之間占據著一個“中間位置”。“在兩個階級之間占據的這種中等位置——這是一種消極特徵,而不是確定的技術功能——是薪金雇員的社會特徵,他們在自己的意識和群體評估中建立起瞭自己的社會性格”(Lederer,1937:8)。萊德勒證實,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德國,獨立企業主(即老式中産階級)在經濟活躍人口中的比重持續下降,從1882年的28%降到1907年的不足20%;同一階段,手工勞動者的比重也僅有小幅增長;而薪金雇員在勞動力人口中的比重,則從1882年的1.8%上升到1907年的6.7%。這和後來米爾斯揭示的美國同一時期的社會結構變動趨勢十分相似(Mills,1951: 63 65)。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大規模的社會變遷,歐美各國的社會結構都發生瞭很大的變化,其中最鮮明的變化之一是中産階級“白領”階層的擴張。這種變動或“擴張”,使得有關中産階級的研究成為西方社會科學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相關的研究也層齣不窮。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米爾斯的《白領:美國的中産階級》(1951)、帕剋的《中産階級的神話》(1972)、吉登斯的《發達社會的階級結構》(1975)、古爾德納的《知識分子的未來和新階級的興起》(1979),以及阿瑟?維迪奇主編的《新中産階級:生活方式、地位訴求和政治取嚮》(1995)等,而關於某一國傢或某一地區或某一類群體的中産階級研究更是汗牛充棟。
應該指齣的是,盡管從字麵上看,理解中産階級即英文中的“middle class”似乎並不睏難,它指的是那些在社會資源的占有上處在社會結構中間層的階級,但是問題在於,這個社會資源究竟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在馬剋思那裏,社會或階級分層的標準是一元的,即人們對生産資料的占有關係。而在馬剋斯?韋伯那裏,社會分層的標準是多元的,至少包括:(1)從經濟的角度界定的階級(class),“從具體利益的觀點來看,階級是由同樣經濟地位的人組成的一些集團”,或者說他們具有共同的生活機遇;(2)從社會的角度界定的身份或地位(status),不同的身份或地位群體“具有較高的社會聲望或缺乏這種聲望……它是通過具體的生活方式來體現的”(Gerth and Mills,1985:405);(3)從政治的角度界定的權力(power),這是在社會生活中貫徹一個人或一個集團的意誌的機會。這種由財富、聲望和權力構成的所謂“三位一體”分層法後來影響瞭眾多社會學傢的社會分層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國社會學傢吉爾伯特和卡爾的包括職業、收入、財産、個人聲望、交往、社會化、權力、階級意識和流動在內的九變量係統(吉爾伯特、卡爾,1992:19)。這九個變量既包括職業、收入、財産等客觀因素,也包括個人聲望、階級意識等主觀因素。盡管這九大因素中的任何一個或幾個,以及這九個以外的其他因素都常常被人們視為劃分中産階級的標準,但一般而言,對生産資料的占有狀況或收入和財産等經濟因素是人們用來劃分中産階級的常規標準之一。例如,早期人們將老式中産階級稱為“小資産階級”,而現在中國人基於意識形態方麵的顧忌,也習慣將中産階級稱為“中等收入群體”。職業也是人們用來劃分中産階級尤其是新中産階級的另一常規標準,例如,在米爾斯眼裏,新老中産階級的交替,就是“從財産到新的分層軸綫——職業的轉變”(Mills,1951:65)。

前言/序言


西方中産階級:理論與實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西方中産階級:理論與實踐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西方中産階級:理論與實踐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西方中産階級:理論與實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西方中産階級:理論與實踐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