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6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在公职类考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公教育一线专家深入研究了全国各省市事业单位的考试真题和命题趋势,总结了事业单位考试的命题特点,并在紧密结合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编写了《2016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版)》,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在大程度上掌握事业单位考试的特点,提升学习效率,最终在考试中取得成功。
《中公版·2016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详解综合基础知识》是严格依据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精心编写而成的。本套试卷汇集10套的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精选题目,内容全面,大限度的把握浙江省命题趋势。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快速提高实战能力,率先进入备考状态。
《中公版·2016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综合基础知识》由中公教育数位资深专家和具有多年执教经验的一线名师倾力打造,内含10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由中公名师审定答案,解析详尽且能拓展思路。试卷的特点是题量丰富、针对性强、答案、解析详尽,能够帮助考生准确预测考情考点,切实提高备考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公版·2016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知识覆盖比较全面,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公文、管理、科技人文与地理、国情社情及申论等。本教材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同时本书附赠一本时政手册,包含浙江时政和国内时政,便于考生记忆,是一本真正做到了一书在手,考点全有的教材。
《中公版·2016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详解综合基础知识》是中公教育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研究院相关专家,在深入研究浙江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套试卷选取了10套的浙江省考试真题,解析详尽、方法,在各部分的演练中深入研究解题技巧,助力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中公版·2016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综合基础知识》由中公教育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研究院资深名师严格按照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具体考情潜心编写,内含10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为6+4模式。其中,前六套模拟主要是客观题+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选、多选和判断,主观题包括写作题1题。后四套的题型是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题和材料写作题。试卷中结合当下社会热点设置了相关题目,以便提高考生在实战中主观题的应答能力,是考生备战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优选书目。
《中公版·2016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附时事政治小册子)》
第一部分 政治
第一章 最新真题解读(2)
第二章 时事政治(4)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点)(4)
第二节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点)(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10)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1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17)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20)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概述(20)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22)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5)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25)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9)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9)
第六章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32)
一、四个全面(32)
二、三个自信(32)
三、中国梦(32)
四、深化改革(33)
五、科学发展(34)
六、意识形态(35)
七、国际关系(36)
八、党的建设(37)
附录: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古典名句(39)
实战提
第二部分 经济
第一章 最新真题解读(4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升训练(44)治经济学(50)
第一节 商品与货币(50)
第二节 资本与剩余价值(51)
第三章 市场经济(54)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5)
第四章 微观经济(59)
第一节 市场体系及市场主体(59)
第二节 市场机制(60)
第三节 市场结构(61)
第五章 宏观经济(64)
第一节 宏观调控(64)
第二节 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66)
第三节 货币政策(68)
第四节 通货膨胀(69)
第六章 国际经济(71)
第一节 国际贸易(71)
第二节 国际金融(72)
第三节 世界经济组织(73)
实战提升训练(77)
第三部分 法律
第一章 最新真题解读(80)
第二章 法理学(82)
第一节 法的概述(82)
第二节 法律要素(83)
第三节 法的运行(84)
第四节 法与道德(87)
第三章 宪法(89)
第一节 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89)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89)
第三节 国家机构(91)
第四章 民法(92)
第一节 民事主体和民事法律行为(92)
第二节 民事权利(94)
第三节 代理(98)
第四节 合同法(99)
第五节 婚姻法(101)
第六节 继承法(102)
第五章 刑法(104)
第一节 刑法概述(104)
第二节 犯罪(104)
第三节 刑罚(108)
第四节 刑法分则(109)
第六章 行政法(112)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112)
第二节 行政行为(112)
第三节 行政许可(115)
第四节 行政复议(115)
第七章 商法(117)
第一节 公司法(117)
第二节 合伙企业法(118)
第八章 经济法(123)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23)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124)
第三节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124)
第九章 诉讼法(133)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133)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137)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141)
实战提升训练(146)
第四部分 管理
第一章 最新真题解读(150)
第二章 管理学基本理论(152)
第一节 管理概述(152)
第二节 决策(154)
第三节 组织(156)
第四节 领导(157)
第五节 控制(160)
第三章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163)
第一节 公共管理概述(163)
第二节 公共政策(164)
第三节 公共决策(165)
第四节 公共危机管理(166)
第四章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167)
第一节 政府职能(167)
第二节 行政组织(168)
第三节 行政领导(169)
第四节 行政执行(170)
第五节 行政监督(172)
实战提升训练(174)
第五部分 公文
第一章 最新真题解读(178)
第二章 公文基础知识(180)
第一节 公文概述(180)
第二节 公文的行文规则(183)
第三节 公文格式(185)
第三章 公文处理(189)
第一节 公文拟制(189)
第二节 公文办理(189)
第三节 公文管理(191)
第四章 常用法定公文写作(193)
第一节 决定 通知(193)
第二节 公告 通告(194)
第三节 报告 请示(195)
第四节 函 意见(197)
第五节 通报 批复(198)
实战提升训练(199)
第六部分 科技人文与地理
第一章 最新真题解读(202)
第二章 高新技术(204)
第一节 信息技术(204)
第二节 新材料技术(205)
第三节 能源技术(206)
第四节 生物工程技术(207)
第五节 航空航天技术(208)
第三章 生活常识(210)
第一节 物理常识(210)
第二节 化学常识(213)
第三节 生物常识(215)
第四节 安全与急救常识(219)
第四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221)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221)
第二节 Word 2010(224)
第三节 Excel 2010(227)
第五章 人文历史常识(230)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230)
第二节 中国文学(233)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243)
第四节 中国近现代史(255)
第五节 中共党史(258)
第六章 地理常识(262)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262)
第二节 区域地理(266)
实战提升训练(269)
第七部分 国情社情
第一章 最新真题解读(272)
第二章 国情社情(274)
第一节 自然地理(274)
第二节 民族与传统节日(277)
实战提升训练(279)
2015年7月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2015年6月28日,国内首条时速300公里穿越山区的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该高铁被称为最美高铁。
A.合福高铁B.沪昆高铁
C.成渝高铁D.贵广高铁
2.2015年6月24日,全球首家海上丝绸之路孔子学院在()正式成立。
A.新加坡国立大学
B.韩国首尔大学
C.泰国博仁大学
D.日本京都大学
3.某位科学家将其不小心打碎的花瓶碎片进行了研究,并按照一定方式重新分类碎片,他所发现的这种碎片分类方式对恢复文物、天体研究起了很大帮助。这主要启示我们()。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进作用
B.真理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C.认识是实践的源泉
D.偶然背后蕴藏着必然,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又要注意适时地修改旧政策,制定新政策"这句话的理论依据是()。
A.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的原理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这为不同类型的领导干部选任指明了方向。这句话的哲学原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理性认识来源于实践
D.认识依赖于实践结果
6.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国家如此重视科学技术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发展科技
B.科技对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
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是()。
A.资源相对不足
B.受各种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
D.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以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失误,这归根到底是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
C.要不要实事求是,怎样实事求是
D.要不要解放思想,怎样解放思想
9.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
A.多党合作B.人民当家作主
C.政治协商D.依法治国
10.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扩大消费需求仍然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为此,要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品降低关税,最符合以上经济学原理的是()。
A.供给与需求相互制约
B.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C.物价与消费相互影响
D.生产与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11."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这句话揭示的经济学基本理论是()。
A.绝对优势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竞争优势理论
D.比较优势理论
12.价格弹性是指()。
A.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1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是()。
A.投资B.贷款
C.货币调控D.国家财政预算
14.我国矿难很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是()。
A.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表现
B.国家调控不力
C.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15.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从此可以看出()。
A.我国已完全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格局
B.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C.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16.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最主要表现在()。
A.宪法是基本法
B.宪法是一切公民、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最高准则
C.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通过批准宪法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
17.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②国家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④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②③④
18.外国公民甲乘坐中国民航国际航班来我国旅游,途中与邻座公民乙发生口角,甲将乙打伤,对甲适用我国刑法进行管辖的依据是()。
A.属人管辖权B.空间管辖权
C.属地管辖权D.普遍管辖权
19.张某为防止猪苗被偷,在院墙周围架设电网并标有"有电危险"字样,夜里,赵某翻墙偷猪不成反遭触电,张某发现后立即对赵某进行抢救,抢救无效后确定赵某死亡,张某的行为属于()。
A.直接故意
B.危害公共安全罪
C.正当防卫
D.以上均不正确
20.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下列不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A.工作内容B.工作地点
C.劳动纪律D.社会保险
21.张某与林某结婚后,张某的父母送给张某一栋房子,房子产权登记在张某名下,有关房子所有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父母应明确表示,该房子是送给张某的,才可作为张某个人财产
B.若张某父母表示,该房子是送给张某夫妇的,则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C.该房子是张某的个人财产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2.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指管理的()。
A.目标B.方式
C.理论D.效率
23."把员工视为活动主体,公司主人"是哪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A.以自我为中心,非理性化家族管理
B.以人为中心,非理性化家族管理
C.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
D.以自我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
2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最大特征是()。
A.分权化B.集权化
C.一体化D.统一化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启事不属于法定公文,属于事务公文,但也具有法定效力
B.通告兼有知照和约束的作用
C.公告具有知照作用
D.意见适用于任何机关,可以上行、下行和平行
从装帧和整体的“套系感”来看,这三册书的排版风格应该是一脉相承的,但实际阅读起来,不同章节之间的知识点过渡却显得有些生硬和跳跃。比如,在综合知识的第一册中,对某个特定领域的阐述才刚展开,还没等深入挖掘,下一章就突然转到了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中间缺乏必要的逻辑衔接或小结性的过渡语。这使得在构建知识网络时,我需要不断地在不同章节间进行来回翻阅,强行将割裂的信息点粘合起来。这种体验,尤其是在高强度的复习阶段,极大地消耗了我的精力和耐心。此外,书中的错别字和一些小排版错误虽然不多,但零星出现,尤其是在法律条文或数据引用上时,会立刻让我停下来,产生对内容准确性的不信任感。我不得不花费额外的精力去交叉验证这些细节,这无疑降低了复习的效率。一套优秀的备考资料,应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引导学生顺畅地吸收知识,而不是像一堆零散的资料堆砌,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大部分的组织工作。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确实很吸引人,色彩搭配和版式布局都给人一种专业和权威的感觉,尤其是那个醒目的年份“2016”,让人感觉这套书包含了那个时间点最前沿的备考信息。我一开始抱着很高的期待,毕竟是“中公”出品,按理说应该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过人之处。然而,真正翻开第一册——“综合基础知识”的时候,我发现内容组织上似乎有些过于侧重于宏观的理论框架搭建,对于具体操作层面的知识点罗列和深度挖掘略显不足。例如,在涉及到行政能力测试中对细节判断的考查时,书本给出的例题和解析,感觉更像是对知识点的概念复述,而非真正模拟考场上的那种“陷阱”设置。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去对照其他资料,才发现有些关键的法律条文或政策背景,在这套书中只是蜻蜓点水般带过,没有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出题者的意图。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吃透”每一个知识点,争取一分不丢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遗憾。书本的纸张质量尚可,但印刷的清晰度在长时间阅读后,尤其是涉及到大量表格数据时,会让人感到有些吃力,这或许是那个年代出版物的通病,但对于影响阅读体验来说是实打实的。总体来说,它提供了一个不错的知识框架,但要真正从这本书里提炼出高分技巧,还需要读者自己进行大量的二次加工和信息补充。
评分这套书的三册组合,尤其是那个“历年真题汇编详解”部分,本应是备考的重中之重,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摸清命题规律的“试金石”。然而,在仔细研读这些真题的解析过程后,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时过境迁”感。虽然标明是历年真题,但解析的角度和侧重点,明显带着强烈的时代烙印,也就是2016年左右的考试风格。很多解析的逻辑,放在今天来看,已经显得有些陈旧和不够精炼。比如,对于某些社会热点背景下的题目,今天的官方口径或者政策侧重点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书中的解释依然停留在旧有的语境中,这让我不确定,如果我完全依赖这份解析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会不会在未来的考试中因理解偏差而失分。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有些题目的“详解”部分,与其说是详细解析,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标准答案的简单罗列,缺少了对错误选项进行“排除法”的深入剖析。我期待的是能看到命题人为什么会设置这些干扰项,以及如何通过细微的语感差异来快速锁定正确答案的技巧,但这些宝贵的“应试智慧”在这套书中体现得非常有限。这套真题的价值,现在更多地是作为了解历史考点的参考,而不能作为直接指导解题策略的圭臬。
评分抛开具体的知识点内容不谈,仅仅从作为一套“备考工具书”的易用性上来说,这套书的设计也存在一些令人感到不便之处。比如,书本的开本选择似乎更偏向于传统教材的样式,拿在手里进行长时间的翻阅和比对时,手感并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在图书馆或自习室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下。更关键的是,这些书几乎没有提供任何现代备考工具所应有的辅助功能,比如,在知识点旁边没有预留足够的空白区域供考生做笔记、写下自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偏差或者快速记忆的口诀。所有的内容都是紧凑地排版,给读者的“二次创作”留下的空间微乎其微。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在书本上画满重点、标注关联的考生来说,缺乏这种互动性设计,使得这本书的“陪伴感”和“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它更像是一份需要被“看”完的资料,而不是一份需要被“用”坏的工具。因此,如果从一套实战性工具的角度来衡量,它的设计理念略显保守和落后了。
评分关于“全真模拟预测卷”,这是我最看重的部分,因为一套好的模拟卷能直接反映出命题趋势和自己的薄弱环节。很遗憾,这套模拟卷的难度设置和试题的创新性,都未能达到我预期的“高水准”。试题的组合结构和知识点分布,给人一种非常“教科书式”的平均感,缺乏那些真正能区分出优秀考生和普通考生的“压轴题”或“创新题型”。说实话,做完这套模拟卷后,我的心情并没有像做高质量模拟卷后那样,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反而有些迷茫——因为这些题目感觉做起来很顺手,但顺手往往意味着难度不高,或者说,它们没有逼迫我去调用那些深藏的、最难的知识点。例如,在材料分析题部分,给出的阅读材料偏短,对考生的信息抓取能力考察不够充分,很多时候只需要扫视几眼就能找到答案,而不是需要像真正考试那样,在冗长的叙述中提炼核心论点。这让我对这套预测卷的“预测”能力产生了怀疑,它更像是对前几年真题的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重复和改编,而不是对未来命题方向的精准把脉。对于追求极致突破的考生来说,这套预测卷的帮助是有限的。
评分正在看,不知道有没有用
评分纸质很好,内容清晰,快递给力,内容很贴近考试内容,是不错的参考书
评分内容很适合准备备考
评分纸质比较粗糙,买了其他中公的书,这个纸是最差的,感觉像盗版,不满意
评分买来没看,有人要吗?
评分买来没看,有人要吗?
评分hfcvjkkhf
评分一直相信,从未被抛弃,爱死你
评分京东快递就是快 还要运费有点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