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柏杨,中国人熟悉的作家,其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十年通鉴;它不仅是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同时也是思想家、社会观察家和文化评论者;他不但是历史见证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动者。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不容易说得清,还是看他写的书吧!
《柏杨解码:八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之二》虽是他出狱后第二本专栏文集,对事物的透彻分析仍未减十年前,只不过含蓄得多,这是柏杨以前的杂文较为罕见的。
内容简介
《大男人沙文主义》中柏杨说,男女之间的爱情是永远讨论不完的,所以他持续这个话题。此外,他还对中医的现代化亦提出看法。《踩了他的尾巴》主要部分是柏杨至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美国以及欧洲旅行访问的闻见思感。柏杨的旅行写作,主要是人文的观察,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照性,思绪经常回到自己的地方,时而赞叹,时而批判,不改其爱深责切的笔意。……《八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2)》是他第二本专栏文集,对事物进行了透彻分析。
作者简介
柏杨,台湾著名作家、学者,在全世界华语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力。柏杨一生著述丰厚,《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很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
目录
大男人沙文主义
序
是会变的
爱情效用递减律
从一部电影说起
大男人沙文主义
三靠牌
奋斗的目标
“跑不掉”泥沼
唯夫史观
孤立主义
天下奇观的判例
我的生活
投奔中医记
资格埋没天才
两大奇医
孟宪杰大夫论医德
上查三代·下查己身
荒芜了的处女地
台湾的杜鹃窝
谈《中国人史纲》
再谈《中国人史纲》
三谈《中国人史纲》
四谈《中国人史纲》
五谈《中国人史纲》
哥儿公子有福啦
头发的故事
盼望神仙显灵
踩了他的尾巴
序
甘露寺老军
住手!
一代比一代好
夺床斗争
逾淮而橘
中国人·中华人
屋顶上的提琴手
踩了他的尾巴
言语浓于血
骨肉情深·相依为命
自断命脉
安乐死
新加坡华文文学选集
感谢·误会一致歉·祝福
礼仪之邦
由沙粒看世界
三句话
美利坚排队国
崇洋·但不媚外
预言和恐惧
种族歧视
黑朋友的危机
两个故事
欧洲·人间
语文·币制·乱七八糟
休假·度假·奇疾绝症
忧患意识·满面羞惭
大嚎集中营
卧像·吊像
死亡谷
请牛容易送牛难
残忍·人道·议论
圣马力诺
视书如仇
庞贝废墟
前言/序言
香华女士托人带话,叫我为新出的这套柏杨杂文集,写几旬前面的话。她认识的大陆名士达人很多,而我不是,只是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读了柏杨的一些书,是名副其实的读者——让一个读者为柏杨的书写几句话,放在书前,或者也是一种特别的美意吧。
我读鲁迅的书在先,读柏杨的书在后,所以,读柏杨的书时。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并非是柏杨的文字风貌酷肖鲁迅,或者甚至是学步、影写、照搬等等。柏杨在投身文字生涯之初,其实是很难读到鲁迅的书的,鲁迅是当时宝岛统治者的宿敌,读他的书,即有“通敌”之嫌。柏杨似未立过志向,要做宝岛上的“鲁迅第二”,好像他的思想历程上,也从未发生过从什么论到什么论的转变。他之以杂文为武器,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精神文明中腐朽、丑恶的东西,抨击国民性中丑陋、顽劣的东西,抨击历史和现实社会中黑暗、腥秽的东西,进而使自己的文字作品成为一面“镜子”,一面与鲁迅的文字作品并列的照见中国精神文明的“镜子”,完全是“天然”的。
不只是中国文化,我想其他文化也大抵如此,一方面会感染,溃烂,扩散,另一面则也会有抵抗,疗治,新生。即使是“酱缸”吧,一面有人被“酱”住,昏天黑地;另一面,也会有人挣脱出来,奋力“砸缸”,希图救出更多的人。鲁迅是这样一位“砸缸”者,柏杨也是这样一位“砸缸”者,他们生活的时代有先后,生前未曾谋面,倘若泉下相逢,一定也会如战友相拥。这一点也证明,岁月虽然迁流,战斗却未结束。鲁迅活着的时候,他呐喊抛开“瞒”和“骗”,“睁了眼看”,要“唤起疗救的注意”;柏杨奋战的日子,依然是“瞒”和“骗”盛行,在“酱缸”中闭着眼睛,醉生梦死者滔滔皆是。“缸”体坚硬,“缸”基沉厚,“酱”汁浓稠,“酱”味熏人,皆绝非一时所能破解。
然而,中国终究还是在进步的,这就又用得着鲁迅已经“轰毁”过的进化论——后来的要胜过以往的,新生的要胜过腐朽的,只是较为迟缓而已,会用词的作者,把这称为“蜕变”。“蜕变”的过程痛苦而漫长,近代以来中国人都在体验这个过程,性急无助于事。鲁迅很懂得这个道理,他曾说:“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锲而不舍’。”柏杨所做的事,便是这“锲而不舍”战斗之一部分。
柏杨由大陆到台湾,他的写作生涯滥觞于台湾,笔底游走的尽是台湾社会的众生相,后来,他的作品来到大陆,却受到了更多大陆读者的欢迎,大陆的老少读者从中看到的不止是台湾的种种弊病,更是中国人、中国精神文明的沉疴痼疾。他所热议的当年台湾社会林林总总怪象,今天的大陆也有,有些还愈演愈烈。这就应着有人说的,地无分两岸,都拖着传统中国长长的影子。柏杨一声“丑陋的中国人”,真使人如闻轰雷。人们从他“刮骨疗疮”的犀利文字中获取阅读快感、感受道德义愤的同时,也凝聚出一种强烈意愿,即是一定要努力改善我们中国人的社会文化环境,改善我们中国人的素质与种性,使之由丑陋变为美好。
我想,这大约也就是我们今天阅读柏杨作品的意义所在吧。
2014年11月
柏杨解码:八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之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