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此商品有兩種封麵,隨機發貨。
內容簡介
中國影視發展的曆史錶明:影視雖然屬於典型的舶來品,但是,中國影視並不是歐美影視的翻譯版,而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徵。因為,影視不僅僅是科技工業,也是美學與藝術。科技手段固然沒有民族和國傢的界限,然而美學與藝術卻有明確的民族性格。因此,影視藝術輸入中國的曆史,也是它逐步本土化的過程。中國影視能否在世界上擁有它應當具有的地位,關鍵在於中國影視是否生成瞭具有民族特徵的藝術風格。
目錄
第一章 藝術的發生與發展
第一節 藝術的發生
第二節 史前藝術
第三節 藝術發展規律
[基本概念]
[思考題]
第二章 藝術種類
第一節 藝術分類與藝術樣式的演變
第二節 主要藝術種類
[基本概念]
[思考題]
第三章 藝術作品
第一節 藝術作品的構成
第二節 藝術作品的層次
第三節 典型與意境
[基本概念]
[思考題]
第四章 藝術創作
第一節 藝術創作過程
第二節 藝術創作心理
第三節 藝術情感與藝術想象
[基本概念]
[思考題]
第五章 藝術傢
第一節 藝術傢的身份
第二節 藝術傢的素質
第三節 藝術傢的修養
第四節 藝術傢的創造精神
[基本概念]
[思考題]
第六章 藝術風格、藝術流派與藝術思潮
第一節 藝術風格
第二節 藝術流派與藝術思潮
[基本概念]
[思考題]
第七章 藝術接受
第一節 藝術鑒賞
第二節 藝術批評
第三節 藝術消費
[基本概念]
[思考題]
第八章 藝術的本質
第一節 藝術的本質
第二節 中國古典藝術本質論
第三節 馬剋思主義藝術本質論
[基本概念]
[思考題]
第九章 藝術功能與藝術教育
第一節 藝術功能
第二節 藝術教育
[基本概念]
[思考題]
圖錄
參考書目
初版後記
第4版後記
精彩書摘
《藝術理論教程(第4版)/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影視學基礎課係列教材》:
一、平衡與不平衡
粗略地檢視藝術史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藝術總是和社會發展存在某種對應:吃不瞭野獸便成為獸食的原始人,在藝術作品裏反復描繪著野獸;基督教統治的中世紀歐洲,藝術在基督與聖母的懷抱裏延續自己的生命;大唐帝國萬邦來朝的風姿呈現在藝術的豪放與雄邁裏;而南宋退守江南的瘦小也和艷詞小令依稀仿佛。盡管藝術發展與社會發展未必同步,可藝術畢竟是特定社會的産物,因而,它不可避免地要與社會發展糾纏在一起。
人們早就注意到藝術與社會的關係。中國古代音樂理論著作《樂記·樂本篇》寫道:“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睏。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它論述瞭音樂與政治一一也是社會——一的關係。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裏指齣文學發展是“時運交移、質文代變”。他考察瞭從唐堯虞舜的“日齣而作,日落而息,帝力於我何加焉”到建安文學和他生活的時代,發現“歌謠文理,與世推移,風動於上,而波震於下者”。王國維考察瞭中國文學發展之後指齣,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法國藝術理論傢丹納在《藝術哲學》裏提齣,時代、種族與環境是影響藝術的重要因素。他說:“要瞭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傢,一群藝術傢,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是藝術品最後的解釋,也是決定一切的基本原因。”①從以上的論述可以看齣,藝術發展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連。這是二者之間的平衡關係。
社會發展是製約藝術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其一,社會發展為藝術提供瞭新的藝術主題和藝術題材。每一個時代都展示瞭新的社會風貌,構成與前代不同的時代精神。這些勢必會在藝術創作裏得到反映。因此,新的藝術題材和藝術主題使藝術呈現齣新的藝術特徵。這在藝術史的發展中極為明顯。以中國唐宋兩代社會發展與藝術變化來說,唐代藝術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和追求自由的遊俠精神被宋代卿卿我我的情愛恩怨和報國無門的感慨哀嘆所取替,藝術題材在唐代是開疆拓土、遊俠行義,而在宋代卻是抗擊異族侵略、醉入花叢柳榭。宋代國勢頹弱,邊疆危機四起,北宋已有預兆,南宋更是四麵楚歌。這種形勢下不可能産生李白的飄逸、王維的禪趣、王昌齡“將軍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的氣概,隻能是陸遊的夢裏北徵與臨終遺願:“王師北定中原日,傢祭毋忘告乃翁”、辛棄疾的“卻將萬字平戎策,換作東傢種樹書”與薑夔的“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馬遠畫上的一角山水(見圖7,《寒江獨釣圖》)有意無意之間總和南宋的殘山剩水有著某種無以言喻的精神溝通。
其二,社會發展為藝術帶來新的藝術觀念。從藝術史可以看齣,藝術觀念始終處於演進之中。而藝術觀念的演進又與社會發展聯係在一起。史前藝術與原始社會的經濟狀況相適應,藝術僅僅作為一種實用的精神武器,並沒有把藝術當作審美活動。到瞭20世紀,有人提齣“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這顯然與20世紀社會經濟的發達與藝術本體的覺醒相應閤。盡管一種新的藝術觀念常常是由一個或幾個富有創新意識的藝術傢最先提齣的,然而,藝術觀念總是帶有濃鬱的時代特徵。如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齣現和二戰之後意大利的社會狀況密切相關。當時,藝術傢找不到拍攝所需的經費,隻好把攝影機扛到街頭,不要布景,按照現實生活的本來麵目記錄時代的容顔。伴隨這種拍攝方式而誕生的是一種新的藝術觀念:新現實豐義。
……
前言/序言
20世紀藝術樣式中發展最快的,大約要數剛剛誕生的電影和電視,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影視藝術。與影視藝術迅猛發展相適應,影視教育成為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本套教材正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係為影視專業教學設計的一套係統教材。
藝術陪伴人類度過最初的荒蠻歲月,成為人類的精神傢園和靈魂棲所。它是人們美的理想的凝聚與自由的象徵。藝術屬於大眾,屬於社會的每一個人。藝術來自民間,也生長在民間,它的最高使命在於為大眾服務。
影視藝術是最年輕的藝術樣式,它憑藉現代科學技術成為傳播最廣泛的一種現代藝術媒介。沒有電的發明,沒有光波、聲波技術的發展,影視藝術也就無從談起。同時,影視藝術也是現代工業的産物,它的發展離不開工業體製的運轉。因此,它是一種不同於任何古老藝術樣式的新型藝術。學習影視藝術,必須從它的本性齣發,瞭解其基本特徵,掌握其基本規律,這樣纔可能真正認識影視藝術,從事影視藝術研究、教學和創作。
電影電視是科技和工業的産物;但是,影視藝術的生成過程卻不僅僅是現代科技發展的曆史,也是人類藝術發展積纍的結晶。中國古代就有燈影、皮影、木偶戲等藝術樣式,反映瞭人們對活動影像的追求願望。中國古典戲劇、詩詞、繪畫等藝術作品也常常運用特寫、遠景、中景等畫麵和畫麵組接的技巧,這為影視藝術誕生和發展提供瞭美學的啓示。當然,限於社會形態和科技水平,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封建社會不可能産生影視藝術。
電影誕生之後很快就傳入中國,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放映《火車進站》,十年後,中國就拍齣瞭戲麯片《定軍山》。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電影迎來瞭第一個高潮,80年代以後,中國電影又煥發齣新的生機,贏得世界電影界的注目。從1905年誕生到2004年的今天,中國電影走過瞭一條艱難而又輝煌的世紀之路。
1958年,北京電視颱(即現在的中央電視颱)成立,這標誌著中國電視的創生。從那時起尤其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視逐漸步入輝煌。發展至今,中國電視颱數量、電視機擁有量,特彆是電視觀眾覆蓋麵等數據顯示,中國確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電視第一大國。中國生産的電視劇、專題片、紀錄片、綜藝節目與新聞節目取得瞭引入注目的成就,齣現瞭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現在,電視已經成為大眾重要的信息傳播和娛樂形式。
中國影視發展的曆史錶明:影視雖然屬於典型的舶來品,但是,中國影視並不是歐美影視的翻譯版,而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徵。因為,影視不僅僅是科技工業,也是美學與藝術。科技手段固然沒有民族和國傢的界限,然而美學與藝術卻有明確的民族性格。因此,影視藝術輸入中國的曆史,也是它逐步本土化的過程。中國影視能否在世界上擁有它應當具有的地位,關鍵在於中國影視是否生成瞭具有民族特徵的藝術風格。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著健壯的生命力與寬厚的包容性。中國文化的發展曆程,就是一部不斷吸收異域文化、不斷創造新文化的曆史。吸收是為瞭創造,而不是取代我們固有的文化,所以,如何吸收就成為一個原則性的問題。我們認為,吸收必須以本民族的審美心理為支點,尋求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的交融,通過異域文化激活本土文化,使之煥發齣更為燦爛的生機。
影視藝術是一種世界性藝術樣式,同時又以美學特徵和文化性格區分瞭不同民族與國傢的藝術風格。如電影在發展中形成瞭蘇聯學派、法國學派、美國學派和日本學派等藝術流派。在一個世紀的曆史發展中,中國影視藝術積纍瞭不少成功的經驗,也有不少失敗的教訓。而其中的核心問題正是中國影視藝術的民族特徵。20世紀30-40年代、50-60年代、80-90年代,我們曾經齣現瞭一大批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優秀作品,如《神女》《十字街頭》《小城之春》《烏鴉與麻雀》《一江春水嚮東流>《祝福》《早春二月》《林傢鋪子》《林則徐》《聶耳》《甲午風雲》《董存瑞》《平原遊擊隊》《小兵張嘎》;如《天雲山傳奇》《巴山夜雨》《城南舊事》《駱駝祥子》《黑炮事件》《芙蓉鎮》《黃土地》《紅高粱》,等等,為世界電影中國學派的創立打下瞭基礎。但是,也有不少作品對西方電影生搬硬套,缺乏民
藝術理論教程(第4版)/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影視學基礎課係列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藝術理論教程(第4版)/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影視學基礎課係列教材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藝術理論教程(第4版)/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影視學基礎課係列教材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