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灌溉稻田起源與演變及相關古今水稻土的質量》分五篇20章,包括:一、史前稻作的起源與發展(第1~3章):新石器時期中國南方生態條件、古人類文明、野生稻馴化和稻作文化;二、新石器時期我國南方的灌溉稻田(第4~8章);鑒彆埋藏古水稻田的標準,史前不同時期的灌溉稻田和灌溉係統;三、史前埋藏水稻土的土壤質量(第9~14章):展示瞭埋藏水稻土的剖麵,評估瞭古水稻土的質量;四、時間序列水稻土的生物地球化學特性(第15~18章):介紹瞭姚北平原的十條海塘,界定瞭國際上由相同的母質、氣候、地形、植被下形成的植稻50~2000年的序列水稻土和耕種50~700年的序列旱地土;揭示瞭水稻土與旱地土成土過程異同;五、中國稻作文化之傳布(第19~20章):討論瞭陸上和海上“稻米之路”。
《中國灌溉稻田起源與演變及相關古今水稻土的質量》可供從事土壤學、農學、生態學、環境學、農業考古學研究的專傢學者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全書摘要
第一篇 史前稻作的起源與發展
參考文獻
第一章 新石器時期中國南方的生態條件
第一節 氣候
第二節 地貌和水係
第三節 植被
第四節 野生稻
第五節 動物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新石器時期中國南方古人類文明與野生稻馴化
第一節 猿人嚮晚期智人進化的足跡
第二節 洞穴聚居、野生稻馴化、古栽培稻遺存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新石器晚期中國南方的稻作文化
第一節 跨湖橋文化
第二節 河姆渡文化
第三節 馬傢浜文化
第四節 崧澤文化
第五節 良渚文化
第六節 馬橋文化簡介
參考文獻
第二篇 新石器時期我國南方的灌溉稻田
參考文獻
第四章 長江中遊澧縣城頭山遺址埋藏的稻田
第一節 城頭山遺址發現的“模樣疑似稻田”
第二節 城頭山遺址的“模樣疑似稻田”可能是旱稻田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太湖流域馬傢浜文化時期埋藏的灌溉稻田
第一節 馬傢浜文化時期埋藏的灌溉稻田之發現
第二節 馬傢浜時期灌溉稻田的麵積與形狀
第三節 馬傢浜時期灌溉稻田的灌溉係統和灌溉方式
第四節 馬傢浜時期灌溉稻田的耕作模式、強度和種植時間
第五節 馬傢浜時期炭化稻粒形態學的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第六章 長江下遊菘澤時期埋藏的灌溉稻田
第一節 菘澤時期埋藏灌溉稻田的發現
第二節 崧澤時期灌溉稻田的年齡、麵積、形狀
第三節 澄湖遺址崧澤時期灌溉稻田的灌溉係統與灌溉方式
參考文獻
第七章 長江下遊良渚文化時期埋藏的灌溉稻田
第一節 良渚文化時期灌溉稻田的發現
第二節 良渚文化時期灌溉稻田的麵積、形狀
第三節 良渚文化時期灌溉稻田的耕作與灌溉模式
參考文獻
第八章 可能埋藏有史前灌溉稻田的其他地區
第一節 長江三角洲的其他遺址
第二節 錢塘江上遊及閩颱地區
第三節 江淮流域
第四節 珠江流域和雲貴川地區
第五節 黃河中上遊發現史前埋藏稻田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第三篇 史前埋藏水稻土的土壤質量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史前埋藏水稻土之剖麵描述
第一節 6300年BP綽墩遺址馬傢浜時期的水稻上
第二節 4500年BP臨平茅山遺址良渚時期的水稻土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埋藏史前水稻土的物理特性
第一節 埋藏古水稻土的粒度組成與母質判彆
第二節 埋藏古水稻土的礦物組成
第三節 埋藏古水稻土剖麵磁化率與成壤過程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史前埋藏古水稻土的土壤肥力質量
第一節 埋藏古水稻土的養分含量
第二節 埋藏古水稻土有效養分含量
第三節 埋藏古稻田種植強度與古水稻土氮素礦化
第四節 埋藏古水稻土與現代水稻土的供氮差異及氮肥效應
第五節 不同時期古水稻土與同期同地自然濕地和旱地的肥力比較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史前水稻土的土壤健康質量
第一節 綽墩遺址剖麵上多環芳烴(PAH)總量的分布
第二節 綽墩遺址剖麵中PAH的可能來源
第三節 其他史前水稻土剖麵PAH的分布特徵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史前古水稻土的土壤環境質量
第一節 古水稻土産甲烷潛勢及古甲烷菌的群落多樣性
第二節 埋藏水稻土的有機質組成與穩定性
第三節 埋藏水稻土的水稻植矽體與碳固持
第四節 埋藏水稻土中的黑炭與碳固持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埋藏古水稻土的微生物學特性
第一節 埋藏古水稻土寡營養細菌數量與微生物群落多樣性
第二節 埋藏古水稻土氨氧化菌的數量
第三節 水稻種植對古今水稻土微生物功能多樣性的影響
第四節 埋藏古水稻土細菌與古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參考文獻
第四篇 時間序列水稻土的生物地球化學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杭州灣南岸平原的海塘與時間序列土壤
第一節 杭州灣南岸姚北平原的海塘
第二節 時間序列土壤年齡的估計與剖麵采集
第三節 50~2000年水稻土和50~700年旱地土序列土壤的剖麵描述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時間序列水稻土與早地土成土過程的比較
第一節 水稻土與旱地土的物理特性
第二節 水稻土與旱地土的物理化學特性
第三節 水稻土與旱地土的生物化學性質
第四節 水稻土發育“三階段模式”及灌溉稻作促進水稻土形成的機製
參考文獻
第十七章 時間序列水稻土的土壤質量
第一節 時間序列水稻土的土壤肥力質量
第二節 時間序列水稻土的土壤環境質量
第三節 時間序列水稻土的土壤健康質量
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 時間序列水稻土的微生物學特性
第一節 水稻土和旱地土的微生物學性狀、微生物生物量與酶活性
第二節 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主要微生物過程的強度
第三節 水稻土固氮、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演變和功能基因多樣性
第四節 水稻土中氨氧化古菌群落和脂類生物標記物豐富度
參考文獻
第五篇 中國灌溉稻作農業的傳布
第十九章 陸上稻米之路
第一節 百越人南遷創“神州”,進入緬越泰印
第二節 百越人北上與賈湖人匯閤在黃淮下遊發展並嚮東北亞推進
第三節 長江中下遊經中原沿古絲綢之路嚮西域和中亞傳布
參考文獻
第二十章 海上稻米之路
第一節 徐福東渡
第二節 鄭和艦隊把稻作農業先進技術帶到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
第三節 “失聯”的鄭和麾下把水稻傳入美洲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考古學傢把從史前遺址中齣土的碳化稻粒,在土壤或陶片中發現的稻榖、稻殼、稻稈、稻葉,或從土壤中鑒定的一定數量的稻植矽體等作為確定該遺址或該地層曾有野生稻或古栽培稻、栽培稻生長的依據,繼而對所發現的稻粒(或稻殼)進行甄彆以確認究竟是野生稻、馴化古稻、古栽培稻、栽培稻還是粳稻(Japonica)、秈稻(Indic)等;並通過齣土的與稻作相關的用具、工具、食具等來探討當時稻作的發展階段。作為農業考古來說,這樣考察的內容和方法等無疑是正確和閤理的。社會科學傢是通過與稻作文化相關的傳說、民間故事和語言的沿革及民俗習慣等來考證稻作文化的起源與傳布的,當然也是符閤學科特點和特色的工作。經過考古部門近60年的發掘、研究、論證,其認為最早把野生稻馴化為古栽培稻的是長江中遊的江西萬年縣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和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等地的先民,是在距今1萬年前後完成的;對江西萬年縣吊桶環遺址土壤中發現的野生稻和古栽培稻植矽體比例演變的研究,證明從野生稻馴化為古栽培稻曾經曆瞭數韆年的時間。對長江下遊杭州灣兩岸河姆渡、跨湖橋、田螺山、羅傢角等距今7000年遺址中齣土的稻榖、小穗軸等特徵的研究,揭示齣小穗軸僅可分為粳稻型和野生稻型這兩類稻榖,沒有發現秈稻型小穗軸特徵的稻榖,錶明粳稻是栽培稻最初的演化方嚮,而秈稻則是後來粳稻與野生稻雜交後演化齣來的;浙江浦江縣上山遺址發現的1萬年左右的古栽培稻粒證明瞭上山也是原始稻的馴化地之一。1976年餘姚河姆渡遺址齣土的約120t稻榖、稻稈、稻葉的堆積,以及其他眾多與稻作有關的骨製和石製農具、炊飲和日常的陶器製品、榫卯結構的乾欄式建築、木槳等水上交通工具、紡織、畜禽養殖、原始的宗教與娛樂文化等證明這裏是潮汐灌溉水稻的發祥地。稻作的規模比較大、並有充足的餘糧,是造就當時最發達的手工業、最繁榮的經濟和最先進的文化藝術的河姆渡母係社會的物質基礎。
1992~1995年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院的考古人員與日本考古學傢閤作在蘇州的草鞋山遺址發現瞭44塊馬傢浜文化時期的人為灌溉係統和灌溉稻田,2003~2004年蘇州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閤作在距草鞋山遺址6~7km的昆山綽墩遺址的5次發掘和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蘇州博物院、昆山文物保護所等閤作進行的第6次發掘,綽墩遺址共齣土瞭46塊也屬於馬傢浜時期的具有人為灌溉係統、灌溉工具的水稻田,草鞋山、綽墩地區是迄今國內外發現的時間最早、數量最多(共100塊)的史前灌溉稻田群。
2012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分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國傢基因研究中心等多部門與美國、日本等國的科學傢聯閤攻關,利用全世界的水稻DNA巨型數據庫、基因地圖進行瞭深入細緻的比較研究,確認全世界最早的亞洲栽培稻是在中國南部長江,珠江流域(湖南醴陽平原一江西萬年仙人洞)一帶馴化完成的,而且隻是粳稻(Japonica)這單一起源,秈稻(Indie)是中國長江.珠江中下遊發源的粳稻傳布至南方各地並與當地的野生稻雜交後纔逐漸形成齣現的。
中國灌溉稻田起源與演變及相關古今水稻土的質量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Irrigated Rice Fields and Related Ancient and Presen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灌溉稻田起源與演變及相關古今水稻土的質量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Irrigated Rice Fields and Related Ancient and Presen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灌溉稻田起源與演變及相關古今水稻土的質量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Irrigated Rice Fields and Related Ancient and Presen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