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在当今中国书法界优秀笔记,不独对于书法家、书法爱好者,而且对于想了解中国书法的普通读者,都值得一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家、书法家、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有关书法的小品札记。分“翰林札记”“书学咀华”“读诗悟书”“墨苑旧事”“逸少风流”五辑,共收录札记559则。这些札记,短的数十字,长的二三百字,总之是短小隽永,趣味无穷。作者说这并不是一本有意为之的书,而是随性而作的笔记,记录的是思绪的火花,陆陆续续持续了至少十多年。也就是说,这是一位作家兼书法家用十多年时间才写就的一本书法思想小品。作者受先秦散文和明代散文的影响,特别是受苏东坡的影响,对小品文情有独钟,本书一如作者特别推崇的这些小品文一样“见性情,见才识,回甘无穷”。
作者简介
斯舜威,现为浙江美术馆副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美术报》总编辑达十年之久,长期从事书画理论研究及创作。出版的书画学术著作有:《学者书法》《名家题斋》《百年画坛钩沉》《中国当代美术30年(1978-2008)》《海上画派》《陈之佛致傅狷夫手札69通释评》等。另出版小说集、散文集多部。系《书法报》《书法》《青少年书法》《光明日报》《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等多家报刊的专栏作者。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目录
自序
翰林杂记
书学咀华
读诗悟书
墨苑旧事
逸少风流
精彩书摘
一六.
戴望手札,大都由小篆写成,非常高古。
戴望,字子高,德清人,是晚清有影响的经学家。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南京设金陵书局,聘他为编校,校勘周秦诸子。平日里两人讨论经学,每有意见不合,他便拍案大骂:“曾涤生如此不通,也配谈经?”曾国藩非常大度,笑而避之,曰:“子高又发疯了!”他日又相争如故。惜天妒英才,这样一位学问书法俱佳的学者,三十六岁便英年早逝了。
清末篆隶盛行,乃至成为不少文人士子的日用书体,是崇尚碑学之风气大盛的一个标志。俞樾“工篆隶”,自云“寻常书札,率以隶体书之”。江艮庭草草涉笔,非篆即隶。一日书片纸派人到中药铺买药,皆小篆,人不识,便换写成隶书,仍不识。他便发火了,说:“隶书本以便徒隶,若辈并徒隶不如邪。”
一七.
《北梦琐言》载:昔梁元帝为湘东王时,设三品笔,或以金银雕饰,或以斑竹为管,以记录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清粹者用银笔书之,文章赡丽者以斑竹书之。
余读而有感焉,笔者形也,字者质也。以不同雕饰之笔书不同内容,用心虽苦,实质区别不大,倘以不同书体书不同内容,诸如以篆隶书忠孝全者,以真楷书德行清粹者,以行草书文章赡丽者,或许更具趣味。此意虽佳,惜不能为湘东王所闻。
一八.
《清异录》载:杨凝式书画独步一时,求字者纸轴堆叠若垣壁。他叹道:“无奈许多债主,真尺二冤家也。少时怪阎立本戒子弟勿习丹青,年长以来始觉以能为累。”
余叹杨少师何其迂也,求字者众,乃财神也,何债主、冤家之有?倘以今人论尺卖字之法小试牛刀,则堆叠若垣壁之纸轴,转眼而为堆叠若垣壁之金银矣!想必阎立本亦未谙此道,若知手上功夫能变成滚滚财源,必令子弟整日埋头于墨池哉。由此观之,虽今人书画功夫不及杨、阎二公远甚,而二公经济头脑不及今人远甚,所谓古今有别,人有短长,若二公地下得知当今扛着书画家牌子就能换钱,定当自愧不如,不复再作“以能为累”之叹。
一九.
《江南余载》载:郑元素为温韬之甥,温韬乱时,元素随之,多发关中陵墓。尝入昭陵,见太宗散发以玉架卫之,两厢皆置石榻,有金匣藏钟王墨迹,《兰亭》亦在其中。嗣是散落人间,不知归于何处。
此语乃元素亲口言于其弟子舒雅,然不知其真伪。若果如是,元素何不亲携《兰亭》而出?若无之,元素何必以虚言诳人?想必兵火之下,盗陵之事应属难免,则覆巢之下,《兰亭》定然难成完卵矣。
二〇.
马一浮、陈寅恪等老先生对许多典籍都能倒背如流,能够准确说出什么内容在哪本书的哪一页。容庚也有这样的功夫,他八十五岁时,故乡东莞派人请他书写“东莞县图书馆”。写毕,来人用钢笔写了繁体“阅览室”三字,请他再写一下。他看了一眼,说:“‘览’字错了,你们查查看。”他的助手赶紧取来《中华大字典》,查了后说:“《中华大字典》也是这样写的,没错。”容庚说:“那《中华大字典》也错了!你们去查《说文解字》。”说着,他准确地说出了“览”字在《说文解字》哪一页。助手查了之后,恍然大悟,说:“真错了。”原来,繁体的“览”字右上部,“个”下应是“皿”,但后来的印刷物,包括《中华大字典》上都印成了“四”。来人写的也是“四”。
这种知识积累,是做学问的重要基础。当然,从知识积累到学养,还有一个化的过程,融会贯通的过程。
二一.
据《南部新书》,唐太宗谓虞世南一人而有五绝:一曰博闻,二曰德行,三曰书函,四曰辞藻,五曰忠直。
虞世南兼有五绝,今以书法名世。若未有其余四绝,独书法“一绝”,恐欲以传世亦难。唐太宗将“博闻”、“德行”置于“书函”之前,绝非偶然。当今书家欲以书法传世者,恐怕不能独攻一路,于“博闻”、“德行”也应分外留意。
二二.
王著善真草行书,深得家法。宋太宗令中使以御札示著,著曰:“未尽善也。”太宗临学益勤,再示之,著曰:“止如前耳。”或问其故,答曰:“帝王始工书,吾或褒称,则不复留意矣。”后岁余,复示之,奏曰:“功已至矣,非丞所及。”
这段故事,见于释文莹《玉壶清话》,也见于《资治通鉴续编》。王著的可贵不但在于深谙书道,而且敢于指出、甚至有意强化宋太宗翰墨功夫的不足,以促其努力。这是需要见识和胆识的。而今不少领导也喜欢写字,喜欢题字,不论好坏,围观者均报之以掌声和喝彩声,领导也往往踌躇满志,飘然自得。由此,则又反衬出宋太宗的过人之度。
二三.
古人作书,极重窗明几净。苏子美云:“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是人生一乐。”李韶有歙砚颇良,萧颖士见后叹道:此为“三灾石”,“字札不奇,砚一灾;文辞不美,砚二灾;窗几狼籍,砚三灾。”
嗟乎!明窗净几而为人生一乐,窗几狼籍而为良砚之灾,古人对创作环境如此看重,可以看出对文字和书法的高度敬畏。或以艺术家不修边幅、不事收拾、邋里邋遢为荣,误矣!
二四.
《类说》载:“欧阳永叔每夸政事,不夸文章,蔡君谟不夸书,吕济叔不夸棋,何公南不夸饮酒,司马君实不夸清节,大抵不足则夸也。”
若以现在的眼光观之,则梅兰芳不必夸京剧,聂卫平不必夸围棋,齐白石不必夸国画。然当今书家则不然,大抵喜夸书,或冠以“著名”,或自称“大师”,或“开门立派”。每为夸者脸红,想不透为何无所不用其极以自夸。读上述言,方豁然明白:盖胸中无墨,笔头无功,大抵因不足不得不自夸故也。
二五.
《东坡志林》载:“或问东坡草书。坡云:‘不会’。进云:‘学人不会?’坡云:‘则我也不会’。”
这段对话颇令人玩味。东坡先生以楷书和行书见长,他说不会草书,怕是自谦,但至少也表明他的一种创作态度,他的一种对书体的选择和取向。他在推崇张旭草书的同时也推崇张旭楷书《郎官石柱记》,曾说:“今世称善草书者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行而能走者也。”同理,对善于“立”、“行”的他来说,不可能不会“走”。然而,人毕竟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有所放弃。他之所长在真行,张旭则以草书名世,他们在某一方面的贡献,亦足以让他们名垂青史。
然而,今世则不乏以诸体兼善而自许、自诩、自傲者,虽然世上确乎应有全才,但人的才能和精力毕竟有限,我倒觉得我们不妨大大方方学学东坡先生,学会主动放弃,学会说“不会”。
二六.
王洙,宋仁宗时进士。平素不习隶书,后受诏书《献穆公大长公主碑》,须以古隶写,遂写之。既出,人竞爱。蔡君谟叹曰:“君之隶字,乃得汉世旧法,仆之所作,但唐体隶耳。”然王洙虽不习隶,却习古文小篆,用笔奇古。而隶书源出小篆,探其渊源,得其根本,王洙不习隶书而得其真髓,无足怪也。此足令吾辈学书者借鉴。事见其子王钦臣《王洙谈录》。
二七.
袁中道《游居杮录》云:“黄平倩、董玄宰,真可追配古人。玄宰穷其法,平倩出己意穷其趣。”平倩以病告归时,“所至乞书者如林,平倩亦不为厌,随意挥洒,故郢中得平倩墨迹最多”。黄平倩即黄辉,万历中进士。楷书法钟元常,亦作行书。从上文可以看出,当时他的书名当不在董玄宰(其昌)之下。然今日书法史之位置,两人则不可同日而语矣。不知个中原因,是否与“穷其法”与“穷其趣”有关?
二八.
《唐书?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四库全书》等均不采录应制之赋、试帖之诗、名家时艺稿,可见上帝是公平的:荣世之词章与传世之著述并不能一概而论,很难兼而得之。
如以此观当今书坛,是否也可以说:大赛获奖之作、市场热卖之作与传世之作并不能一概而论?若果如此,则热卖者不必喜,有真才实学而市场寂寞者不必忧也。
二九.
书法最忌错别字,一幅好的作品,如不小心出现错别字,实在有碍观瞻。我自以为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对错别字非常讨厌,非常敏感,没有想到我也在无意中出过一次错,且“流毒”甚广。
二〇〇四年《中国书画报》牵头举办全国首届专业书画媒体书法家作品年展,到了截稿之日,我却一直无暇创作,组委会一次次来电催促。那天,同事阎大海“逼”着我写一幅马上寄出。我便抓过一本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书家墨场必携》,随手翻到王维的一首诗,一挥而就。没想到而今“无错不成书”,书上竟有一个错别字,“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每”错成“美”。我不加细察,也误写成“美”字。
后来,这幅带错的作品,不但展出,印在作品集上,而且相继发表在《书法》、《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等各大书画媒体上,“暴光率”之高,可谓空前,令人惭愧。
此事教训深刻,不能完全怪书籍的错误,根本原因还在于自己学问不扎实,创作不认真。从此之后,买书也好,搞创作选用诗文也好,都习惯于选择权威出版社的书籍,遇到有疑问的,必找几个版本核对方才放心。
三〇.
一日,见人作书,书到“飢”字,以为乃“饑”之误。数日后读《冷庐杂识》,看到关于“飢”、“饑”解释专条:榖不熟为饑,腹不实为飢。两字古义是不同的,而今人多混淆之。又,今之“发”,古时有“發”、“髮”之别;今之“云”,古亦有“云”、“雲”之分。由此类推,古今字型、字义变化者多矣,不可不察。
由此想到关于雍正皇帝的一则典故:他在做皇子时,一次到杭州,在涌金门见一穷书生卖字,用笔不俗,精通八法,遂让他写一幅对联。联中有一“秋”字,将“火”旁写在左面。胤禛皇子问:“有否写错?”穷书生口若悬河,列举了这种写法的种种出处。胤禛皇子问他学识如此渊博,为何不去应举?回答说,连糊口都困难,哪里还敢奢求富贵。胤禛皇子便说自己做生意赚了些钱,给他一些金子,鼓励他去应考。后来这位穷书生果真中了翰林,胤禛皇子也已经成为雍正皇帝。雍正看到这位翰林的名字,想起旧事,特地召见,写了一个“和”字,有意将“口”移到左面,问:“此是何字?”翰林说,这是讹字。雍正笑而不答,让他去浙江上任。浙江巡抚打开诏书,见上面写道:让此生仍向涌金门卖字三年,再供职。翰林方才知道,雍正皇帝便是当年资助他的“商人”。
这个故事本身也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从中也可以知道,中国文字变体很多,从事书法活动,如果能够熟悉文字学,当有如虎添翼之助。
……
前言/序言
自序
斯舜威
我对历代笔记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魏晋、唐宋、明清笔记,看到即买,有空即读,爱其语言洗练,涵义隽永,蕴不尽之意在言外,如品橄榄,回甘无穷。阅读笔记,不但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料,更能够获得一种充满愉悦的精神享受。一部《世说新语》,置诸案头,百读不厌,常读常新。这也是历代文人书家都喜欢的文体,特别是文人画兴起之后,书画家们落款题跋、手札酬答,常常用信手拈来的随记体写成。历代书论虽不乏自成体系的宏篇巨构,更多的却是以精炼的笔记体形式呈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偶有感悟,即兴拈来,记录在案,便成佳妙。我在通读苏东坡全集时,留下持久而深刻影响的恰恰是他那短小隽永的尺牍、题跋,见性情,见才识,见真知。
这与中国的文人画传统有关。包括文人书法在内的文人画,追求的是随性率意,直抒胸臆,一派天趣,气韵生动,在笔墨上往往以“逸笔草草”的写意形式来表现,而在文字上,则习惯于用轻松的笔触来抒发情怀雅趣,作书绘画。而文人画传统,又与禅宗密切相关,禅宗的充满机锋的公案片段,带给文人的不仅仅是心灵的顿悟,也有思辨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启迪。
这并不是一本“遵命之作”,也没有刻意为之,而是随性而作的笔记,记录的是阅读的快乐,思绪的火花,是对书论、书艺的点滴感悟。这样坚持了十多年,整个写作过程都是轻松自在的。我曾通读了能够找得到的历代书论,相互比较,系统梳理,或心领神会,或心存疑虑,都随手写成读书笔记,形成了“书学咀华”系列、“翰林杂记”系列等,有些已陆续在书法专业报刊连载。这些笔记体书论,宛若枝枝叶叶,是从传统的森林里捡拾、采撷而来的,凝聚了我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栽种到了现实的土壤中,沐浴了时风时雨,便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或许能够对当今的书法起到一定借鉴意义。回顾整个阅读和写作过程,可以说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清晰的脉络,这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向往之、对文人书法传统的寻觅与承接、对当下书坛丑陋现象的理性批判。我在《书法报》开辟“老斯说话”专栏,迄今已经坚持八年,撰写了两百余篇书法时评,在其他专业报刊也开辟专栏,发表了观点鲜明的书评、书论。这些书法时评与这次结集而成的笔记体书论,构成了我对中国书法的一个整体看法,事实上,也表明了我对书法的矢志不渝的追求步履。
杨诚斋云:“万里学书最晚,虽遍参诸方,然袖手一瓣香,五十年来未拈出。”当我读到这段话时,被深深打动了。人若能拥有这样的“一瓣香”,哪怕一辈子“未拈出”,也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我发现,在古往今来的翰林墨海之中,这样的“瓣香”可谓俯拾皆是,有的显而易见,摇曳绽放,熏染着人们,让人陶然欲醉;有的比较隐秘,甚或被遮蔽,默默孤芳自赏。这本《随性论书》,可以说是“瓣香集”,荟萃了许多古人的“瓣香”。陶醉之余,想到了和更多的朋友分享,让更多的朋友都沾染到古老的书法艺术所带来的不绝如缕的“余香”。
真正属于我的“一瓣香”,则尚在滋育之中,至今不敢拈出。
2014年8月19日于西子湖畔
随性论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