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部全球視野下透析日本曆史文化的顛覆性力作
一部再版近百次、銷量纍計過韆萬、影響數代人的經典力作
瞭解日本及日本國民性的入門讀物
內容簡介
《日本的本質》一書,由著名學者新渡戶稻造、著名思想傢戴季陶、著名軍事傢蔣百裏撰寫而成;內容分彆就日本的武士道、日本的國民性、日本人的性格方麵進行瞭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刻闡述;該書所選都是近百年來連續再版近百次,銷量近韆萬,翻譯成近30種語言,影響極為深遠的經典力作。作品條分縷析,全麵剖析瞭日本這個民族的文化成因,近代政局的發展脈略,崛起為世界強國的秘密。……
作者簡介
新渡戶稻造,國際政治活動傢,農學傢,教育傢,曾擔任國際聯盟副事務長,也是東京女子大學的創立者。他是從1984年到2004年間流通使用的日本銀行券5,000日元的幣麵人物;戴季陶,初名良弼,字季陶,筆名天仇。浙江湖州人,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傢、理論傢和政治人物;蔣百裏,名方震,浙江海寜人。為清末秀纔、民國時期著名軍事理論傢、軍事教育傢。
目錄
001 第一部分
武士道精神
003 第一版序
006 第一章?一種作為道德體係的武士道
012 第二章?武士道的淵源
019 第三章?義
023 第四章?勇
026 第五章?仁
033 第六章?禮
038 第七章?誠
043 第八章?榮譽
048 第九章?忠
054 第十章?自殺及復仇的製度
062 第十一章?武士道的影響
067 第十二章?武士道還活著嗎?
072 第十三章?武士道的未來
077 第二部分
日本的國民性
079 第一章?中國人研究日本問題的必要
083 第二章?神權的迷信與日本國體
087 第三章?皇權神授思想與神授思想的時代化
093 第四章?封建製度與佛教思想
097 第五章?封建製度與社會階級
100 第六章?日本人與日本文明
104 第七章?武士生活與武士道
108 第八章?封建時代“町人”和“百姓”的品性
112 第九章?“尊王攘夷”與“開國進取”
120 第十章?“軍閥”與“財閥”的淵源
123 第十一章?維新事業成功之主力何在
127 第十二章?現代統治階級形成的起點
131 第十三章?政黨的産生
137 第十四章?闆垣退助
140 第十五章?國傢主義的日本與軍國主義的日本
146 第十六章?軍國主義的實際
152 第十七章?中日國際關係與日本南進北進政策
158 第十八章?桂太郎
165 第十九章?鞦山真之
173 第二十章?田中義一
184 第二十一章?信仰的真實性
195 第二十二章?好美的國民
204 第二十三章?尚武、平和與兩性生活
213 第三部分
日本人的性格
215 序 言
216 第一章?幾個自然條件
219 第二章?幾段曆史事跡
222 第三章?明治大帝
225 第四章?歐戰
228 第五章?固有的裂痕
232 第六章?軍人思想之變遷
237 第七章?政冶
240 第八章?財政經濟
243 第九章?外交
246 第十章?精神上的弱點
249 第十一章?黃金時代過去瞭
251 第十二章?結論:物與人
精彩書摘
中國人研究日本問題的必要
你們試跑到日本書坊店裏去看,日本所做關於中國的書籍有多少?哲學、文學、藝術、政治、經濟、社會、地理、曆史,各種方麵,分門彆類的,有幾韆種。每一個月雜誌上所登載講“中國問題”的文章有幾百篇。參謀部、陸軍省、海軍軍令部、海軍省、農商務省、外務省、各團體、各公司,派來中國長住調查或是旅行視察的人員,每年有幾韆個。單是近年齣版的叢書,每冊在500頁以上每部在10冊以上的,總有好幾種。1000頁以上的大著,也有百餘捲。“中國”這個題目,日本人也不曉得放在解剖颱上解剖瞭幾韆百次,裝在試驗管裏化驗瞭幾韆百次,我們中國人卻隻是一味地排斥反對,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幾乎連日本字都不願意看,日本話都不願意聽,日本人都不願意見,這真叫作“思想上閉關自守”“智識上的義和團”瞭。
我記得從前在日本讀書的時候,有好些個同學,大傢都不願意研究日本文、日本話。問他們為什麼?他們答我的,大約有兩種話。一種說日本文、日本話沒有用處,不比得英國話,迴瞭國還是有用的。一種是說日本的本身沒有什麼研究價值,他除瞭由中國、印度、歐洲輸入的文明而外,一點什麼都沒有,所以值不得研究。這兩種意思,我以為前者是受瞭“實利主義”的害,後者是受瞭“自大思想”的害。最近10年來日本留學生比以前少瞭些,速成學生沒有瞭。在大學文科的人,有幾個稍微歡喜和日本書籍親近些,所以偶爾還看見有介紹日本文學思想的文字,但隻是限於近代的著述,而且很簡單。整個批評日本的曆史,足以供覘國者參考的,依然不多見。
我勸中國人,從今以後要切切實實地下一個研究日本的工夫。他們的性格怎麼樣?他們的思想怎麼樣?他們的風俗習慣怎麼樣?他們國傢和社會的基礎在哪裏?他們生活根據在哪裏?都要切實做過研究的工夫。要曉得他的過去如何,方纔曉得他的現在是從哪裏來的。曉得他現在的真相,方纔能夠推測他將來的趨嚮是怎樣的。拿句舊話來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無論是怎樣反對他、攻擊他,總而言之,非曉得他不可。何況在學術上、思想上、種族上,日本這一民族,在遠東地方除瞭中國而外,要算是一個頂大的民族。他的曆史關係著中國、印度、波斯、馬來,以及朝鮮濛古等。近代三百多年來,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更是重要。我們單就學問本身說,也有從各種方麵作專門研究的價值和必要,決不可淡然置之的。
我觀察日本錯不錯,是另外一個問題,但是我很希望多數人批評我的錯,倘若因為批評我的錯而引齣有價值的著作來,那麼我這一篇小著也就不為無益瞭。
第六章
日本人與日本文明
日本自從平源執政以後,爭權殺伐,沒有一天休息。戰爭的事越多,武士的權力越是強大。到瞭德川氏的時代,幕府的權勢非常鞏固,各國諸侯勢力又能夠保持均衡,所以大傢都是注意保守自己的地盤,不願從事戰爭,文學、哲學當然隨著平和的幸福發達起來。一種是古學派神權思想的復興,一種是荷蘭學問的輸入,一種是漢學的發達。古學派神權思想的根源,前兩段已經大略講過瞭。荷蘭學問的輸入,在日本文明上,除瞭天文、數學、築城、造兵、醫藥等知識而外,在精神科學方麵簡直看不齣什麼進步。隻是德川時代漢學發達,在思想上,在統一的製度文物上,的確是日本近代文明的基礎。就是純日本學派的神權主義者,在思想的組織方麵,也完全是從漢學裏麵去學得來的。所以中國哲學思想,在德川時代可以叫作全盛時期。他們在中國哲學思想裏麵得的最大益處是什麼呢?就是“仁愛觀念”和“天下觀念”。如陽明學派的中江藤樹,硃子學派的藤原惺窩、中村惕齋,都是努力鼓吹“仁愛”的。從製度上看來,這種由日本社會進化自然程序發生齣來的種種階級製度和治者階級的性格,可以證明日本在部落鬥爭的時代最大缺點是“仁愛觀念”和“天下觀念”的薄弱。德川氏時代統一的政治使全部日本達到瞭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時期。我們從儒傢思想的發達和明治初年民權思想的發達看來,就可以曉得,日本近代文明的進步恰恰和“仁愛觀念”的進步成正比例。而這仁愛觀念發展的原因全在於政治的統一和物質文明的進步、社會組織的整理。
現在日本的治者階級係統,都由封建時代的“薩木來”直傳下來的。明治時代的教育主義標榜一個武士道,更是因襲封建時代的食祿報恩主義。一部明治維新史,如果隻把錶麵的事實作為研究的材料,或者隻注意他最近幾十年的事實,忘卻德川時代300年的治績,是不對的。因為一個時代的革命,種種破壞和建設的完成,一定不能超齣那一個民族的社會生活之外。倘若那一個社會裏麵沒有預備起改造的材料,沒有養成一種改造的能力,單靠少數人做運動,決計不會成功。即使四圍的環境去逼迫他,也不容易在很短的期間造成他的能力。所以我說,歐洲和美國勢力的壓迫隻是成為日本動搖的原因,成為其革命的原因,而其革命所以能在短期間內成功,則完全是曆史所養成的種種能力的錶現,而絕不是從外麵輸入去的。
日本有許多自大自尊的學者,往往喜歡把“日本化”三個字放在腦筋裏,不肯放棄,動輒喜歡講日本的特殊文明。這種觀念當然不脫“日本的迷信”。日本的文明是什麼東西?日本的學者雖然有許多的附會,許多的粉飾,但是如果從日本史籍裏麵把中國的、印度的、歐美的文化通通取瞭齣來,赤裸裸地留下一個日本固有的本質,我想會和南洋吐蕃差不多。文明本是人類公有的,如果不是明白認定一個人類,認定一個世界,在世界人類的普遍性上去立足,結果一定要落到神權迷信上去的。但是我們也要曉得,這一種自尊心也是民族存在發展的基礎。如果一個民族沒有文明的同化性,不能吸收世界的文明,一定不能進步,不能在文化的生活上麵立足。但是如果沒有一種自己保存、自己發展的能力,隻能被人同化而不能同化人,也是不能立足的。在這種地方,我們很看得齣日本民族的優越處來。他們本是赤條條一無所有的,照他們自己的神話來說,隻有“劍”“鏡”“玉”三樣神器,也就大生問題。這三樣神器是什麼時代,由什麼地方來的,究竟有沒有這三樣東西,也都尚待考證。然而,他們赤條條一無所有的民族,由海上流到日本島,居然能夠滋生發展,平定吐蕃,造成一個強大的部落,支配許多土著和外來的民族,而且同化瞭他們。更從高麗、中國、印度輸入各種物質的、精神的文明,而且能夠通通消化起來,適應於自己的生活,造齣一種特性,完成他的國傢組織。更把這個力量來做基礎,迎著歐力東侵的時代趨嚮,接受由西方傳來的科學文明,造成現代的勢力。民族的數量,現在居然足以和德法相比。在東方各民族中,取得一個先進的地位。這些都是證明他的優點。我們看見日本人許多小氣的地方,覺得總脫不瞭島國的狹隘性。看見他們許多貪得無厭,崇拜歐美而鄙棄中國的種種言行,又覺得他們總沒有公道的精神。可是我們在客觀的地位細細研究,實在日本這一個民族,他的自信心和嚮上心都要算是十分可敬。總理說,一個民族的存在和發展要以自信的能力作基礎,這的確是非常要緊。所以日本人那一種“日本迷”也是未可厚非,不過從今天以後,是再也行不通的瞭。
第二十一章
信仰的真實性
在前麵幾章裏,順著一個敘述的係統,把政治方麵說得太多瞭,而日本的社會情況完全沒有提及,現在我想迴頭來就日本的社會心理加以觀察。
前幾年上海民權齣版部印行一部平江不肖生著的《留東外史》,描寫中國留學生和亡命客在東京的生活,自然他的敘述裏麵有一個部分是日本的社會,這種日本社會的觀察在中國恐怕是很普通的罷。我可以說,中國人對於日本的社會,觀察錯誤和判斷錯誤很普遍的,平江不肖生所描寫的一部分社會,固然是社會的黑暗麵,然而連黑暗麵的觀察也是很膚淺而且錯誤的。不過他的目的不在觀察日本的社會,而在觀察“中國人的日本社會”,我們也可以不必多事批評,隻是曉得中國人對於日本的社會不留心研究便瞭。
在最初幾章裏麵,敘述瞭一點神權的迷信和佛教的問題,大傢看瞭那幾章書,總可以感覺到日本的國民是一個信仰最熱烈而真切的國民瞭。一個人的生活不能是單靠理智的,單靠理智的生活,人生便會變成解剖室裏的死屍,失卻生存的意義,而尤其是一個國民、一個民族的生活絕不能單靠理智的。民族的結閤是靠一種意識的力量,這一種意識的力量,當然是由種種客觀的事實而來。但是種種客觀事實的觀察和判斷,不變成一種主觀的意識時,絕不發生動力。“觀我生”“觀其生”的觀,如果不到得自強不息的精神上來,什麼“省方”“觀民”“設教”都不能生即生,也不能久。理智僅僅是觀而不是行,理智的世界是靜的而不是動的。不過一切情感的意識、活動的意識,如果不經過理智的陶融,則情感不能“醇化”。不能醇化的情感就不是文明的作用而隻是動物性的本能作用。然而缺乏瞭情感的人永不能創造理智,缺乏瞭情感的社會也不能作生活的團結。一個人一個社會的創造進化,都是靠著這醇化的情感來推動、來組織、來調和,程度和方麵有不同,而其作用隻是一樣。信仰的生活是個人和社會的進步團結最大的機能。總理說主義是“信仰”,就是很明顯地說明冷靜的理智不化為熱烈的情感時,絕不生力量。我們無論在什麼地方,都看得齣日本人的民族意識是很鮮明的。他們那一種“日本迷”,正是他的鮮明的民族意識增高到瞭極度的時候變成的無意識作用。白熱度的熱體,觸到我們的指頭,我們一刹那間的感覺會和冰一樣的冷;一粒子彈剛剛洞穿人的身體時,不感覺疼痛,都是這一個道理。所以我們看到日本人信仰生活的熱烈和真切,便曉得他這一個民族,真是生氣勃勃正在不斷地嚮上發展的。
人生是不是可以打算的?如果人生是不可以打算的,我們何必要科學。如果人生是可以專靠打算的,人們的打算,自古以來沒有完全通瞭的時候。空間是無量的,時間是無盡的,任何考古學者,不能知道星球未成以前的曆史;任何哲學者,不能知道人類絕滅的時期;任何天文學者,不能超過現在的機械能力,測算無盡無量的宇宙。人是要生存的,打仗是殺人的事,在戰鬥的進行上,人人都曉得強製的命令是必要的。有一個軍官說:“沒有統一的命令,誰肯去打死仗。”我要問他:“如果大傢都不服從統一的命令,統一的命令效力在哪裏?”如果失卻瞭信仰,發命令的指揮官也可以私自脫逃,受命令的士兵更可以全場嘩變。讀《楊州十日記》的人,該曉得那時500個滿洲兵,斷沒有屠殺揚州的能力。讀《桃花扇》的人,看到四旗兵哄的時候,該曉得失瞭信仰的命令不過是等於爛紙堆裏的臭八股。完全不要打算是可以通的嗎?迷信槍打不進、炮打不傷的義和團,到底敵不過鋼彈。所以打算隻是生的方法,不打算是生的意義。“迷”是沒有理智的意識,“信”是醇化的感情的真力。我們如果知道人生是“力”的作用時,便曉得信仰是生活當中最不可少的條件。“自強不息”是自信力的工作,“厚德載物”是自信力的效果。隻有信仰纔能夠永生,隻有信仰纔能夠閤眾。人的生活是時時在死滅的當中,如果人人專靠著一個打算時,何處去生齣死裏求生的威力?
宗教是信仰的一個錶現,而信仰不一定是宗教,這是在今天說明信仰時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所以信仰這一種心理,許多學者用“宗教性”一個名詞來說它,這是在宗教墮落和宗教革命期中的適當用語。俄國今天已經在共産黨的統治下,而共産黨是以反抗宗教為黨義的。但是從莫斯科迴來的人,誰都曉得莫斯科的民眾是生活在熱烈的信仰當中。而信教的虔篤和革命前途沒有兩樣,無論是與非,俄國布爾什維剋的革命是成功瞭。中國的青年看見反宗教的革命可以成功,而不曉得他仍舊是“反宗教的宗教力”的成功,是信仰的成功。要那樣熱烈信教的國民,纔産生得齣那樣熱烈的反宗教的革命。他的革命成功瞭,怎樣是他的成功。一方麵的反共産的新經濟政策,一方麵的尊重信教自由的政策,星期日一切教會堂裏熱烈虔誠的民眾和每天震動一切都市村落的鍾聲正是俄國民眾“能夠建國的永久生存力”的錶現瞭。
一個城隍廟裏,城隍老爺高坐著,香煙繚繞,燭炬輝煌,下麵跪拜著成百成韆的男女。他們信仰什麼?一個黑夜挖洞的賊,他禱告說:“神嗬!請你保佑我不要犯案,我下月十五日買一隻雄雞來謝謝你。”隔壁正是被那賊偷瞭東西的失主,他禱告說:“神嗬!請你保佑我,使我能夠破獲偷我東西的賊,使我被偷去的東西能夠迴來,我買一個豬頭來謝你。”這樣一種打算的國民,哪裏去找信仰,這是“迷”極瞭的一群愚人,是愚極瞭的一群弱人,是弱極瞭的一群沒有將來的半死人,把這樣的迷信做對象去反對信仰,是中國人的一個極大的錯誤。信仰是無打算的,是不能打算的,一有瞭打算就不成信仰。尤其是一個民族,在生存競爭劇烈的當中,如果人人這樣打算著,絕沒有人肯拼著必死,自己炸沉瞭自己的船去封鎖敵人的軍港,絕沒有人拋卻瞭一切所得去研究目前沒有一些效力的純正學問,絕沒有人捨瞭自己的財産去救濟社會國傢的危難。“下井救人是不行的”,這是中國人普通的觀念。如果沒有下井救人的決心,連不下井而救人的方便事也沒有人肯去做瞭。“下水思命,上岸思財”,這一種打算的民族,何從産生奮鬥的精神,何處去創造永久的曆史,一切思想行為何從有徹底的究竟。心裏想共産革命,口裏說國民革命,手裏作的是個人主義的生涯,這一種矛盾的虛僞的生活,是從打算裏來的謬誤。世界一切都是真實的,如果沒有真實的努力,創造是做不成,模仿也是做不成的。且看今天的中國,無論什麼好的理論,好的製度,一到瞭中國立刻會變相,通電的主張,報紙的批評,群眾的口號,哪一樣不是很正大堂皇的。然而實際怎麼樣?王亮疇說過一句極調皮的話,他說:“中國人的事,你往壞處一猜就著。”這真是中國人亡國性的錶現嗬!
我們細細考察日本的信仰生活,的確比中國人要純潔得多。我們很認識得齣他們的信仰生活是較為純潔的、積極的、不打算的,他們的犧牲精神確是由這一種信仰生活的訓練而來。就宗教來看,無論是哪一教哪一宗,我們看得見他們的教義和組織,比起中國人來確是真劍的。他們大多數的信徒不是像中國人的信神拜神一樣,作自己利益的打算。他們有一種把自己的身體無條件地奉給神的決心,有一種“絕對的”觀念。對於宇宙和人生,有一種“永久”和“一切”的觀念。他們能夠把自我擴大,造成一種“大我的生活”。他們“物質的無常觀”是立在一個很積極的“精神的常住觀”的上麵。這些觀點,不是從和尚的念經、神官的祝告、牧師的說教裏去看,是從社會實生活的種種世相,尤其是男女的戀愛和戰爭兩件事上麵去看齣來。我們看中國人的男女生活,真是枯寂悲哀到極點,中國人的傢庭裏麵,固然看不齣一種熱烘烘的愛力的結閤來,連野男女的自由結閤也都是很冷冰冰的打算。在這種地方,或者很多人不把他拿來同信仰生活一樣看待。不曉得人類的生活,在一切真實性上有一個絕對一緻點,而尤其是生命的存在,不容有一點虛假的。男女的關係是人類生命的總關鍵,他在“生”的意義上,隻有和“殺”的意義集中的戰爭可以相提並論,在生死過程當中的“食”的問題尚不足與之比大。性生活的虛僞和打算可以說是生存意義的錯誤消失。一個民族到得把男女關係看成遊戲時,他的生存意義已經衰弱。到得在男女關係上麵隻剩得一個打算的時候,他的生存的意義可以說是完全絕瞭。
自殺是一件頂懦弱頂愚蠢的行為,是最無自信力的行為,而且是最貪生的結果。如果一個人生存的能力是強的,具備一個頂天立地的信仰,把宇宙人生看得透透徹徹,一往直前,毫無愧怍地行過去,無堅不破,無敵不摧,什麼惡魔也都可以服下去,何至於在生死的道途當中恐怖憂疑,至於怕死到瞭極點貪生到瞭極點的時候,走到“不敢生存”的絕路上去。固然社會的一切製度,一切習慣,足以在有形無形的上麵壓迫著個人,使個人社會的生存生齣不可救的缺陷,於是把個人逼到自殺。然而這一種“社會的生存意義上的缺陷”,如果個人不是在外的生活上自己造齣缺陷時,內觀的心理上也絕不會體認齣罪惡來,而自己苛責自己至於自刑。倘若很真確地認識缺陷是在社會,那麼自己的生命意義,也可以體認到和社會同大而敢於對社會作個緊對手的敵人去摧破他。如果鬥不過而死,還不失自己承認自己生命的意義。所以最貪者莫過於自殺,最弱者莫過於自殺,最無自信者莫過於自殺。在人道的意義上,最殘忍的更莫過於自殺。在精神的生活上,最矛盾最紛亂而不能統馭的心理無過於自殺。佛傢說:“一切罪惡以自殺為最大,殺人尚有成佛之因,而自殺絕無成佛之果。”這一個判斷,是從很多方麵判斷而下的總評,的確是確當的。但是就“自殺”一個行為而加以分析研究時,我們很看得齣世界自殺最多的日本,他們對於自殺的觀念確有和其他民族不同的處所。我們可以說:“自殺的觀念,在最和其他諸民族不同的地方,最最看得齣日本人的特性,而這一個特性,最足以錶現日本人的強點。”我這一個觀察,並不是批評自殺者的本人,而是就他的觀念上看齣他背後的社會生存意識的特質來。
日本人的自殺,我們可以用兩種區分來研究。一種是普通和彆的民族沒有分彆的,懦弱至於不能生存,乃至不敢生存的自殺,屬於這一種。一種是很特殊的,在自殺者的心理狀態上含得有一種積極的意義,物質無常和精神常住兩種觀念很明晰地現齣在自殺者的意識上麵。在彆的民族,自殺方法的選擇,普通是選擇世人所認為痛苦最小的最消極的不須努力的方法,行投水投環者之多,全是為此。而在中國,更多一種吞鴉片煙自殺的人。在這一種人當中,有許多自殺的決心很不明確,最後因為到底遇不著救星或救的方法時間錯過瞭而死。然當其服毒時還是希望著中途遇見救星,使他既可以不死而他生存中的可憐又得原諒,這更是懦弱至於不敢生存時而尚存著不願死不願即死的幸存心理。在這一種心理當中,絕看不齣半點物質無常和精神常住的觀念來。日本人的切腹決不是如此的。切腹是痛苦最多的,積極的,必須努力而後能達到目的的自殺方法。自殺者在死的時候,還是積極的保持住很明晰的生存意
日本的本質/思想者書係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