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認識Protel DXP 2004
1.1 Protel DXP 2004的特點
1.2 Protel DXP 2004的SP2升級包
1.3 Protel DXP 2004安裝
1.4 本章小結
1.5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原理圖設計基礎
2.1 Protel DXP 2004主窗口
2.2 Protel DXP 2004原理圖操作入門
2.3 設置圖紙和環境參數
2.4 原理圖設計綜閤實例
2.5 本章小結
2.6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原理圖設計過程
3.1 放置電路元素
3.2 非電氣繪圖工具
3.3 電氣組件的通用編輯
3.4 原理圖編輯高級技巧
3.5 綜閤實例
3.6 本章小結
3.7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層次原理圖設計
4.1 層次式電路設計
4.2 多通道原理圖設計
4.3 實例講解――串行通信電路
4.4 本章小結
4.5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電氣檢查和生成報錶
5.1 原理圖的電氣檢查
5.2 創建網絡錶
5.3 生成元器件報錶
5.4 生成元器件交叉參考錶
5.5 輸齣任務配置文件
5.6 實例講解
5.7 本章小結
5.8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製作元器件與建立元器件庫
6.1 元器件庫編輯器
6.2 創作元器件庫
6.3 産生元器件報錶
6.4 創建集成元器件庫
6.5 實例講解
6.6 本章小結
6.7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電路仿真
7.1 電路仿真的一般步驟
7.2 常用仿真元器件參數的設置
7.3 仿真信號源
7.4 仿真傳輸綫庫
7.5 仿真數學函數庫
7.6 初始狀態的設置
7.7 仿真方式設置
7.8 電路仿真實例
7.9 綜閤實例
7.10 本章小結
7.11 思考與練習
第8章 原理圖設計綜閤實例
8.1 單片機智能溫度自動控製係統
8.2 本章小結
8.3 思考與練習
第9章 PCB設計基本概念
9.1 PCB的基礎知識
9.2 PCB設計中的術語
9.3 PCB設計的基本原則
9.4 PCB的設計流程
9.5 思考與練習
第10章 PCB設計基礎
10.1 PCB文檔的基本操作
10.2 PCB環境參數的設置
10.3 PCB中圖件的放置
10.4 載入網絡錶和元器件
10.5 本章小結
10.6 思考與練習
第11章 PCB布局與布綫
11.1 設計規則
11.2 元器件的布局
11.3 自動布綫
11.4 手動布綫
11.5 放置覆銅
11.6 補淚滴
11.7 包地
11.8 內電層分割
11.9 本章小結
11.10 思考與練習
第12章 PCB元器件庫管理
12.1 創建PCB元器件和元器件庫
12.2 創建項目元器件封裝庫
12.3 創建集成元器件庫
12.4 本章小結
12.5 思考與練習
第13章 PCB的輸齣
13.1 設計規則檢查
13.2 生成PCB信息報錶
13.3 生成元器件報錶
13.4 生成網絡錶狀態報錶
13.5 3D效果圖輸齣
13.6 本章小結
13.7 思考與練習
第14章 綜閤實例――電子鍾
14.1 電子鍾的設計與製作
14.2 本章小結
14.3 思考與練習
第15章 信號完整性分析
15.1 信號完整性簡介
15.2 添加信號完整性分析模型
15.3 信號完整性規則設置
15.4 信號完整性分析設定
15.5 信號完整分析實例
15.6 本章小結
15.7 思考與練習
附錄A 常用快捷鍵
參考文獻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其“設計”二字所蘊含的精髓上。Protel DXP 2004 SP2作為一個經典的設計平颱,其強大的功能背後,更需要的是工程師的智慧和經驗。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機械地介紹按鈕的功能,而是能夠引導讀者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比如,在原理圖繪製階段,書中是否會討論不同的電路拓撲結構對性能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需求選擇最閤適的設計方案?在PCB布局階段,我希望看到關於元器件布局的“藝術”,例如如何考慮散熱、信號流嚮、電源分布等因素,纔能設計齣高性能、高可靠性的PCB。對於PCB布綫,我也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一些“秘訣”,例如如何處理高密度的布綫區域,如何有效地進行電源和地綫的隔離,以及如何優化布綫以滿足信號完整性的要求。另外,我特彆希望能看到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項目中的案例分析,通過具體的例子來展示如何運用Protel DXP 2004 SP2解決實際設計難題。這樣的內容,纔能真正幫助我從一個“操作者”提升為一個“設計者”,掌握PCB設計這項核心技能。
評分作為一名對電路設計一直充滿好奇的愛好者,我一直想深入瞭解PCB設計背後的邏輯和流程。這本書的標題——“Protel DXP 2004 SP2原理圖與PCB設計”——直接點明瞭核心內容,這讓我覺得它很有可能是一本非常適閤新手入門的指南。我尤其關注的是“原理圖設計”和“PCB設計”這兩個環節是如何銜接的。書中是否會詳細講解如何從零開始繪製一個功能清晰、邏輯明確的原理圖?例如,元器件的選擇、符號的繪製、導綫的連接規則,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錯誤檢查。更重要的是,原理圖繪製完成後,如何將其無縫地轉換為PCB布局?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PCB的層管理、PCB封裝的創建和編輯、元器件的放置策略,以及關鍵信號的布綫技巧。另外,考慮到是“第3版”,我也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PCB設計規範和常用規則的介紹,比如電源和地綫的處理、信號完整性的基礎概念,甚至是簡單的EMC考慮。如果書中能輔以大量的圖示和實際案例,那就更完美瞭,能夠幫助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早日做齣屬於自己的PCB。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引起瞭我極大的興趣,因為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梳理Protel DXP 2004 SP2設計流程的書籍。我希望它能涵蓋從項目啓動到最終Gerber文件輸齣的整個生命周期。具體來說,我非常關注書中是否會詳細講解如何建立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包括如何有效地組織原理圖文件、PCB文件、庫文件以及其他輔助文件。在原理圖設計方麵,我期待書中能深入講解如何利用Protel DXP的強大功能來實現復雜電路的模塊化設計,如何進行設計復用,以及如何利用ERC(Electrical Rules Check)來保證原理圖的電氣規則正確性。而在PCB設計方麵,我特彆希望能夠看到關於PCB尺寸的規劃、PCB闆框的繪製、多層闆的設計以及關鍵元器件的放置策略的詳細闡述。此外,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高級的布綫技巧,比如差分信號的布綫、關鍵信號的長度匹配,以及如何利用自動布綫器並對其進行優化?最後,如果書中能包含關於PCB後處理,如DRC(Design Rules Check)的設置和應用,以及如何生成適用於PCB製造廠的Gerber文件和鑽孔文件,那這本書將是一本非常全麵的設計手冊。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和標題給我一種非常踏實的感覺,感覺它是一本經過多年沉澱、內容紮實的老牌技術書籍。封麵上的“Protel DXP 2004 SP2”字樣,瞬間就把我的思緒拉迴到瞭那個年代,那個我們還在為PCB設計軟件的更新換代而興奮不已的時代。雖然現在市麵上已經有瞭更新更強大的工具,但Protel DXP 2004 SP2在當時無疑是許多電子工程師心中的“神器”。我特彆期待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像一本武功秘籍一樣,將Protel DXP 2004 SP2的每一個招式、每一個要訣都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如,那些曾經睏擾過我的繪製復雜原理圖的技巧,如何高效地管理元件庫,以及PCB布局布綫時那些需要反復琢磨的細節,希望能在這本書中得到係統性的解答。而且,“第3版”這個後綴也暗示著這本書的內容並非一次成型,而是經過瞭多次的打磨和完善,理論上應該更加成熟和實用。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帶著我一步步地熟悉並掌握這款經典軟件,讓我能夠重溫那個時代的PCB設計魅力,甚至從中汲取一些跨越時代的通用設計理念。
評分讀到這本書的標題,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大學時代在實驗室裏埋頭苦乾的場景。Protel DXP 2004 SP2,那可是當年我們做畢業設計時的“主力戰將”啊!我非常好奇,這本書在內容上是否能夠超越僅僅是軟件操作的介紹,而更深入地探討一些電子設計中更本質的、跨越軟件本身的通用原理。比如,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關於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的PCB布局經驗,例如如何優化信號路徑以減少噪聲乾擾,如何閤理布置電源和地綫以提高穩定性,以及如何處理高頻信號的阻抗匹配等問題。而且,我特彆希望能看到書中對於“設計流程”的講解,不僅僅是軟件的點擊操作,而是從産品需求分析,到原理圖設計,再到PCB布局布綫,最後到生産製造的全過程的梳理。如果作者能結閤一些實際項目經驗,分享一些在實際工程中遇到的挑戰以及如何運用Protel DXP 2004 SP2來解決這些問題,那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僅僅是一本軟件教程,更是一本寶貴的經驗總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