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繼《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之後,巫鴻先生在三聯書店推齣的第二部學術論文集,側重考察中國美術中特有的“時空”觀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的圖像中的錶現和釋讀。全書分為三部分——上編:時空的形象;中編:觀念的再現;下編:圖像的釋讀,所收1992—2007文章15篇,考查對象包括建築、明器、拓片、畫屏、捲軸、冊頁、攝影等多種形式。與常見的中國美術史研究不同,這些論文沒有局限於孤立的門類和史實,而是竭力為這些現象找到自己的傳統和脈絡,並賦予其寬闊的視野,使闡釋更具啓發性。這些文章是對《文集》提齣“禮儀美術”概念的完善與補充,從而有助於讀者更深入地認識中國美術的獨特傳統。
三聯書店於2009年首次齣版該書,本次重版,將收入巫鴻作品五種,與《禮儀中的美術》、《黃泉下的美術》、《武梁祠》、《美術史十議》整閤,統一開本為170*240mm,精裝。
作者簡介
巫鴻,1963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主要著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牌性》等。
目錄
上編 時空的形象
中國藝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復古”模式(2008)
“復古”的源起
再造“古人之象”
復古的語境
對往昔的“曆史化”
“意圖”的模式
尾聲:復古和曆史敘事
廢墟的內化:傳統中國文化中對“往昔”的視覺感受和審美(2007)
丘與墟:消逝與緬懷
碑和枯樹:懷古的詩畫
跡:景中痕
說“拓片”:一種圖像再現方式的物質性和曆史性(2003)
兩種拓片——碑和帖
拓片的屬性
前言/序言
時空中的美術(新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心儀很久,趁活動果斷下手
評分
☆☆☆☆☆
對“美術”概念的反思or視覺文化,對“實物”和“原物”的區分-曆史物質性,中國美術史書寫的“開”“閤”之間,宏大敘事VS解構主義風潮的極端文化多樣性,
評分
☆☆☆☆☆
如作者所言,本書的著眼點並不在於勾勒中國墓葬藝術的發展史,也並非綜述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墓葬類型;而是從墓葬設計、裝飾中提煉齣其曆史社會關係、宗教信仰等作一研究。作者分列三章,輔以少量墓葬個案來加以闡述。其中對於明器的産生和存在意義,靈魂的再現和旅行等之見解令人耳目一新,十分有趣。不足之處在於脈絡不清,故而部分內容繁復冗餘。
評分
☆☆☆☆☆
寫得還可以 就是有點費勁 大師都這樣?
評分
☆☆☆☆☆
最值得稱贊的是快遞員的服務和送貨速度。這是我選擇京東的原因。但是活動力度,特彆是圖書的活動力度比不上當當。要改進喲。
評分
☆☆☆☆☆
物流迅速,價格便宜,值得購買!
評分
☆☆☆☆☆
京東滿減活動給力,配齊新版精裝。
評分
☆☆☆☆☆
期待已久,趁著活動疊加優惠券入手,滿意!
評分
☆☆☆☆☆
非常好的書,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