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研究(2016年3月刊 第1期)

书法研究(2016年3月刊 第1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立翔 编
图书标签:
  • 书法
  • 书法研究
  • 艺术
  • 中国书法
  • 文化
  • 学术期刊
  • 2016年
  • 艺术史
  • 传统文化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ISBN:977100060416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680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书法研究(2016年3月刊 第1期)》将以开放的理念,关注学术前沿,关注新见史料,欢迎各种视角的研究成果,择优引入海外成果。《书法研究(2016年3月刊 第1期)》坚持言必有据、求真务实的研究学风,严守学术规范,呼唤学术传统的回归。
  《书法研究(2016年3月刊 第1期)》将以专业的编辑态度,严格的评审机制,努力保持学术水准和学术品格。
  《书法研究(2016年3月刊 第1期)》将发挥平台作用,融合现代传播技术,联手多方力量,帮助优秀成果,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效应;辅佐青年学者,赢取更为强大的影响力。

内页插图

目录

复刊词

翰墨纵论

论传统书法批评用语对审美经验的整理与规范

《兰亭序》“僧”字论辩与徐僧权押署

--有关徐僧权及其押署的综合考察

“兰亭”四考

曲水流觞迹何在?--关于兰亭遣址之谜的探寻

关于书法史写作模式的建构与反思

--兼论《中国书法史绎》的书法史学范式转换

史料钧沉

汝帖,唐玄宗《鹳鴒颂》研究

黄庭坚《范滂传》帖散佚及跋文

《杨守敬集》校补六则

海外害学

《玉堂禁经》探考

技法探啧

战国竹简墨迹的笔法问题

《书法研究》复刊及徵稿启事

《书法研究》订阅启事

前言/序言


《书法研究》(2016年3月刊 第1期)是一份汇聚了当代书法界前沿探索与学术思考的期刊。本期重点关注书法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创新,深入探讨了传统书法的时代价值,并对当下书法创作的若干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期刊栏目设置丰富,力求全面展现书法研究的多元视角。“名家专访”栏目本期聚焦于一位在当代书法领域享有盛誉的艺术家,通过与其深度对话,揭示其艺术创作的历程、心得与独到见解,为读者提供近距离了解大师艺术精神的窗口。“理论前沿”板块则邀请了多位书法理论家,围绕“古法与今意”、“书写性与视觉性”等热点问题展开学术研讨,旨在梳理书法理论的最新发展脉络,激活学术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创作实践”板块精选了多位中青年书法家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展现出鲜明的个性与时代气息。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当代书法创作的活力与多元化。同期,“技法探微”栏目深入解析了某种经典书体(如行书或隶书)的用笔、结体、章法等关键要素,并结合实例进行细致讲解,旨在为书法爱好者提供实用性的学习指导。 此外,本期还特别设置了“海外视角”栏目,关注书法艺术在国际上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及海外书法家对中国书法的理解与创作,为国内书法界提供一个审视自身、拓展视野的平台。“书画鉴赏”栏目则对一件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书法作品进行详细解读,从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流派归属等多个角度进行阐释,帮助读者提升鉴赏能力。 期刊还关注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跨界对话”栏目邀请了书法家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行交流,探讨书法艺术与其他媒介(如摄影、设计、装置艺术等)结合的可能性,展现书法艺术的当代生命力。“书坛动态”栏目则报道了近期的重要书法展览、学术会议及其他相关活动,帮助读者掌握书法界的最新资讯。 “学术笔谈”环节收录了多篇短小精悍的学术随笔,作者们以轻松而又不失严谨的笔调,探讨书法学习中的困惑、创作中的体会,以及对书法未来发展的思考,文字生动,观点独到。“文献钩沉”栏目则致力于发掘和整理鲜为人知的书法史料,或对已有文献进行新的解读,为书法史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 本期期刊的整体风格严谨而不失活泼,既有深入的理论探讨,也有生动的实践展示,力求为广大书法研究者、爱好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兼具学术价值与艺术欣赏性的阅读体验。期刊的编排设计也注重视觉美感,力求在呈现丰富内容的同时,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过程。通过这份期刊,您可以深入了解当代书法研究的最新成果,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并从中获得启迪与灵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书法作品的细节之处有着特别的关注,比如墨迹的干湿浓淡、笔画的起承转合、章法的疏密虚实等等。这些细节往往蕴藏着书写者当下的心境、情感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因此,当我在翻阅《书法研究》2016年3月刊的目录时,一篇关于“某某碑刻拓本细节研究”的文章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我期待这篇文章能够运用高清的拓片图片,配合文字解说,深入剖析碑刻在不同部位的笔法特点,甚至可能揭示出一些由于时代久远、拓印技术限制等原因而被忽略的细微之处。这对于我们这些在临摹中追求精准和神韵的实践者来说,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我也对其中可能涉及的关于拓片制作工艺、保存状况对作品呈现的影响等内容抱有浓厚的兴趣。一份严谨的学术研究,往往体现在对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关注和挖掘上,而这期期刊,似乎在这方面有不错的表现。

评分

这期《书法研究》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在追求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对书法艺术本体的审美呈现。那些精心排版的古代书法作品图片,即便只是匆匆一瞥,也足以让人感受到笔墨的力度与韵味。我特别留意到其中一篇关于某位古代书法大家用笔特点的分析,单从标题来看,就觉得非常有研究价值。我一直认为,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精神的传达,而用笔正是这种传达的关键。如果这篇研究能够细致地剖析其运笔的节奏、力度、提按顿挫,甚至细致到笔尖的朝向和墨色的浓淡变化,那将是对我们学习和理解那位大家作品的巨大帮助。此外,我还对其中关于书法史料整理与辨析的文章抱有很高的期望,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历史的认知都会受到史料解读的影响,准确可靠的史料整理是学术研究的基石。这期的内容,从我的初步印象来看,似乎能够满足我对这些方面的期待。

评分

作为一个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我常常感到在浩瀚的书法知识海洋中,自己只是一个初学者,总希望能有高质量的学术刊物来引导我深入学习。这次的《书法研究》第一期,从我粗略的翻阅来看,似乎在引导我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学习方面提供了可能性。我特别留意到一些文章的标题,它们涉及到了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流派,甚至是书法理论的某个具体方面。我期待这些文章不仅仅是简单的介绍,而是能够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或者对一些长期存在的争议提出一些有说服力的观点。比如说,关于某个书家艺术风格的成因分析,或者某个流派的兴衰历程的深层解读,这都需要扎实的史料支撑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能够更清晰地认识书法发展的脉络,更深刻地理解不同风格的艺术价值,从而提升自己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和实践水平。

评分

作为一名对书法理论和实践都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深刻见解和开阔视野的期刊。这次的《书法研究》第一期,从我初步浏览的感受来看,似乎正是这样一份不可多得的读物。我尤其关注那些可能涉及书法美学范畴的文章,例如关于书法的精神内涵、哲学思考,或者不同书体风格的演变及其背后的文化语境。我认为,真正优秀的书法研究,不仅要告诉你“怎么写”,更要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写”,以及“写出的是什么”。对于那些能够将深邃的哲学理念与具体的笔墨实践相结合的文章,我总是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去阅读。我相信,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其思想的深度,而书法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智慧更是无穷无尽。这期期刊,我期待能从中获得更多关于书法“道”的体悟,而不仅仅是“术”的解析。

评分

《书法研究》2016年3月刊,第一期,这个期刊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严谨与厚重感。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书法艺术的爱好者,每次新刊的到来都像是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逐字逐句地深入研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扫过几个标题,就能感受到编辑团队的用心和稿件的深度。我特别期待其中关于古代碑帖考据的文章,看看是否有新的发现能够颠覆以往的认知,或者为我们解读那些历经沧桑的墨迹提供新的视角。同时,我也对当代书法家的创作理念和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本期能有文章能够深入探讨当下书法创作的多元化趋势,以及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意识。我想,优秀的期刊不仅仅是知识的汇集,更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平台,它能够激发读者对某一领域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这份期刊,我预感将会为我的书法学习之旅带来新的启发和动力,期待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字句,从中汲取养分。

评分

可以的

评分

服务周到

评分

活动时候入手最是划算

评分

未压膜,而另一本则压膜装。

评分

好书,以后能增值,慢慢看。

评分

评分

可以的

评分

实在,内容丰富,但总体上不如以前。

评分

正版书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