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5
柳公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也是唐时的多朝臣子,但史上对他的记载却不多。本书正是从不多的史实中,梳理挖掘,以历时顺序,从柳公权人生重要节点开展,再现一代书法大家的社会人生历程和艺术成就,力图还原一个真实柳公权。与此同时,书中对书法历史和艺术流变有着较为突出的阐述和分析,是一部厚实的作品。
和谷,男,1952年生,陕西铜川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一级文学创作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顾问,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曾任陕西省文联副巡视员。其创作的《市长张铁民》《无忧树》等获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奖、新时期散文奖等。著作有《和谷文集》六卷、《音乐家赵季平》等五十多部,舞剧《白鹿原》编剧,兼事书法绘画。入选《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司马祠》等作品入选北京高考试卷和教材,一些作品被译为英文、法文。
001第一章/华原柳
012第二章/少年书生
040第三章/状元
071第四章/校书郎
093第五章/北上夏州
106第六章/入翰林
128第七章/起居郎
144第八章/库部郎中
155第九章/弘文馆
172第十章/中书舍人
189第十一章/花甲之年
225第十二章/集贤院
263第十三章/东宫
281第十四章/河东郡公
293第十五章/太子少师
312第十六章/最后的碑文
324第十七章/隐居鹳鹊谷
331第十八章/柳骨长存
339附录一/柳公权年表
350附录二/史评辑录
361附录三/参考文献
365后记
第一章华原柳
唐玄宗天宝年间,柳公权的祖父柳正礼官拜士曹参军,从京城长安前往邠州履职。过了渭河,沿着泾河的河谷北上,需要三几天的路程才能抵达目的地。
因豳、幽二字易混,唐开元时改豳州为邠州,即今陕西省彬县。柳正礼赴任前后,除遥远的西部边关时有战事外,曾经刀光剑影的邠州地域尚处于和平气氛之中。
官居正七品下的柳正礼,履行防御备战的职责,承担着修建维护桥梁、道路、舟车及驿站、舍宅的任务,继而管理辖区的户籍登记和杂徭征集,还得顾及田讼和婚姻等公务,“知籍方可按账目捉钱”,事无巨细,实在是个苦差事。
闲暇之余,也不免游览邠州名胜古迹,想寻找一点内心的安静。出城西,就是李世民为母庆寿由尉迟敬德监修的大佛寺。有时骑马东行百十里,去寻访周祖公刘的墓冢,隐隐听得见泾河的水声。
天有不测风云。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西逃,马嵬坡兵变,由第三子李亨继位为唐肃宗。战乱时期,在邠州当差的柳正礼提心吊胆,昼夜察看津梁关隘,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枕戈待旦,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日子。直到战事稍有转机,公务恢复常态,柳正礼才舒缓了一口气。待避乱入蜀的玄宗回到长安之后,又与肃宗在十三天内先后辞世。经历了八年的动荡,大唐帝国由盛转衰,代宗一朝竭力医治战乱的创伤,逐步恢复了安定的局面。
若干年之后,生活在唐朝中后期的柳公权,年少时伫立于华原沟壑纵横的旷野上,或是到了晚年徘徊在唐长安城大明宫的长廊里,他也许遥想到了祖父在邠州做官时的情景,想象不到那里的严冬与酷暑是什么滋味。
祖父柳正礼无疑也是在柳家原乡间长大的,追溯先祖的功德和希冀,官至邠州司户参军,在那里驻扎了多年。按照七十致仕的朝规,老来还是一介芝麻官的柳正礼解甲归田,修身养性之余扶掖后人,还担当了孙子公绰、公权的启蒙老师。
柳正礼之次子柳子温,也就是柳公权的父亲,也是在柳家原长大成人,唐肃宗年间前往长安做官。到了唐代宗大历初年,柳子温离开京都,途经华原柳家原家中,稍加歇息几日,告别家人后继续北上,出任丹州刺史。
丹州,即今延安宜川。此地贡为麝香、蜡烛、龙须席,赋为麻、布。黄河在县东七里,河岸顿狭,乡人呼为石槽,悬水奔流,即今日之黄河壶口瀑布胜景。地处北方边地的丹州,曾经是羌胡之地,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多种族人口混杂,没有相当的执政经验和魄力是镇守不住的。柳子温想必既如履薄冰,又权衡左右,恪尽职守,才从刺史这一官职位置上得以引身而退的。
官至正六品的柳子温,在丹州刺史任上政绩如何,史册几无记载。可以想见的是,柳子温必定珍重历史赐予的好机遇,在官职品位上比父亲高出一筹,是凭借才智和实干得以擢升的。他虽然没有煊赫的政声,亦无劣迹,只是按部就班地致仕还乡,在华原柳家原偏僻的田园中,度过了平淡无奇的晚年。但他最为上心的恐怕也是教育子孙,以期子孙在功名上青出于蓝,续写华原柳氏未竟的理想。
柳子温的长兄柳子华,乃柳正礼之长子,也就是柳公权的伯父,在官职品位上高过胞弟。唐代宗永泰初,柳子华为严武西蜀判官、迁成都令。
柳子华仕途畅达,是凭借了西蜀长官严武的提携。严武虽属凶悍武夫一个,亦雅好作诗,此时杜甫因避乱入蜀,官员诗人严武带着酒肉来看望,便荐杜甫做其幕僚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便有了“杜工部”之称谓。作为严武密友,又同样擅于诗文的柳子华与杜甫也有过几番交集。之后,柳子华远赴今安徽西南部的长江港口,迁池州刺史,励精图治,也饱览了江南如诗如画的风景。
从池州回到唐长安的柳子华,“入为昭应令,知府东十三县捕贼,寻检校金部郎中、修葺华清宫使。元载欲用为京兆尹,未拜而卒。自知死日,预为墓志。”(《旧唐书》柳公权传附)距唐长安城六十里地的华清宫,自古以来就是游览沐浴胜地。旖旎秀美的骊山风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吸引了在关中建都的历代天子。柳子华既然胜任修葺华清宫使,不仅需要周密干练的组织实施才干,尚须有文化底蕴和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水准。无疑,他是难得的人选。
作为修葺使的柳子华,当然熟知华清宫的来龙去脉。周幽王修建骊宫,秦始皇砌石起宇骊山汤,汉武帝重新修葺,北周武帝造皇堂石井,隋文帝重加修饰,唐太宗营建汤泉宫,到了唐玄宗几经扩建,新宫易名华清宫。至此,华清池成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罗曼史的发生地,先后十年间的每年十月,唐玄宗都要偕贵妃和亲信大臣来华清宫避寒,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师长安。安史之乱,使得大唐王朝从巅峰直落而下,华清宫也由盛转衰。
帝国积重难返,华清宫事过境迁。白居易的《长恨歌》脍炙人口,华清池犹如一件精美绝伦的瓷器,只可惜已经被摔碎了。柳子华的修葺华清宫使,惨淡经营,不管如何尽职尽责,殚精竭虑,却像把破碎的精美瓷器重新粘连起来一样,再也无法恢复大唐王朝昔日的辉煌。当朝宰相元载运气正好,欲用德才兼备的柳子华为京兆尹,未拜而卒。其预料到死日将至,已经提早给自己制作好了墓志,人都称他有自知而知人之明。
……
真书风骨:柳公权传(平)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真书风骨:柳公权传(平)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正楷第一书家。
评分柳公权,伟大的楷书革新家,这套书系列都不错。
评分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活动买的,值!
评分 评分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评分书法独成一大派,作家出版社这个系列书不错,谢谢京东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活动买的,值!
真书风骨:柳公权传(平)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