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曆史係學生,研究人員 秦漢與羅馬是古代東西方很具影響力的兩大文明,而長安與羅馬作為各自的都城,集中錶現瞭這兩大文明之政治、經濟與文化。漢長安城是一座封閉型、專製型的城市,它所代錶的穩定性、秩序性的都城模式是內陸農耕文明特質的反映。而海洋商業文明特質使羅馬城呈現變動的特性,成為一座外嚮型、開放型的城市,由於宗教地位突齣,具有宗教性與世俗性並重的特點。長安城和羅馬城對各自帝國疆域內的城市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示範作用,對帝國之前和之後的城市模式也都有承前啓後的意義。將這兩座城進行對比,將有助於瞭解秦漢文明和羅馬文明的特殊性和類同性,並對這以後發生的東西文化交流之基礎有所瞭解。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長安和羅馬,兩個帝國權力之巔的城市。長安,追求著“重威”,城市的規模和規格在當時都是zui高的。羅馬,則追求的是“永恒”,而它也做到瞭永恒。世上沒有哪一座城市像羅馬兩韆七百多年來來一直在同一個地方。長安、羅馬與及其之後的城市模式也都有承前啓後的意義,將這兩座城進行對比,將有助於瞭解秦漢文明和羅馬文明的特殊性。
叢書簡介:絲瓷之路博覽叢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中外關係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其編撰意圖在於,通過講訴中國古代對外交流領域的傳奇故事,讓人們瞭解中國與世界關係之緊密乃是有著長遠淵源的。本套叢書,執筆者不是學界大佬,就是後起新秀,所以史實可靠,文筆生動,而且利用其研究資源,提供瞭許多精美的圖片以供鑒賞。
本套叢書,不但可用作教育研究的輔助讀物,也可用作旅遊觀光的參考指南,還可供茶餘飯後閱讀怡情,更可為具有一定曆史知識水平又喜好探古獵奇的讀者提供許多驚喜。
作者簡介
周繁文,2004-2012年,就讀於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獲曆史學博士學位。2008-2010年,受到國傢留學基金委“國傢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的資助,前往意大利羅馬第三大學進行聯閤培養。2012年至今,任教於中山大學人類學係考古專業。
目錄
第一章帝國 / 1
第一節 兩個帝國的篇章 / 2第二節 曆史的轉嚮 / 17
第二章一日 / 23
第三章城起 / 29
第一節 新都的建立 / 30第二節 曆史的蹊蹺 / 37
第四章分區 / 41
第一節 八水長安與七丘羅馬 / 42第二節 三輔輿圖 / 44第三節 十四區誌 / 46
第五章基礎 / 51
第一節 城之為城 / 52第二節 八街九陌與條條大路通羅馬 / 59第三節 糧食供給 / 65第四節 水渠的功勞 / 72
第六章居住 / 77
第一節 貴賤有彆 / 78第二節 嵌錯分區 / 85
第七章中心 / 93
第一節 非壯麗無以重威 / 94第二節 永恒的榮光—羅馬廣場 / 108
第八章管理 / 135
第一節 封閉式的長安管理 / 136第二節 羅馬城管 / 142
第九章生計 / 147
第一節 長安百工九市 / 148第二節 羅馬行會商市 / 155
第十章閑暇 / 163
第一節 漢帝國的娛樂文化 / 164第二節 羅馬聲色世情 / 172
第十一章神聖 / 191
第一節 宗教和禮製 / 192第二節 眾神之城 / 205
第十二章死亡 / 219
第一節 喪事與權力 / 220第二節 死亡者的紀念碑 / 234
精彩書摘
一日看盡長安花
昔日的長安城如今惟剩下斷壁頹垣。隻有讓時間一幕幕閃迴,洗去後世一重重疊加的,一麵牆、一條路、一扇門、一幢房,纔得以重新拼湊、搭建、著色於真實的姹紫嫣紅。在迴到作為西漢都城的長安之前,且先忘卻我們眼前大片留白的遠景,從唐代詩人李頻的眼裏,來看看長安的中景:
五陵佳氣晚氤氳,霸業雄圖勢自分。
秦地山河連楚塞,漢傢宮殿入青雲。
未央樹色春中見,長樂鍾聲月下聞。
無那楊華起愁思,滿天飄落雪紛紛。(《樂遊原春望》)
這是一個春日的傍晚,五陵原上暮氣氤氳,當眼前的景象一旦黯淡,曆史卻鮮活起來。秦地山河、楚國要塞、漢傢宮殿,那青叢掩映中是未央殿依舊的樹色,月色一片中是長樂宮遙遠的鍾聲。忽然一陣風起,漫天楊花似雪紛紛,一切又重歸於寂靜。
好瞭,現在迴到西漢吧,像一個生活在這裏的長安人一樣看看它。當晨曦透過庭前樹照進帷帳時,城門、宮門、邑門、裏門、市門,一重重打開。人們各司其業,農民在田野耕耘,商販在市肆買賣,工匠在作坊勞作,皇帝和官員們在宮室、官寺、官邸中處理著帝國的各種事務。在路上行走的時候要遵守“交通規則”,韆萬不能踏入路的zui中間以排水溝和行道樹隔齣的那段,那是天子的馳道。閑暇時,可以鬥雞、蹴鞠、六博、投壺,或者在市中看看百戲。黃昏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地趕到目的地,否則那一重重門都會關上。夜裏不能再在道路上行走。此時的長安是寂靜的,也許仍有人在傢中宴飲,也許更多人就著月色漸漸入睡。
高祖戚姬的侍女賈佩蘭齣宮嫁人後,曾追憶起在宮中的生活,zui難以忘懷的是一年中的那些節日。不過我們得記得,武帝太初年之前用的是顓頊曆,每年以十一月為歲首。太初年之後改用太初曆纔以正月為歲首。
七月七日,在百子池畔演奏於闐樂,樂終之後人人係上五色絲綫。
八月四日,在竹下對弈,勝者可終年有福,負者則終年疾病,不過拿著絲縷對北鬥星祈求長生,便可以消除這樣的噩兆。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人們相信這樣可以長壽。菊華酒是在菊花開時,采摘莖葉混入黍米釀成,封存至來年的九月九日飲用。
十月十五日,宮人們一同到靈女廟以食物祭神,吹笛擊築,唱《上靈》之麯。接著相互搭著手臂以腳踏地為節奏,一邊唱著《鳳凰來》。
正月上辰,在水邊清潔自己,食蓬餌以祛妖邪。
三月上巳,在潺潺流水邊奏樂。
羅馬人的一天
公元一世紀末的瑪爾齊阿雷在一首詩作中描述瞭他在奎裏那勒山住宅中的日常生活。他住在公寓的高層,每日天亮前便聽到附近磨坊開始工作,奴隸們有節奏地搗碎榖物。當陽光照進屋子時,路邊的私塾傳來瞭誦書聲。再晚一些,手工藝人、流動商販、乞丐開始製造齣各種聲音,像砰砰作響製作鐵器的作坊、售賣硫磺燈芯的小販。
古代羅馬的普通人往往這樣度過他們尋常的一天:早晨從蘇布拉區或奎裏那勒山的傢中齣來,前往他們的庇護人在俄斯奎裏諾山等富人區的住宅中請安,接著作為其扈從到城中心的廣場,中午稍事休息後到戰神原進行體育活動,之後去浴場。zui後迴自己傢或是到庇護人的傢中享用晚餐。
一年之中這樣程序化的日子雖然很多。但對於喜愛熱鬧和歡娛的羅馬人來說,一年之中的節日也不少。在羅馬一年到頭有很多節日,當節日來臨時,市民們通常會聚集到戰神原南區的劇場、大馬戲場、鬥獸場或其它有節日慶典的公共場所。節日中zui有趣的是那些有戲劇、賽車、打獵、角鬥等各類節目的。由於天氣原因,從11月18日到次年的4月4日隻有節日儀式而無節目,其它時間則常常可以碰上這樣有趣的節日。
四月,4至10日是大母神節,有戲劇錶演和賽馬。12至19日是榖神節,在大馬戲場釋放背上係著燃燒火把的狐狸然後捕獵,觀眾必須穿戴白色衣服。4月28日至5月3日是花神節,進行戲劇錶演、角鬥士搏鬥、獵捕綿羊、山羊和野兔——可能因為在春天它們傷害瞭新芽。妓女們在公眾場閤裸露齣自己姣好的身體,將鷹嘴豆、蠶豆和其它種子撒到人群中。觀眾必須穿戴彩色服裝。
七月,6至13日是阿波羅節,其中六天為戲劇錶演,兩天是在馬戲場的比賽。20至30日是凱鏇者凱撒節,前七天進行戲劇錶演,後三天進行四場賽車。
九月,4至19日是羅馬節,舉行遊行、戲劇演齣和賽車。
十月,10月26日-11月1日是勝利者蘇拉節,舉行賽車。
十一月,4-17日是平民的羅馬節,前九天進行戲劇錶演,zui後三天賽車。
十二月,17-23日是農神節,舉辦公共宴會,人們脫掉托加袍,戴上氈帽並交換禮物,宴會中奴隸們能受到他們主人的服務。
如果幸運,有生之年還能遇上羅馬城百年一次的節日“百年大祭”,從共和國建立之年開始,每110年在戰神原舉行一次,是祭祀下界神祇的競技活動。前249年被定為全國性節日。公元前17年奧古斯都舉行過一次,後來剋勞狄奧、圖密善雖未滿百年,也舉行過祭典。
……
前言/序言
引子
將時間溯迴至兩韆年前,站在歐亞大陸東端和西端的盡頭眺望,眼前的景象與今天並無不同—天連著地,地連著海,海連著天。但如果從空中俯瞰,卻是與現在迥異的疆域分野,這片大陸東西兩端的廣闊土地各被一個宏偉的帝國所控製,漢和羅馬,它們的名字直到今天仍是人類文明的天空裏閃亮的星星。
行經公元前後的這數百年時,曆史的車輪激起的滾滾煙塵,飛揚、落下、深積,成為東亞和西歐文化之壤中那層厚重的基石。此後的兩韆年,這兩大帝國餘留的迴響仍然盤鏇在歲月的風雲間,它們曾構築的政治、經濟、文化框架,它們曾發展的思想、技術、藝術架構,仍遺留在我們文化的基因裏,以一種不易察覺的方式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揮著影響。它們的器皿還在,它們的建築還在,以沉默的方式留給我們那曾經鮮活的曆史轉身後依舊動人的背影。如果我們想知道自己從何處來,想知道今天之所以為今天,首先要做的,便是迴到過去。
長安與羅馬:公元前後三世紀歐亞大陸東西帝國的雙城記/絲瓷之路博覽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