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纔測評概論(第2版)(21世紀應用心理學係列教材)

人纔測評概論(第2版)(21世紀應用心理學係列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蘇永華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224848
版次:2
商品編碼:1190334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21世紀應用心理學係列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頁數:268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人纔測評是建立在心理學、測量學、管理學、行為科學以及計算機科學基礎上的一門識纔與選纔的應用學科。《人纔測評概論(第2版)》關注如何對人的能力、個性特徵、職業傾嚮、管理潛能和發展潛力等素質進行綜閤測評。在修訂過程中,作者結閤近幾年人纔測評的實踐,完善瞭人纔測評的理論體係,對新開發的、有代錶性的人纔測評工具和技術進行瞭詳細介紹,並引用瞭人纔測評在企業中的一些*新應用成果,內容更豐富,更接地氣。
《人纔測評概論(第2版)》可以為企事業單位人纔的招聘、甄選、培養以及雇員的錄用、開發和晉升等提供參考,並為個人和組織的職業生涯管理提供谘詢和閤理化建議。它不僅適閤於人力測評專業人員閱讀使用,也可以作為心理學、應用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材。

作者簡介

蘇永華,心理學博士,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後,中組部領導乾部考試與測評中心特聘專傢,全國心理技術應用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上海市心理學會副會長,上海市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上海人纔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兼人纔測評專業組組長。諾姆四達集團公司(NormStar Group)董事長、總裁,諾姆四達研究院院長。
蘇永華博士在大學從事人纔測評教學、科研工作十餘年,為企業和政府組織提供谘詢和服務實踐工作二十餘年。蘇永華博士是中國人纔測評基礎理論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創辦瞭諾姆四達人力資源測評谘詢公司,現已發展成為分支機構遍布全國的集團性企業,是人力資源行業中*具影響力的品牌企業之一。在人纔測評工具開發與創新、人纔測評服務模式探索、人纔測評服務標準建立等方麵做齣瞭突齣貢獻,引領瞭中國人纔測評業的發展,是中國人纔測評界的領軍人物。他主持研發的“華瑞人纔測評係統”獲上海發明協會的“創造發明奬”,《職業經理人素質測評係統》被中組部的專傢鑒定為“該項研究成果******”。其論文《現代人纔測評理論與方法研究》(博士論文)、《中國人纔測評業麵臨的六大挑戰》,以及博士後齣站報告《在華跨國公司本土經理人員選拔研究》等成果是中國人纔測評業的奠基性文獻。在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蘇永華博士及其諾姆四達團隊還為眾多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提供專業的測評谘詢服務,將人纔測評理論真正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蘇永華博士還經常在各種相關人力資源論壇和專業會議上發錶演講,是集理論與實踐於一身的中國人纔測評界領軍人物。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人纔測評的演變與發展
第二節 人纔測評的功能、作用與原則
第三節 人纔測評原理

第二章 人纔測評基礎理論
第一節 心理學基礎理論
第二節 組織管理基礎理論
第三節 測量學基礎理論
第四節 概率論與統計學基礎理論

第三章 人纔測評標準
第一節 人纔標準概述
第二節 人纔標準的內容
第三節 如何建立人纔標準
第四節 六大類社會核心人纔標準

第四章 人纔測評的工具與方法
第一節 人纔測評方法概述
第二節 知識測評
第三節 素質測評
第四節 動機測評
第五節 技能測評
第六節 勝任素質測評
第七節 績效考評
第八節 人纔測評的實施流程

第五章 人纔測評的應用
第一節 人纔測評在企業組織中的應用
第二節 人纔測評在政府組織中的應用
第三節 人纔測評在社會性評價中的應用

第六章 人纔測評師的角色與職業要求
第一節 人纔測評師的角色定位
第二節 人纔測評師的職業要求

第七章 人纔測評的發展趨勢與挑戰
第一節 人纔測評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中國人纔測評發展麵臨的挑戰
第三節 中國人纔測評行業的發展趨勢

精彩書摘

人纔測評是認識人、瞭解人、評判人的一種活動,其本質是對人纔進行評價。從廣義上講,自從有瞭人類就有瞭人纔測評活動。人纔測評是人類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發展進化的重要機製,既受製於人類社會的總體發展水平,又對社會的發展有反作用力,對社會的發展起推動或阻礙作用。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纔測評活動的目的、對象、標準、形式、工具、應用領域等都處於發展和演變之中。人纔測評活動將伴隨人類社會的始終。
人類社會發展紛繁復雜,作為重要社會活動之一的人纔測評,在不同社會中其演進脈絡也不完全相同。人纔測評的發展既受到社會政治製度、生産力水平、生産方式及與之相對應的生産關係的製約,也受到不同民族傳統價值文化觀念的影響。
中國是人纔測評的發源地和故鄉,是最早形成完善的人纔測評製度的國傢。人纔測評文明是中國古代燦爛文明的一部分,它不僅對中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産生瞭巨大的推動力,也為全世界文明的進步貢獻瞭重要力量。
早在2 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我國就齣現瞭世界上最早的人纔測評製度——貢士製。當時,尹、史、卿、大夫等高級官員實行世襲製,但對於低級官員和武士的選拔則主要通過貢士製來進行。西周初期,由於徵伐天下和鎮壓商族叛亂及奴隸起義的需要,非常重視射禦等軍事技術的測評,故有“天子試貢士於射宮”之說。
西周以後通過測評選拔官員的製度逐漸發展和完善,主要有貢士製、養士製、軍功製、察舉製、徵闢製、九品中正製和科舉製。對在職官員的測評考核製度有述職、巡狩製、上計、刺察製、司考、校考製、磨勘、曆紙製、考功曆製、考滿、考察製、匯考製等。它們都是現代人纔測評思想與製度的源頭。
貢士製的測評內容和方法過於抽象,測試不規範,但相對於更為早期的原始社會來說,卻是人類測評史上的重大進步,它開創瞭通過測評選拔官員的新紀元。以後春鞦戰國時期的薦舉製和養士製、秦代的軍功製、兩漢的察舉徵闢製、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製、隋唐到明清的科舉製,都是在其基礎上的繼承和發展。薦舉製和養士製雖然沒有直接測評的形式,但詢問、陳述則是沿用至今的麵試測評方法;軍功製按軍功授予官爵,即根據實際業績來定升降,是現代績效考核測評製度的發端;察舉製和九品中正製雖是推薦製,但也需要經過麵試、口試測評後纔能授予官職;科舉製是以考試成績優劣為標準選拔任用官員,它是我國古代由貢士製發展而來的最完善的人纔測評製度。
讓我們從人纔測評標準、測評體係、測評方法、測評的應用四條綫索來簡單瀏覽一下人纔測評的發展軌跡。
任何一項人纔測評活動都是以人纔標準作為核心來統領的。人纔標準決定人纔測評的內容,人纔測評的內容是人纔標準的具體錶現。人纔標準的時代特徵和主測者的意誌特徵都充分地反映在人纔測評的內容方麵。西周早期,以徵戰為主,選拔貢士重在試射,嚴格檢測應試者射箭的技術和體力。到西周後期,由於天子治天下以禮樂為國策,選拔人纔的標準及測評內容也隨之而變,天子測試貢士射箭時所注重的是射箭的體態是否閤乎禮的規範,射箭動作節奏是否閤乎樂的要求。又如隋唐以後的科舉考試,雖都是以儒傢經典為考試的中心內容,但各代考試內容又有程度不同的變化。在唐代的科舉考試中,《論語》、《孝經》是各科必考的科目,答捲僅以此為依據進行論述,可以發錶自己的獨立見解。而明清的科舉考試,試題則全齣自《四書》、《五經》,答捲必須以引及硃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為標準,迫使考生套用古人語氣,代聖賢立言,不允許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將考試內容公式化、僵死化,是當時統治階級政治的需要,尤其到瞭明清晚期,社會矛盾尖銳,危機四伏,統治者想藉理學的思想窒息進步思想,以達到維護其統治的目的。
到瞭現代社會,人纔分類更細,人纔標準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不同種類、不同層級的人纔測評內容各不相同。如對國傢管理人員的測評,強調“天下為公”的思想和為民服務的意識,以及依法治國所需的相關法律管理知識和技能等。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測評更關注的是相關專業技術領域的知識,以及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前言/序言


人纔測評概論(第2版)(21世紀應用心理學係列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人纔測評概論(第2版)(21世紀應用心理學係列教材)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人纔測評概論(第2版)(21世紀應用心理學係列教材)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人纔測評概論(第2版)(21世紀應用心理學係列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好!!!

評分

這本書是一套係列,我看瞭看,感覺挺不錯的。

評分

挺好

評分

還行,就是案例分析再具體點就更好瞭。希望能看到更多更好的此類圖書。

評分

書比較薄,算是基本的入門書籍

評分

京東買書又快質量也有保證

評分

這本書一般吧,覺得寫的不是太好

評分

這本書一般吧,覺得寫的不是太好

評分

買來考試用的教材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人纔測評概論(第2版)(21世紀應用心理學係列教材)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