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通信和网络领域的企业和高校研究人员LTE研发人员 本书是一本帮你理解并运用EPC架构的必读指南。
本书由参与推动3GPP标准的来自爱立信的专家所撰写,这些专家在目标、发展和未来方向方面都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经验。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EPC的书籍,并涉及较新的相关技术和概念。
本书是一本描述和解释包含架构、特性和协议的整个EPC架构的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EPC的潜力,掌握开发EPC产品和开发LTE/EPC移动宽带网络的知识和相应的洞察力。
书中部署场景的案例学习展示了EPC中所描述的功能是如何根据实时的网络上下文就行放置的。
本书由Verizon公司首席架构师Kalyani Bogineni博士和TeliaSonera移动业务公司网络研究部专家Ulf Nilsson博士联袂推介并撰写了序言。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SAE/EPC的网络架构、概念和标准,以及相关接口、协议和流程的细节。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共18章,从EPC的背景和愿景、EPC概述、主要概念和服务、EPC的具体细节、EPC的总结与展望等五个部分有序地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EPS架构概述,EPS部署场景和运营示例,EPS中的数据业务,EPS中的话音业务,会话管理和移动性,安全功能,QoS、计费和策略管理,选择功能,用户数据管理,话音和紧急服务,LTE广播,定位功能,卸载功能和同时使用多种接入方式功能,EPS网络实体和接口,相关协议和流程,总结与展望等。本书的第1版发行后迅速成为了SAE/LTE网络基本原理的重要参考书之一,第2版在第1版基础补充了在SAE/LTE开始主导移动网络后日趋重要的一些领域的相关内容。本书既可以作为通信和网络领域的企业和高校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和设计新一代无线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LTE研发人员加深对SAE/EPC理解的工具书。
目录
作者
目录
序言——Kalyani Bogineni博士
序言——Ulf Nilsson博士
致谢
前言
第1部分EPC的背景和愿望
第1章移动宽带与核心网演进
1.1一个全球化标准
1.2 EPC的起源
1.2.1 3GPP无线接入技术
1.2.2 3GPP2无线接入技术
1.2.3 SAE——在不同网络之间架起了桥梁
1.3转移价值链
1.4本书使用的术语
第2部分EPC概述
第2章架构概览
2.1 EPS架构
2.1.1 LTE网络中的IP连接
2.1.2 LTE接入网的新型功能
2.1.3 LTE和GSM/GPRS或WCDMA/HSPA间的交互
2.1.4 3GPP语音业务
2.1.5 LTE和CDMA网络的交互
2.1.6 3GPP接入技术和非3GPP接入技术间的交互
2.1.7蜂窝网络中对广播的支持
2.1.8位置服务
2.1.9微型小区和本地接入的优化
2.1.10其他特性
2.1.11结构概述的总结
2.2移动网络无线技术
2.2.1移动服务的无线网络概览
2.2.2无线网络功能
2.2.3 GSM
2.2.4 WCDMA
2.2.5 LTE
第3章 EPS部署场景和运营商实例
3.1场景1:部署LTE/EPC的现有GSM/GPRS或WCDMA/HSPA运营商
3.1.1第一阶段——初始化EPC部署
3.1.2第二阶段——现存分组核心的聚合
3.1.3第三阶段——进一步优化通用分组核心
3.2场景2:现有CDMA运营商的LTE/EPC部署
3.3场景3:部署LTE/EPC的新运营商
第4章EPS中的数据业务
4.1消息业务
4.2机器间通信(M2M)
4.2.1工业和企业使用场景
4.2.2社会性——M2M和可持续发展
第5章EPS中的语音服务
5.1LTE网络上实现语音服务
5.2基于IMS技术的语音服务
5.3 SRVCC——单频语音呼叫连续性
5.4电路交换回退
5.5 MMTel/SRVCC和CSFB的比较
5.6 IMS紧急呼叫和优先服务
第3部分EPC主要概念和服务
第6章会话管理和移动性
6.1 IP连接性和会话管理
6.2会话管理、承载和QoS
6.2.1概述
6.2.2 E-TURAN接入的EPS承载
6.2.3 EPS和GERAN/UTRAN接入的会话管理
6.2.4其他接入的会话管理
6.3用户身份标识和相关的传统身份标识
6.3.1用户永久标识
6.3.2用户临时标识
6.3.3与2G/3G中用户身份标识的关系
6.4移动性原则
6.4.1概述
6.4.2 3GPP接入族的移动性
6.4.3空闲模式信令缩减(ISR)
6.4.4闭合用户组
6.4.5 E-UTRAN和HRPD之间的移动性
6.4.6 3GPP接入和非3GPP接入间的通用移动架构
6.4.7接入网发现和选择
6.5与管理的WLAN网络之间的交互
6.6池化、过载保护和拥塞控制
第7章安全功能
7.1安全介绍
7.2安全服务
7.3网络接入安全
7.3.1 E-UTRAN中的接入安全
7.3.2与GERAN/UTRAN的交互
7.3.3针对IMS紧急呼叫的特殊考虑
7.3.4可信和不可信的非3GPP接入
7.3.5可信非3GPP接入中的接入安全
7.3.6不可信非3GPP接入中的接入安全
7.3.7基于主机的移动性(DSMIPv6)的特殊考虑
7.4网络域安全
7.5用户域安全
7.6家庭eNB和NB的安全问题
7.6.1 H(e)NB安全架构
7.6.2封闭用户组
7.6.3设备认证
7.6.4托管方认证
7.6.5回程链路安全
7.6.6位置验证
7.7法律干预
第8章服务质量、计费和策略控制
8.1服务质量(QoS)
8.1.1 E-UTRAN中的QoS
8.1.2与GERAN/UTRAN的交互
8.1.3与其他接入方式交互时QoS方面的内容
8.2策略控制和计费控制
8.2.1 PCC架构
8.2.2 PCC基本概念
8.2.3网络侧发起的QoS控制和终端侧发起的QoS控制
8.2.4 PCC和漫游
8.2.5 3GPP Release 8以来的PCC新增特征
8.2.6固定宽带接入的PCC支持
8.3计费
第9章选择功能
9.1选择功能架构
9.2 MME、SGSN、SGW和PDN GW的选择
9.2.1选择过程概述
9.2.2 DNS基础设施的使用
9.2.3 MME选择
9.2.4 EPS中的SGSN选择功能
9.2.5 GW选择概述
9.2.6 PDN GW选择功能
9.2.7 Serving GW选择功能
9.2.8切换(非3GPP接入)和PDN GW选择
9.3 PCRF选择
第10章用户数据管理
10.1家乡用户服务器
10.2用户配置文件库
10.3用户数据汇聚
10.3.1 UDC整体描述
10.3.2前端和用户数据库
第11章语音和应急服务
11.1基于电路交换技术的语音业务
11.2基于IMS技术的语音服务
11.3 MMTel及其架构
11.4 VoLTE
11.5 T-ADS
11.6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
11.7 IMS集中化服务 (ICS)
11.7.1业务集中化和连续性应用服务器(SCC-AS)
11.7.2从E-UTRAN至GERAN或UTRAN的SRVCC
11.8 E-UTRAN切换至CDMA 1xRTT的SRVCC
11.9电路交换域回落(CSFB)
11.10电路交换与VoLTE的迁移路径和共存
11.11 IMS紧急呼叫的EPS紧急承载服务
11.12多媒体优先服务
第12章LTE广播
12.1背景和主要概念
12.2 MBMS解决方案概述
12.3 MBMS用户服务
12.4 MBMS移动网络架构
12.4.1架构概览
12.4.2接口
12.5 MBMS承载服务
12.5.1会话开启
12.5.2会话停止
12.5.3会话更新
第13章定位功能
13.1定位解决方案
13.2定位架构与协议
13.3定位方法
13.4定位报告格式
13.5 EPS定位实体和接口
13.6定位过程
第14章卸载功能和同时多接入
14.1介绍
14.2 3GPP无线接入网络卸载——同时多接入
14.2.1多接入PDN连接性 (MAPCON)
14.2.2 IP流移动性(IFOM)
14.2.3非无缝WLAN卸载(NSWO)
14.3卸载核心和传输网络——有选择的IP流量卸载(SIPTO)
14.4到本地网络的访问 ——本地IP访问(LIPA)
第4部分EPC的具体细节
第15章EPS网络实体和接口
15.1网络实体
15.1.1 eNodeB
15.1.2 MME
15.1.3 Serving GW
15.1.4 PDN GW
15.1.5 PCRF
15.1.6家庭基站子系统和相关实体
15.2 UE、eNodeB和MME的控制平面(S1-MME)
15.3基于GTP的接口
15.3.1控制平面
15.3.2 MME←→MME(s10)
15.3.3 MME←→Serving GW(S11)
15.3.4 Serving GW←→PDN GW (S5/S8)
15.3.5 SGSN←→MME (S3)
15.3.6 SGSN←→Serving GW (S4)
15.3.7 SGSN←→SGSN (S16)
15.3.8可信的WLAN接入网络←→PDN GW (S2a)
15.3.9 ePDG←→PDN GW (S2b)
15.3.10用户面
15.3.11 eNodeB←→Serving GW (S1-U)
15.3.12 UE←→eNodeB←→Serving GW←→PDN GW (GTP-U)
15.3.13 UE←→BSS←→SGSN←→Serving GW←→PDN GW (GTP-U)
15.3.14 UE←→UTRAN←→Serving GW←→PDN GW(GTP-U)
15.3.15 UE←→UTRANvGSN←→Serving GW←→PDN GW (GTP-U)
15.3.16 UE←→可信WLAN接入网络←→PDN GW (GTP-U)
15.3.17 UE←→ePDG←→PDN GW (GTP-U)
15.4基于PMIP的接口
15.4.1Serving GW-PDN GW (S5/S8)
15.4.2可信非3GPP接入——PDN GW (S2a)
15.4.3 PDG-PDN GW (S2b)
15.5基于DMISPv6接口(UE-PDN GW(S2C))
15.6与HSS相关的接口和协议
15.6.1概述
15.6.2 ME-HSS (S6a) 和 SGSN–HSS (S6d)
15.7与AAA相关的接口
15.7.1概述
15.7.2 AA服务器-HSS(SWx)
15.7.3可信非3GPP接入–3GPP AAA 服务器/代理 (STa)
15.7.4不可信的非3GPP IP接入-3GPP AAA 服务器/代理 (SWa)
15.7.5 ePDG-3GPP AAA服务器/代理(SWm)
15.7.6 PDN GW-3GPP AAA服务器/代理(S6b)
15.7.7 3GPP AAA代理—3GPP AAA服务器/代理 (SWd)
15.8 PCC相关接口
15.8.1概述
15.8.2 PCEF-PCRF (Gx)
15.8.3 BBERF-PCRF(Gxa/Gxc)
15.8.4 PCRF-AF(Rx)
15.8.5 TDF-PCRF (Sd)
15.8.6 OCS-PCRF (Sy)
15.8.7 PCRF-PCRF (S9)
15.8.8 BPCF-PCRF (S9a)
15.8.9 SPR-PCRF (Sp)
15.9与EIR相关的接口(MME-EIR和SGSN-EIR接口(S13和515′))
15.10与I-WLAN相关的接口(UE-ePDG(SWu))
15.11与ANDSF相关的接口
15.11.1 ISMP策略节点
15.11.2发现信息节点
15.11.3 UE位置节点
15.11.4 ISRP节点
15.11.5 Ext节点
15.12与HRPD IW相关的接口
15.12.1优化切换和相关接口(S101和S103)
15.12.2 MME�躤HRPD接入网络(S101)
15.12.3 Serving GW�蹾SGW (S103)
15.13到外部网络的接口
15.13.1概述
15.13.2功能
15.14 CSS接口(MME-CSS接口(S7a))
第16章协议
16.1简介
16.2 GPRS隧道协议综述
16.2.1协议结构
16.2.2控制面(GTPv2-C)
16.2.3用户平面(GTPv1-U)
16.2.4协议格式
16.3移动IP
16.3.1概述
16.3.2基于主机的和基于网络的移动性机制
16.3.3移动IP的基本原则
16.3.4移动IPv6的安全性
16.3.5包格式
16.3.6双栈操作
16.3.7额外的MIPv6特性——路由优化
16.4代理移动IPv6
16.4.1概述
16.4.2基本流程
16.4.3 PMIPv6安全
16.4.4 PMIPv6数据包格式
16.4.5双栈操作
16.5 Diameter协议
16.5.1背景
16.5.2协议结构
16.5.3 Diameter节点
16.5.4 Diameter会话、连接和传输
16.5.5 Diameter请求路由
16.5.6节点发现
16.5.7 Diameter消息格式
16.6通用路由封装
16.6.1背景
16.6.2基本协议
16.6.3 GRE分组格式
16.7 S1-AP
16.8非接入层(NAS)
16.8.1 EPS移动管理
16.8.2 EPS会话管理
16.8.3消息结构
16.8.4安全保护的NAS消息
16.8.5消息传输
16.8.6未来扩展和后向兼容
16.9 IP安全
16.9.1引言
16.9.2安全封装载荷与认证头部
16.9.3互联网密钥交换
16.9.4 IKEv2的移动性和多宿主
16.10扩展认证协议
16.10.1概览
16.10.2协议
16.11流控制传输协议
16.11.1背景
16.11.2基本协议特性
16.11.3多流
16.11.4多宿主
16.11.5数据包结构
第17章流程
17.1 E-UTRAN的附着和分离
17.1.1 E-UTRAN的附着过程
17.1.2 E-UTRAN的分离过程
17.2 E-UTRAN的跟踪域(TA)更新
17.2.1跟踪域更新过程
17.2.2 MME改变时的TA更新
17.3 E-UTRAN的服务请求
17.3.1 UE触发的服务请求
17.3.2网络触发服务请求
17.4域间及域内3GPP接入移动切换
17.4.1移动切换过程的阶段
17.4.2 EPS中的3GPP切换案例
17.4.3 E-UTRAN接入方式下的移动切换
17.4.4 E-UTRAN以及其他3GPP接入方式(GERAN和UTRAN)之间的使用S4SGSN的切换
17.4.5基于Gn/Gp的SGSN切换
17.4.6 GERAN和UTRAN接入网之间的使用S4 SGSN以及GTP/PMIP的切换
17.5承载和QoS相关架构
17.5.1 E-UTRAN承载管理
17.5.2 GERAN/UTRAN承载管理
17.6 Non-3GPP系统的移动管理
17.6.1 GTPv2的S2a接口的可信WLAN接入网(TWAN)的初始附着
17.6.2 GTPv2的S2a接口的可信WLAN接入网(TWAN)的去附着
17.6.3 S2b接口的PMIP下不可信Non-3GPP接入附着
17.6.4 S2b接口的PMIP下不可信Non-3GPP接入去附着
17.6.5 S2c接口的DSPMIP下可信Non-3GPP接入附着
17.6.6 S2c接口的DSPMIP下可信Non-3GPP接入去附着
17.7 3GPP系统和Non-3GPP系统间的移动切换
17.7.1概述
17.7.2 Non-3GPP的EPS切换
17.8 Non-3GPP接入的QoS相关过程
第5部分EPC的总结与展望
第18章总结和展望
附录
附录AEPC相关标准实体
附录B相关缩写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3GPP(第3代合作伙伴项目)的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技术研究和规范工作的成果已经形成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规范了3GPP的分组核心网将由GSM/GPRS和WCDMA/HSPA演进到全IP架构,以及为3GPP或其他标准的无线接入,提供特征丰富的“通用分组核心网”技术。这种通用的分组核心网络被称为EPC(Evolved Packed Core,演进分组核心网),整个系统被称为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中的分组系统)。该系统支持LTE、GSM和WCDMA/HSPA等3GPP无线接入技术,同时也支持非3GPP的接入技术。与之前的核心网技术不同,EPC提供对多种接入技术的支持,并且允许终端用户在不同的接入技术(如LTE、WLAN、3GPP和非3GPP)之间进行移动。相比2G/3G的分组核心网,该EPC架构实现了扁平化,通过优化能够有效地处理载荷。除了这些方面优势,EPC还对过去2G/3G分组核心网所有已经建立的部分进行了更新,
4G移动宽带革命 全面解析EPC和4G分组网络 (原书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