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维码版)》》具有如下特色:
1.扫码听微课程,学习历年真题。本书每部分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考试真题,除文字解析外,还配有中公名师视频讲解,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实现在线学习,中公名师一对一授课。
2.覆盖核心考点,精讲作答技巧。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由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中公名师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以此为基础设定章节、体例和结构。
3.学习解题方法,突破分数瓶颈。本书除考点讲解外,还总结出各题型实用的解题技巧。力求为各位考生呈现每一道题目的快解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突破瓶颈,从而提升考生的竞争力。
购书立享中公移动自习室(www.mzixi.com)+980元中公名师精讲课程(c.offcn.com)。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维码版)》系统讲解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这五大专项的所有核心考点。
本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讲解:
1.考情分析——以2013-2016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为基础,分析陕西省行测考试的特点,总结各大专项的重要考点,指导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2.考点讲解——讲解新考试真题,结合详尽的解析过程。重难点题型配套同步高清微视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
3.实战模拟——每个专项题型都专门进行方法技巧的讲解,后配以“实战模拟”帮助考生学以致用,掌握快速解题的方法。
目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1)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逻辑填空(8)
一、把握对应关系(8)
二、辨析词语差异(10)
三、警惕成语设置陷阱(12)
四、掌握常考关联词(14)
第二节阅读理解(17)
一、主旨观点题(17)
二、细节判断题(23)
三、推断下文题(27)
四、词句理解题(31)
五、标题添加题(33)
第三节语句表达(36)
一、语句排序题(36)
二、语句填充题(41)
实战模拟(45)
第二章
数量关系
———
数学运算
第一节数学运算核心知识(56)
一、算术基础(56)
二、代数工具(60)
三、实战技巧(64)
第二节数学运算基础必会(69)
一、几何问题(69)
二、工程问题(72)
三、行程问题(74)
四、利润问题(80)
五、浓度问题(82)
六、日期问题(83)
第三节数学运算能力提升(85)
一、排列组合(85)
二、概率问题(89)
三、容斥问题(90)
四、抽屉原理(92)
五、和定最值(94)
六、资源整合(95)
七、推理分析(96)
实战模拟(98)
第三章
判断推理
———
图形推理
第一节图形推理核心考点(102)
一、数量类考点(102)
二、结构类考点(109)
三、位置类考点(112)
四、叠加类考点(115)
五、空间类考点(117)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精讲(120)
一、分组分类型图形推理(120)
二、类比型图形推理(120)
三、顺推型图形推理(121)
四、九宫格图形推理(122)
第三节图形推理实战技巧(123)
一、求同分析法(123)
二、特征图形定位法(125)
实战模拟(129)
第四章
判断推理
———
定义判断
第一节定义判断实战技巧(132)
一、分析定义要点(132)
二、归纳关键信息(135)
三、判断定义间关系(137)
四、对比选项内容(139)
第二节定义判断考查学科(140)
一、心理学(140)
二、经济学(141)
三、社会学(142)
四、法律法规(143)
五、行政管理(143)
六、语言文学(144)
实战模拟(146)
第五章
判断推理
———
类比推理
第一节类比推理题型精讲(150)
一、传统型(150)
二、对当型(150)
第二节类比推理核心考点(150)
一、逻辑关系(150)
二、言语关系(152)
三、常识关系(153)
第三节类比推理实战技巧(155)
一、代入排除法(155)
二、遣词造句法(155)
三、横纵对比法(156)
实战模拟(158)
第六章
判断推理
———
逻辑判断
第一节必然性推理(162)
一、直言命题(162)
二、概念和三段论(166)
三、复言命题(171)
四、模态命题(179)
五、智力推理(181)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185)
一、削弱、加强、前提型(185)
二、结论型(194)
三、评价型(195)
四、解释型(197)
五、选项分析(198)
实战模拟(201)
第七章
资料分析
第一节核心统计知识(208)
一、基期与现期(208)
二、量与率(208)
三、增长(209)
四、基础数据关系(210)
第二节核心考查体系(214)
一、比重(214)
二、倍数、翻番(219)
三、平均数(221)
四、隔年增长(223)
五、年均增长(224)
第三节实战快解技巧(226)
一、实战速算方法(226)
二、常考列式速解技巧(233)
实战模拟(238)
第八章
常识判断
第一节政治(246)
一、时政(24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46)
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48)
第二节经济(249)
一、微观经济(249)
二、宏观经济(250)
三、国际经济(252)
第三节法律(253)
一、宪法(253)
二、民法与民事诉讼法(255)
三、刑法与刑事诉讼法(257)
四、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59)
第四节科技生活与地理(262)
一、高新技术(262)
二、生活常识(264)
三、自然地理(268)
四、世界地理(271)
第五节人文历史(271)
一、文学常识(271)
二、文化常识(272)
三、中国古代史(275)
四、中国近现代史(278)
五、世界近现代史(280)
第六节公共行政(283)
一、行政管理(283)
二、公文(285)
第七节国情省情(288)
一、自然地理(288)
二、民族与传统节日(291)
三、陕西省情(293)
实战模拟(296)
陕西省考笔试课程体系(299)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00)
精彩书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
行测科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考试内容日趋稳定,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体系。试题涉及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近年来,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重点测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求应试者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认识,还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分析、解决各类问题。
下面我们将深入剖析近几年的真题特点,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真题,让大家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专项的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方向。同时,点拨各专项的备考技巧,以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复习,科学备考。
2013—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题量统计表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考题型,主要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逻辑填空考点稳定。逻辑填空的考点较为稳定,主要考查实词、成语,偶尔涉及关联词。
2.语句表达稳中有变。“稳”指的是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语句填充和语句排序这两种题型,“变”指的是两种题型的题量每年稍有变化。
3.阅读理解考点繁多。阅读理解以片段阅读为主要考查形式,涉及主旨观点、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词句理解和标题添加等众多考点。
【新真题】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虽然在空间和情感上越来越,但是每个人的利益却又地与他人的利益和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促成人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呼吁公共利益。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冷漠无孔不入B.疏离前所未有
C.隔绝迫不得已D.封闭始料未及
解析:第一空,“空间”与“冷漠”搭配不当,排除A。第二空,“迫不得已”指不情愿;“始料未及”指在意料之外。句中说的是这个时代人们之间的利益联系更紧密,未含有不情愿和意外的意思,排除C、D。故本题选B。
【新真题】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在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海洋矿产开发和海水养殖等生产环节是在海域和流域共同完成;而海盐业和海水利用等则完全是在陆域上完成所有生产环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海陆产品通过这种技术延伸得到互动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空间布局的依赖性
B.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海陆经济的进步
C.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产业上相互交错
D.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海陆经济的交汇
解析:“空间布局”是“此外”前的内容,“现代科学技术”只是“此外”后论述的内容,都只是文段的一部分,排除A、B、D。文段首先论述了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海洋产业活动对沿海陆地空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接着指出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的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的交互发展。C项与此表述一致,为正确答案。
【新真题】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B.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D.“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
解析:“换句话说”提示横线部分与前文呈解释对应关系,即说的应是诗歌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人品高下,由此排除C、D。比较A、B,A项与后文潘岳的例子更契合。因此本题选A。
前言/序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阶段的必考科目之一,总题量通常在100道以上,每道题的平均作答时间通常不到1分钟,而试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众多,内容涉及数学、逻辑、语文、历史、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学科,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题目解答,绝非易事。应试者只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备考,在掌握核心考点的基础上,达到解题快速准确的考试状态,才能取得进入面试的理想分数。
本书囊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大专项所有题型的核心考点。每一部分按照题型/考点/技巧方法讲解——实战模拟训练的内容体系,从知识积累、核心考点、快解技巧等方面帮助应试者全面化解行测考试知识量大和时间紧张两个方面的压力,提升解题能力。
■
历年真题非常重要,集中体现了命题人的思想,应试者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熟知各种题型的变化方式,把握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本书尤其注重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总结。首先,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帮助应试者熟悉各个专项的具体考情,明确备考方向;其次,针对各部分考查的“核心知识”和“重点题型”,以理论结合“真题精讲”的方式进行细致讲解,确保应试者能深入理解各个考点。
■
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选拔性的考试,近年来考试竞争日趋激烈,有时一分之差就能决定考生是否能通过笔试。在这样的形势下,掌握每一道题的快解方法,在考试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多做几道题,就能占得先机。本书力求呈现各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应试者在学习之后,只要加以熟练运用,就可以缩短解答一道题目的时间,多做题,做对题。
中公快解展示
例:一个正三角形和一个正六边形周长相等,则正六边形面积为正三角形的:
A.■倍 B.1.5倍
C.■倍 D.2倍
点拨:直接求面积之比耗时长且易错,需要利用题干所给条件对图形进行转化。
中公快解:两者周长相等的情况下,设正六边形边长为1,则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周长均为6。再将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做如下构造,都转化成由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组成的图形。
■
由图可知,正三角形含4个小正三角形,正六边形含6个小正三角形。显然,正六边形面积是正三角形面积的■=■倍。
■
想要熟练掌握核心考点和题目的解法,必须经过系统有力的训练,没有一定数量的题目训练,行测的复习只能是纸上谈兵。例如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题型,作答此部分题目,一定要经过“查找数据——准确列式——快速计算”这三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不能快速得到正确答案。本书在全面讲解资料分析核心考点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应试者进行为欠缺和不易提升的“列式训练”和“速算训练”,然后进行完整的解题训练。通过“环节强化→整体提升”的训练模式,达到全面掌握资料分析的目标。
又如言语理解与表达,本书在系统讲述的过程中,引导应试者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培养语感,帮助大家积累词汇以及与文段相关的基础知识,全面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告别盲目选择,提高准确率,走出作答困境。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的题型与考点众多,常识判断的知识点纷繁复杂,训练更是必不可少,此处不再赘言。
■
学习教材固然重要,但是图书毕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学习过程相对枯燥、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题目无处求教等等。因此,我们针对本书中的重、难点真题设置了同步高清微视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在线视频学习,在中公名师的帮助下轻松掌握相关知识和作答技巧。为了确保视频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本书所有视频全部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公名师讲解,以保证应试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得到指导。
本书所用真题,均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整理。殷切期待广大读者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们更快成长,让图书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人。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团队
2016年5月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解析与高分突破》 权威解析,点亮公务员之路 本书是为广大备考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精心打造的“秘密武器”。我们深知,在竞争激烈的公考战场上,精准的复习策略与扎实的知识功底是制胜的关键。因此,我们聚焦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至关重要的科目,通过对历年陕西省考真题的深度剖析,提炼出考试的命题规律、高频考点以及得分技巧,旨在帮助考生以最高效的方式,实现行测科目的分数最大化。 深度溯源,洞悉命题精髓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对历年真题的“解剖式”分析。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题目和答案,而是深入到每一个考点的背后,追溯其命题的逻辑、考察的意图以及可能出现的变式。 题目来源与难度分析: 我们会详细考究每道题的来源,是常规考查、创新题型,还是难度递增的区分度题目。并在此基础上,为考生梳理历年真题的难度分布,让考生对考试的整体难度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考点精讲与归纳: 针对每一个考点,我们都会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例如,在数量关系部分,我们会将“行程问题”细分为“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等,并针对每一种情况,提炼出最核心的解题公式和思路,再结合历年真题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讲解如何灵活运用。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我们会对“主旨概括”、“片段阅读”、“逻辑填空”、“成语使用”等常见题型,逐一分析其题干特点、选项设置的迷惑性,以及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解题思路与方法提炼: 本书的价值核心在于其“方法论”。我们不只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怎么做”。针对一道题,我们会给出不止一种解题思路,并分析哪种思路在考试环境下更为高效、准确。例如,在数量关系中,我们会强调“代入法”、“排除法”、“特值法”等技巧的应用;在资料分析中,我们会指导考生如何快速定位数据、巧用计算公式,并进行估算和判断。 错误选项分析: 很多考生在考试中失分,并非是因为不会,而是被干扰项所迷惑。本书对历年真题的错误选项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设置的“陷阱”和考生容易出错的原因,帮助考生提高辨别能力,避免“似是而非”的误选。 全维覆盖,夯实应试基础 本书覆盖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全部考查模块,确保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留死角。 常识判断: 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技、生活等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常识。我们将常识考查的重点趋势,如政策法规、时事热点、基础理论等进行梳理,并辅以大量真题演练,帮助考生快速建立知识体系。 言语理解与表达: 包括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本书会重点讲解如何快速抓住文章主旨,如何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排除选项中的干扰。我们会梳理近几年高频词汇和易错成语,并提供实用的阅读技巧。 数量关系: 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对于数字推理,我们会系统讲解常见的数列类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分组数列等,并提供多种解题思路。对于数学运算,我们会根据历年真题的考查特点,将题目按照“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概率问题”、“排列组合问题”等进行分类,并提供高效的解题方法和公式。 判断推理: 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在图形推理部分,我们会详细讲解图形的各种变化规律,如平移、旋转、翻折、叠加、求同存异等,并提供快速找规律的技巧。在定义判断部分,我们会指导考生如何准确理解和记忆定义,并学会将选项与定义进行比对。在类比推理部分,我们会分析词语之间的各种关系,如并列、主谓、因果、属性等。在逻辑判断部分,我们会重点讲解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以及对常见逻辑谬误的识别。 资料分析: 包括文字、表格、图形、综合等多种形式的资料。本书会教你如何快速审题,如何准确找到数据,如何运用速算技巧(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以及如何进行数据比较和判断。我们将提供一套完整的资料分析速解流程。 高效演练,直击提分目标 理论学习必须与实战演练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本书在每个模块的讲解之后,都配备了大量精选的历年真题,并提供详尽的解析。 精选真题,原汁原味: 所有题目均来源于历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真实考卷,力求还原考试的真实场景,让考生在备考中就能“实战演练”。 解析详尽,拨云见日: 每一道题目都附有详细的解析,不仅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解析其解题思路、方法和关键点。对于一些疑难题目,我们会提供多种解法,帮助考生拓展思维。 错题重练,巩固提升: 本书鼓励考生在完成真题演练后,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标记,并在后期进行反复演练,直至完全掌握。我们还提供了一些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帮助考生巩固薄弱环节。 模拟演练,把握节奏: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还提供了几套模拟套题,力求贴近当年考试的难度和题型,帮助考生熟悉考试流程,掌握答题时间分配,检验复习效果,为考场实战做好充分准备。 备考攻略,点燃通关希望 除了扎实的知识点讲解和海量真题演练,本书还包含了一系列实用的备考攻略。 考前冲刺建议: 在考前最后阶段,如何高效复习,如何调整心态,如何进行模拟训练,本书都将提供专业的指导。 答题技巧与策略: 传授考生在考场上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应对难题,如何规避粗心错误等实用技巧。 心态调整与激励: 公考之路充满挑战,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石。本书将通过一些励志内容和心态调整建议,帮助考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解析与高分突破》不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你通往成功之路上的良师益友。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你将掌握行测科目的核心考点和解题技巧,建立起自信,在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心中的公务员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