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4
谢学锦,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谢家荣的儿子,此部传记用翔实的资料勾勒出一位名门后代曲折传奇,挫折面前乐观豁达,不懈探索,在地质化探领域为祖国做出不懈卓著贡献人生轨迹。
谢学锦,1923年生于北平。著名勘查地球化学家,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荣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AAG)的*高国际奖项——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他在父亲谢家荣院士的指引下,开创了中国的勘查地球化学事业。
为了全面、准确反映谢学锦的科学研究生涯,了解他的学术成长历程,本报告采用以时间发展为主线,同时兼顾研究项目的完整性的叙述方式,将全书划分为十二章,叙述他的主要学术与人生经历,将其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以及对其学术风格、科学成就产生深刻影响的工作环境、学术交往中的关键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等内容,融入其中,力图以此将其学术思想、观点和理念之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术成长的特点以及重要影响因素等,展示给读者,为祖国未来科学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培养提供一份可兹借鉴的资料。
张立生,1940年生,四川成都简阳市人,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成都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地质及勘探专业毕业,1966年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矿床学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地质学史研究。自2000年起至今在谢学锦院士身边工作。主要论著有《云南易门狮山铜矿床的喷气-沉积成因》《论凤山铜矿的再生成因》《滇东北地区层控Pb-Zn (-F-Ba) 矿床的热液喀斯特成因》《论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大庆油田发现前的陆相生油理论与谢家荣的贡献》,编著《中国石油的丰碑——纪念谢家荣教授诞辰110周年》《论大庆油田发现真相》,主编《奋斗的人生 辉煌的事业——祝贺谢学锦院士80寿辰暨中国勘查地球化学50周年》《丰功伟识 永垂千秋——纪念谢家荣诞辰110周年》,合著《西昌—滇中前寒武系层控铜矿》、《滇东北上震旦-下寒武统层控铅锌矿》、《中国西南地区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集》、《20世纪中国化探》等。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序 我的科研生涯
导言
第一章 家庭环境和求学历程
学术和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
博览群书的初中生活
颠沛流离的高中求学路
在进步学运中度过大学时代
第一章 从重庆到南京——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进入永利钮厂,参加护厂斗争
协助父亲保护矿产测勘处
进出西南服务团
恋爱结婚
第三章 开创中国的勘查地球化学
创立大规模操作快速分析流水作业法
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首次试验
经历“三反”运动
在艰难曲折中前进
被划为右派
第四章 与苏联学者并驾齐驱的原生晕研究
脚踏实地
青城子矿区的巨大成功
没有能够出版的原生晕著作
第五章 走在世界前列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
四川山区的调研
经历“文化大革命”
邵阳化探学习班开始的转折
福州会议和黄山会议
上海会议——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的确立
指导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的实施
数据处理、数据库与地球化学编图
异常筛选与查证
新疆找矿战略
丰硕的成果
第六章 独辟蹊径找金矿
世界难题
独辟蹊径
世界金矿勘查地球化学的经典之作
第七章 油气化探
顺境中的不顺
踌躇满志冒风险
油气化探何去何从
油气化探全国扫面计划
第八章 化学定时炸弹研究
引进“化学定时炸弹”的概念
环境地球化学动态监控网络
香山科学会议
“化学定时炸弹”的治理对策
第九章 主持国家攀登计划B85-34
主持国家攀登项目
勘查地球化学的里程碑
创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
全新的找矿战略
第十章 深穿透地球化学研究
“深穿透地球化学”的由来
谢学锦和他的学生们对“深穿透地球化学”的贡献
领先世界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分析技术
“深穿透地球化学”的理论探索
第十一章 76种元素地球化学填图
病床上诞生的宏伟计划
76种元素地球化学填图项目建议书
我国西南四省区76种元素区域化探图编制试点研究
中国南部地区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编制
第十二章 全球地球化学填图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中的采样问题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对分析的要求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研讨(培训)班
依据分形自相似原理的全球地球化学填图:来自湘资沅澧的证据
廊坊国际地球化学填图会议
宏伟的计划
结语 通往奥维耶多之路
附录一 谢学锦年表
附录二 谢学锦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走向奥维耶多 谢学锦传》:
第一章 家庭环境和求学历程 学术和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 1923年5月21日,谢学锦出生在北平一个学术和艺术气氛浓厚的家庭。
父亲谢家荣,出生在上海一个家境贫寒的职员家庭,初中毕业后就没钱读书了。他偶然看到北京工商部地质研究所招生的消息,就去报考并被录取。当时报考的资格是高中生,只有他一个是初中毕业的。但他立志报国,勤奋好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先后被保送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①(①宗道一、袁红、孙芳等采访整理:我的大学时代。参见:宗道一主编,《中国蘑菇红云的幕后》。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31页。)。1920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理学硕士后旋即回国,就职于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后又曾被派往德国和法国做访问学者,从事煤岩学及金属矿床的研究。谢家荣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和对地质科学的浓厚兴趣,以其旺盛的精力,涉猎地质科学的各个领域,面之广在我国地质界是独一无二的,并在许多方面都居于第一和开创者的地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地质界的一代宗师,是现代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母亲吴镜侬,安徽人,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她出身名门,家境曾经十分殷实,一位舅爷曾当过北洋政府的内阁部长。她聪明美丽,质朴大方,十分好学,思想也相当激进。在大学读书时以及婚后1929年赴德国留学时的名字为吴醒民。醒民,唤醒民众之意也。吴镜侬多才多艺,年轻的时候,擅长绘画,爱好音乐,风琴弹得很好;后来又喜欢刺绣、针织。吴镜侬衣着讲究,喜欢首饰,但穿着打扮得体,落落大方,很有风度。婚后的吴镜侬,甘愿做一名家庭主妇,相夫教子,一心服侍丈夫,抚养孩子,辅佐丈夫成就自己的事业。谢家的亲戚都很佩服她,认为她是整个家族里最能干的,把丈夫谢家荣服侍得特别好①( ①宗道一、袁红、孙芳等采访整理:我的大学时代。
参见:宗道一主编,《中国蘑菇红云的幕后》。北京:中同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40-41页。)。
谢家荣夫妇一共生育了五个孩子。谢学锦是长子,之后依次是:学锳、学铨、学钫、学铮。学镁是唯一的女孩,后来改名为谢恒。谢家荣夫妇给他们的5个孩子取名都带着一个金字偏旁,寄托着他们的殷切希望,希望他们将来具有黄金的品格、黄金的品位、黄金的前程。以后,学镁成了人民共和国的职业外交官,学钫成了人民空军的军官,其他的三位,都与谢家荣从事的地质及矿业有关:谢学锦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勘查地球化学之父”②(②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主席R0bert Bowel的颁奖词(张立生译)。《地质通报》,2007年,第26卷第11期,I页。);谢学铮供职于石油部门,他和妻子都是高级工程师;谢学铨是唐山钢铁厂的总工程师,不幸的是,1976年7月,在唐山大地震中殉难。
谢学锦6岁进入位于和平门外的北京师大附小就读。那时的他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很羞涩,不大会说话。学校每周六下午举行周会,每次周会由一个班负责表演节目,唱歌跳舞,竭尽所能,但这些场合都找不到谢学锦的身影。尽管内向,但幼小的谢学锦仍不失孩童的天性,比较的贪玩,他的爱好是读各种各样的小说,特别是读剑侠小说,像《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等。那时,他家住在北京丰盛胡同一座有三十间房子的清朝贵族旧居里,生活平静、富裕。家里请有保姆、厨师,还有黄包车夫(兼做花匠)。每天黄包车夫拉着他上下学。那个黄包车夫也爱看武侠小说,也爱听书,有的时候还到天桥去听书,回来讲给谢学锦听。两个人一路上经常讲剑侠小说。有一次这位黄包车夫拉着放学回家的谢学锦,一边走一边给他讲武侠小说,讲着讲着,快到家的时候,不知讲到小说中的谁“飞身一纵”,这位车夫竟然立刻随之“飞身一纵”,黄包车来了个“打天枰”,随即就翻了,他只得从车后面爬了出来①(①宗道一、袁红、孙芳等采访整理:我的大学时代。参见:宗道一主编,《中国蘑菇红云的幕后》。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44页。)。
丰盛胡同的家,环境很好,房间也很大。在吃饭的房间里,放有一张很大的乒乓球台。他常在乒乓球台上画上欧洲地图,再在地图上画上许多城市、铁路、公路,跟弟弟妹妹玩“世界大战”。这下,院子里的一棵马樱花树就遭了殃。原来,他们把马樱花树的花茎折下刮掉皮后,拿着很有韧性的部分来比赛,就这么两个一扳,看谁先断,断了就是兵力损失了。把“兵力”都部署好,这个城有几十根,那个城有一两百根。约定一些“战争”规则,比如损失掉1/3的“部队”,就要撤退,就败了;如果损失掉了2/3,就要被俘虏了,要投降,等等。他自己做德国,让弟弟妹妹做协约国,双方就这么打仗。结果常常是他把弟妹打败,占领了“巴黎”、“伦敦”等。因此,他的功课不太好。弟弟(学铨)、妹妹(学镁),在师大第二附小读书,在各自的班上不是考第一,就是考第二,都很优秀。而他在全班50名学生中,总是考在第25名左右。
“你如果能够考到前10名,我就奖励你。”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鼓励他说。
……
走向奥维耶多 谢学锦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走向奥维耶多 谢学锦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走向奥维耶多 谢学锦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