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在中国建筑界,曾经有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中国一代现代建筑大师,他与梁思成、陈植、林徽因等人同学,他曾师承美国水彩大师道森,他的建筑设计遍布上海、南京等地,至今成为地标,很多年以来,他都是建筑界的标志性人物,桃李满天下,因为不屈服的性格,也因为不凡的气度,人们称他“花岗石般的脑袋,水晶石般的胸怀”,他就是本书的作者,童寯。
童寯的文笔是清晰简练的,但简洁的形式却无法掩盖其丰富的学识和内涵的光芒,因此,这是一部简明的西方现代建筑史,也是一部现代建筑大师的简明传记,诚如东南大学郭湖生教授所说,“《新建筑与流派》是一本歌颂新生事物、歌颂建筑史上的先驱人物的书,而著者童老自己正是在中国探索新建筑道路的先驱人物之一”。
内容简介
《新建筑与流派》是著名的建筑大师童寯先生积多年之力,经反复修改而写成的一部西方现代建筑简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享有盛誉,中国几代建筑师都曾受惠于这部小书。在本书中,童寯教授总结了19世纪中叶以来建筑的演变和流派的相互影响,为我们描绘了现代建筑由萌芽、成长到繁荣的鲜明而完整的全景。著者并以探索中国的建筑方向为出发点,把世界现代建筑发展过程所经历的曲折坎坷,引为经验教训。
本书中所提的“新建筑”,即今日常说的“现代建筑”,以英国伦敦的“水晶宫”的设计建造为其诞生的标志。按照童寯先生的看法,现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约有15个之多,如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荷兰的风格派、法国的立体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等,在本书中,童先生以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为线索分别一一加以评述,尤其是影响了现代建筑走向的格罗皮乌斯、赖特、密斯、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等人,更是倾注了极多的笔墨,展现了20世纪各位建筑大师的风采。
总之,这是一部简明的西方现代建筑史,也是一部现代建筑大师的简明传记,诚如东南大学郭湖生教授所说,“《新建筑与流派》是一本歌颂新生事物、歌颂建筑史上的先驱人物的书,而著者童老自己正是在中国探索新建筑道路的先驱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童寯(1900—1983),中国当代杰出的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字伯潜,满族。1900年生于奉天盛京(今辽宁沈阳),1925年于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求学期间,曾获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1927)和一等奖(1928)。1928年毕业,获建筑硕士学位。后在费城、纽约的建筑师事务所工作两年。1930年赴欧洲考察建筑后回国,1930—1931年任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1932—1952年在上海与建筑师赵深、陈植共同组织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主持绘图室工作。该所设计工程近两百项,其中三人合作设计的有南京外交部大楼、上海大戏院、上海浙江兴业银行大楼等。1944年起先后在重庆和南京兼任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教授。1952年后在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担任教授,直至逝世。
童寯参加设计的工程约一百项。主要建筑创作除上述外还有南京首都饭店、上海金城大戏院、南京下关首都电厂、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南京地质矿产陈列馆、资源委员会办公楼、重庆炼钢厂、南京公路局办公楼等,以及上海、南京私人住宅多处。他在建筑创作上,反对因袭模仿,坚持创新,作品比例严谨,质朴端庄。童寯在30年代开始致力于中国古典园林研究,调查、踏勘和测绘、拍摄江南一带园林,是中国一代园林学家。作品有造园学巨著《江南园林志》,以及《东南园墅》《造园史纲》《随园考》等。
目录
前言(1)
Ⅰ工业革命后的欧洲(1)
1 水晶宫(2)
2 拉斯金(5)
3 森佩尔(5)
4 科尔(6)
5 莫里斯(6)
6 红屋(7)
7 工艺美术运动(7)
8 二十人社(9)
9 霍塔(10)
10 新艺术运动(11)
11 芝加哥学派(11)
12 詹尼(12)
13 沙利文(14)
14 有机建筑(15)
Ⅱ20世纪新建筑早期(19)
15 凡·德·维尔德(19)
16 格拉斯哥学派(20)
17 麦金陶什(21)
18 高迪(22)
19 贝尔拉格(23)
20 阿姆斯特丹学派(25)
21 瓦格纳(25)
22 维也纳学派(26)
23 奥尔布里希(27)
24 分离派(27)
25 霍夫曼(29)
26 路斯(30)
27 赖特(32)
28 草原式(33)
29 罗比住宅(36)
30 流水别墅(37)
31 古根海姆博物馆(41)
32 雷蒙德(42)
33 诺伊特拉(43)
34 德意志制造联盟(45)
35 AEG透平机制造车间(46)
36 表现主义(48)
37 立体主义(48)
38 柏林学派(49)
39 造型社(49)
40 柏林圈(49)
41 法古斯鞋楦厂(49)
42 格罗皮乌斯(53)
43 包豪斯(53)
44 密斯(59)
45 未来主义(70)
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74)
46 风格派(74)
47 鹿特丹学派(76)
48 贾柏(78)
49 构成主义(78)
50 李西茨基(79)
51 日内瓦国联总部建筑方案(90)
52 国际新建筑会议CIAM(96)
53 《雅典宪章》(98)
54 新建筑研究组MARS(99)
55 泰克敦技术团(100)
56 新艺术家协会(101)
57 萨沃伊别墅(102)
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06)
58 联合国总
精彩书摘
51 日内瓦国联总部建筑方案
建筑方案竞赛为各流派提供比较又兼争执的论坛。柯布西耶每有机会都不放过辩论抗争的可能。他于苏维埃宫1931年被否定后,次年致函卢那察尔斯基,对约凡方案的被选表示吃惊,并向方案评选主席莫洛托夫申述观点,说这一决定给苏联建筑生动力量拖后腿;新建筑最能表现时代精神,西欧建筑家把希望寄托在苏联这块革命的新建筑创作园地。他这申述未得到答复,得到的是1933年消息;传说莫斯科街头游行队伍高举标语旗帜写明“要古典不要新建筑”!争辩高潮到1927年曾经达到顶峰。这年柯布西耶参加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建筑群方案竞赛。日内瓦从世界各地收到377件方案。评选委员6人来自英、法、比、奥、瑞士、荷兰,有学院派也有老一辈先进权威如贝尔拉格、霍夫曼等人。评选首席是新艺术运动名宿霍塔,这群人物虽然起联系过去与现代的桥梁作用,但对新兴欧洲建筑潮流则摸不到方向,以霍塔最为突出。五花八门各种方案从正规古典到构成主义到铁架玻璃梦殿迷宫,使评选人中的学院派遭受前所未遇冲击;虽然这派后来占上风,但逃脱不了历史的责任和真理的考验。柯布西耶方案(图60、图61)是按功能分析来安排国联各样活动空间如:经常工作的秘书处,附参考图书馆;不定时各委员会的议事厅室;国联每年三个月开会用的大厅以及每年一次的2600座高视听质量大会堂,由于基地面积限制,只有采用柯布西耶的不对称而敞开的总平面布置,才有可能适当安排每一部门并使工作人员有机会从室内望见日内瓦湖光山色。建筑底层尽量透空,穿过明柱可看到湖边。交通注意到分隔车流人流。工程造价预算还是经济的。尤其可贵的是,由大会堂方案可见天花板抛物线剖面斜升,在无电声时代,有助于音响反射,使每座听得清晰。评选过程几经反复。贝尔拉格、霍夫曼等属意于柯布西耶方案,但保守派反对。霍塔依违其间,而他作为新艺术运动元老、布鲁塞尔人民宫设计人,本来具有决定性权威。各方相持不下,只有采取折中办法,选出9个方案包括柯布西耶的在内,均列为头奖,后来又减到4个。这时忽然发生改变基地的决定。柯布西耶再次参加修改。最后,不包括他在内的四人小组方案,仍然脱离不了他修改以后的设计精神,建筑风格也只能停留在拼凑而成的新古典面貌(图62),于1937年完工。这场论争既标志新建筑暂时挫折,也给学院派致命打击,因为学院派自身证明无力解决现实的技术与风格难题,于是四平八稳、毫无生气的国联大厦,遂脱稿于认识落后,建筑落伍者几位庸才之手。柯布西耶对评选不满并向国际法庭申诉,未被受理。1940年他的国联建筑方案全套由苏黎世大学购存。他1933年参加比利时安特卫普50万人城市规划落选,方案被斥为癫狂糊涂作品。同年他又参加瑞典、瑞士和非洲几处建筑规划,都由于过分表现新时代科技精神而落选。但他并不气馁,反而说这些挫折代表胜利,“我们的方案被剔下来,会变为公开控诉人,正义的社会,一定能用这些方案判决那群官僚主义者”。他自信如此之强,以致在一种观点被否决之后,下次在其他方案中,再照样摆进去,如1927年他处理国联大厦一些手法,又用于1928年莫斯科合作总部的设计。
柯布西耶本名Gharles�拨Idouard Jeanneret�睪ris。笔名Le Corbusier是1919年在他创刊《新精神》第一期上首次出现的。柯布西耶这称呼来自他一位法国远祖,嗣后就拿这作为姓氏,《新精神》有建筑专栏;1923年他整理这专栏辑成一书称《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书中末章提出“不是建筑就是革命”,主张社会问题可用建筑而不必革命去解决。这和前述李西茨基所提出建筑的社会性看法相近。此书随即被译成英、德文出版。莫斯科构成派建筑家们立即把柯布西耶当作同路人,金斯伯格1924年著《风格与时代》(Style and Epoch),观点也接近柯布西耶的书。柯布西耶未读过建筑专业院校,出生在瑞士一生产钟表地区,家庭几辈都是表壳装饰刻工。他14岁时入当地美术学校学习刻板与装饰,初次接触到北欧新艺术动态,这对他有深远影响,18岁时就开始为乡人设计一所住宅,然后拿报酬于翌年遵照业师嘱咐,背着旅行袋到处游览写生,走遍意大利、奥、匈各国。1908年初到巴黎,进入佩雷事务所而从他学到对新建筑起作用的钢筋水泥的认识及设计原理,这对自己的前途有极大影响与帮助,并由佩雷的介绍认识了刚受到立体画派启发的奥赞方(Amédée Ozenfant),从他学画。两人于1917年首倡“纯洁主义”(Purism)画派,把立体主义演进一步到最简单状态,1910年他去柏林进入贝仑斯事务所,这时格罗皮乌斯、密斯早已是这事务所从业员。柯布西耶则只待几个月,但很快掌握了当时艺术结合科技权威人物贝仑斯的思想方法。1911年柯布西耶东游捷克、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和希腊。1922年在巴黎为奥赞方设计画室住宅(图63);又在沃克瑞桑(Vauclesson)为一富室设计住宅(图64),是继路斯1910年完成的斯坦纳住宅后又两座新建筑,具有素壁光窗、屏除装饰的共同面貌。柯布西耶的被评为建筑最革命的定义名言是“屋者居之器”(Une Maison est une Machine �� Habiter)。“器”意为工具,他认为房屋应如机器般简洁明确,合理合用,标准化并可大批生产,而且又便于维修。他只把机器作为比喻,并不是说房屋本身就是机器或该做成像机器,而只指出两者具有共性,要素是技术加功能。1922年他提出“分户产权公寓”方案(Immeuble�瞯illa)即Freehold Maisonette(图65),容120户,各有阳台式花园与公用设备。住户以租金积累最终抵偿买价而获得产权。这建筑方案迅即被德国法兰克福市长恩斯特·梅(Ernst May)在1926年用于预制板居住建筑设计,又被金斯伯格于1928年用于莫斯科一座财政部职工集体宿舍(Narkomfim Communal House)的设计。但由于鸽子笼式高功能紧凑布置太无灵活性而不受欢迎,未得推广。
……
前言/序言
袁行霈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导读
童明
在东南大学中大院,童寯先生给人们所留下的永久记忆似乎就是在一楼阅览室里的某个固定座位,以及作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查找资料研究问题所使用的索引卡片。从20世纪50—80年代,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原因,老先生必定如同一只标准座钟那样,每天早晨7点准时离家步行前往学校,端坐于阅览室的同一个位置上,埋头读书摘记。
然而,大概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令人感到生性孤僻,寡言少语的老者,当时经年累月所从事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究竟是什么,那些存放于资料室中的小卡片上所记录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如果与本书的内容对照起来看,读者就不难发现,他当时所做的这些文献摘抄的主要部分,就是长达数十年对于世界近现代建筑的持续性研究。
追根溯源,这项工作大致起始于1930年的欧洲之旅。正是在那一年,童寯先生已经从当时美国最富盛誉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毕业两年,在费城及纽约分别工作一段时间后,转道欧洲回到国内,前往刚刚创办的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
从他为此次为期4个月的欧洲旅行所做的准备工作中可以看到,童寯先生显然已经开始关注刚刚处在萌发状态的现代主义建筑浪潮。尽管不是特别明确,在所安排的经典建筑参观行程之外,童寯先生在笔记中已经添加了布鲁塞尔、法兰克福、斯图加特等地的一些现代建筑。就在那时,欧洲和北美一些城市刚刚兴起的新建筑思潮正在广泛产生影响,例如,在此前的1927年,德国斯图加特刚刚举办过魏森霍夫住宅展,远在纽约刚刚成立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年轻馆长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Barr)正在组织亨利·希区柯克(Henry�睷ussell Hitchcock)和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前往欧洲收集整理现代建筑,为两年后在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影响深远的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建筑展做准备……很显然,即便当时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在理论层面上仍然尚未完全成形,但在实践领域的成就已经对现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童寯先生后来所遗留下来的旅欧日记可以看出,他不仅对古典建筑如数家珍,而且对现代建筑的潮流也十分熟悉,例如他在巴黎曾去观看玻璃穹顶的大皇宫,在布鲁塞尔计划参观霍夫曼设计的斯托克莱宫,在斯图加特描绘门德尔森的肖肯百货大楼,在杜塞尔多夫参观“几座欧洲最好的现代建筑”,在法兰克福偶遇格罗皮乌斯的现代建筑展览……同时令人颇感惊奇的是,他在沿途所参观的班贝格海因里希教堂、比肯多夫圣三王教堂、乌尔姆天主教城市教堂,这些未曾在主流建筑史上出现过的建筑即使在今天看来,都是如此令人感动和震撼。
途中所遇一次次的现代展览经常令他眼界大开,而旅程之前的精心准备也预埋了伏笔,使他一开始就对刚刚萌发的现代建筑充满了憧憬之情,如有可能就会不惜绕道,前往一看究竟,并在文字中不吝赞美之词。而原先计划中的罗马、庞贝、西西里也在随后的旅途中悄然消失,此时能够打动他的已经不完全是经典建筑了。
这一经历深刻影响了童寯先生回国后在华盖建筑师事务所的创作态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当他从沈阳来到上海参加组建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时,就曾经与其两位搭档约定拒绝使用大屋顶,力图成为一名“求新派”。这样一位后来被称为老夫子的严谨学者,此时的举动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排斥,而是对一种幼稚的简单化的拒绝。童寯先生在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中所参加的第一个设计项目是南京外交部大楼,落成后的外交部大楼造价经济、功能合理、造型庄重、比例匀称,突破了当时呆板的古典模仿手法,通过将传统民族风格进行简化和提炼,做出了创造现代民族风格的可贵尝试,成为现代民族风格建筑的杰出案例。
在随后的南京下关首都电厂、上海大上海大戏院、南京首都饭店、首都地质矿产陈列馆等项目中,童寯先生的建筑设计更是以一种全新开放的姿态对待每一个构思的整合,每一个节点的处理。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在南京主持设计建造的公路总局、航空工业局、美军顾问团公寓等一批作品则更加体现出与当时国际潮流相平行的建筑风格,这些作品在现代建筑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由于功底扎实,学识渊博,童寯对于建筑风格的评判并不以单一的民族文化特征为标准,而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探讨。他所关心的是“如何在中国创造按外国方式设计与建造,而又具有‘乡土’外貌的建筑,正是一个令中国建筑师大伤脑筋的问题。”同时他也很乐观地认为:“我相信中国旧式建筑制度,会在世界上发扬光大,直有如目下吉普车,在任何地方都风行一样。”
1945年抗战胜利后,童寯先生在主持华盖在南京的事务所的同时,也在当时的中央大学、后来的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任教。可想而知,他必定不会仅仅停留于常规建筑设计技能方面的教学,同时也会关注当时在二战后正在欧美迅猛发展的现代主义建筑浪潮。
虽然难以再次前往欧美实地考察,但是其长子童诗白正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童寯先生给他发去一份长长的书单,其中就包括当时刚刚出版的,由吉迪翁(Sigfried Giedion)撰写的《空间、时间与建筑》(Space,Time and Architecture)。由此,在随后漫长而恶劣的“文革”环境中,童寯先生仍然从不间断,只要条件许可,就投入到对于现代建筑的研究与梳理之中。
1978年,当中国从漫长的“文革”环境中苏醒过来时,童寯先生积攒多年的成果就以《新建筑与流派》的简本方式出版了。这本汇集几十年资料而成的、凝聚着数十年研究经历的著作应该是中国近代最初针对西方现代建筑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成果之一。此书本应以更为厚实的方式进行出版,因为早在1964年,在童寯先生的笔记手稿中,它的雏形即已经按照卡片形式整理而来的“近百年新建筑代表作”大致形成了。
然而此书的最终形式并非是一种鸿篇巨制,文字的写作风格有如童寯先生的品格,凝重而洗练。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童寯先生的写作方式,按照他的习惯,有时收集资料再多,但如果不能构成文章所必需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时,就会从不吝啬,悉数付丙。他要求写文应像“拍电报一样简练”,他的钢笔字又密又小,有些地方还加粘贴、挖补……这使得他的手稿只要不发表,就会不时改了再抄,抄了再改,从而达到了高度的浓缩。
另一方面,在书中,为了客观而有效地向中国读者介绍这一新兴领域,童寯先生也有意地屏蔽了自己的一些个人见解。然而在他自己的笔记中,他曾经以“文革”时期思想交代的方式,非常生动地提到了他对于西方现代建筑的个人解析:
1.自19世纪起,设计和结构分为两个摊子,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分工,导致西方,尤其是巴黎艺院,在设计专业教学上重视美观轻视结构的倾向,强调艺术,脱离实际,造成极大危害。
2.西方豪华住宅中,劳动人民工作(如厨房)食宿处与资产阶级主人用房距离很远,而划分两种不可调和的阶级界限。主人扶梯之外,还设服务扶梯。美国实行种族隔离,公寓有黑人自用走廊、自用扶梯和出入口。
3.西方建筑刊物中很少提到建筑经济问题。投资越多,利润越高,因为节约等于自挖墙脚。刊物也极少建筑批评。一批评则牵涉法律上人身攻击等条
新建筑与流派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