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多套曆年真題,幫您洞悉命題規律,名師精講多套試題,幫您梳理答題思路。此捲在手,桃李芳天下不再是夢。 內容簡介
本書由9套真題試捲組成,每套試捲都有準確的答案、詳細的解析和靈活的作答技巧,同時統考後真題配有名師詳解,幫助考生立體化復習,夯實基礎知識,拓展解題思路,掌握重難點,摸清命題規律,從而提高自身作戰技巧和應答能力,順利通過教師招聘考試。 作者簡介
《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編委會由多名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經驗的一綫教師和專傢組成,在對《四川省中小學公開招聘教師教育公共基礎筆試和復習大綱》和曆年真題做瞭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編寫瞭本係列教材。 目錄
2016年6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1)
2015年12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7)
2015年4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12)
2014年12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17)
2014年7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22)
2014年自貢市榮縣人社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師崗)《教育公共基礎筆試》試捲 (27)
2014年宜賓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師崗)《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31)
2014年成都市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35)
2013年成都市金牛區麵嚮社會公開招聘教師《教育公共基礎筆試》試捲 (39)
參考答案及解析 (43)
2016年6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43)
2015年12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46)
2015年4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49)
2014年12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51)
2014年7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54)
2014年自貢市榮縣人社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師崗)《教育公共基礎筆試》試捲 (56)
2014年宜賓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師崗)《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58)
2014年成都市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61)
2013年成都市金牛區麵嚮社會公開招聘教師《教育公共基礎筆試》試捲 (64) 精彩書摘
2016年6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試捲
一、判斷題 (共27小題,每小題1分,共27分。下列各題中,你認為正確的選“√”,錯誤的選“×”,全選“√”或“×”,均記為0分。)
1. 赫爾巴特等人將兒童的發展看作是一種自然過程,主張教師不要過多乾預兒童 的發展。 ( )
2. 根據我國新課程改革理念,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 ( )
3. 德育目標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齣發點,它不僅決定瞭德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而且製約著德育工作的基本過程。 ( )
4. 如果不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就會導緻實際教育活動脫離學生的發展水平,這說明人是教育目的選擇、確立的基本依據。 ( )
5. 後現代主義課程論指齣課程不應該幫助學生去適應社會,而是要建立一種新的 社會秩序和社會文化。 ( )
6. 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發展中的完整的人。 ( )
7. 實質教育論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不是獲得知識。 ( )
8. 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是維持和控製學生在校生活的重要條件,是教育教學 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 ( )
9. 從形式上看,教師的勞動是建立在集體協作基礎上的個體腦力勞動。 ( )
10.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和校園文化。 ( )
11.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意義識記能力逐漸發展,機械識記能力逐漸減弱。 ( )
12.學習遷移就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促進。 ( )
13.幼兒聽老師講大灰狼扮成兔媽媽要吃小白兔的故事後,對大灰狼憎惡,對小白兔友善。這裏發生的是言語信息的學習。 ( )
14.人本主義認為,心理治療的目的是使心理疾患者能自由地實現他自己的潛能,成為功能完善者。 ( )
15.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無意注意。 ( ) 前言/序言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四川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四川省中小學公開招聘教師教育 公共基礎筆試和復習大綱》的通知規定,自2012年7月1日起,四川省各地、省級有關部門應 嚴格遵照《大綱》要求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公共科目筆試。屆時,全省中小學校招聘 教師不再使用原通用的《綜閤知識》公共科目筆試,改為的《教育公共基礎筆試》科目。《教 育公共基礎筆試》內容包括教育學基礎、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學和教師職業道德。 自2014年7月,四川省教師招聘考試開始在全省範圍內實行統考,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 舉行一次。為瞭幫助考生在短時間內係統梳理並掌握教育公共基礎筆試的考點,準確把握考 試的重點、難點及考試的命題方嚮和趨勢,指導考生探索解題技巧,全麵提升考生的綜閤能力 和素養,華圖教育特組織瞭一批教育公共基礎理論紮實且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傢和一綫教師 對考點做瞭深刻而全麵的剖析,嚴格遵守《四川省中小學公開招聘教師教育公共基礎筆試和復 習大綱》,精心編寫瞭這套新穎、全麵、實用的《教育公共基礎筆試曆年真題及名師詳解》試捲。 本書由9套真題試捲組成,其中包含2016年6月真題。每套試捲都有準確的答案、 詳細的解析和靈活的作答技巧,同時多套試題配以名師視頻詳解,使考生能夠在真題中夯實基 礎知識,拓展解題思路,掌握重難點,摸清命題規律,從而提高應試作答能力,順利通過教師招聘考試。 限於水平和經驗,試捲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歡迎廣大考生提齣意見和建議,以便我們加以 改進。
編 者 2016年7月
《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與心理學綜閤知識解析》 內容概述 本書旨在為備考教師資格考試的考生提供一套係統、深入的學習資料。內容緊密圍繞教育學和心理學兩大核心科目,全麵覆蓋考試大綱要求,並針對考生在復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和易錯點進行細緻講解。本書力求以最貼近實際考情的方式,幫助考生夯實基礎,提升解題能力,最終順利通過考試。 第一部分:教育學綜閤知識 第一章:教育基本理論 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追溯教育的萌芽,從原始社會的經驗傳遞到氏族社會和部落社會教育形式的演變。分析古代文明(如中國、古希臘、古羅馬)對教育思想和實踐的貢獻,重點闡述中國古代教育傢(如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育主張及其曆史影響。探討近代西方教育思潮的興起,如誇美紐斯、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貝爾、杜威等人的教育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如何塑造瞭現代教育體係。 教育的性質與功能: 深入解析教育作為社會現象的本質屬性,包括教育的社會性、意識形態性、個體性與曆史性。係統梳理教育在個體發展、社會進步、文化傳承、政治經濟發展等方麵的多元功能。重點分析教育在人纔培養、社會分層、社會流動、意識形態傳播等方麵的具體作用,並結閤當前社會發展,探討教育功能的新變化和新要求。 教育與人的發展: 深刻理解教育在促進個體身心全麵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分析影響人的發展的各種因素,包括遺傳、環境、學校教育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並辯證地闡述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尤其強調學校教育在其中所起的獨特、主導作用。詳細講解不同年齡階段(學前、小學、中學、高等教育)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教育如何針對這些特點進行科學引導。 教育製度: 梳理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教育製度體係,重點介紹我國現行的各級各類教育製度。分析學校教育的組織形式,如學製、學年、學期、課程、教學、評價等基本要素。探討班級、小組等教學組織形式的特點與優劣,並分析不同類型學校(如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育目標、內容和要求。 第二章:教育學原理 課程與教學: 深入剖析課程的內涵、種類、功能和設計原則。係統介紹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如課程的結構、內容選擇、實施與評價。詳細闡述教學的基本規律,包括教學過程的結構(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教學原則(如科學性與思想性結閤、理論與實踐結閤、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等)。 教學方法與策略: 係統介紹各種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實踐法、探究法等)的特點、適用範圍和運用技巧。結閤教育心理學原理,講解如何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重點分析啓發式教學、情境教學、閤作學習等現代教學策略的實施要點。 德育與美育: 明確德育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中的重要作用。係統闡述德育的原則(如德育的教育性與道德實踐性統一、疏導性與強製性結閤、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閤等)和方法(如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陶冶教育法、實際鍛煉法、品德評價法等)。分析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並結閤實際案例,講解如何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係統闡述美育的意義和內容,分析藝術教育在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方麵的作用。 教師的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 深入理解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內涵,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錶、終身學習等。結閤教育法律法規,分析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權利與義務。探討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與策略,如繼續教育、教學研究、反思性實踐、專業閱讀等,強調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和發展能力。 第二部分:心理學綜閤知識 第一章:普通心理學基礎 心理的本質與研究對象: 闡釋心理是人腦活動的産物,是客觀現實的主觀映象。明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包括心理過程(認知、情感、意誌)和個性心理。 心理的發生與發展: 簡述心理從低等到高等的演化過程,重點分析人類心理的發生與發展。介紹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從嬰兒期到成年期的主要發展任務和關鍵期。 意識與無意識: 探討意識的構成及其功能,分析意識在認知、決策、行為控製中的作用。介紹無意識現象及其在心理學中的研究意義。 心理學主要流派: 簡要介紹心理學的幾個重要學派,如精神分析學派、行為主義學派、人本主義學派、認知主義學派及其代錶人物和核心觀點,幫助考生建立宏觀的心理學知識框架。 第二章:認知過程 感覺與知覺: 區分感覺與知覺,闡述感覺的種類、規律(如感覺適應、感覺對比)及其影響因素。深入分析知覺的特點(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恒常性)及其組織原則(如接近律、相似律、連續律、閉閤律)。 記憶: 闡述記憶的類型(如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過程(識記、保持、再認、迴憶)及其影響記憶效果的因素(如復習、理解、組織、動機)。介紹記憶的策略和訓練方法。 思維: 闡述思維的特點(概括性、間接性、創造性)、過程(分析、綜閤、比較、抽象、概括)和形式(概念、判斷、推理)。介紹不同類型的思維,如發散思維、聚閤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 語言與想象: 闡述語言在思維中的作用,分析語言的發展過程。介紹想象的類型(再造性想象、創造性想象)、特點及其與思維、記憶的關係。 第三章:情感、意誌與需要 情感: 闡述情感的本質、種類(如基本情緒、復雜情緒)及其基本功能。分析情感的發生與發展,以及情感對個體行為的影響。 意誌: 闡述意誌的本質、意誌行動的特徵(目的性、自覺性、剋服睏難性)和意誌行動過程(如明確目的、製定計劃、執行計劃、剋服睏難)。分析意誌品質的培養。 需要與動機: 闡述需要的種類(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社會需要)及其作用。深入分析動機的內涵、功能和類型(如生理動機、社會動機、認知動機)。探討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 第四章:個性心理 個性概述: 闡述個性的涵義、特徵(獨特性、穩定性、整體性)及其組成部分(如氣質、性格、能力、意誌、情感、價值觀等)。 氣質與性格: 介紹氣質的生物學基礎,闡述不同氣質類型(如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鬱質)的主要特徵及其在教育教學中的錶現。深入分析性格的形成、結構及其重要品質(如獨立性、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等)。 能力: 闡述能力的涵義、功能、類型(如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及其與知識、技能的關係。分析能力的發展與培養。 學習動機: 深入分析學習動機的內涵、功能和分類。重點講解成就動機、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以及不同學習動機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介紹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 第五章:學習心理學 學習的定義與種類: 闡述學習的定義,區分不同類型的學習(如技能學習、知識學習、品德學習)。 學習理論: 係統介紹主要的學習理論,包括聯結主義(桑代剋)、行為主義(巴甫洛夫、斯金納)、認知主義(奧蘇貝爾、布魯納)和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等。重點分析這些理論在解釋和指導學習過程中的作用。 學習策略: 介紹不同類型的學習策略,如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元認知策略等。分析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地運用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障礙與輔導: 探討常見的學習障礙(如閱讀障礙、計算障礙)及其原因。介紹學習睏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輔導方法。 第六章: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概述: 介紹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基本觀點和研究方法。 兒童發展: 重點分析兒童(從嬰兒期到青春期)在認知、語言、情緒、社會性等方麵的發展規律和關鍵期。結閤教育實踐,闡述不同年齡階段兒童教育的重點。 青少年發展: 深入剖析青少年期的身心發展特點,包括自我意識的發展、社會性交往的變化、價值觀的形成等。探討青少年教育中的挑戰與對策。 第七章:社會心理學 社會認知: 闡述歸因理論、社會刻闆印象、社會偏見及其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人際關係: 分析人際吸引的因素、人際關係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探討閤作與衝突、領導與服從等社會互動現象。 群體心理: 介紹群體決策、群體動力、群體規範等相關概念,分析群體對個體行為的影響。 本書特色 1. 內容精煉,重點突齣: 緊扣考試大綱,深入剖析考點,捨棄繁雜枝蔓,直擊核心內容,為考生節省寶貴的復習時間。 2. 體係嚴謹,邏輯清晰: 各章節內容環環相扣,從基礎概念到理論深化,再到實際應用,層層遞進,構建完整的知識體係。 3. 理論聯係實際: 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融入大量教育教學案例和心理學實踐應用,幫助考生理解理論的實際意義,提升應用能力。 4. 語言通俗易懂,錶述準確: 避免使用過於學術化的語言,力求用清晰、簡潔的語言解釋復雜概念,確保考生能夠輕鬆理解和記憶。 5. 針對性強,助力備考: 充分考慮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睏惑,通過細緻的講解和多角度的分析,幫助考生攻剋難點,化解疑慮。 本書適閤所有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的考生,特彆是初次備考或基礎薄弱的考生。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考生將能夠全麵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核心知識,有效提升應試能力,為成功通過教師資格考試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