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

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罗伯特·泽拉塔斯基 著,王兴亮 译,贾晓光 校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0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7821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9259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4
字数:1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一本“加缪的生命观念史”,选取了加缪生命中的几个事件与侧面,为读者展现他与某些思想观念做斗争的过程,特别是与道德观念。作者从事件与证据中倾听,并试图解答围绕在加缪身上的疑问和争议,同时保留自己发出批判性意见的权利,是为一种谨慎而新颖的传记写法。

  全书观念碰撞,内容丰富。以事件为线索,以观念为核心,本书回顾加缪一生中的四个重要事件之外,作者精要地勾勒出当时围绕在加缪身边的人物群像,比如萨特、莫里亚克、波伏娃等人。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张念老师特地为本书撰写中文版导读。本书篇幅短小精炼,易于阅读。封面设计抽象处理,跳脱以往与加缪有关的书籍之俗套,精装和双封面设计,适合收藏。

  这些年来,关于加缪的意义,我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理解是:直到1960年去世之前,他始终在和某些特定的观念做斗争,并和他的读者分享这场斗争。

  如果存在某种学者和非学者共同拥有的信念,那就是在我们的知识生活和伦理生活里,加缪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极少有作家像他一样,作为一个为他自己的生命、也为我们的生命写作的人,展现在我们面前。

  ——罗伯特·泽拉塔斯基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加缪作为一位作家、一位知识分子,以及作为一个人的四个重要事件,截取了加缪作为记者、审判者、论战者、缄默者的四种身份,思考了阿尔贝·加缪何以能代表一个时代的声音,又何以对今天的我们仍然重要。

  与其他加缪传记不同的是,本书从“生命要素”这一概念出发,选取了加缪人生中的几个影响重大的转折点,并以“倾听”的方式——从事件与证据中倾听展开描述,并试图解答围绕在加缪身上的疑问和争议。这是关于阿尔贝·加缪简洁有力的思想传记,为所有困惑于人类荒诞处境的人提供了道德生活的范本。


作者简介

  罗伯特·泽拉塔斯基(Robert Zaretsky),美国休斯敦大学荣誉学院法国史教授,著述涉及法国史、哲学史诸领域,在加缪研究界有一席之地。著作另有《不负此生:阿尔贝·加缪和对意义的探寻》(A Life Worth Living: Albert Camus and the Quest for Meaning)、《哲学家之争:卢梭、休谟和人类理解的局限》(The Philosopher’s Quarrel: Rousseau, Hume and the Limits of Human Understanding,合著)、《尼姆战争》(Nimes at War)等。


  译者王兴亮,1994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7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苏科技大学教师。


  校译者贾晓光,英国爱丁堡大学翻译学硕士,现供职于出版社,业余从事翻译。

精彩书评

  加缪是极其细腻、敏感的作家,本书阐释加缪的方式既具智性的敏锐,又深入人性。

  ——杰弗里·伊萨克(Jeffrey Isaac),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教授

  除了研究法国思想史的高等院校学生,那些对20世纪法国文学感兴趣的人也需要读读这本书。

  ——罗伯特· T. 艾维(Robert T. Ivey),孟菲斯大学目录学副教授

  我开始时的任何怀疑很快被作者在本书开篇时的评论所击退,作者说自己对加缪的看法和三十年前是不一样的。这是本书的价值之一,它鼓励读者从那些熟悉的事件中另辟蹊径。

  ——克里斯汀·玛杰里森(Christine Margerrison),《法国研究》

  这本语言优雅、叙述动人的小书会吸引许多读者。那些对加缪的观念早有共鸣的读者能从中找到额外的精神营养;加缪的反对者也许想从泽拉塔斯基的著作中找到些许修正其批评观点的灵感。

  ——大卫·德雷克(David Drake),《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目录

天使需要武装吗 张念

关于加缪

第一章 1939:从梅奥郡到卡比利亚

第二章 1945:封锁线上的道德主义者

第三章 1952:法国悲剧

第四章 1956:随之而来的沉默

后记

注释

索引

致谢

精彩书摘

  关于加缪

  “人是怀着几个熟悉的观念活着的。两到三个,”加缪曾经写道,“我们根据社会和碰巧遇到的人,来修正并改造它们。一个人通常要花十年才会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一种我们能够谈论的思想。”根据同样的理由,很久以来,这个世界对于《局外人》《西西弗神话》《鼠疫》和《反叛者》的作者也怀有几个熟悉的观念。有一种观念认为,加缪是探究了有关自由和正义概念的人,他反思了这两种概念变为绝对诉求的危险性,努力调和它们相互冲突的特性。另有一种观念认为,加缪书写了被祖国———对于他是法属阿尔及利亚———和被一个失去了上帝的世界所放逐的本质。还有一种观念认为,加缪表达了沉默的全部谱系:孩童天真无邪的沉默,政治犯或者被剥夺公民权的本国人的沉默,悲剧冲突的沉默,以及一个宇宙的沉默———它对于我们对意义的需要漠不关心。

  这些有关加缪的观念不但构成了他一生的要素,而且也解释了他的作品和我们的生命之间那种持久的相关性。和我那一代许多人一样,我在上高中时第一次读到加缪。在我遍游欧洲之时,我把他放在我的行囊里,我带着他开始(并结束)每一段恋爱,我也带着他进入(并走出)人生中的困难时期。最近,我更把他带到我所教授的大学课程中,在课程之后对他的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肯定的是,我在三十年前对加缪的看法和我今天对他的看法很少有相似之处。虽然我对他作品的倾慕之情与很久以前同样强烈,但背后的原因如今则更为复杂,更有批判性。

  这些年来,关于加缪的意义,我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理解是:直到1960年去世前,他始终在和某些特定的观念做斗争,并和他的读者分享这场斗争。这样一场斗争———凭借着一种智性的正直与诚恳,引发了不断加剧的绝望———其特性也成为了读到他的作品的所有人的特性。如果存在某种学者和非学者共同拥有的信念,那就是在我们的知识生活和伦理生活里,加缪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极少有作家像他一样,作为一个为他自己的生命、也为我们的生命写作的人,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本书既非一本完整的人物传记,亦非一本学术评论。它是这样一篇文字,我在其中追溯了这些贯穿加缪一生的“熟悉的观念”。每一章节都致力于一个特定的事件:1939年加缪访问卡比利亚,报道当地柏柏尔人部落的境况;1945年他决定签署一份请愿书,来减轻身犯通敌叛国罪的作家罗伯特·巴西拉奇的死刑判决;他和朋友让-保罗·萨特在1952年关于共产主义性质的著名争论;1956年之后他对于阿尔及利亚战事的沉默。鉴于这每一个时刻的重要性,我擅自在时空中穿梭往返,来探索其意义的多重层面。此外,我还特意突出了其他著述中通常视为背景的个人与观点。读者将看到关于古希腊作家修昔底德和埃斯库罗斯、对宗教思想家奥古斯丁和卢梭、法国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和尚福尔,甚至对爱尔兰民族主义剧作家约翰·米林顿·沁孤的讨论。他们中的一些人,比如沁孤和尚福尔,为加缪提供了意想不到的表达自我关注的途径;另外一些,比如古希腊作家,则对他产生了比一般公认的更大的影响。这些思想家们在加缪一生的经历中并非临时的角色,相反,在最重要的一些时刻,加缪都会求助于他们。

  另有一位思想家,尽管在本书中没有专门讨论,却仍然存在:西蒙娜·韦伊。“二战”后,加缪在伽利玛出版社的资助下,筹办了“希望”丛书。在这套丛书中,他出版了韦伊的

  《扎根》一书。此书随即被译成英文,以《对根的需要》为名出版。在韦伊的思想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话题,韦伊称其为“关注的运作”。这种难以捉摸却至关重要的人类活动不是简单地“给予关注”,不是把一件物品向我们拉近,将其置于放大镜之下。它甚至未必是指亲眼进行观察。相反,它是后退并等待客体向你靠近。它是对世界和他人的理解,尽可能地从自我永远在建构的心理遮蔽中解放出来。韦伊比较了一位处于关注状态的个人和一个“在山上的人———他往前看的时候,也看到了下面大片的森林和平原,虽然他并未真正去看它们”。尽管她的(非正统的)基督信仰,和她对于“关注的运作”的超验性奠基,都把她与加缪区分开来,但在对关注活动本身的描述中,她准确地反映了加缪的感受。加缪的作品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不变因素之一,正是这种“关注”。这种品质不仅是他小说中人物的标志,也是人物的创造者的标志。

  当我们关注他人时,我们倾向于聆听,而不是对话。因此,“关注”这枚硬币的另一面就是“沉默”。加缪的艺术造诣和道德,由这种“沉默”部分地表达出来。有些沉默,如同阿尔及利亚单调的景色中海市蜃楼闪耀的微光,还有他笔下众多人物在直面世界时,沉浸其中的那种沉默。另有一种沉默,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法属阿尔及利亚突陷战火时,加缪陷入的沉默。加缪在阿尔及利亚出生,接受的是法兰西共和国的价值观。在敌对且终究难以调和的法帝国主义与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的诉求之间,加缪忍受着分裂之苦。最后,在1957年,他宣布他将永远不在公开场合谈论这场战争———除了两次例外,他遵守着这个誓言直到三年后去世。

  自那以后,诸般喧扰就不可避免地旋绕着这种沉默。对于在加缪最后的几年间,萦绕着他的一种不同寻常的沉默,情况同样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加缪感到窒息和空虚;他担心自己已陷入沉默,因为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已无话可说。加缪的哲学论文集《反叛者》在他和萨特之间引发了激烈的公开争论,最终不仅终结了两人之间的友谊,也加剧了加缪本人对自己作品的疑惑。正如他对一位朋友所说,“我感到自己就像被一团纸吸干了的墨水。”他后来出版的小说《堕落》减轻了这种疑惑,但仅仅是暂时的。当加缪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一些评论家认为,对于这项奖项来说,他有些太年轻了(他刚年满44岁)。然而对于另一些人,加缪又太老了,而且事业也已经到头了。他们总结说,诺贝尔奖证明,加缪只是一个文学遗产,他已经无话可说。加缪本人也有这些疑惑:在短篇小说《乔那斯或工作中的艺术家》中,加缪描写了一位艺术家,他的生命渐渐流失了创造力,最后沦落到只能眼睁睁地盯着一张空白的画布。尽管这篇小说几年前就已经完成,却直到1957年才在他的短篇小说集《放逐和王国》中发表,它清晰地说明了加缪所处的困境。

  加缪在其艺术作品和政治生活中对沉默的强调,反映了他决意替那些出于不同原因而被迫沉默的人代言。他在诺贝尔获奖演说中宣称,艺术的崇高之处根植于“对于我们明知之事决不说谎,以及对压迫进行抵抗”。加缪描述了法属阿尔及利亚的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的困境,谴责大多数法国公民对此置若罔闻。战后不久,他同样猛烈地攻击法国对阿尔及利亚实施的折磨。让他震惊的是,不久前尚处于德国人压迫下的法国人,如今竟已变成阿拉伯人的压迫者。接下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几个月,他又固执地同法国政府的审查官进行了斗争,坚持不懈地批判那种“认为一个民族要振奋精神,必须以失去自由为代价的诡辩论

  点”。这种论调,以及加缪对法兰西共和国在宣战后取缔共产党的谴责———“法律关乎所有人”,决不能区别对待———不但适用于加缪时代的危机,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在当今时代所面临的危机。加缪的呼吁所具有的紧迫性仍然要求我们对此关注,而他的洞察力仍是我们的榜样。

  一些评论家正确地观察到,加缪固执的人道主义在今天显得尤为突出。然而,如果我们不够仔细,我们就可能忽略,他的立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如此非同寻常。这并非说加缪是一位圣人———相反,他的同僚、朋友和家人都证明他身上有很多缺点。

  回顾他和萨特的争论,萨特在《现代》杂志上对这位曾经的友人的攻击令我们感到害怕,而加缪那些被萨特正确指出的智识与个性上的缺陷则令我们感到不安,这两种情绪撕扯着我们。矛盾的是,加缪的一些德行也模糊了他的重要性。他与极权主义的斗争在当时是大胆之举,自此之后却成为了正统。他对阿尔及利亚民族运动,即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厌恶,被后来的历史证明不无道理——阿尔及利亚成了一党专制的国家。他欲为道德奠定一个基础的努力,曾经被他的一些同代人视为异类,但从那之后,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进来。现如今,有谁会对加缪为直接、真诚的对话之必要性做出的辩护提出质疑?某种程度上,这个世界——或者说,至少那些倾其一生分析这个世界的人———已经赶上了加缪的脚步。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这种地位颇感满足:我们的道德准则和我们的人道主义似乎都是很容易习得的,而非通过努力争得的。如果加缪仍然在世,当他面对那些声称是受他启发的新自由主义者,或者新保守主义者时,他是否会感到坦然?我对此是有疑问的。相反,他仍会是一个流亡者,一个局外人——一位道德主义者,如同托尼·朱特评论说,是一位天生就与自己、与自己的世界合不来的人。7在某种程度上,这来源于加缪对生命基本性质的洞察。他的作品涉及神秘——不管是好是坏,他称之为“荒谬”——人类处境的神秘,以及这种神秘对意义的抵抗。导致这种荒谬的,是人类与世界的对抗,而非世界本身固有的某种东西。“荒谬,”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写道,“既取决于人,也取决于世界。”

  在这种时刻,我们涉入了自认为很熟悉的一片海洋,却突然被一种形而上学的激流所击倒。

  加缪强调说,荒谬不会导致一种虚无主义的人生。相反,要获得承认荒谬的能力,需要在道德上做出努力。“我所能做的一切,”他在“二战”之后不久说,“就是要展示即使是在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里,也能够产生丰富的行为方式,独自处于宇宙中的人仍然能够创造他自己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这个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问题。”

  如今这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之一。加缪的作品已成为受困扰者的指引———那是一种让加缪感到不安的身份。“我并不为任何人说话,”他强调说,“我替自己说话就已经够难了。我不知道,或者只是朦胧地知道我前进的方向。”这里虽然有过分自谦的因素,但其中仍有一份深切的真诚。加缪成为了人生节奏极快的一代人的发声者:1942 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局外人》。战争时期,他又以抵抗运动和存在主义的代言人身份出现。大约十年后,1957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1960年1月4日,他死于一场车祸,当时他驾驶的汽车在法国南部偏离了道路,撞在了一棵树上。

  ……

前言/序言


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评分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评分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评分

商品很好,批量购买!

评分

加缪传记,与萨特的分歧是我感兴趣的要点。

评分

这些有关加缪的观念不但构成了他一生的要素,而且也解释了他的作品和我们的生命之间那种持久的相关性。和我那一代许多人一样,我在上高中时第一次读到加缪。在我遍游欧洲之时,我把他放在我的行囊里,我带着他开始(并结束)每一段恋爱,我也带着他进入(并走出)人生中的困难时期。最近,我更把他带到我所教授的大学课程中,在课程之后对他的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肯定的是,我在三十年前对加缪的看法和我今天对他的看法很少有相似之处。虽然我对他作品的倾慕之情与很久以前同样强烈,但背后的原因如今则更为复杂,更有批判性。

评分

还行

评分

截取加缪一生中四个重要的时期,短小精悍,对于理解他的作品和思想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始终要求自己去思考、去参与,去为了自身之外的事物而奋斗,甚至被攻击、被迫沉默,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欠缺的精神。从高中时读到他的散文而被吸引,到现在沉浸在他的思想里,加缪永远是我的男神#毕竟长得也很帅

评分

挺好的,帮同事买的,很便宜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