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1
本书特色是以大众耳熟能详的节气为纽带,深入解析了传统节气修身明德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将农事与修身进行对照,将身内之“国”与身外之自然界进行辟喻,详细讲解了修身明德过程中的相应重要规矩法度,以及修身的重点领域和方法要领。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学术性专著之一。本书将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六个节气以及端午节的天文、历法、农事、民俗、养生、文学等知识,与传统修身文化相结合,揭示节气文化的深层内涵,并给出可以致用的修身、养生、治事方法体系。本书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性,而且紧扣当前国人文化和生活需求,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本书分为“文化篇”、“修身篇”、“治事养生篇”、“民俗篇”四部分。每一部分各有重点,而以文化将其融贯成为一个整体。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系列书籍的一个重要旨趣,在于将节气的修身内涵,以其本来面貌呈现给现代读者,帮助广大修身养生爱好者,顺四时之度,掌握健康和智慧的主动权,并以此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在此基础上,本书还重点梳理了古人总结出的夏季每个节气里居家、出行、办事的准则性内容,总结了每个节气的养生要点,介绍了古人具有代表性的节气养生方法,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讲解了节气饮食知识,附以特色养生食谱。另外,还汇集了全国各地夏时各个节气的主要特色民俗活动和节气谚语,简要分析了一些特色活动的文化内涵。
熊春锦,男,1948年生,湖北麻城人。现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管委会总顾问,北京市希望公益基金会名誉会长,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2009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授予“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称号。
主要著作有《中华国学道德根》《老子?德道经》《东方治理学》《简帛<五行经>释解》《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春》《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要略》《国学道德经典导读》《道德教育贵修身》《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道医学》《太极修身》等书,以及《太极修身》《老子思想在当代》《五德益智养生》等音像作品。
主编著作有《德道行天下》(丛书)《德慧智经典诵读教材》(上下册)《德慧智经典诵读操作指导手册》《德慧智教育辅导答疑汇编》《中华德慧智教育方法与实例汇编》《小篆入门指导》,中华德慧智教育经典读本系列。
总序
概述
立夏
·文化篇·
一、立夏简述 / 003
(一)立夏的时与度 / 003
(二)立夏天气气候 / 005
二、立夏的寻根探源 / 006
(一)“立”的字源与字义 / 006
(二)“夏”的字源与字义 / 010
(三)立夏的词义 / 012
三、立夏的天文内涵 / 013
(一)立夏的天文古籍 / 013
(二)立夏物候 / 015
·修身篇·
一、立夏修身顺四时 / 017
(一)立夏的能量卦象 / 019
(二)立夏农事与龙事修身 / 021
二、身国内的立夏修身 / 023
·治事养生篇·
一、立夏运气与治事 / 027
(一)运气古籍 / 027
(二)立夏全息兆象 / 029
(三)立夏治事 / 036
二、立夏的正善治养生 / 038
(一)立夏养心 / 039
(二)身识养生 / 046
(三)口识养生 / 047
三、立夏养生治事宜忌 / 050
(一)四月修养法 / 050
(二)治事养生之宜 / 051
(三)治事养生之忌 / 053
四、立夏采药与制药 / 053
(一)采药 / 053
(二)制药 / 055
·民俗篇·
一、立夏的民俗文化 / 060
(一)迎夏 / 060
(二)立夏蛋与秤称人 / 060
二、立夏人文养生的民俗 / 062
三、立夏农谚 / 064
附录:立夏古籍参考 / 065
小满
·文化篇·
一、小满简述 / 083
(一)小满的时与度 / 083
(二)小满天气气候 / 084
二、小满的寻根探源 / 085
(一)“小”的字源与字义 / 085
(二)“满”的字源与字义 / 087
(三)小满的词义 / 088
三、小满的天文内涵 / 092
(一)小满的天文古籍 / 092
(二)小满物候 / 094
·修身篇·
一、小满修身顺四时 / 096
(一)小满的能量卦象 / 097
(二)小满农事与龙事修身 / 104
二、身国内的小满修身 / 106
(一)小满车水 / 106
(二)小满用丝()车 / 108
(三)小满析夬卦 / 109
·治事养生篇·
一、小满运气与治事 / 111
(一)运气古籍 / 111
(二)小满全息兆象 / 113
(三)小满治事 / 114
二、小满的正善治养生 / 115
(一)身识养生 / 116
(二)口识养生 / 117
三、小满采药与制药 / 121
(一)采药 / 121
(二)制药 / 123
·民俗篇·
一、小满的民俗文化 / 125
二、小满农谚 / 127
芒种
·文化篇·
一、芒种简述 / 131
(一)芒种的时与度 / 131
(二)芒种天气气候 / 132
二、芒种的寻根探源 / 133
(一)“芒”的字源与字义 / 133
(二)“种”的字源与字义 / 135
(三)芒种的词义 / 135
三、芒种的天文内涵 / 137
(一)芒种的天文古籍 / 137
(二)芒种物候 / 140
·修身篇·
一、芒种修身顺四时 / 143
(一)芒种的能量卦象 / 144
(二)芒种农事与龙事修身 / 146
二、身国内的芒种修身 / 151
(一)芒种的修身本义 / 151
(二)对于“满则溢”的正确取向 / 152
(三)身内“满则溢”的生理位置 / 153
(四)“内芒种”的修身基础实践 / 155
·治事养生篇·
一、芒种运气与治事 / 159
(一)运气古籍 / 159
(二)芒种全息兆象 / 162
(三)芒种治事宜与忌 / 163
二、芒种的正善治养生 / 163
(一)身识养生 / 166
(二)口识养生 / 168
三、芒种采药与制药 / 172
(一)采药 / 172
(二)制药 / 173
·民俗篇·
一、芒种的民俗文化 / 175
二、芒种农谚 / 177
·端午节·
一、端午节简述 / 179
二、端午节的字词寻根 / 180
(一)“端”的字源与字义 / 180
(二)“午”的字源与字义 / 181
(三)端午的词义 / 181
三、端午节探源 / 182
(一)中国文化分析的五要素 / 182
(二)端午节与龙文化的历史渊源 / 183
(三)端午节起源脉络 / 191
(四)端午节多种假说的比较研究 / 192
四、端午节的修身内涵 / 196
(一)天向一中分造化 / 196
(二)端午是地腊节 / 198
五、端午节运气与治事 / 199
(一)端午全息兆象 / 200
(二)端午节口识养生 / 200
(三)端午节治事宜与忌 / 200
六、端午节采药与制药 / 201
(一)采药 / 201
(二)制药 / 207
七、端午应时制物 / 214
(一)端午制印章 / 214
(二)神枕配制 / 215
八、端午节民俗活动 / 216
九、端午节谚语 / 219
附录:芒种古籍参考 / 219
夏至
·文化篇·
一、夏至简述 / 225
(一)夏至的时与度 / 225
(二)夏至天气气候 / 226
二、夏至的寻根探源 / 229
(一)“夏”的字源与字义 / 229
(二)“至”的字源与字义 / 229
(三)夏至的词义 / 232
三、夏至的天文内涵 / 233
(一)夏至的天文古籍 / 233
(二)立竿不见影 / 234
(三)夏至物候 / 235
·修身篇·
一、夏至修身顺四时 / 238
(一)夏至的能量卦象 / 239
(二)夏至农事与龙事修身 / 241
二、身国内的夏至修身 / 243
·治事养生篇·
一、夏至运气与治事 / 246
(一)运气古籍 / 246
(二)夏至全息兆象 / 248
(三)夏至治事 / 252
二、夏至的正善治养生 / 253
(一)身识养生 / 254
(二)口识养生 / 256
(三)夏至治事养生宜忌 / 259
三、夏至采药与制药 / 260
(一)采药 / 260
(二)制药 / 264
·民俗篇·
一、夏至的民俗文化 / 266
二、夏至农谚 / 268
附录:夏至古籍参考 / 269
小暑
·文化篇·
一、小暑简述 / 277
(一)小暑的时与度 / 277
(二)小暑天气气候 / 278
二、小暑的寻根探源 / 280
(一)“小”的字源与字义 / 280
(二)“暑”的字源与字义 / 281
(三)小暑的词义 / 282
三、小暑的天文内涵 / 283
(一)小暑的天文古籍 / 283
(二)小暑物候 / 284
·修身篇·
一、小暑修身顺四时 / 286
(一)小暑的能量卦象 / 287
(二)小暑农事与龙事修身 / 290
二、身国内的小暑修身 / 292
(一)者·暑·煮文的修身治事 / 292
(二)节气修身的最佳起始点 / 299
·治事养生篇·
一、小暑运气与治事 / 300
(一)运气古籍 / 301
(二)小暑全息兆象 / 302
(三)小暑治事 / 304
二、小暑的正善治养生 / 306
(一)小暑修养脾臟 / 306
(二)身识养生 / 310
(三)口识养生 / 313
三、小暑治事养生宜忌 / 316
(一)治事养生之宜 / 316
(二)治事养生之忌 / 316
四、小暑采药与制药 / 316
(一)采药 / 316
(二)制药 / 319
·民俗篇·
一、小暑的民俗文化 / 320
二、小暑农谚 / 322
附录: 小暑古籍参考 / 323
大暑
·文化篇·
一、大暑简述 / 327
(一)大暑的时与度 / 327
(二)大暑天气气候 / 328
二、大暑的寻根探源 / 330
(一)“大”的字源与字义 / 330
(二)“暑”的字源与字义 / 332
(三)大暑的词义 / 332
三、大暑的天文内涵 / 333
(一)大暑的天文古籍 / 333
(二)大暑物候 / 336
·修身篇·
一、大暑修身顺四时 / 339
(一)大暑的能量卦象 / 340
(二)大暑农事与龙事修身 / 341
二、身国内的大暑修身 / 342
·治事养生篇·
一、大暑运气与治事 / 347
(一)运气古籍 / 348
(二)大暑全息兆象 / 352
(三)大暑治事 / 352
二、大暑的正善治养生 / 355
(一)大暑养生要点 / 356
(二)身识养生 / 358
(三)口识养生 / 359
三、大暑采药与制药 / 363
(一)采药 / 363
(二)制药 / 364
·民俗篇·
一、大暑民俗文化 / 365
二、大暑农谚 / 367
参考文献/369
后记/371
总序
春启雨春谷清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一首《节气歌》,五十六个字,将时间之数与空间之度以及曲韵动态之信,高度浓缩,隐藏着二十四个节气的信息。世界上用如此简洁而生动的文字来记录一年的变化、解读天地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是中国人。
简洁并不意味着简单。现代人提起二十四节气,都知到与气候、农业生产,或者起居、饮食、生活等诸多方面有关。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尤其是重视修身养生的人,就不能不掌握古人创立“节气文化”的意义。所理解的意义不同,则对于节气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应用方法,亦将随之不同。就节气本身而言,在中国古代是与历法紧密结合,渗透在中国人文化、政治、军事、经济、日常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了解节气文化的本来意义,只注重在某一方面来研究节气文化的应用,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将历史流变中的错误当作效法的对象。倘若由此产生了差池,人们反倒会将帽子扣到节气文化甚至传统文化的头上,这不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利,而且也辜负了祖先创立这一文化时寄予子孙后代的殷忱之意。
不过,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们这里所引用的《节气歌》,第一句与大家所熟知的版本有很大不同。这一句里,“启”是指“启蛰”,是惊蛰这个节气的本名,汉代为避汉景帝讳被改称惊蛰。启蛰原本在雨水前面,但是在东汉时却被调整到了雨水之后。谷雨和清明这两个节气的顺序,原本是谷雨在前,清明在后,其顺序的颠倒也发生在东汉。中国人历来重视历法,节气是历法的重要内容,对于节气名称和顺序的更改,是文化生活中的大事,背后必有重大原因。本书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还原节气修身文化的本来面貌,为节气正名正位,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系列书籍,其基础是熊春锦先生自2013年冬至到2015年古清明(即现代的谷雨节气)期间,所做的30余次讲座。这一系列讲座是网络老子学院的教学活动,熊先生选择从冬至开始讲授,是为了让大家从起步时,即了解节气文化的本来意义。
节气与修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一阳来复在冬至,心礼火发在小寒,五运六炁(气)大寒始。”从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角度来看,冬至实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阳初动的地炁能量在这一天发动。祖先们在研究中发现,人体之内同样也有一番天地,称之为内天地。内天地与外天地,遵循着相同的自然法则,原本是天然的同频共率状态。但就现代人而言,除了儿童和婴幼儿,绝大部分成年人的身心由于后天意识非善非正的形成与固化,都已经失去了与天地同频的素质,而处在错时乱日之中。以身心之乱对抗自然的节律,这就是现代人亚健康和各种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与生存压力、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相比,这是影响健康的更根本性因素。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炁也,德流炁薄而生者也。”进入大寒节气点的时候,天地之间能量升降的动机产生,古人将这种运动总结为“五运六炁(气)”。人体内的天地之间,也同样从大寒之日起,开始新一轮天德之炁下降、地慈之炁生升的交汇流布,新的一年中是否能够实现生命体内的风调雨顺、春华秋实,也就要看体内五运六炁(气)与天地自然同步的状况了。因此,《黄帝四经》中指出“顺四时之度而民不有疾”。
中国古人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研究认识到,人类要想实现与天地主动且充分地同步,而不是被自然拖着勉强蹒跚前行,甚至是远远落在自然节律的脚步后面,就必须进行以德修身的实践。祖先们还认识到,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处在不断的进化之中,这种进化并不同于西方现代进化论的理论概念,而是一种在“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总规律下的不断升华。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本身具备通过以德修身自我提升而进化的基因,这是人类最宝贵的优势。修身而进化,也必然要因地而生,顺天而成,更不能背离自然运转的节律。
由此可见,节气文化与修身之间有着甚深的渊源。节气就相当于人类应用五运六炁(气)进行修身养生治事的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古人创立节气文化,首先是用来指导内在的修身,让人们把握“顺四时之度而民不有疾”的原则,明明白白、健健康康地活在天地之间,并通过以德修身来提升自己的品格、品质与品行;同时也用来指导外在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因此中国才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农业,也懂得了对矿石进行炼制加工。可惜的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变迁,导致了人们对节气文化指导内在修身这一部分内容的疏离和陌生,在历史上也就发生了颠倒节气顺序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悲哀。只有将节气这个坐标系统调准确了,我们才能在修身、养生、治事中真正做到“顺四时之度”,这是不言而喻的前提。
在将讲课录音整理编纂成这一系列书籍时,本系列书籍以四时之春、夏、秋、冬进行分册,并将共性内容归辑为一本《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要略》,一共五本书。
古人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称为“四立”,可见四时的概念与节气密不可分。在地球上,尤其是中国的中原地区,四季分明,景象各异,很容易看出其中的不同。中国古人的智慧就在于不仅仅研究表面的现象,而且还要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且按照“内取诸身,外证诸物”的路径,通过内外一致的研究来确认节气的时间节点。天地之间的阳气从冬至开始萌发生成后,并不具备生发万物的条件,需要经过冬至、小寒到大寒三个节气的积蓄,方能达到一个变化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立春。从立春开始,五运六炁(气)中的仁德木气能量开始广为输布,带来万物新一轮的生、长、收、成过程。就像人们习惯于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开始记录他的一生,以四时来为本系列书籍分册,符合人们对自然现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好的谢谢好好好的谢谢好
评分恰逢活动凑集一套 新书封膜包装很好
评分内容怎么说呢?知识性太强,趣味性不足,不是非常接地气。这种很少有插图,都是文字理论的图书,肯定不受年轻人的欢迎。
评分hao
评分搞活動買的,老人家一致好評。
评分中国节气修身文化,新出品,很不错。
评分内容怎么说呢?知识性太强,趣味性不足,不是非常接地气。这种很少有插图,都是文字理论的图书,肯定不受年轻人的欢迎。
评分好的谢谢好好好的谢谢好
评分好书籍值得拥有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