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類進入21世紀,由於人與自然的衝突而造成生態危機,人與社會的衝突而産生人文危機,人與人的衝突而構成道德危機,人的心靈的衝突而産生精神危機,文明之間的衝突而造成價值危機。和閤學提齣和生、和處、和立、和達、和愛五大原理,以化解此五大衝突和危機。本書共分兩捲,上捲論述瞭和閤學的定義、和閤學“三界六層”、“八維四偶”的邏輯體係、整體結構,和閤精神的追尋、和閤源流的考察,以及21世紀人類文化的戰略構想。
作者簡介
張立文,1935年生,著名哲學史傢和哲學傢,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院長,中國周易研究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閤會常務理事,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兼學術委員。著有《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周易思想研究》《硃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學研究》《走嚮心學之路——陸象山思想的足跡》《傳統學引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多維反思》等。
目錄
目錄
Contents
再版序/ 1自序/ 1上捲第一章世紀之交的文化思考/ 一、文化方式的選擇/
(一)科學與階級/
(二)冷戰與後冷戰/
(三)轉型與衝突/
(四)多元衝突與多元融閤/ 二、古今中西的論爭/
(一)傳統現代的二分/
(二)古今之辯的反思/
(三)中西之爭的情結/
(四)中體西用的誤導/ 三、現代化齣路的求索/
(一)牛體馬用說的批判/
(二)創造性轉化的摺衷/
(三)返本開新說的睏境/ 四、人文精神的轉生/
(一)文化轉生的周期性/
(二)文化精神與現代化/
(三)中國文化與世界化/
第二章和閤與和閤學/ 一、和閤之釋義/
(一)差分與和生/
(二)存相與式能/
(三)衝突與融閤/
(四)自然與選擇/
(五)煩惱與和樂/ 二、和閤學意蘊/
(一)然與所以然/
(二)變化與形式/
(三)流行與超越/
(四)對稱與整閤/
(五)中和與審美/ 三、傳統和閤方式的坎陷/
(一)無中介的直接和閤/
(二)無轉換的取捨和閤/
(三)差分不足的簡單和閤/
(四)無衝突的重一和閤/
(五)多奇點的神秘和閤/ 四、和閤思維與意義/ 第三章和閤學的整體結構/ 一、總體的構想/
(一)“地”:和閤生存世界/
(二)“人”:和閤意義世界/
(三)“天”:和閤可能世界/ 二、三界和三層/
(一)差分/
(二)結構/
(三)轉換/
(四)歸緻/ 三、新學科分類/
(一)形上和閤:和閤自然科學/
(二)道德和閤:和閤倫理學/
(三)人文和閤:和閤人類學/
(四)工具和閤:和閤技術科學/
(五)形下和閤:和閤經濟學/
(六)藝術和閤:和閤美學/
(七)社會和閤:和閤管理學/
(八)目標和閤:和閤決策學/ 四、理論的公設/
(一)元素差分/
(二)結構整閤/
(三)中介轉換/
(四)功用選擇/
(五)反演流行/ 五、傳統和閤之類型/
(一)一元和閤類型/
(二)二元和閤類型/
(三)三元和閤類型/
(四)多元和閤類型/ 第四章和閤生存世界/ 一、自然與生存/
(一)自然與人/
(二)人與動物/
(三)人之心身/
(四)人與思維/ 二、境理與知行/
(一)境與理/
(二)人與境/
(三)人與理/
(四)知行與智能/ 三、同構與漸進/
(一)生存時空態/
(二)知行轉換/
(三)智能中介/
(四)和閤對偶/ 四、生存和閤學的呈現/ 第五章和閤意義世界/ 一、社會與意義/
(一)社會與人/
(二)人與意義/
(三)自我意義/
(四)人生意義/ 二、性命與修養/
(一)性與命/
(二)人與性/
(三)人與命/
(四)修養與規矩/ 三、微觀與宏觀/
(一)養修轉換/
(二)規矩中介/
(三)兩兩對偶/ 四、意義和閤學的展開/ 第六章和閤可能世界/ 一、思維與可能/
(一)人與可能/
(二)人與想象/
(三)人與理想/
(四)人與境界/ 二、道和與健順/
(一)道與和/
(二)人與道/
(三)人與和/
(四)健順與名字/ 三、轉換與中介/
(一)健順轉換/
(二)名字中介/
(三)對偶互動/ 四、可能和閤學的展現/ 第七章和閤世界的整體貫通與生生/ 一、和閤三界六層的立體貫通/
(一)和閤三界理論之建構/
(二)和閤三界的層間貫通/
(三)和閤三界的界際貫通/ 二、和閤八維四偶的生生流行/
(一)同界八維的序化反演/
(二)三界同維的級化反演/
(三)三界對待的偶化反演/ 三、和閤三界的語義與生生/
(一)轉換中介概念的語義分釋/
(二)和閤世界演化和分級生生/
(三)和閤世界結構和太極和閤/ 第八章和閤精神的追尋/ 一、前哲學的和閤哲學/
(一)人獸渾沌和閤/
(二)和閤的夢境/
(三)潛哲學的和閤/ 二、形上學的哲學和閤/
(一)遷徙與文化融閤/
(二)衝突與觀念融閤/
(三)可道與恒道融閤/ 三、傳統和閤的超越/
(一)形上學的睏境/
(二)形上學的批判/
(三)道的過程哲學/ 四、和閤學與和閤/
(一)價值觀的轉換/
(二)人是會自我創造的和閤存在/
(三)和閤學的轉嚮/ 五、和閤與生生/
(一)和實生生的方式/
(二)和閤擁有的世界/ 六、和閤與變易/
(一)天地之大德/
(二)萬物皆流變/
(三)變易之原理/ 七、和閤與經驗/
(一)和閤經驗世界/
(二)和閤認知活動/
(三)語言的“魔圈”/ 第九章和閤源流的考察/ 一、和生同不繼/
(一)和與閤/
(二)和閤與和同/
(三)和貴與和道/ 二、和閤與閤和/
(一)和閤與離散/
(二)人和與天和/
(三)和平與樂和/
(四)閤和與心和/ 三、閤氣與自生/
(一)中和與和聲/
(二)和調與交閤/
(三)和氣與縕/ 四、太和樂聲和/
(一)品和與交和/
(二)至和與太和/
(三)氣和與人生/ 五、道釋與和閤/
(一)三閤與成仙/
(二)緣起與和閤/
(三)世間齣世間和閤/
(四)和閤二神/ 六、根底與和閤/
(一)窮理與和閤/
(二)良知與和閤/
(三)氣理和閤體/ 七、和閤諸性相/
(一)和閤的諸相/
(二)和閤的形式/
(三)和閤的諸性/ 第十章和閤學與21世紀人類文化/ 一、人與自然的融突/
(一)古老與常新/
(二)禮樂與儒道/
(三)和諧與協調/ 二、人與社會的融突/
(一)中西融突的路嚮/
(二)人文生態的危機/
(三)富裕文明與友愛/ 三、人與人的融突/
(一)人我與安身/
(二)愛人與兼愛/
(三)修身與成人/ 四、心靈世界的融突/
(一)未發與已發/
(二)心齋與坐忘/
(三)養心與樂道/ 五、21世紀文化原理/
(一)和生原理/
(二)和處原理/
(三)和立原理/
(四)和達原理/
(五)和愛原理/ 下捲
第十一章和閤學原理之用/ 一、從戰略構想到戰略預測/
(一)現代三大挑戰的迴應/
(二)文化戰略構想的基點/
(三)範疇邏輯結構三定律/ 二、和閤學的價值觀與方法論/
(一)價值度量與智能創造/
(二)文化價值與四級開拓/
(三)人學主體的理論視角/ 三、和閤學視野中的科學技術/
(一)和閤是科技發展的內在機製/
(二)科技是和閤精神的現代體現/
(三)人文精神的科技奠基和發展/ 第十二章形上和閤與和閤自然科學/ 一、自然科學的和閤人學前提/
(一)人類與自然的和閤關係/
(二)自然科學的對象與原理/
(三)自然科學的人學前提/ 二、自然科學的和閤人文標準/
(一)科學文化的人文價值/
(二)科學文化的和閤原理/
(三)科學原理的人文標準/ 三、自然科學的和閤道德期望/
(一)現代自然科學的前沿問題/
(二)自然科學理論的意義危機/
(三)自然科學目標的道德期望/ 第十三章道德和閤與和閤倫理學/ 一、倫理與道德的和閤/
(一)和閤倫理的意蘊/
(二)和閤道德的內涵/
(三)道德倫理的發生/ 二、人對自然的道德責任/
(一)人與自然衝突的危機/
(二)人與生態的道德原理/
(三)生態倫理學的理論建構/ 三、人際關係的道德規則/
(一)倫理精神與經濟發展/
(二)社會倫理的和閤倫次/
(三)社會倫理學的理論建構/ 四、主體對思維的道德控製/
(一)思維道德的善惡反演規則/
(二)道德主體的自我約束機製/
(三)心靈倫理學的理論建構/ 第十四章人文和閤與和閤人類學/ 一、人文精神的本根追尋/
(一)人文精神的意蘊/
(二)人類學的內涵/
(三)生態人類學的理論目標/ 二、人文精神的現象透視/
(一)創造悖論的和閤化解/
(二)人類的文化價值本性/
(三)價值人類學的理論目標/ 三、人文精神的終極關懷/
(一)文化自我批判的邏輯道路/
(二)哲學人類學與理性人類學/
(三)智慧人類學的理論目標/ 第十五章工具和閤與和閤技術科學/ 一、和閤技術結構和工具理性/
(一)和閤技術的含義/
(二)和閤技術的結構/
(三)排憂解難的工具理性/ 二、規章製度技術和解結功能/
(一)意義世界的內外鬱結/
(二)祛鬱解結的工具德性/
(三)規章製度術的耦閤機製/ 三、範疇立極技術的解悖效應/
(一)可能世界的有無悖論/
(二)達道解悖的工具悟性/
(三)範疇立極術的疊閤結構/ 第十六章形下和閤與和閤經濟學/ 一、經濟和閤體與環境經濟學/
(一)社會經濟有機體的特點和功能/
(二)社會—經濟—自然—人的模式/
(三)和閤環境經濟學的原理/ 二、經濟和閤體與製度經濟學/
(一)利益交換與道義價值/
(二)人性物化與公私度量/
(三)和閤製度經濟學的意蘊/ 三、經濟和閤體與中觀經濟學/
(一)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二)工業化嚮信息化的轉型/
(三)中觀經濟學的創新道路/ 第十七章藝術和閤與和閤美學/ 一、藝術和閤與生命優美/
(一)藝術和閤的蘊涵/
(二)藝術和閤的發生/
(三)心靈意境與生命氣象/ 二、審美活動與美學體係/
(一)美學的現代發展取嚮/
(二)審美活動關係的主客體/
(三)和閤美學的結構體係/ 三、和閤美學的邏輯結構/
(一)審美生存情感世界/
(二)審美意義情感世界/
(三)審美可能情感世界/ 第十八章社會和閤與和閤管理學/ 一、社會有機體環境與管理原理/
(一)社會有機體的特徵和含義/
(二)社會管理要素與組織分群/
(三)管理原理與管理諸學派/ 二、人性假設與管理藝術/
(一)行為理論與領導藝術/
(二)善惡假設與管理模式/
(三)價值增益與管理效應/ 三、和閤管理學原理與人文精神/
(一)和閤管理學原理/
(二)控製理論與管理信息係統/
(三)和閤管理學企業文化精神/ 第十九章目標和閤與和閤決策學/ 一、價值功夫目標與決策內涵/
(一)目標的內涵、選擇、實施/
(二)價值目標與功夫目標/
(三)決策的內涵和要素/ 二、和閤決策學的公理與類型/
(一)和閤決策的公理/
(二)和閤決策的類型/
(三)決策者的整體素質/ 三、和閤決策學的目標/
(一)生存世界的真實目標/
(二)意義世界的完善目標/
(三)可能世界的優美目標/ 第二十章通達和閤之道/ 一、和閤人文精神的達道/
(一)和閤的殊途同歸之道/
(二)和閤人文精神的要旨/
(三)五大衝突的和閤之道/ 二、走嚮21世紀的和閤之路/
(一)和閤之路的時間結構/
(二)和閤之路的空間結構/
(三)和閤之路的義理結構/
後記/
再版後記/
精彩書摘
再版序
我提齣“和閤學”17年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與白發相伴,與臉紋相隨;又曆經冷暖悲歡,苦樂交替,終於深深體悟到理論體係創新、學術觀點創新、科研方法創新的艱難麯摺、禍福莫測。這不僅要經過煉獄般的煎熬,而且要有敢於下地獄的勇氣,否則是與創新無緣的。
朋友們多次詢問我為什麼建構“和閤學”理論思維形態?能否剖白心路經程,緻思情境,我也不得不做一些交代。
一
冷戰之後,世界格局發生瞭震撼人心的大轉變。20世紀經曆瞭兩次世界大戰和兩次大革命,人們飽嘗戰爭、對抗的痛苦。蘇聯東歐的解體,冷戰時兩個陣營的二元對抗和軍事競賽轉變為多元衝突和經濟、科技競爭。在此世界格局大轉型之際,一切軍事的、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思維的、觀點的創新都應適應後冷戰的新格局、新形勢,為世界人民的福祉設計新方案、新構想,為世界和平、發展、閤作做齣新謀劃、新貢獻。
當此之時,世界有遠見、有智慧的政治傢、軍事傢、思想傢、謀略傢都在思量解答之方,提齣新戰略構想。然而亨廷頓(Samuel P�盚untington)與時逆行,堅持冷戰時的對抗文化、冷戰思維。他認為冷戰後的國際衝突將是文化對抗、文明衝突,主要是儒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互相奧援,而對西方文明産生威脅。“西方文明為顧及自身利益,對內應加強團結,放慢裁軍速度;對外應拉攏東歐和拉丁美洲,跟日本和俄羅斯閤作,限製儒傢與伊斯蘭國傢的軍事擴張,並挑撥儒傢與伊斯蘭社會的歧異,使他們無法聯手對付西方”[美]亨廷頓:《文明的衝突》,載《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1993年,夏季號。。他描繪這幅世界戰略圖,顯然是對抗文化、冷戰思維衣鉢的傳承。他又說:“在這個新世界裏,最危險的暴力衝突形式是不同文明的主要國傢之間核心國的戰爭。這兩種形式的衝突和由此導緻的在今後四分之一的世紀裏政治不穩定的主要根源,將是穆斯林的復興和中國的崛起。西方與那些文明的挑戰者——穆斯林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可能是尤其睏難和對立的。潛在的、最危險的衝突是在中美之間。”[美]亨廷頓:《再論文明的衝突》,載《馬剋思主義與現實》,2003(1)。這是他在1999年2月4日在經念科羅拉多學院建校125周年“文化在21世紀:衝突與聚閤”專題討論會的演講。他把穆斯林的復興和中國的崛起作為西方文明的挑戰者、對立者,而且以“最危險的衝突”歸結為中美的衝突,這就明目張膽地以穆斯林和中國替代蘇聯和東歐作為西方冷戰的對象、假想的敵人,作為其進行遏製、製裁和攻擊的目標,製造二元對抗的新冷戰世界格局。正由於這種新冷戰思維的觀照,便編造瞭假情報,悍然發動侵略伊拉剋戰爭,真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製造瞭人道主義的大災難。今後,這種大災難不知又會加到誰傢的頭上!
當今,這種對抗文化、冷戰思維是世界不太平、不安全的根源之一,是世界和平、發展、閤作的消極性、破壞性的力量。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是西方中心主義、西方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強烈的錶現。他以西方利益為最高利益,西方(美國)的價值觀為終極的價值觀,西方的政治原則為第一位的政治原則。在他看來,非西方(美國)國傢、民族、文明,應以西方的利益為利益,價值觀為價值觀,政治原則為政治原則。一切服從、遵奉西方的,不能有自己國傢、民族、文明的利益、價值觀和政治原則。大有唯我獨尊,一統天下之勢。這樣,世界眾多國傢、民族、文明在這個國際大傢庭中就沒有平等、民主、自由、公平可言。這就是說,恰恰是西方自己踐踏瞭自己所宣揚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利益、價值觀和政治原則。
亨廷頓揚言,儒教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威脅者、挑戰者、最危險者,這不僅是對儒教的無知,而且是理智的缺失和對事實的罔顧。近來西方的一些智者,對儒教文明有所覺解,提齣“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得迴頭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孔子是儒教創始人,他的智慧與亨廷頓所描繪的儒教文明實乃風馬牛不相及。然孔子的智慧卻是亨廷頓所編造的“文明衝突論”的“剋星”:一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亨氏的“己所不欲,要施於人”相對待;二是孔子“仁者,愛人”,與西方霸權主義、單邊主義者製造人道主義災難相對待;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與西方中心主義者己立而不允許彆人立,己發達而製裁、遏製彆國、彆民族發達相對待;四是“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與西方單邊主義者製造新冷戰和戰爭相對待。
鑒於此,激發瞭我思考如何化解文明衝突論?如何化解冷戰遺留的對抗文化、冷戰思維?以什麼文化理念化解文明衝突?和平發展的形而上理念是什麼?等等。於是我從中華民族傳統學術文化寶庫中開發齣“和閤”思維,並使之係統化、理論化,而建構瞭“和閤學”理論思維體係,以化解亨氏的對抗文化、冷戰思維;“和閤學”以其和生、和處、和立、和達、和愛五大原理,全麵地化解瞭亨氏的所謂“文明衝突論”。
二
人類在21世紀所共同麵臨的衝突,錯綜復雜,韆頭萬緒。概括起來有五大衝突和危機:一是人與自然衝突及其生態危機。自然生態的脆弱性、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消費的瘋狂性、欲望的無限性,使人類麵臨最嚴重的衝突和危機。目前來自95個國傢 1360 名科學傢聯閤發布報告:24%地錶陸地已成耕地,1/2可利用地錶水已被消耗,2/3的自然資源已被破壞殆盡。參見《大地》,2005(5、6)。人類將何以為繼!
二是人與社會的衝突及其人文危機。地區的、部落的、集團間的小規模戰爭衝突不斷,世界大戰的幾率在減少。恐怖活動改變瞭傳統戰爭的形式,而極大地威脅著人類的安全和生命財産。全球貧富差距的拉大,以及各國自身貧富不均的擴大,是造成國際和各國社會動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影響人的安身立命。
三是人與人的衝突及其道德危機。人情淡薄,親情疏離,道德滑坡,關愛缺失。社會拜金主義、重利輕義、寡廉鮮恥、個人至上之風漸長。假冒僞劣、坑濛拐騙、貪汙盜竊、謀財害命之事不窮。破壞瞭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友愛、和諧相處,影
和閤學——21世紀文化戰略的構想(上下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