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1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解读《诗经》之作,宋代诗经学之集大成,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思想研究不可不读之名作。
★存世二部元代刻本之一,承袭宋刻遗风,为版本研究及校勘提供极大的参考价值。
★原版影印,工艺精湛,宣纸线装、磁青封面、纯棉函套,收藏的上乘之选。
《诗集传》,为朱熹解诗之作,释义简洁,明白易晓,每篇述其主旨,每章言其大意,常多新解。朱熹以后,说《诗》者多以《诗集传》为宗,元明以后科举取士也以《诗集传》为准,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本为元刻本,十卷,有别于八卷通行本和二十卷宋刻本。框高二十·八厘米,宽十三·二厘米。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黑口,四周双边。此书曾经汪士钟及其族人汪振勋递藏,后为袁克文珍藏,又辗转为周叔弢购得。周叔弢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将其捐赠中国国家图书馆。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晚年号晦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国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晚年徙居考亭(今属福建建阳),学者称考亭先生。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主张穷理致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持志为主,其学出李侗等人,尽得二程精髓,世称程朱学派。著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等。
《诗集传》,宋朱熹(1130—1200)撰。为朱熹解诗之作,释义简洁,明白易晓,每篇述其主旨,每章言其大意,常多新解。朱熹以后,说《诗》者多以《诗集传》为宗,元明以后科举取士也以《诗集传》为准,对后世影响深远。
朱熹(1130—1200),字符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晚年号晦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国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晚年徙居考亭(今属福建建阳),学者称考亭先生。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泉州同安簿,官拜江西提刑、焕章阁待制等职。历经高、孝、光、宁四朝,为官遵循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之道。遍注群经,终生致力于讲学。在崇安时设立紫阳书堂,又于建阳云谷创立草堂,自称云谷老人;晚年于建阳考亭筑沧州精舍为讲学之所,自号沧州病叟、遯翁。因考亭为讲学之所,故人称考亭学派。朱熹主张穷理致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持志为主,其学出李侗等人,尽得二程精髓,世称程朱学派。著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等。
此本为元刻本,框高二十·八厘米,宽十三·二厘米。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黑口,四周双边。
此本前无序跋,据《晦庵集》卷七十六朱熹《诗集传序》,知淳熙四年(1177)十月此书初撰成,吕祖谦对其文稿有所批评,故同卷另载朱熹淳熙九年(1182)所撰《吕氏家塾读诗记后序》,云:“虽然此书所谓‘朱氏’者,实熹少时浅陋之说,而伯恭父误有取焉。其后历时既久,自知其说有所未安,如雅郑、邪正之云者,或不免有所更定,则伯恭父反不能不置疑于其间,熹窃惑之。方将相与反复其说,以求真是之归,而伯恭父已下世矣。”知《诗集传》初稿成书之后,朱熹曾经再做删改,约于淳熙九年之前定稿。
《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皆著录朱熹《诗集传》为二十卷,今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卷数与《宋志》同,《皕宋楼藏书志》卷五亦著录二十卷宋刻本。此元本作十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诗集传》为八卷,八卷本通行,或为后世归并。
此本曾经汪士钟及其族人汪振勋递藏,书中有“三十五峰园主人”、“汪士钟读书”、“平阳汪氏藏书印”等藏章。后为袁克文珍藏,书中钤有“寒云秘籍珍藏之印”,又辗转为周叔弢购得,有“周暹”、“曾在周叔弢处”藏印。周叔弢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将所藏善本捐赠中国国家图书馆,此书即其中之一。(陈红彦)
诗集传(套装共8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诗集传(套装共8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诗集传(套装共8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