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柯文 著,雷颐,罗检秋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0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63975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8307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软精装
丛书名: 东鉴丛书
外文名称: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著名中国研究学者柯文的成名之作,晚清改革代表人物王韬的传奇一生,看中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如何踌躇前行。

  2、王韬传奇经历:他是晚清改革历程的代表人物,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yi位报刊政论家。他先是为太平天国出谋划策,后流亡香港,游学英法和日本,在香港zui早创办现代报刊《循环日报》,提倡维新变法。

  3、晚清改革研究的经典之作,zui早提出沿海和内地的分析框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突出贡献。

  4、作者柯文师从费正清和史华慈,是美国中国研究第三代学者中的代表人物。

  5、著名近代史学者雷颐领衔翻译。


内容简介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以王韬这位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对孙中山、康有为、郑观应、伍廷芳等人的思想上产生过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为研究中心,探究他在晚清参与造反、改革,为中国引入现代思想的历程,透视、展现、剖析了晚清思潮、政局与社会的变迁,zui早提出了近代中国的“沿海”与“内地”的问题,为解释中国近代以来传统和现代性互动提供了新的路径。

  “东鉴丛书”还包括《中华帝国的法律》《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待出)《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 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待出)等。


作者简介

  柯文(Paul A.Cohen),1934 年 6 月出生于美国纽约。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 师从费正清教授和史华慈教授开始致力于中国思想史和中西关系史研究, 取得博士学位。他对中国研究范式和视角问题的讨论引起了极大关注,被认为是美国中国研究第三代学者中的代表人物,还著有《中国与基督教》《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柯文确切地掌握了历史学和一些很困难领域的学术研究手段。他也始终注意关心一些总的问题,并很注意在必要的时候运用比较的方法。他的思路清晰,观察问题立意很高。他的所有这些素质可以见诸于其著作,并且也将继续见诸于其未来著作。我完全相信他是一个高效的、有魅力的教师。

  ——史华慈


  柯文的著作令我折服倾倒,并无数次地为我指出做优秀的历史学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柯文的著作为那些看上去有些反正统的历史写作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合法性。

  ——萧邦齐


目录

中文版序言

---------

第一篇一个新人的诞生

序曲

第一章早年在江苏

第二章暧昧的造反:王韬与太平军

第三章流亡岁月:香港与欧洲

----------

第二篇新的世界图景

序曲

第四章当代世界中的德与力

第五章历史创造中的天与人

----------

第三篇为新中国开的药方

序曲

第六章教育改革

第七章经济改革

第八章政治改革

-----------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上的沿海与内地

序曲

第九章早期改革者与沿海

-----------

译后记


前言/序言

  中文版序言

  我的王韬传要出中文版了,这使我深感荣幸。然而,此书原文的出版毕竟距今已有近20年了,而书籍并非美酒,不一定愈陈愈醇。所以我觉得眼下重提此书时,有必要做某些分辩。

  使这样做显得合乎情理的原因之一,与这部专著(共9章)的前8章所探讨的对象——王韬本人有关。王韬是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作为19世纪后几十年的改革推动者,以及作为两种文明间的调停者,他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虽然已有一部出色的中文王韬传记印行于世,1但该书作者却未能接触到我所查阅过的某些英文史料以及未刊的中文史料。由于这些史料对了解王韬生平中许多为人们争论不休的重要方面——他去世的日期、他皈依基督教的实质、他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大有裨益,故此这些信息对中国读者似乎更有用处。

  除此之外,在原书的最后一章,我力图探讨一些更为广泛的问题,它们关系到19—20世纪在中国发生的变化。虽说倘若今天重写此章,我会在结构上做部分调整,但这些问题本身对我来说却与20年前同样重要。的确,可以雄辩地说,随着“文革”的结束,作为毛泽东之后“四个现代化”的领导政策的一部分,中国对外来影响已日渐开放,遂使这些问题比以前更加凸显出来了。

  我先概述一下本书末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说明若让我重写此章,我可能会做哪些修订。我所使用的解释框架包括三个前提:第一,广泛的文化变革一般都有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由开拓者(或革新者)主导,后一阶段由使其合法化者(或生效者)主导;第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历史可被视为两种判然有别且又自成一体的文化环境——沿岸或沿海(香港、上海、天津等)与内陆或内地——之间互动的结果;第三,在19 世纪及20 世纪初叶,启动变革的重任主要依赖沿海亚文化,而内陆则起着使之合法化的作用。在努力阐明沿海地区于晚清作为改革启动者的诸方面之后,我在这结论性的一章中从写个人传记转而写集体传记,探讨了12 位开拓者的经历,其中8 人(包括王韬)与沿海文化密切相关,而其余4 人则是中国内陆的产物。

  当初,我便公开承认这一构架“本质上是尝试和探索性的”,并对之做了许多限定。但直到我能使自己与此书保持一定距离以后,我才更清晰地意识到了它的瑕玷所在,以及补救之方。我要说,此书的最大阙失在于它有这么一种倾向——把西方影响中国之制度和文人世界观的程度作为衡量晚清变革的决定性尺度,而且这种倾向贯穿了全书,并非仅见于最后一章。换句话说,我把变革过分地等同于西方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过分地等同于上述三个忽视或贬低了内在变化的论断;而制度性变迁的过程,即本书所谓“合法化”,又极易被简化为一种单纯的“中国化”(或反西方化);最后,我忽略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对变革的阻碍,而几乎只盯住了精神、文化和心理的蔽障。

  当然,如果今日重新构思这一章,我仍会保留沿海与内地的两分法,继续坚持将文化变革区分为开拓与使之合法化两阶段的重要性(我指的是广义的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不过,我将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中国19 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内倾性变革,如商业发展、城市化、地方精英的日益政治化等等,而更要紧的是,我将费点儿笔墨来说明——对这种变革的合法化引起了哪些特殊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与在合法化外来变革时所产生的问题有何不同。例如,冯桂芬提出的改革中国地方政府的深远主张,主要是(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受到了内生的刺激;在把这种主张融入19 世纪60—80 年代的中国世界时,其遇到的障碍可以说不亚于王韬之流在努力改革时所面临的障碍。2 但就王韬的情况而言,由于他的改革方案有那么多都反映了西方的影响,所以其合法化的障碍本质上更多是文化的和社会的,而冯桂芬的障碍则更多是政治的和经济的。

  更充分地认识晚清的内在变化进程(与最后一章所强调的本土的“被动变革”不同),自然会修正对西方作用的过分渲染;同时,也使这种作用不大容易被说错。例如,重读这本书时,我注意到在若干处我几乎是不由自主地曾把19 世纪后半叶较为激进的变革形式大都(如果不是统统)归结于“西方的挑战”。除了从目前的观点出发我将尽力避开“挑战”这一术语外(因为它太基于主观的价值偏好),我还要在此指出更基本的一点,即中国所推行的受西方启示的变革(开始是在技术领域,但最终也在许多其他方面),常常被论证为一种防范战略,以阻挠部分或完全源于本土的更为根本——因此也更具威胁性——的变革,而且当改革的提倡者为政府成员或社会精英时,尤其如此。换句话说,与西方有关的变化在特定环境下亦能与中国社会中本质上较为保守的力量联合。所以,并非仅因其受西方启发,就能保证它必然具备更为“激进”“根本”或“威胁体制的”品格。

  最后,也许从我刚才的几点陈述来看多少有些矛盾的是,如果现在重写此书的最后一章,我将不会如此匆忙地否认沿海地区在20 世纪后半叶仍是中国革新的主要源泉。自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中国政策倾向的主要特点已经是向外部世界开放,而且其速度之快是在70 年代初完成此书时难以想象的。虽不能说近年涌入中国的外来影响全都由沿海输入,但其中绝大部分却是这样,而且就对受外来启发的变革的接受性和容纳性而言,在上海、天津、广州这类沿海贸易集散地与辽阔的中国内陆之间,仍存在巨大的反差。

  由于同一原因,在毛泽东之后的岁月里,整合与接受由外来专利(尤其是西方专利)所引起的一系列特殊问题,仍然受到一贯的重视。对中国文化独特性和自足性的特有感情,仍是一种需要考虑的力量。

  虽说——而且部分是因为——中国在过去一个半世纪受到了所有外来影响的冲击,深深的民族中心主义的水库仍在放水,而且在中国辽阔的内陆地区和官僚部门,尤其是在形势危机时水流特别湍急。这种民族中心主义建立起一种不确定的“中国的”标准,外来观念可与之协商, 但却不易与之聚合;同样,它还使深受外来观念影响的人在更为广阔的中华世界中居于极端边缘和十分脆弱的地位。虽然这些受西方影响的个人的实际观念与一个世纪前的改革开拓者差别极大,但他们所遇到的那些问题,诸如使自己在中国社会合法化,及他们的某些思想倾向合法化,仍使人想起王韬及其同时代人所面临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最后一部分所探讨的主题无论多么幼稚,却仍可以说它并非只涉及了晚清,还针对着中国历史的较晚阶段。

  柯文

  1992 年元月于美国马萨诸塞,坎布里奇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印刷精美,紙質細膩,字跡清晰,包裝將就,不錯不錯不錯!、

评分

Very Good~

评分

东西已经收到,包装很完整,趁过节打折买的,回来慢慢看。

评分

经典著作收藏起来吧!赞京东自营图书店的优质服务!期待看到更多的促销活动!

评分

物流全方位的棒!书非常非常棒!

评分

外国人写的,还在看,翻译还可以

评分

质量很好,双十一第一波,便宜,划算,送的也很快!

评分

史华慈先生的著作,值得读.

评分

内容不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