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心理学

怪诞行为心理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刘兆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0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4817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865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理智向左 , 疯狂向右。只有心理医生知道的秘密!双色印刷 , , ,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0
字数:2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双色印刷,只有心理医生知道的秘密!
  ★理智向左,疯狂向右。颠覆逻辑的怪诞行为解析,画风迥异却针针见血,带你撕开生活的假面伪装。
  ★读懂怪诞行为心理学,让你的内心更强大!
  ★你身边有没有人看起来怪怪的?打开这本书,洞穿人类心理本来面目,探索怪诞行为心理根源。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颠覆逻辑的怪诞行为解析,只有心理医生知道的秘密!《怪诞行为心理学》中大量列举现代人常有的怪诞行为,选取身边经典案例,并介绍相关心理学知识。你身边有没有人看起来怪怪的?打开《怪诞行为心理学》,洞穿人类心理本来面目,探索怪诞行为心理根源。

作者简介

  刘兆,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擅长认知行为治疗。一个生活在自己的内心城堡的怪诞行为观察者,一个能从心理学找到乐趣的实用主义者,也是一个恐怖电影以及小说的爱好者。

目录

■ 第一篇 一个肉体能装下几个“灵魂”
——多重人格障碍
轮流值班的“灵魂”/002
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013
为什么会有多个灵魂共存/019
■ 第二篇 自恋是一种病吗
——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真的是一种病/026
取下戏剧人生的面具/036
自恋人格和表演人格/040
多种原因造就的自恋型人格/044
■ 第三篇 洗多少遍手才合适
——洁癖
追求绝对洁净的世界/050
洁癖和严重洁癖/056
洁癖和强迫症/060
洁癖更多源于遗传吗/063
■ 第四篇 我的世界容不得半点瑕疵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把双刃剑/068
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078
完美主义者和强迫症/083
适度完美,改善拖延/087
■ 第五篇 伤春悲秋竟然是真的
——抑郁症
玻璃人总伤春悲秋/092
最容易识别的心境障碍/098
抑郁症和双相心境障碍/103
抑郁的大火因何燃烧/107
■ 第六篇 为什么她会爱上绑匪
——斯德哥尔摩效应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人质情结/112
人质情结的产生与四大历程/115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118
个人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121
社会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123
你或许也将是一个患者/126
■ 第七篇 总是觉得“过去”最美好
——病态性怀旧
现代社会的堂吉诃德/130
堂吉诃德:活在怀旧幻想中的失败者/132
现代社会80后:集体“怀旧病”/134
怀旧:成人的儿童节/137
人为什么喜欢怀旧/139
病态怀旧:沉沦的祥林嫂/142
舒适度衡量怀旧是否病态/144
打破病态怀旧,一切回忆都是有毒的/146
■ 第八篇 究竟是内向还是害羞
——社交恐惧症
因为恐惧,所以要“宅”/150
“宅”:现代社会的社交恐惧/152
社交焦虑障碍:看得见的紧张与恐惧/155
内向、害羞≠社交恐惧/158
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161
社交恐惧的根源在哪里/163
如何摆脱社交恐惧/167
■ 第九篇 一个人的主见价值多少
——认知失调
我哭所以我知道我悲伤/172
无聊的线圈实验/174
行为和态度/179
失调程度和被迫顺从/183
如何减少和消除失调的压力/188
■ 第十篇 个体遇难与群体遇难,你更同情谁
——感情偏好
你以为会帮助很多人/192
可识别的个人与统计数字/196
理性思考:钱应当花在哪里/200
对抗“杯水车薪”效应/203
■ 第十一篇 为什么我们深陷头脑发热的怪圈
——短期情绪的长期效应
被情绪吞噬的人生/208
“自我羊群”效应和情绪层叠/211
单纯形式和复合形式/216
谁更容易受情绪影响/220
■ 第十二篇 为什么人们总是爱攀比
——相对论
生活中的“糖衣炮弹”/224
可预测的非理性选择/230
不同环境中的诱饵效应/233
打破相对论的怪圈/236
■ 第十三篇 为什么免费的面包一定甜
——免费的代价
赠品唤起非理性兴奋/242
免费放慢了我们的行为/246
难以抗拒的免费服务/248
零价格对决策的影响/252
■ 第十四篇 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
——本能
我们长期坐着工作,却希望身材苗条/256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260
最深的欲望不是求胜欲望/265
本能的回归与步行/268
■ 第十五篇 为什么我们会无意识地行动
——潜意识
他们杀了无辜的人/272
潜意识动作中的小怪兽/276
心理能量和潜意识动机/279
■ 第十六篇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群体懈怠
人多力量却不一定大/288
以一当十和以十当一/294
打造四种团队/298
减少个人懈怠行为/304

精彩书摘

  第一篇
  一个肉体能装下几个“灵魂”
  ——多重人格障碍
  轮流值班的“灵魂”
  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
  为什么会有多个灵魂共存
  轮流值班的“灵魂”
  心里住着一个小孩
  一个垂死的老人
  一个情敌
  一名伤患
  叛徒
  胖子和哑巴
  淫秽的诗人
  奸商
  还有许多失业的游民
  ——陈绮贞《朋友》
  这首曾触动了无数人的歌,影射出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内心世界。如果你也会被歌词代入并感动,那么就要小心自己是否已经存在这方面的心理问题了。
  多重人格障碍患者:我到底是谁
  电影《三面夏娃》中,少妇伊芙忍受着来自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她头痛失忆,丈夫抱怨她购买了奢侈时尚的衣服,指责她在亚特兰大夜总会放浪形骸。在亲眼目睹她用绳索狠狠地勒在女儿脖颈上之后,丈夫甚至对她施以暴力行为。令伊芙痛苦的是,她对这些“离奇”的事情毫无印象,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来……
  终于,不堪忍受的丈夫将伊芙送到了心理医生卢瑟的诊所。在持续的治疗过程中,卢瑟发现了一件惊人的事情——这并非普通的家庭矛盾,伊芙也不是普通的病人,一般情况下,伊芙是个贤妻良母,对丈夫百依百顺,唯唯诺诺;当夜晚降临后,伊芙会变成一个放浪形骸的荡妇,举止轻佻,眼波魅惑,与形形色色的男人周旋暧昧,她称呼自己为黑伊芙。这两个灵魂各自有着完整的身份,彼此的行为、声音与体态各不相同。
  更加离奇的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伊芙的体内又滋生了一个全新的灵魂——珍,她知书达理,理智独立,与伊芙和黑伊芙完全不同。这三个灵魂在伊芙的身体里,轮流出现,各不打扰。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影片开头便交代得清晰明了。这部根据CorbettH.Thigpen和HerveyM.Cleckley医生的临床记录而改编的电影,用一段旁白交代了日期、当事人和事件的发展,真实得好像一部生动的纪录片,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多重人格障碍认知课程,这是一种以存在两种或多种身份、人格的状态,并且不能回忆个人重要经历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凭借这部电影,伊芙的原型ChrisCostnerSizemore成为21世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形象代言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是这类患者共同的困扰。
  韩国电影《蔷薇红莲》也讲述了一个关于多重人格障碍的故事。在电影中,姐姐蔷薇患有多重人格障碍,起因是妹妹红莲在被母亲上吊自杀的衣橱压住并发出求助信号时,她没有听到,从而间接导致了妹妹窒息而死。这件事情以后,姐姐蔷薇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从而患上了多重人格障碍。
  在姐姐的潜意识中,她把罪过全都推到了继母的身上,并且幻想自己的妹妹还活着。她通过三重身份在身体内的角色转换,来减少自己没有听到妹妹求救信号而产生的罪恶感。
  影片开场的时候并没有交代过姐姐患有人格分裂症,而是在影片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抽丝剥茧地去打破蔷薇构建出来的自我幻觉,最终通过揭示这种疾病的存在,来解释整个故事的谜底。
  蔷薇自己构建的世界,其实就是一个被分裂的“三重门”:她自己、她死去的妹妹红莲,还有她的继母。
  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地方在于,整部影片通过红莲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看待和理解周围的人、事的角度是怎样的,以及这种患者是怎样把自己的主观意志与客观环境相契合的。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类患者她们还习惯于把过去与现在两个对立的层面统一于同一个时间层,通过不同人格之间的转换,来摆脱深藏于自己内心的罪恶感和不安。
  分离性身份障碍:瞬间完成灵魂转换
  随着人类不断深入地研究多重人格障碍,它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在《美国精神卫生诊断标准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IV-TR)中,它被称为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简称DID,中文译为分离性身份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通常会在一瞬间完成灵魂的转换,从而发生体态、表情、面部皱纹等明显变化,每个身份都遵循不同的规律生活。部分患者可随灵魂转换,令残疾症状不治而愈。
  根据临床观察,发生灵魂转换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出汗模式都有明显不同。令人惊异的是,电影《三面夏娃》中,伊芙体内的灵魂数量远远低于患者平均可转换身份。研究认为,患者的转换身份平均数量接近15个。
  电影《搏击俱乐部》讲述了一个关于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故事。影片中一名叫作杰克的普通男人,他患有严重的失眠症。有一天,他恰巧遇到了一位卖肥皂的商人,名叫泰勒。
  泰勒与杰克不同,他是一个充满了叛逆和残酷的痞子英雄。他们相遇后,一起创建了“搏击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是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进行搏击的地方。这个俱乐部的宗旨并不在于搏击,而在于发泄各自的情绪。
  泰勒是一个十分有个人魅力和行动力量的人,他以自己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跟随他。泰勒让俱乐部的成员们到处去搞破坏,如砸汽车、纵火以及在顾客的食物中小便等。终于,杰克对泰勒乖戾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下决心要疏远泰勒。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杰克感到很惊讶,因为自从他下定这个决心后,他所到之处,都会被人们认为是泰勒。
  最终,他惊恐地发现,原来自己就是“泰勒”,泰勒不过是杰克人格中的另一面。在电影中,杰克与泰勒经常发生角色互换,但是泰勒本身并不知情,他还是沉浸在与杰克相处的一些故事里,丝毫没有感觉到有任何的异样。
  通常情况下,判断一个人是否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可根据以下五个标准。
  第一,患者要符合癔症的诊断标准。以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为主,丧失自我同一感,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在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女性的子宫会在腹腔里四处游走,游走到某个器官或部位会产生某种作用,从而引发癔症。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癔症被定义为只有女性才会罹患的疾病。现在,癔症被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与癔症性躯体障碍两类,分离性身份障碍属于前者。
  第二,周围意识狭窄。意识狭窄可理解为患者的知识面、道德水平、思维领域和范畴、层面、视角和方式方法等不够灵活广泛。在激情状态下,患者意识的广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意识的焦点会集中在某一处而对其他情况视而不见。
  第三,上述症状必须是己所不欲,发生在宗教或文化背景认可情境中的类似状态之外或系其延伸。
  第四,患者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出现持久明显的异常,无法正常工作学习,且行为难以被人理解,有自杀或攻击他人的行为。因自知力欠缺,患者通常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常的,并因此拒绝治疗。
  神经病指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疾病,患者病变部分有解剖学上的病理特征,常表现为头痛、头晕、睡眠不正常、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抽风、昏迷、大小便失禁、肌肉萎缩等。
  神经症泛指轻度心理障碍。患者没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坏,能感受到身体及心理上的不适,大多会寻求治疗。
  第五,排除分离正是由相关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引起的。虽然有了明确的诊断标准,近年来报告分离性身份障碍病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至今没有一份能够令人信服的权威DID患病率数据。
  根据研究者在1984年的估算结果,普通人群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病率为0.01%,精神病院的病人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病率为3%。其中绝大部分为女性患者,约占比90%,与古希腊时期人们所认为的癔症患者均为女性几乎惊人的相近。
  核心人格和非核心人格
  如果你看过《24个比利》就一定知道,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犯下重罪,又因多重人格而被判无罪的嫌疑人。在广为流传的照片中,他留一头红色卷发,眼神迷茫而恐惧。
  他被人们叫作比利,他的身体承载了24个灵魂,有戴眼镜的英国男人、患有色盲的空手道专家、惯用右手的享乐主义者、擅长逃脱术的艺术家、只画静物的瘦小少年、痛苦的蓝眼睛男孩、聪明的金发少女……他们彼此交流,用我们未知的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最后,他只能像人们那样,称呼自己为比利,直至死去。
  比利的核心人格与非核心人格
  1979年夏末秋初,俄亥俄州著名的精神疾病治疗中心阿森斯医院的电梯发生了事故。当时配电器火花四溅,噼噼啪啪的爆裂声惊得电梯里的人人心惶惶,场面十分混乱。一位患有心理疾病的女童被困在电梯里。她惊慌失措,在场的人几乎都能听到她哭喊求救的声音。但他们能做的只有尽力抢修电梯。
  这时,一位在另一所医院接受精神治疗的患者从通风口进入事故电梯。在事故现场镇定自若,一面检查电梯,一面安抚着女童。
  “你读过诗吗?”
  “我读过《圣经》。”
  “能给我背诵里面的章节吗?”
  ……
  就这样,这位患者一直和女童聊天,用自己的方式安抚着女童。女童渐渐止住了哭声。半个小时后,电梯维修工成功开启了电梯门,女童获救了。
  帮助女童的这个患者正是比利。很难将这种善意的举动与犯下三宗强奸罪的罪犯联系到一起,他自被捕后,一直处在民众、媒体和政客们议论的旋涡中,辗转于各个精神医疗中心。
  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不断强调重复着相同的话:“他们不是不同的人格,他们是不同的人。”这句话揭示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所创造的人格彼此独立,比利不允许人们将他身体里任何一个正在工作的灵魂视为幻想人格,他做出种种正常人意料之外的举动,试图告诉人们住在他身体里的灵魂与电影中一个个构成故事的主人公不同。
  24个人格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各自具备不同的技能,经历过不同的人生,有人会讲南斯拉夫语,有人懂得生物学知识,有人在花店遇见同性恋老板,他们在同一具身躯里完成身份转换。
  在对分离性身份障碍进行研究后,专家将人们出生时即具备的灵魂称为核心人格,将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身体中其他的灵魂称为非核心人格。
  一般情况下,核心人格是消极的、依赖的、内疚的、抑郁的,当核心人格弱势到一定程度时,另外的灵魂便悄无声响地滋生在身体的土壤里。与核心人格相反,非核心人格通常是敌对的、有控制欲的,但即使它们再强势,也并非原本的灵魂。所以,比利仍被叫作比利,比利才是他的核心人格,此外种种,都是非核心人格。
  比利的非核心人格:抵御不幸的“保护者”
  比利接受治疗后,医生发现有10个灵魂轮流在他的身体里值班,他有时是傲慢的亚瑟,有时是暴躁的里根,有时是能说会道的亚伦……在安全的状态下,决定谁来值班的是一个名叫亚瑟的英国人。他具备很多优点,聪明高雅又不失绅士风度,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者,说一口英国腔调的英文,掌握阿拉伯语。
  与核心人格的比利不同,他对血液学十分感兴趣,自修了物理和化学。随着治疗的持续深入,医生发现这10个灵魂只是冰山一隅,他的体内还有另外14个灵魂在工作,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3岁。她叫克里斯汀,在比利被继父虐待的时候,她来到了他的身体里。
  《24个比利》的作者丹尼尔?凯斯透露比利的亲生父亲在他年幼时自杀,他的生母此后经历了不断再婚与离婚的过程。住在比利身体里的23个非核心人格正是他在不断突变的成长过程中,面对突发情况时用以抵御不幸的“保护者”,他们帮助他逃脱灾难现场,代替他承受了种种痛苦。
  非核心人格的终结者:主体自我
  人类心灵的考古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心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他看来,人类的心理活动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永无休止的相互作用。
  冬日,银行门口。白发苍苍的A掉了一个钱包,隐约可见里面的钞票,或许是由于衣着太过臃肿,A并没有察觉钱包已经丢失。这一幕刚巧被B看到。B很想捡起钱包,但心中有一个声音一直对B说:“不可以!不可以!”左思右想,犹豫不决之时,B警觉地看了看四周,心中又有了新的主意,如果别人没有看到A丢失钱包,那么他可以冲过去捡起钱包,还给A,并索要一些酬金。
  在这个故事里,想捡起钱包的是B的本我,认为不可以的是B的超我,B的自我则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以此控制本我的冲动并解除超我带来的管控。所以,强大的自我能够使人心理平衡。反之,则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类在5岁左右完成完整人格的形成过程。这个说法或许可以为比利的23个非核心人格的形成提供支撑,因为他整个童年时期都充满了坎坷、痛苦与绝望,并不像大多数人那样一帆风顺,不具备形成良好自我的客观条件。
  同时,根据对分离性身份障碍的研究,患者初次发病的时期多在童年阶段,一般在4岁左右,形成病状的时间为7岁左右,这两个关键性的年龄时间点基本与弗洛伊德的判断相符。
  而患者一旦形成了分离性身份障碍,如果不主动寻求治疗,症状将持续终生。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一个灵魂会主动寻求治疗,成为非核心人格的终结者呢?
  在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的诸多人格中,通常会有一个人格试图将各个分裂的人格整合在一起。这个人格就是会主动寻求治疗的主体自我。
  在电影中,打败分裂派的总是正义的英雄,他们是对立的两方。在现实世界里,发现问题希望解决的主体自我却不是与非核心人格相对立的核心人格。
  ……

前言/序言

  在你身边,是不是有些人看起来总是怪怪的,让人无法理解?
  在你身边,是不是有些人会突然性情大变,像是换了另一副面具?
  在某个时刻,身边某些人的行为是不是令你感到害怕?
  有的时候,你是不是突然觉得自己不可理喻?
  你是不是还见过这样不可理喻的情侣,就像歌里唱到的一样:“逃避分开的孤独,情愿一起不舒服……还是受害、受用,犯贱犯到被虐成狂,能为你忍受,然后当享受那又何妨?”
  深究起来,这些怪诞的行为都有其深层的原因。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心理的折射,有些是你意识到的,而有些是你还没有意识到的,而本书所要挖掘的便是那些没有被大多数人意识到的怪诞行为的心理。
  我们常常会自我掩饰,让自己看起来像正常人一样,就像查理?布考斯基说过的一句十分有名的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怪癖。但是为了要保持正常,符合世界的眼光,他们克服了这些怪癖。因此,毁掉了他们的异禀。”
  人类是复杂的生物,有着他们自己都难以理解的两面性。很多人时常戴着不同的面具,在一些莫名的冲动下,他们会做出一些怪诞行为。在这些人中,有的是从小缺乏家人的关爱,有的是因为突遭变故的影响,有的是难以抗拒的家族遗传,我们可以有一百种原因来解释这些怪异的行为,但是却难以治愈。
  怪诞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总是令许多人好奇,他们为此前赴后继,不断探索。本书也是如此。我们要讨论的怪诞行为心理学,多种多样,如多重人格障碍、自恋人格、洁癖、强迫症、完美主义、抑郁症、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病态性怀旧、社交恐惧症等。
  本书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人们的另一面,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就是揭开“蒙娜丽莎面纱”的时候。当你了解到人类的另一面的时候,你也许就会发现,这一面也并非是想象中那样丑恶的、不堪入目的,而是人性本质的一部分,那样,我们就可以正视自己突如其来的恐慌、害怕和异常,以及别人那些难以理解的行为了。当我们理解了自己和别人这些秘密的同时,也可以学着如何度过或者是帮助他人度过人生的低谷。
  本书中通过这些行为来透视背后的心理活动,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 怪诞行为心理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怪诞行为心理学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怪诞行为心理学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怪诞行为心理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怪诞行为心理学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