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鼎甲小传

历代鼎甲小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蔺德生,赵萍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ISBN:978751870347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340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鲤鱼跃龙门科举文化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258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历数唐至太平天国的历代科举考试中,状元、榜眼、探花的简要生平,包括生卒年代、历任官职、重要著述及奇闻异事等,加以汇总,以“小传”名之。该书较为全面地收集、汇总了科举时代鼎甲的生平事迹,既可作为历史文化图书,也可作为科举文化类工具书,为广大文化爱好者,提供阅读、检索和研究之便。
  《历代鼎甲小传》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鲤鱼跃龙门”科举文化丛书中的一本。之前还出版了《八股风光五百年》《御用文体试帖诗》《策文:时评的鼻祖》《科考轶闻知多少》等系列丛书。

作者简介

  蔺德生,大学文化,曾任沈阳铁路局《沈阳铁道报》社副总编。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十大藏书家”之一。先后出版杂文随笔集《绿街人语》《三人行漫笔》(与人合著),专著《古今图书收藏指南》。

目录

序:曾经的中国梦
状元篇
唐代
五代十国
宋代
辽代
西夏
金代
元代
明代
大西国
清代
太平天国
榜眼篇
唐代
五代十国
宋代
辽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太平天国
探花篇
唐代
五代十国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太平天国
主要参考目录
丛书后记
附录

精彩书摘

  唐代
  孙伏伽
  (?—622),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清河与山东临清一带)人,隋大业中举秀才,唐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状元。为唐代第一科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曾上书议论时政,深得李渊赞赏。贞观十四年(641)拜大理卿,成为朝廷重臣。后因年老辞官,
  显庆三年(658)病逝于家中。
  敬播
  (?—?),字号不详,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西)人。唐太宗贞观元年(627)丁亥科状元。此科进士及第四人,上官仪位至第二。
  娄师德
  (628—699),字号不详,郑州武原人。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己酉科状元。娄师德中第后,授江都尉。
  宋守节
  (?—?),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庚午科状元。该科取进士五十四人,同榜进士有杜审言等。《唐才子传》记该年为咸亨元年。
  郭震
  (655—713),字元振,以字显,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唐高宗咸享年(673)癸酉科状元,余事无考。
  弓嗣初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均不详。唐咸亨四年(673)或咸亨五年(674)状元。据《登科记考》记载,弓嗣初及第后,曾任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司功。善诗,《全唐诗》存其诗作。
  郑益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上元二年(675)乙亥科状元。该科考官为考功员外郎骞味道,录取进士四十五人,比较著名的有沈佺期、宋之问等。
  许且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开耀二年(682)壬午科状元。《唐才子传》卷一云:“陈子昂,字伯立,梓州人。开耀二年许且榜进士。”可知陈子昂为许且同榜进士。该科取进士五十五名,重试及第十一人。本年考官为考功员外郎刘思立。
  吴师道
  生卒年不详,又作吴道师,吴道古,河北邺县(今河北临漳)人。唐武后二年(685)乙酉科状元。同榜取进士二十七人,考官为刘廷奇,试题为《九河铭》和《高松赋》。及第后入仕,任司勋员外郎、吏部侍郎、户部郎中等职。
  陈伯玉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武后垂拱三年(687)丁亥科状元。同榜进士共六十五人,《玉芝堂谈荟》与《登科记考》仅记载其为状元。
  张九龄
  (680—748),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后长安二年(702)癸卯科状元。此科进士及第二十一人,沈佺期为考官。中状元后,初任校书郎,左拾遗,后改为司勋员外郎等。
  姚仲豫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神龙二年(706)丙午科状元。同榜取进士三十二人,考官为考功员外郎赵彦昭。
  崔液
  (?—713),字润甫,乳名海子。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代状元,及第时间无考,约在先天元年(712)前。
  常无名
  (688—744),字号不详。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唐景云三年(712)壬子科状元。该科取进士三十七人。之后又考中“手笔俊拔、超越流辈”和“文藻宏丽”科,并撰文上陈,盛赞玄宗之德,官至礼部员外郎。《全唐诗》存其文。
  李昂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开元二年(714)甲寅科状元。开元二十四年任考功员外郎,主持进士科考试,玄宗以员外郎望轻,遂以礼部侍郎主持进士科考试,礼部选士由此开始。《文苑英华》载其应试诗。
  范崇凯
  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四川内江人。唐开元四年(716)丙辰科状元,同榜进士十六人。善属文,玄宗命作《华萼楼赋》,入奏后颇受好评。与其弟范元凯齐名,时号“梧冈双凤”。
  王维
  (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开元九年(721)辛酉科状元。上元元年官至尚书右丞,他的五言山水诗艺术成就最高,其山水画为画家南宗派之祖。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传世。
  杜绾
  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开元十二年(724)甲子科状元。该科取士二十一人,同榜有祖咏等。开元二十三年(735)又登王霸科,官至京兆府司录参军。其子杜黄裳,于宪宗朝为相,封邠国公。
  严迪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开元十四年(726)丙寅科状元。同榜有进士三十一人,考官为严挺之,天宝年间,他又登书判拔萃科。今《全唐文》存其《对张侯下网判》一文。
  李嶷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开元十五年(727)丁卯科状元。同榜有王昌龄、常建等十九人,曾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官职,善诗,为一时名士,《全唐诗》存其作六首。
  虞咸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开元十六年(728)戊辰科状元。同榜共录取二十人,考官为严挺之。中状元后不久,又取书判拔萃科第一名,《全唐文》存其《对太宝择嗣判》一文。
  王正卿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开元十七年(729)己巳科状元。余事无考。
  徐征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开元二十一年(733)癸酉科状元。同榜进士二十五人。曾任少监之官职,后不显而终。
  李琚
  (694—748),字号不详,顿邱(今河南清丰)人,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甲戌科状元。此科及第二十七人,同榜进士有颜真卿等。李琚曾任石山县令,官至洛阳尉,与颜真卿过从甚密,善书法,尤工“八分书”。
  贾至
  (718—772),字幼邻,长乐(今河北冀县)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乙亥科状元。早年曾跟从玄宗避安史之乱于蜀中,拜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后因谏言失宠,贬为岳州司马,大历初年任兵部侍郎。贾至才学出众,有诗文集存世。
  崔曙
  (?—739),字号不详,定州(今河北定州)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戊寅科状元。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三人,试帖诗试题为《明堂火珠诗》。其中“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之句颇得玄宗赞赏,取为状元。
  王阅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生平均不详。唐天宝元年(742)壬午科状元。同榜进士二十三人,考官为礼部侍郎韦陟,天宝八年(749)又中拔萃科第一名。
  刘单
  (?—767),字号不详,凤翔岐山(今陕西岐山)人。唐天宝二年(743)癸未科状元。此科取进士二十六人,考官为礼部侍郎达奚珣。代宗时官至礼部郎中,与宰相元载同乡,并时有交往,元载本欲使其继其位,不料刘单不久病故,未遂其愿。
  ……

前言/序言

  《曾经的“中国梦”》十年砍柴
  有人问过我,如果你生在二百年前,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中进士、点翰林。”
  历史若真的前溯一个多世纪,不仅是我,恐怕绝大多数读书人都有这个梦想。因为在那时候,寒窗苦读,金榜题名,进而释褐为官,是一条最为理想的成功路径,也是中国男人获得荣耀、实现自我价值最为和平、常态的路径。尽管这条荣耀之路艰难而狭窄,“一入龙门,身价百倍”的“鲤鱼”是极少数,多数鱼儿在半途中被无情的大浪所淘汰。但因为这个“龙门”对所有读书人是开放的,它是过去几千年内、全球范围内延续时间最为长久而相对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因此它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读书人,而对一千五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
  直至今日,科举已经废除105年了,但科举和与之相关的各类名词,如:八股文、试帖诗、魁首、状元、入闱等,依然活在人们的话语中,但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笔者犹记得在刚入小学的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我所在的那个小山村,老人们议论此事的说法是:“听说读书人又可以进城赶考了!”今日高考,其考试程序、选拔目的、培养方向与科举完全不一样,但公众乃至媒体愿意将各地考分最高的学生比附为“状元”。在各大电视台的古装连续剧中,落难公子得到富家小姐资助,进京赶考,高中皇榜,历经曲折终于和小姐完婚这类故事比比皆是,延续的仍然是传统话本和戏曲的俗套,但许多观众却欣赏得津津有味。说明这种“俗套”至今还符合许多国人的审美情趣,也可以说,中国人的“科举情结”至今犹在,还在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
  但同时,因为这种制度寿终正寝了,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以及承载它的农业社会中最重要的耕读秩序,也不复存在。比起105年前,中国的各方面变化实在太大了,因此国人对科举往往是熟悉其“名”而不解其“实”。不用说寻常老百姓,即使是从事文化、教育、传媒等行业的人士,也多半不具有科举常识,如考试分几个层次、考试科目、考试程序、兴起和消亡的历史背景等。更不用说对考试的科目如八股文、试帖诗、策论等文体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了。以“八股文”为例,今日它基本上成为一个用来形容行文僵化老套的贬义词,用之者甚广,可又有几人读过一两篇甚至一两段八股文?知道何谓“破题”“起讲”“提比”“中比”?而在1905年以前,各类八股文的范文选集(即所谓“程墨”)犹如今日高考模拟试卷一样泛滥,凡决心应举业者,哪个不备有几本?
  一种曾经让中国人为之狂热追捧的考试制度,几种流行中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体,一下子就在这块土地上消失得如此彻底,这不应该是正常的历史演进过程,也不应是民族文化传统重要一环所遭受的命运。尽管,当下已不需要科举取士了,“八股文”“试帖诗”“策论”已没有了实际功能,但若想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中肯的评价,进而能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过去几百年的学术变迁、思想潮流和文风士风,科举常识是绕不过的内容,而且以科举作为切入点,或许更能精准地探其脉络,导其源流。
  近年来,科举又引起了文化界一些人的兴趣,在2005年科举废除100周年时,《新京报》等媒体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科举,一些有关科举的图书也接连出版。可是,媒体的热炒往往有如一阵风,风过无痕。而相关图书也多是一些业已过世的老学者的著作出版或再版,如齐如山、邓云乡、启功、张中行等,这些老先生距科举时代不远,有些甚至亲历过科举,撰文多从个人记忆出发,显得真切而有趣。但今日已距科举一个多世纪,读者的知识结构和审美趣味已有相当的变化,应该有一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综合、全面介绍科举文化的普及型读物。蔺德生、赵萍伉俪合著的《“鲤鱼跃龙门”——中国科举文化常识》丛书(五本),就是这类普及型读物。其叙述的语言风格充分考虑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明白通晓,然却无穿凿附会或妄加论断的毛病,而是言之有据,持论公允。这套丛书分别从“八股文”“试帖诗”“策文”“科举轶事”“鼎甲小传”五个层面,全方位地对中国科举考试的源流、发展、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做了精到的评价,知识性、趣味性和资料性兼具。
  两位作者并非科举史研究的专业人士,但因为长期收集古籍,遂对科举这项中国皇权社会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发生兴趣,浸淫其中多年,收集了大量有关科举的资料,又经过数年的笔耕,才写就这五本书,可见作者态度的严肃和认真。
  由收集古籍而涉猎科举史研究,这是一条很自然的路径。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浩如烟海,从大的功能而言,当然是承载、传播了中华文化。但若从较为功利的角度分析,其中许多典籍是因科举而被长期重视,所以才能一代代翻印,传至后世。《四书》《五经》自不待言,即便是其他的经、史、子、集或历代王朝的诰令、律例、奏章汇编,几乎都是科举的参考书。若无“科举”这一功利性极强的制度运行近一千五百年,以典籍作为重要承载形式的中华文化能否如此生命力顽强,历久弥新,我以为要打个问号。
  阅读古人写的诗文,再对照今人的行文,许多人有这种感觉:今人行文不够雅训精准。同样一件事,古人叙述显得美妙典雅,今人说出来,意思是到了,但总觉得是差点什么。如中华初民所吟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若翻译成白话文,索然无味。今天大多数的读书人,显然已不可能找回古代那种言说方式,因为这种言语交流的共同体已消失了,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究其原因,当然有人会说这是白话文运动使然,20世纪初伴生于“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运动”,其历史功绩已受到肯定。推行白话文有利于普及教育,但白话文和古文不是非此即彼不可相容的关系,古文功底好的人,其白话文也会写得好。我们看鲁迅、周作人、沈从文、郁达夫等人的有些白话文篇章,那种意境、格调和《世说新语》及明朝人小品文很像,无古文功底的人是写不出来的。那么,白话文怎么能一下子就让古文退出国人的日常交流的话语体系呢?归根结底,还是1905年的废科举。科举时代的教育,可以说就是为参加科考准备的,而不是仅仅识几个字。如蒙学教育中要求朗读课文拖长声调,要求学生明白字之源流及其同义词,重视字的音韵,训练对对子,用《三字经》这样的开蒙读物灌输圣贤所主张的价值观……一切的一切,都有利于写八股文、试帖诗和策文。尽管科考获得功名的是少数,但这种教育体系出来的人,他们的言说行文讲究形式美、音韵美和典故的运用,论述事物注重起承转合、层层递进、余味悠长。士子是社会精英阶层,他们的言说行文风格当然就是整个社会的范式了。科举制度一废除,从西方舶来的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生根,过去那种“语言文字气场”没有了,仅仅加大语文课的古文内容是于事无补的,因为语言文字总是活在日常使用之中。
  以上所说是科举制度废除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同样也对中国政治制度和历史社会发展路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到了清末,面对西方技术上的船坚炮利、经济上的商品贸易全球化、政治上的民主宪政,中国社会处于“千年之未有大变局”。清帝国从鸦片战争开始,不得不进行一些变革,但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等诸多举措,几乎是收效不大,反复颇多,最终失败。只有1905年的废科举改新学制算是完全成功了,而废科举的成功又反过来加快清王朝的覆亡,这是哪怕孔孟在世也难改变的历史路径。
  为什么太平天国规模那么大,清朝的财政、军事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王朝依然维持下去。经过所谓的“同治中兴”,到了宣统朝,朝廷的财政状况好于太平天国时期,境内也没有大规模的民变,而“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清帝国就如纸房子倒了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一大原因是科举的废除。参加太平天国的多是底层人士——其领袖洪秀全是秀才考不上的老童生,其他核心人员多是烧炭工,起事后遭到了以士人为核心的精英团体巨大的反击。扑灭太平天国的湘军,领导人物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罗泽南都是科举出身的士大夫(曾、胡是进士,左是举人,彭、罗是秀才)。而1905年废除科举以后,作为社会精英的读书人,相沿千百年的出路断了,而现代知识分子的专业化就业体系还未建立——如当医生、律师、职业经理、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等。于是,读书人整体和王朝离心离德,去寻求另外的出路,有的去留洋,有的进入新军——而这两批知识分子正是参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主力。科举废除后的一个世纪内,中国知识分子几乎天然地和“革命”捆绑在一起,其影响之深远,怎么评价都不过。
  今天,我们对科举的认识和研究还远远不够,许多人还停留在简单的褒贬判断上。掌握管理社会的公权力人士的产生方式,迄今为止主要是以下四种:一种是靠选票“选出来”的制度,这种选拔制度必须建立在民主宪政的政治构架内;一种是在许多民族存在过的“生出来”的制度,如中国春秋以前,天子、诸侯、卿、大夫几乎都是世袭;一种就是社会大变动时期“打出来”的制度,如靠武力取胜,掌握权力;一种就是“考出来”的制度,如中国的科举。官员靠“生出来”,社会一定僵化无活力,寒门子弟上升通道堵塞,社会不可能繁荣稳定;官员靠“打出来”,整个社会付出的代价太大。在“选出来”的制度没有建立之前,“考出来”的制度无疑是最为公平和文明的。
  如果一个社会还没有建立起一种真正“选出来”的制度,那么谁有底气否定和批判科举制度?如果一个社会已经建立起一种真正“选出来”的制度,那么也应看到,一千五百年前中国人能创建一种“考出来”的制度是多么的伟大。
  愿蔺氏伉俪这套丛书能引起更多的读者对科举文化产生兴趣。这一曾经的“中国梦”,是我们民族的记忆和荣耀,岂能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历代鼎甲小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历代鼎甲小传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历代鼎甲小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历代鼎甲小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历代鼎甲小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