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管员典藏书架:网络管理与运维实战宝典

网管员典藏书架:网络管理与运维实战宝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灵霞,刘永纯 著
图书标签:
  • 网络管理
  • 网络运维
  • 网管员
  • 网络安全
  • Linux
  • Windows Server
  • 故障排除
  • 实战
  • 网络技术
  • 服务器运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21698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353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前沿技术与主流框架并驾齐驱,有线网络连通无线网络;注重实践与动手能力培养,近百个网络管理实验案例精挑细选;网管经验与运维技巧双管齐下,为网管员典藏书架再添宝典。

内容简介

  《网管员典藏书架:网络管理与运维实战宝典》浸透一线网络管理和网络架构设计人员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全面而细致地介绍了网络管理与运维中各类知识、技巧和故障处理解决方案。
  本书通过22个章节的篇幅,简练地阐述了局域网络的基础框架,并对各类网络的搭建、服务器的配置与无线网络应用与管理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详细讲解;最后精心筛选常见网络故障并给出高效解决方案。

目录

第1篇 精练基础篇
第1章 局域网基础知识 1
1.1 局域网基本概念 1
1.1.1 局域网概述 1
1.1.2 局域网体系结构 2
1.2 局域网拓扑结构 4
1.2.1 总线型拓扑结构 4
1.2.2 环形拓扑结构 5
1.2.3 星形拓扑结构 6
1.2.4 混合型拓扑结构 7
1.2.5 其他拓扑结构 8
实验1-1 最简单的网络——双机互联 9
1.3 局域网类型 10
1.3.1 以太网(Ethernet) 10
1.3.2 快速以太网 12
1.3.3 千兆以太网 13
1.3.4 虚拟局域网 14
1.3.5 无线局域网 15
实验1-2 小型商业网络模型 17
实验1-3 大型网络模型 18
第2章 网络协议、网络模型和IP地址 21
2.1 TCP/IP协议 21
2.1.1 什么是TCP/IP 21
2.1.2 TCP/IP的年代史 22
2.2 OSI网络参考模型 23
2.2.1 OSI网络参考模型概述 23
2.2.2 模型将网络分解为层 24
2.2.3 OSI网络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25
2.2.4 数据封装过程 28
2.3 TCP/IP网络参考模型 29
2.3.1 TCP/IP参考模型简介 29
2.3.2 TCP/IP网络层 30
2.3.3 TCP/lP 链路层 31
2.3.4 TCP/lP传输层 31
2.3.5 TCP/IP应用层 32
2.4 TCP/IP协议、服务和端口 33
2.4.1 TCP/IP协议概述 33
2.4.2 TCP/IP端口和端口号 34
2.4.3 TCP/IP套接字 37
2.4.4 IP寻址技术基础 38
实验2-1 查看局域网中的某台主机是否在线 41
实验2-2 查看ADSL上网获取到的IP地址 42
2.5 IP地址类别 42
2.5.1 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 42
2.5.2 A类地址 43
2.5.3 B类地址 43
2.5.4 C类地址 44
2.5.5 D类和E类地址 44
2.6 子网以及掩码 44
2.7 IP地址的分配 45
2.7.1 公共IP地址和专用IP地址 45
2.7.2 可全局路由(公网)的IP地址的分配方式 46
2.7.3 专用(私有)IP地址的分配方式 47
第3章 网络硬件设备 51
3.1 客户机和服务器电脑 51
3.1.1 客户机 51
3.1.2 服务器 51
3.2 网络传输介质 52
3.2.1 双绞线 52
3.2.2 同轴电缆 56
3.2.3 光纤 57
3.3 网络传输设备 60
3.3.1 网卡 60
3.3.2 集线器 61
3.3.3 交换机 62
3.3.4 路由器 63
3.3.5 网络设备的接口 68
3.4 辅助设备 70
3.4.1 机柜 70
3.4.2 配线架 71
第2篇 网络组建与共享篇
第4章 网络硬件的安装和连接 73
4.1 网络连接示意图 73
4.2 网线的制作 74
4.2.1 制作网线的材料 74
4.2.2 双绞线制作工具 75
4.2.3 网线制作标准 76
实验4-1 动手制作网线 77
实验4-2 网线通断测试 79
4.3 网卡的安装与连接 80
实验4-3 动手安装网卡 80
实验4-4 动手连接网线与网卡 82
4.4 交换机的连接 82
实验4-5 动手连接交换机与相关网络设备 82
4.5 路由器的安装与连接 84
4.6 网络扩展方案 84
4.6.1 交换机的级联 84
4.6.2 交换机的堆栈 85
4.6.3 机柜和网络设备的安装 86
第5章 组建办公网络 89
5.1 办公网络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89
5.1.1 办公网络的基本功能 89
5.1.2 办公网络的特点 89
5.2 办公网络的设计 90
5.2.1 办公网络的设计原则 90
5.2.2 网络结构与网络类型的选择 90
5.2.3 组网方案的选择 91
5.3 网络设备的选择 92
5.3.1 水晶头、网线和网卡的选择 92
5.3.2 交换机的选择 93
5.3.3 路由器的选择 94
5.3.4 防火墙的选择 95
5.4 办公网络的连接 95
实验5-1 动手组建办公网络 95
5.5 RJ-45信息模块的安装 96
实验5-2 需打线型RJ45信息模块安装 97
实验5-3 免打线型RJ45信息模块安装 99
第6章 局域网资源共享 101
6.1 局域网应用概述 101
6.1.1 基本局域网应用 101
6.1.2 高级局域网服务 102
6.2 Windows 8家庭组 104
6.2.1 新建家庭组 104
6.2.2 加入与退出家庭组 106
6.2.3 访问组内资源 108
6.3 共享文件至局域网中 109
实验6-1 使用公用文件夹共享文件 109
实验6-2 将任意文件夹设置成共享资源 109
实验6-3 限制同时连接共享文件夹的用户数量 110
实验6-4 使用密码保护共享的文件夹 111
实验6-5 隐藏共享文件夹 113
实验6-6 将共享文件夹映射成本地驱动器 114
实验6-7 解决不同系统间的共享问题 115
6.4 共享硬件设备至局域网中 119
6.4.1 共享打印机 119
6.4.2 连接网络打印机 120
实验6-8 解决不同系统间共享打印机的问题 123
第7章 局域网共享宽带上网 128
7.1 家庭宽带的安装与使用 128
7.1.1 ADSL概述 128
7.1.2 ADSL的安装 129
7.1.3 光纤宽带安装 131
实验7-1 ADSL拨号上网设置 132
7.2 光纤接入网 134
7.2.1 光纤接入网概述 134
7.2.2 光纤接入、共享方案 136
7.3 共享上网 137
7.3.1 共享上网概述 137
7.3.2 软件共享方法 139
7.3.3 硬件共享方法 139
7.3.4 共享上网方式的比较 139
7.4 局域网路由器共享上网配置 141
实验7-2 ADSL拨号配置 141
实验7-3 静态IP配置 142
实验7-4 动态IP配置 143
实验7-5 DHCP服务器和客户机配置 144
第8章 局域网远程应用 146
8.1 Windows 7远程桌面连接的使用 146
8.1.1 开启远程桌面连接 146
8.1.2 使用远程桌面连接功能 147
实验8-1 向远程桌面传送文件 148
8.2 Windows 7远程协助的使用 150
8.2.1 远程协助和远程桌面连接的区别 150
8.2.2 允许远程协助 150
8.2.3 邀请他人远程协助 151
实验8-2 利用远程协助帮助他人 152
8.3 使用腾讯QQ进行远程协助 154
实验8-3 使用腾讯QQ实现远程协助 154
实验8-4 使用QQ远程控制获取被控端主机文件 156
8.4 使用pcAnywhere实现远程控制 157
8.4.1 主控端和被控端的安装 158
8.4.2 建立一个新的连接并连接到远程计算机 161
8.4.3 优化连接速率 164
8.4.4 对被控端计算机进行远程管理 164
实验8-5 在主控端和被控端之间实现文件传送 167
第3篇 服务器搭建与配置篇
第9章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 169
9.1 网络服务器设计 169
9.2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 171
9.2.1 系统版本选择 171
9.2.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73
9.2.3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企业版 174
实验9-1 U盘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 177
9.3 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初始设置 180
9.3.1 操作系统自带防火墙基本设置 180
实验9-2 利用防火墙限制指定IP不能访问 182
9.3.2 设置系统服务 186
9.3.3 及时更新系统 188
9.3.4 删除Windows更新 190
实验9-3 手动检查Windows更新 191
第10章 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 193
10.1 用户和组管理 193
10.1.1 本地用户和组概述 193
10.1.2 本地账户管理 194
10.1.3 组的管理 196
实验10-1 设置账户所在的组 198
实验10-2 设置用户或组的权限 198
10.2 远程管理 200
10.2.1 配置服务端 200
10.2.2 配置远程桌面连接 202
实验10-3 多个用户同时远程登录或同一用户多个远程登录 204
第11章 网络服务的搭建与管理(一) 211
11.1 WWW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 211
11.1.1 认识IIS服务 211
11.1.2 安装IIS服务器 211
11.1.3 测试IIS服务器能否正常使用 215
11.1.4 Web站点基本配置 217
实验11-1 通过修改默认网站来添加网站 218
11.2 DHCP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 220
11.2.1 DHCP服务概述 220
11.2.2 安装DHCP服务器 221
11.2.3 配置DHCP服务器 226
11.2.4 DHCP客户机的设置 228
11.3 DNS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 229
11.3.1 DNS服务概述 229
11.3.2 安装DNS服务器 230
11.3.3 创建查找区域 231
11.3.4 添加资源记录 234
实验11-2 备份和还原DNS服务 235
第12章 网络服务的搭建与管理(二) 237
12.1 FTP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 237
12.1.1 FTP服务概述 237
12.1.2 安装FTP服务器 237
12.1.3 添加FTP账户 239
12.1.4 配置FTP服务器 240
实验12-1 FTP服务器不能访问的解决办法 242
12.2 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 247
12.2.1 流媒体服务概述 247
12.2.2 安装Windows Media Services 2008 249
12.2.3 安装流媒体服务器 250
12.2.4 设置发布点 252
12.2.5 发布声明 257
12.2.6 播放流媒体服务器中的视频 260
实验12-2 为Windows Server 2008 R2安装WMP 11播放器 261
12.3 Hyper-V的安装和使用 265
12.3.1 虚拟化技术简介 265
12.3.2 Hyper-V简介 266
12.3.3 安装Hyper-V 266
12.3.4 利用Hyper-V安装虚拟机 269
实验12-3 查看CPU是否支持虚拟化技术 275
实验12-4 开启CPU虚拟化功能 276
第4篇 无线网络应用与运维篇
第13章 无线局域网基础 278
13.1 无线局域网概述 278
13.1.1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278
13.1.2 无线局域网的典型应用 279
13.2 无线网络标准 280
13.2.1 IEEE 802.11b标准 280
13.2.2 IEEE 802.11a标准 281
13.2.3 IEEE 802.11g标准 281
13.2.4 IEEE 802.11n标准 281
13.2.5 IEEE 802.11ac标准 282
13.3 无线网络模式 283
13.3.1 对等无线网络 283
13.3.2 独立无线网络 284
13.3.3 接入无线网络 285
13.3.4 点对点无线网络 286
13.3.5 点对多点无线网络 287
13.3.6 无线漫游网络 288
第14章 无线网络设备的分类与选择策略 290
14.1 无线网卡的分类与选择策略 290
14.1.1 无线网卡的分类 290
14.1.2 无线网卡的选择策略 292
实验14-1 动手安装无线网卡 293
14.2 无线AP的分类与选择策略 295
14.2.1 无线AP的分类 296
14.2.2 无线AP的选择策略 296
14.3 无线路由器的分类与选择策略 298
14.3.1 无线路由器的分类 298
14.3.2 无线路由器的选择策略 298
14.4 无线天线的分类与选择策略 299
14.4.1 无线天线的分类 299
14.4.2 无线天线的选择策略 301
14.5 无线控制器的优势与选择策略 302
14.5.1 传统无线网络的不足之处 303
14.5.1 无线控制器的优势 304
14.5.2 无线控制器的选择策略 308
14.6 POE供电交换机概述与选择策略 308
14.6.1 POE概述 308
14.6.2 POE供电交换机的选择策略 311
第15章 无线局域网典型应用方案 313
15.1 无线局域网的设计 313
15.1.1 网络需求分析 313
15.1.2 无线网络设计的原则 314
15.1.3 设计网络 315
15.2 小型家庭/办公网络WLAN应用方案 317
15.2.1 对等无线网络方案 317
15.2.2 无线路由器方案 317
15.2.3 “无线AP+宽带路由器”方案 318
15.2.4 “交换机+无线路由器”方案 319
15.2.5 “无线AP+交换机+宽带路由器”方案 320
15.2.6 组网设备的选择 321
15.3 零售店铺WLAN应用方案 322
15.3.1 零售业无线网络的应用 322
15.3.2 零售业无线网络的设计 323
15.3.3 零售店铺WLAN设备的选择 324
15.4 餐饮业WLAN应用方案 324
15.4.1 餐饮业无线网络的应用 324
15.4.2 餐饮业无线网络的设计 325
15.4.3 餐饮业WLAN设备的选择 326
第16章 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安装 327
16.1 无线网络控制器接口与连接 327
实验16-1 安装无线网络控制器 329
16.2 无线AP的接口与连接 333
16.2.1 室内无线AP的端口与连接 333
实验16-2 安装室内无线AP 335
16.2.2 室外无线AP的接口与连接 342
实验16-3 安装室外无线AP 343
16.3 无线路由器的接口与连接 345
实验16-4 安装无线路由器 347
16.4 无线天线的接口与连接 349
实验 16-5 安装无线天线 352
16.5 无线AP位置的选择策略 353
16.5.1 室内无线AP位置的选择 353
16.5.2 室外无线AP位置的选择 353
第17章 配置SOHO无线网络 355
17.1 共享上网配置 355
17.2 无线安全设置 355
17.2.1 设置无线网络名称 355
17.2.2 设置无线密码 356

前言/序言

  网络是什么?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在数学上,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专指加权图。网络除了数学定义外,还有具体的物理含义,即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网络是人类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发明,提高了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的生活和美好的享受。20世纪90年代初,网络技术在全球迅猛发展,为世界范围内人们的交流和协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自由。同时,网络技术也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和财富。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网络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使用设备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由于企业发展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从而导致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它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网络系统的瘫痪将给企事业造成内部管理混乱,甚至给生产经营造成巨大损失。所以,针对企业网络的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如何成为优秀的企业网管员
  那么,一个企业的网络管理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术素养呢?我的答案是,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当代企业的优秀网络管理员,你需要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做一个新的认识。
  举个例子,一个大中型企业,一般都会有独立的机房,机房不会只是几台电脑和交换机,所以需要网络管理员涉及的设备会有很多,首先必须了解每个设备。
  1.服务器。服务器也包含很多种类,例如杀毒服务器、网站服务器等。网络管理员可以不玩转它们,因为设置的工作一般都是外包专业公司来做的,但必须对它们有足够的了解,会一些常规的操作。
  2.磁盘阵列。网络管理员可以不知道怎么去设置它,因为设置的工作一般也是外包专业公司来做的,网络管理员甚至只需要知道如何关闭开启它,知道如何查看它是否正常就可以了。
  3.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网络管理员不需要完全会设置,因为很多设置也是外包专业公司来做的。但一定要学会判断它运行正常与否。例如交换机全部的灯一起亮、不闪烁,基本就是交换机故障等,网络管理员需要做的就是快速判断故障出现在哪个设备,并立即协调对应的部门或者厂家解决问题。
  4.UPS电源设备。网络管理员不需要会维修它,但一定要能看懂它的运行状态,例如看得懂UPS在用市电还是在放电。
  5.办公设备。例如办公电脑,需要会的是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特别是数据的备份,能够判断电脑故障来源于哪个硬件设备。懂得打印机、复印件、扫描仪、传真机的使用和维护。
  6.监控整个企业网络。对于整个企业的网络状况需要监控,例如控制局域网内的流量,局域网内的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等。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总结出一个企业网络管理员所需要的技术素养——“不需要你太专(深),但你一定要够全”。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知道要做到“专”很不易,要做到“全”会不会容易些?答案是否定的,要做到“全”也同样不易。再举一个例子,笔者是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大学毕业,在校学业名列前茅,教师入职考试成绩同样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但分数不算高。年轻气盛,虽然顺利入职,但对当时专业知识考试取得的分数“不服气”,于是我仔细分析了当年以及往年各地的考题和考试成绩,得到了答案,就是因为这类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太广了,以至于这个专业许多年都没有特别高的分数出现。
  说到这里,本书的定位就清晰了,内容不在“深”,而在“全”。熟练掌握本书内容,对于小型企业网络,可以独当一面(组建和维护小型企业网络);对于中大型企业网络,正如前例所说,亦可为一名优秀的网络管理员。
  我们对本书的期盼
  前苏联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告诉我们,书籍承载着传承、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任。从这个角度讲,书籍必然记载了真正重要的经验、知识和思想。只有将之有效传播,才能真正起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文明的更新和交替的作用。所以书籍的作用远不止于记载,更在于传播。因而一本好书的标准就非常明确了:
  1.经验是否是有效的或可理论化的、知识是否是正确的或有价值的、思想是否是合乎人类文明或有建设性的,以推动社会发展;
  2.内部结构和逻辑关系是否能真正合理地表现出它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以利于其传播;
  3.是否在某个层次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并对读者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启发。
  当然,专业技能类图书和文学类图书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评价标准方面是有共通之处的。本书在写作之前,笔者就对读一本好书、一本好读的书、好书的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全书在内容架构、层次、深度和可读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虑,力争创作一本好书,让读者在读完后不仅能够获得专业技能上的收获,同时还要有一些“附加价值”:
  1.专业技能。也就是前文所说的熟练掌握本书内容,对于小型企业网络,可以独当一面;对于大中型企业网络,正如前例所说,亦可为一名优秀的网络管理员。书中大量的实例,能够明确、简洁、翔实、有针对性地把握知识点,读者可以立即得到高质量的实战技能。
  2.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问题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关键是针对这些问题有没有快速高效的解决办法。书中既分析了相关知识点,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系统思路和有针对性的办法。
  3.价值。我们希望这本书通过内容和思路来体现价值,内容在一定时间后会过时,但逻辑和思路可以经历很长时间的“考验”。
  4.启发。衡量好书的最后一个标准,一本好书应该具有启发性,希望这是读者看了这本书之后的体会。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是高境界。但很多时候,读书未必只是为了愉快,出于利益的读书也普遍存在,例如学生做功课和学者做学问。但是,同时我也相信,在好的学生和好的学者那里,愉快的读书必定占据着更大的比重。我还相信,与灌输知识相比,保护和培育读书的愉快是教育更重要的任务。所以,如果一种教育使学生不能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反而视读书为完全的苦事,我们便可以判断它是失败了。
  专业技能类的图书不比文学类书籍,大多枯燥无味。如果能够出于性情去读,自然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关于这种境界,陶渊明做了最好的表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但对于一本专业技能类的图书,又有多少人会仅仅只出于性情去阅读呢?不过,仅仅只出于利益去阅读的人也会是少数,大多数的人是介于两者兼有,既要学得一技之长,又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一本好书,不会遗忘任何读者,所以本书在内容的安排上,尽量做到“好读”。例如尽量多地使用图片,需要文字表达的地方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尽量避免大篇幅的文字叙述等。如果在学习本书时,能够与实践相结合,那么一定是一件高效而有趣的事情。
  本书内容框架及特色
  全书分为五篇,共22章。第一篇共3章内容,介绍局域网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局域网网络协议和局域网硬件设备等内容;第二篇共5章内容,介绍中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和应用,包括网络硬件的安装和连接、办公网络的组建、局域网资源共享、局域网共享宽带上网和局域网远程应用等内容;第三篇共4章内容,介绍网络服务器的搭建和管理知识,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网络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等内容;第四篇共8章内容,主要介绍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分类与选择、无线局域网典型应用方案、无线局域网设备的连接、SOHO无线网络及小型无线网络的配置、IEEE802.1X身份认证的配置和Portal认证配置等内容;第五篇共2章内容,主要介绍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本书坚持易学、易懂、易读的创作宗旨,实例典型,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书中各章不仅详细介绍了实例的具体操作步骤,而且还配有一定数量的实验操作,以帮助读者更加快速吸收书中重要知识点,达到快速高效学习的目的。本书在结构安排和语言叙述上力求简洁明了。与传统的局域网类书籍不同,本书编写是按照初学者的角度量身定制,对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重难点充分估计,这些内容在书中都有详细介绍,使读者能够迅速解决当前遇到的难题。无论是学习任何新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都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本书内容,要先理解相关概念,然后配合具体的实际操作效果会最佳。本书的编写目的是指导实践,所以,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条件的话,一定要亲自实践,体会局域网组建的方法步骤以及技术要点,希望读者对局域网技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最后再聊一点经验之谈,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管理员的先决条件,但一名优秀的网络管理员的知识面绝不局限于网络技术这一个领域,网络的终端设备和其他相关设备的维修维护也是一门必修课,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这方面的技能,两者相辅相成,定能做到游刃有余、炉火纯青。再举两个笔者亲身经历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早年笔者做网吧维护工作,在一个新的网吧网络组建成功后,某台交换机下的部分电脑不能正常上网,经过初步诊断是交换机故障或病毒攻击,但在更换交换机和排查病毒后,均不能解决问题,之后在经过一系列详细排查后,确定了是一台电脑的网卡故障造成交换机短路,以至于交换机不能正常工作。第二个例子也出现在网吧,但只是一台电脑不能上网,通过Ping命令和回路水晶头测试网卡工作正常,重装系统、重新配置网络后依然不能上网,此时如果安装一块独立网卡或许就可以解决问题,但经验告诉笔者,网卡自身没有故障,几经思索后,拔下主机电源,取下主板BIOS电池进行放电,重新开机后问题解决。这两个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网络管理和维护不仅需要过硬的网络技术知识,对相关联设备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同样重要。现实生活中的其他行业,不也是这样吗?
  另外,由于知识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和缺漏,望广大读者朋友评判指正。


《架构之道:从零构建高可用分布式系统》 一、 核心理念:以终为始,构建坚不可摧的数字基石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海量数据的涌入、用户需求的爆发以及业务的快速迭代,对底层技术架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单体应用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而一个健壮、可扩展、高可用的分布式系统,已成为支撑现代互联网业务的必然选择。本书《架构之道:从零构建高可用分布式系统》正是应运而生,它并非是一本零散的技术碎片堆砌,而是一部贯穿始终、层层递进的系统性工程指南。我们以“终为始”的哲学理念,首先描绘出高可用分布式系统的宏伟蓝图,明确其核心目标——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服务的持续可用性和稳定性,即便面对硬件故障、网络隔离、高并发冲击等极端挑战。随后,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浅出地剖析支撑这一蓝图所需的各项关键技术和设计原则,从最基础的网络通信模型,到复杂的分布式一致性协议,再到优雅的系统容错与降级策略,无不力求精益求精,为读者构建起一套完整、扎实、可落地的分布式系统构建知识体系。 二、 内容前瞻:深度解析,全面覆盖分布式系统的核心要素 本书并非停留于概念的泛泛而谈,而是聚焦于分布式系统构建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力求做到深度与广度的完美结合。 1. 网络通信的基石:协议、模型与性能优化 TCP/IP深度剖析与Socket编程实战: 在分布式系统中,进程间的通信如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高效、可靠的通信是系统正常运转的生命线。本书将从TCP/IP协议栈的底层原理出发,详细讲解三次握手、四次挥手、拥塞控制、流量控制等关键机制。在此基础上,将引导读者掌握Socket编程,理解阻塞与非阻塞I/O、同步与异步I/O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构建高效的网络通信模块。 RPC框架的选型与实现: RESTful API虽然易于理解和实现,但在高性能、低延迟的分布式场景下,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框架的优势愈发明显。本书将深入对比gRPC、Dubbo、Thrift等主流RPC框架的优缺点,并重点剖析gRPC的Protobuf序列化、HTTP/2多路复用等特性,提供手把手的RPC服务开发教程,帮助读者快速搭建高性能的微服务通信骨架。 消息队列的选型与应用: 在异步化、解耦日益重要的今天,消息队列成为了分布式系统不可或缺的组件。本书将详细介绍Kafka、RabbitMQ、RocketMQ等经典消息队列的架构原理、消息模型(点对点、发布/订阅)、持久化机制、消费模式(拉模式、推模式)及其在高并发处理、削峰填谷、异步通知等场景下的应用。 2. 数据管理与存储:一致性、可用性与性能的平衡 分布式事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分布式事务是分布式系统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本书将深入剖析分布式事务的ACID特性在分布式环境下的失效,并详细讲解两阶段提交(2PC)、三阶段提交(3PC)、TCC(Try-Confirm-Cancel)、Saga等主流解决方案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分布式数据库的演进与实践: 从关系型数据库到NoSQL数据库,再到NewSQL,分布式数据库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本书将介绍CAP定理、BASE理论,并详细讲解MySQL、PostgreSQL等关系型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分库分表策略。同时,也将深入探讨Cassandra、MongoDB、Redis Cluster等NoSQL数据库的架构设计,以及CockroachDB、TiDB等NewSQL数据库如何平衡一致性与可用性。 分布式缓存策略与优化: 缓存是提升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本书将讲解本地缓存、分布式缓存(Redis、Memcached)的原理,以及常见的缓存淘汰策略(LRU、LFU、FIFO)和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提供高性能缓存集群的搭建与优化指南。 3. 系统容错与高可用:从单点故障到涅槃重生 负载均衡的艺术: 负载均衡是实现高可用和性能扩展的关键。本书将详细介绍四层负载均衡(LVS)和七层负载均衡(Nginx、HAProxy)的原理,以及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轮询、加权轮询、IP Hash)的应用。 服务发现与注册中心: 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间的寻址与发现至关重要。本书将深入讲解ZooKeeper、etcd、Consul等服务注册中心的原理,以及它们在服务注册、发现、心跳检测、动态配置等方面的作用。 熔断、降级与限流: 在高并发或异常情况下,如何保护系统不被压垮是高可用设计的核心。本书将详细讲解服务熔断(Hystrix)、服务降级(Sentinel)以及限流(Rate Limiting)的原理与实现,并通过实战案例演示如何构建弹性、健壮的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协调与选举: 在分布式系统中,需要对共享资源进行协调,例如分布式锁、Leader选举等。本书将深入讲解ZooKeeper的ZAB协议,以及Paxos、Raft等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在实现这些功能中的作用。 4. 运维与监控: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利器 日志收集与分析: 详尽的日志是故障排查的眼睛。本书将介绍EL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和Loki等日志收集与分析系统的搭建与使用,帮助读者构建高效的日志管理平台。 Metrics采集与监控告警: Prometheus、Grafana是现代运维的标配。本书将详细讲解Metrics的采集、存储、查询与可视化,以及如何配置完善的监控告警体系,确保系统异常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链路追踪: 在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中,追踪一次请求的完整路径至关重要。本书将介绍Zipkin、Jaeger等分布式链路追踪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帮助读者快速定位请求瓶颈和故障点。 容器化与自动化运维: Docker、Kubernetes已成为部署与管理分布式系统的行业标准。本书将介绍容器化的核心概念,并深入讲解Kubernetes的核心组件(Master、Node、Pod、Service、Deployment),指导读者如何构建和管理大规模的容器化集群。 三、 目标读者:从入门到精通,赋能技术探索者 本书的目标读者广泛,涵盖了: 初入分布式系统领域的开发者: 为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零开始掌握分布式系统的构建方法。 寻求技术进阶的资深工程师: 帮助您深入理解分布式系统的底层原理,掌握前沿技术,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 有志于成为架构师的技术人员: 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学习路线和实践指导,助您构建高可用、可扩展的优秀系统。 对技术原理充满好奇心的学习者: 带您领略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智慧与魅力,拓宽技术视野。 四、 学习路径:理论与实践并重,循序渐进 本书采用“理论先行,实践跟进”的学习模式。每一章节都以清晰的理论讲解为基础,紧随其后的便是贴合实际的案例代码和配置指导,让读者在理解概念的同时,能够亲手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倡导“学以致用”,鼓励读者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中,不断打磨和优化。 五、 结语:迈向卓越架构的旅程 构建高可用分布式系统是一项充满挑战却又极具成就感的旅程。本书《架构之道:从零构建高可用分布式系统》正是您这段旅程中最可靠的向导。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为您传授技术,更能激发您对系统设计的思考,培养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最终助您在技术之路上行稳致远,迈向卓越的架构境界。 本书内容详尽,逻辑严谨,注重实战,旨在帮助读者构建真正能够支撑业务发展的、坚不可摧的数字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我非常关注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随着网络威胁的日益严峻,防火墙的配置、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技术都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给出更详细的指导,比如如何针对不同场景设计安全策略,如何有效地监控网络流量,以及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如何快速响应和处置。我一直认为,安全是网络稳定运行的基石,所以对这部分内容尤为看重。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封面设计简洁而专业,一看就不是那种浮夸的花架子。我本身就是做网络运维的,平时工作就接触各种复杂网络问题,从基础的IP地址分配到复杂的路由协议配置,再到安全防护和性能优化,简直是每天都在和网络打交道。所以,我特别期待能有一本书,能把我这些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地梳理一遍,并且能结合实际的案例,让我学到更深入的技巧。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一个优秀的网管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得如何管理和维护。这本书的名字里有“运维实战宝典”这几个字,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运维流程、工具的使用技巧,甚至是一些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的经验。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管理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网络维护和升级任务,也是非常重要的。

评分

我对网络性能的调优一直很感兴趣。如何让网络跑得更快、更稳定,是很多运维人员都在追求的目标。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给出一些深入的分析和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识别网络瓶颈,如何优化路由配置,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甚至是云计算和SDN环境下网络性能的优化方法,那我一定会非常欣喜。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提升我在这方面的专业能力,让我的网络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尤其是在故障排查方面,有时候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找不到根本原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系统性的故障诊断方法论,比如如何从现象入手,逐步缩小排查范围,以及一些常见的网络故障模式和解决方案。我特别想学习如何在不影响业务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故障排查,避免因为一次故障处理不当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评分

基础基础基础太基础

评分

正版图书,值得信赖。价格实惠

评分

好评,速度快,质量好,不错不错,很棒非常好!

评分

买了*块钱的书,都没坏。都是想要的书,质量还可以。买了*块钱的书,都没坏。都是想要的书,质量还可以。

评分

刚刚到手看见不错,学习学习

评分

商品质量非常好,与京东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商品包装非常仔细严实,配送员服务态度很好,送货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东西很不错物流速度很快

评分

学习一些专业技能

评分

质量还不错,比较新,纸张也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