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9章,系统阐述了经络医学理论。第一章导论,介绍了经络理论的历史沿革、经络医学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方法、经络医学理论的价值和名词界定。第二章经络本意及经络系统的构成、第三章经络气化,详细介绍了作者对经络及经络功能的认识。第四章腧穴,介绍了作者常用的100多个腧穴的定位和循摸方法。第五章症候结构,详细介绍了作者对症候的认识。第六章经络诊察,详细介绍了在临床中经络诊察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七章辨经,详细介绍了以经络诊察为基础如何判断病变经脉;第八章选经,承接上一章介绍在临床上如何选择治疗经脉;第九章选穴配穴,重点介绍了在临床选择治疗腧穴的原则,及作者有心得的对穴。
作者简介
王居易教授,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薪火传承“3+3”工程名医传承工作站专家,从事中医针灸临床与研究工作逾六十年,建立了中医“经络医学”体系,在国内外医学界影响极大。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2
第一节 经络理论的历史沿革... 13
一、经络理论的起源... 13
二、古代传统经络理论的发展... 13
三、近代经络理论的停滞与发展... 14
四、现代经络理论的研究状况... 15
第二节 经络医学概念的提出及研究内容和方法... 16
一、经络医学概念的提出... 16
二、经络医学的研究内容... 16
三、经络医学的研究方法... 18
第三节 经络医学理论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19
一、经络医学理论的价值... 20
二、经络医学临床应用的前景... 21
第四节 经络医学重要名词的界定... 23
一、经络... 23
二、五体... 23
三、节... 25
四、膜和膜原... 25
五、膏肓... 26
六、六经和六气... 27
七、开阖枢... 27
第二章 经络本意及经络系统的构成... 29
第一节 经络本意... 29
一、经络探源... 29
二、经络本意... 31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33
一、十二经脉... 33
二、十二经别... 35
三、络脉... 36
四、十二经筋... 36
五、十二皮部... 37
六、奇经八脉... 38
第三节 十四经经络结构... 41
一、手太阴肺经... 41
二、手阳明大肠经... 42
三、足阳明胃经... 42
四、足太阴脾经... 43
五、手少阴心经... 44
六、手太阳小肠经... 45
七、足太阳膀胱经... 45
八、足少阴肾经... 46
九、手厥阴心包经... 47
十、手少阳三焦经... 47
十一、足少阳胆经... 48
十二、足厥阴肝经... 49
十三、任脉... 50
十四、督脉... 50
第三章 经络气化... 54
第一节 经络气化概要... 54
一、经络气化的基本内容... 54
二、经络气化的临床意义... 57
三、经络的疲劳和紊乱... 59
第二节 十二经的气化特点... 62
一、手太阴肺经... 62
二、手阳明大肠经... 64
三、足阳明胃经... 65
四、足太阴脾经... 66
五、手少阴心经... 69
六、手太阳小肠经... 70
七、足太阳膀胱经... 71
八、足少阴肾经... 72
九、手厥阴心包经... 76
十、手少阳三焦经... 79
十一、足少阳胆经... 81
十二、足厥阴肝经... 82
第三节 十二经的互补、增效、协同... 85
一、表里经... 85
二、同名经... 88
三、开阖枢与五脏旁通... 92
第四章 腧穴... 96
第一节 腧穴概念与腧穴结构... 96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96
二、腧穴结构... 97
第二节 腧穴的功能与特性... 99
一、腧穴的功能... 99
二、腧穴的特性... 100
第三节 特定穴... 101
一、原穴... 101
二、五输穴... 111
三、络穴... 138
四、郄穴... 147
五、俞穴、募穴... 156
六、八脉交会穴... 170
七、下合穴... 173
八、八会穴... 175
第四节 其他腧穴... 176
一、头颈部... 176
二、胸腹部... 183
三、腰背部... 186
四、四肢部... 191
五、奇穴... 193
第五章 症候结构... 195
第一节 症候与症候结构... 195
一、症候与症候结构的含义... 195
二、症候结构的特性... 196
第二节 症候分析的思维要点... 200
一、思维程序... 200
二、常见思维误区... 202
第三节 常见病症的症候结构... 203
一、常见主症的症候结构... 203
二、症候结构的经典证型... 214
第六章 经络诊察... 217
第一节 经络诊察的基本方法... 217
一、审(视)... 217
二、切(候)... 221
三、扪(抚)... 225
四、按(压)... 226
五、循推... 228
第二节 经络诊察之循推法... 229
一、循推手法的操作要求... 229
二、循推中常见的经络异常变化... 230
第三节 十四经经络诊察... 234
一、手太阴肺经... 234
二、手阳明大肠经... 238
三、足阳明胃经... 240
四、足太阴脾经... 243
五、手少阴心经... 245
六、手太阳小肠经... 248
七、足太阳膀胱经... 250
八、足少阴肾经... 253
九、手厥阴心包经... 256
十、手少阳三焦经... 257
十一、足少阳胆经... 259
十二、足厥阴肝经... 261
十三、督脉... 263
十四、任脉... 264
第七章 辨经... 267
第一节 辨经的思维程序... 267
一、主症及其症候结构的分析和确定... 267
二、主症及其症候结构与病变经脉的对接... 267
三、症候结构、经络诊察、经络病候之间的反复校正... 269
第二节 经络病候... 269
一、“是动”病候的含义... 270
二、经络病候各论... 270
第三节 临床辨经实例... 281
一、逐一筛选... 282
二、主症对接... 282
三、全面对接... 283
四、对接不全或无法对接... 286
第八章 选经... 288
第一节 选经的依据... 288
一、依据经脉间的联系... 288
二、依据器官、组织所属... 289
三、依据脏腑所主... 289
四、依据十二经是主症... 289
第二节 选经方法... 292
一、选择病变经脉作为治疗经脉... 292
二、选择表里经作为治疗经脉... 294
三、选择同名经作为治疗经脉... 297
四、根据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选经... 300
五、开、枢、阖相配的选经方法... 303
六、奇经八脉的选经方法... 306
第九章 选穴配穴... 312
第一节 选穴配穴的理论依据和配伍原则... 312
一、选穴的理论依据... 312
二、腧穴配伍原则... 313
第二节 常用配穴法... 314
一、本经配穴... 314
二、表里经(阴阳经)配穴... 316
三、同名经配穴法... 318
四、奇经八脉配穴法... 319
第三节 临床常用对穴解析... 322
一、对穴的涵义... 322
二、对穴的理论基础... 322
三、对穴的特点... 323
四、常用对穴解析... 324
五、临床注意事项... 335
精彩书摘
第二章经络本意及经络系统的构成第一节经络本意
经络是否存在?存在的形式是什么?经络具有怎样的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具备怎样的功能?这些关于经络的基本问题是经络理论的根基,如果这些基本问题得不到明确的回答,难免引起人们对经络理论的质疑。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则需要我们追溯经络的本源,从最早出现这一名词的古代医籍中去找寻答案。
一、经络探源
分析探究古代人们认识并形成经络理论的源头可以发现,经络理论的形成有三大来源:一是古代解剖学的实践与发现;二是临床实践验证所积累的大量经验;三是古代哲学对于人们认识生命现象的影响。
(一)古代解剖学的启示
解剖这门学科,人们总以为是现代科学的产物,其实它在中国的起源很早。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体结构的秘密已经开始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他们对人体的一些生理现象常不能理解,而一些病理现象又使他们感到恐惧,从而普遍形成神的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却常用石刀、石斧剖开动物的体腔,或在部落间发生战争时,会看到残肢断体和开肠剖肚所呈现的人体内部构造,进而初步了解动物和人体的解剖知识,这为古代解剖学的形成提供了生动的材料。这些古代中国人的解剖实践在考古学史上留下了许多确切的证据。比如三千年以前刻在甲骨上的象形文字中,有不少与人体结构和医学有关:如“儿”字,象征小儿头囟未合;“孕”字为人大腹之形,且有子在腹中;“蛊”字为肚子里有寄生虫的意思。这些象形文字的创造是以当时人们对人体的正确认识为前提的。
除此之外,古人的解剖技术成就也在一些史学资料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在导论中我们曾经提到《史记》中记载了俞跗的神奇医术,这些记载中有一系列关于人体结构的专业解剖词汇,就此而知当时对人体的皮、肌(肉)、脉、筋、骨等组织已经有清楚的认识;对胃肠、五脏的正常状态也有了明确的论述。如果在《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没有与此相当的人体解剖学成就,是不可能出现这样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关于人体结构的描述的。实际上,在汉代,我国的解剖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了。《汉书·王莽传》中有对囚犯进行解剖的记载,并且有医生和画家在场做记录,对身体结构进行绘画,用竹签在组织间隙进行探测。
《内经》中已经正式记载人体解剖的有关内容。“解剖”两字最先出现在《灵枢·经水》,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此外,《肠胃》《经筋》《骨度》《脉度》等篇,都是记述解剖学的专门篇目,其中对人体骨骼、脏腑、血管等,均有长度、重量、体积、容量的详细记载。书中一些解剖学的名称,主要脏腑的命名,到现代还在应用。例如,《灵枢·肠胃》叙述了消化道中各个器官的长度并对胃肠道的形状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绘。
古人对血液与心脏的关系已有所认识,“诸血者,皆属于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脏控制的。“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段记载表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血液的流动是周而复始,如环之无端,已经包含有血液循环的概念。
由上述史料可以看出,中医学的理论在奠基时期就有着解剖实践的基础,尽管这种解剖在今天看来不够精确。古人在认识论上受到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影响,尤其是阴阳学说的影响,在解剖实践中除了发现脏腑器官等有形结构的状态,并加以详细研究之外,更加注意到在这些器官、组织之间还存在大量的缝隙结构,而且注意到这些缝隙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形成丰富而庞大的遍布周身的网络。《灵枢·经脉》将其描述为“伏行于分肉之间”,称之为“十二经脉”。
正是基于《灵枢·经脉》中“十二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的论述,经络医学提出经络是皮、脉、肉、筋、骨等有形组织所形成的缝隙结构,而不是皮脉肉筋骨本身。所谓十二经脉所在,乃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观察,明确了十二经脉主干路径的缝隙结构是固定在特定的肌肉缝隙之间的。许多关于经络结构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二)临床实践的验证
与解剖实践相比,古代医者的临床实践更加丰富,《内经》等古典医籍对经络的认识便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近年来,有关专家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一些记载有关经络临床观察的早期文献。这些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的循行路线,并涉及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种是灸法,一种是砭术(即用石器治病的医术),另一种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就是施用这三种医术时借助的治疗部位和途径。古人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既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也发现了人体某些体表部位被刺激后会发生沿着一定路线感觉传导的现象,现代人称之为“循经感传”。在古人当时的临床实践中,同样也发现砭石刺激、艾灸可以引起经络感传。《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可以看出,当时针灸临床已经将出现循经感传作为一个产生针灸疗效的必要条件了。
另一方面,经络理论与藏象理论“有诸内者形诸外”具有相同的研究思路。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古代医者逐渐发现任何临床症候的出现一定与某条经络运行气血功能异常存在特定联系,如临床出现“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的症候,而前臂肺经路线也相应出现酸胀疼痛的经脉异常现象,自然将肺系的病症与肺经异常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经络病候的内容。后又逐渐增加相应组织、器官、情志等功能的异常,同时还区别虚实症候;这些内容经过分析归纳形成了十二经“是动病”“是主病”及络脉病症、经筋病症、奇经八脉病症等内容(见《灵枢·经脉》)。经络病症理论的丰富完善对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古代哲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既造就了中国哲学的性格,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中国哲人“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相应”的观点,代表了东方文明高度发达的境界,比之后出现的西方哲学更加关注到自然界的统一性,以及自然规律对人体的影响。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界一切变化的规律都会在人体重演,人体生命现象中包含大量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过程。认识人体的同时在认识自然,反之亦然。人体所有的组织构造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类似的表现,同样也可以用自然界的一些自然现象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间各物皆有法度。天有四季六气之变,人体亦有与自然相应的时间节律,脏腑功能随时间节律各有所旺之时。人体经络亦是如此,必要遵循自然的发生发展规则。经络是自然界产生的,是物种在长时间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
……
前言/序言
中医守望人
(代前言)
中医,这是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使之不断得到传承与发扬而怀抱梦想,倾尽毕生心血与情感,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名字,而他们中的佼佼者更因中医济世扶危的情怀、妙手回春的仁德而流芳百世;它也是近代以来被许多打着所谓科学旗号的人所否定和诋毁的名字。在我国,本无所谓中医之名,就是医、大夫、郎中,只是因为近代西方医学的进入,为了区别而有了中医的称谓。就是这进入中国仅有百多年历史的西方医学,自有了中西医之争起,其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就从未旁落,这让已有数千年发展传承历史,并曾拥有世界上完备医学体系和多从业人员的中医情何以堪。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解决人体疾病、维护人类的健康,都属于人体生命科学范畴。但从认识论而言,它们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西医是以分析还原论为指导,中医集人体生物属性、社会人文属性于一体,是以天人合一、整体观为核心。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西医是治人的病,中医是治病的人。对于不同的体系,又怎么能有一个标准来判断孰优孰劣、谁科学谁不科学呢?国外学者已提出“用社会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传统医学的疗法”,而恰恰在我们国内,有许多人和现行的许多制度正是以西医的标准来衡量评价中医,这能不令人叹息吗?西方医学不过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它总是与科技进步紧密结合,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才使得现代医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我们必须澄清一个概念,技术进步体现了科学的发展,但科学绝不等同于技术。现代医学正是意识到了其理论的局限,才有了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地感知它与中医学所认识的人体自身的整体观和人与自然的统一观的巨大差异。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关注的提高和对化学药物对人体伤害认识的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医学的理念、方法越来越认识和接受。
应该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现在都是中医药发展的机遇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对中医高度评价并做出重要批示。毛泽东主席曾说:“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一是中医……”“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还写入了1982年宪法,在国际上首次对传统医学予以法律保护。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发展中医药事业写入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15年,刘延东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纪念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医药五大资源理念,即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习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这些指示及举措,既阐明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也为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签订的中医合作协议达85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9个国家建立了中医药中心,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中医药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文化。特别是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一次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中医热,我国中医药立法也正式进入全国人大审议阶段,这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但是,滞碍中医发展的许多问题依然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解决。一是中西并重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建国初期,我们中医从业人员近百万人,但到2015年,全国临床医师西医是156万人,中医是27万人,而中医中能用传统中医理论和方法来诊治疾病的人恐怕为数更少。还有数据表明,我们国内每万人中针灸医师比例已远低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不能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去认识发展中医,加之没有卫生政策的细化,更遑论执行和落实了。二是中医西化问题没有根本改变。1962年,原北京中医学院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人五位教授对高等中医教育出现的西化现象,联名向卫生部党组递交了一份意见书,呼吁中医教育要坚持中医主体,中医学院要培养高级中医师,应当强化中医和传统文化教育。这就是中医史上著名的“五老上书”。这五位先生每位都堪称中医界之翘楚,他们的意见也引起了教育界、中医界的热烈反响,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一问题非但没有真正解决,而是更加严重了。现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越来越多,但用中医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的人却少了。甚至近来还出现了以后学中医要到国外学的声音,因为在国外只要是准许中医执业,只能用中医的方法,不准许用西医西药,这反倒促使你只能深研中医。但愿这不是危言耸听。三是只重经验学习,忽视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创新。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数千年来实行的都是个体化诊疗模式。历代无数从医者在其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对理论的认知无不本源于灵素,通过大量临床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积累,中医理论的感悟得以升华,使之在某一方面的
经络医学概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