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法] 纪尧姆·杜瓦尔(Guillaume Duval) 著,杨凌艺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2932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6130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独特的视角,广泛而深刻的剖析;
  法国研究者如何看待德国经济和德国工业腾飞的真正原因与途径;
  德国的成功靠的并非仅仅是工业4.0的概念;
  德国的成功有其广泛而深刻的原因。
  一个在德国工作多年的法国人,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政治见识,比较德法两国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异同,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本书的价值十分可贵。尤其是对于正在步入现代化的发展中的中国,很多地方的借鉴意义非同一般。
  德国的发展当然得益于这个民族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在于他们自身的哲学思维、理性拓展,尤其是自省能力。与法国相比,德国自然有其保守、固执的一面,不及法国的开放与热情,但严谨、持重、规则意识更强的文化,则更多地补益于社会发展。作者的分析虽然更多关注的是政治人物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策,但更应看重的是这种文化的异同,各有所长,各有所得。
  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看出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有异同,才能看出差距和不足。本书的另外一个价值就是在国家之间的比较之中,对整个世界变化的大背景作了客观的叙述,包括美国背景、欧洲欧盟背景,当然也包括中国元素,让我们对德法两国的发展有了更加多维的认识和立体感觉。从不同的切入点纵横剖析,使作品本身的份量更为厚重。本书在研究方法方式上的启迪也不可忽视。

内容简介

  面对德国经济在欧洲甚至在世界的一枝独秀,经济学家们总是称赞德国人严谨的财政纪律及其为恢复经济竞争力而作出的牺牲,工业领域的研究者则极力推崇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概念。但是德国成功的秘密却并非如此简单。那么,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和德国模式的成功之处到底是什么呢?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从一位法国研究者的角度,阐明了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法国在模仿他国经济模式的过程中极具可比性且行之有效的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经历了经济复苏,在社会、经济的多个方面都成功地**了法国。作者认为,德国经济模式的成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历史原因。如今德国经济腾飞的局面,归根结底是其结构上的优势和多种因素综合起来所奠定的。而且,法国人对近邻德国经济模式的分析,对当今中国无疑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适合政府部门的决策者、管理者、经济政策研究人员、企业管理者以及所有对德国经济成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纪尧姆·杜瓦尔(Guillaume Duval),法国人,拥有犹太人血统,《选择经济学》杂志(Alternatives economiques)首席作家,曾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驻外工程师在法兰克福的两个德国汽车制造厂工作四年,90年代时在图宾根(Tubingen)从事设备生产。
  由于与德国有40多年的密切联系,纪尧姆·杜瓦尔对德国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他将这种认识分享出来,力图帮助缓解法国人对德国的盲目崇拜。作者认为,由于自身的多方面原因,法国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德国的发展模式,德国仿佛给法国指明了一条发展道路。但是,德国的发展不是前任总理施罗德的改革所致,而是有着德国社会的自身原因,这些是法国所不具备的。

精彩书评

  与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相比,德国模式显著的特征就是始终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德国人民对通货膨胀、资产泡沫、虚拟经济投机活动的憎恨深入骨髓,那是一个民族以极其惨痛的历史代价换来的沉痛教训。
  ——向松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中国农业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

  这本书通过对德法体制和政策的比较与分析,叙述了德国的经验,评论了法国的问题。或许,我们应该把我国的情况拿来和这两个国家作比较,从中可能会品出点什么。
  ——廖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会长、研究员

  德国在关键装备与核心零部件,以及生产过程与生产系统两个环节上具有十分明显的技术优势。这主要得益于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隐形冠军企业,以及德国务实的学徒制双元教育,两者为德国工业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并建立了成功的经济模式。
  ——李杰(Jay Lee)教授 美国白宫信息物理系统与美国挑战项目顾问、《工业大数据》《从大数据到智能制造》等书作者

  虽然作者是立足于寻求德国模式对法国经济的借鉴意义, 但德国是中国在欧洲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重要的资金及技术来源国,研究和了解德国的工业发展路径、管理模式和实施经验,系统认识德国的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对实现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蓝图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陈明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主任

  德国是世界一流的爆品制造者,只有8000多万人口,但生产的世界品牌多达2300多个。德国制造业乃至经济的成功,有其广泛而又深刻的原因,包括社会、经济、历史等多方面。本书作者虽是一位法国人,但他却能够凭借自己长期在德国工作的经历形成对德国非常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有助于法国人认清自身的情况,也有助于发展中的我国获得非同一般的借鉴。中国新国贸的崛起,德国式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金错刀 微创新学院创始人、爆品会发起人

  本书以一个法国人的视角,从政治、经济、教育、生态、企业等各个方面,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对德国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与法国及英美自由经济模式进行比较,试图搞清楚为什么德国模式看起来比法国更成功,法国应该如何借鉴德国模式的成功之处。当然,作者在分析德国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和背景时,也指出了德国模式的不足及局限性。本书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认识德国这个国家、民族及其企业的特点,理解德国经济发展持续成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同时,本书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慢条斯理的德国人如何实现了更高的效率,如何在面对东西德统一后带来的挑战时既严谨又灵活地克服困难以取得成功。因此,德国的很多发展经验,也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和借鉴。
  ——王建国 博世软件创新中国区总经理

  从100多年前开始,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和汽车,并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一面旗帜。近几年,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理论又很快风靡世界,让世人为之一振。多年来,德国人以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受到世界的尊重。但是,德国工业取得成功的原因仅仅是这些吗?作为德国传统的竞争对手,法国人的近距离观察或许能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近几十年,影响德国大的政治经济事件是两德重新统一。此后,德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原本落后的东德地区也迅速赶上了欧洲传统的发达地区,东西德的经济差异明显减小。过去,很多人把德国的经济发展归结为施罗德总理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但作者则持有相反的观点。作者从人口、文化、传统等更深刻的层面和更多的角度,剖析了两德统一后,德国工业走向成功的原因。
  在作者看来,德国没有巴黎这样的超级大城市,人口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均衡有利于企业发展;德国特有的企业治理结构能很好地兼顾投资人和雇员的关系,平衡长期发展和短期利益的矛盾,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德国的人才培养制度能让年轻人很快走向劳动岗位,年轻人的失业率显著降低,缓解了劳动力不足,提高了国家竞争力;德国的移民传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市场;抑制通货膨胀的能力和传统,保证了德国经济长期、持久、健康地发展;还有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经济政策上的自由主义,都是德国工业取得今日成就的原因。而且令人意外的是,德国在男女平等方面的落后,竟然也成为促进其工业发展的潜力!
  任何人都无法脱离政治立场和认识的局限性,作者也难以例外。书中观点未必完全正确,但毋庸置疑的是,作者的观察自成一体,在逻辑上是自洽的。它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视角,让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德国,从而启发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郭朝晖 宝钢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行文紧凑、简洁,从人文和历史角度对德国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且为读者留出空间来作出自己的判断。感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很好的作品。
  ——艾曼纽·托德(Emmanuel Todd) 法国历史学家、人口统计学者

  如果你想了解德国经济发展之谜背后的原因,这绝对是一本值得读的书。
  ——丹尼尔· 科本迪(Daniel Cohn-Bendit) 法德政治家,曾任欧洲议会议员

目录

第1章 德国模式并不起源于施罗德 //1
1.1 德国没有“巴黎” //3
姗姗来迟的统一 //4
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欧盟的标杆 //5
共和国:非中央集权的国家 //7
并非仅仅是机构组织问题 //8
一个密集而平衡的国家 //10
1.2 一个没有殖民地的移民国家 //11
每一个德国人都有一个美国叔叔 //13
出生地国籍法和血缘法 //15
1.3 来自企业的阻力 //17
法国是自由主义改革 //19
建立在雇主利益基础上的行业协商 //20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化 //22
公共产业政策的替代品 //23
1.4 企业不仅仅是股东的 //25
员工的否决权 //27
全能的CEO: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法国工业发展 //28
德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0
劳资共决制奏响的哀歌 //32
灭亡中的银行工业联合 //33
银行工业联合的丑闻 //35
1.5 无通货膨胀:长久的竞争力 //37
1948年货币改革的创伤 //39
社会普遍共识 //41
难以改变的习惯 //43
1.6 在男女平等方面落后的德国 //44
孩子、厨房、教堂——德国女人的三要素 //45
男人与女人之间进一步加深的差距 //48
严重的薪资不平等 //49
过少的女性领导人 //51
来自社会的强烈抵制 //53
稀少的女性政治领袖 //55
1.7 学历并不决定一切 //57
出人意料的2000年PISA调查 //59
有效的反应 //60
正在经历危机的学徒制 //62
年轻人融入劳动力市场的最佳方式 //64
工程师人数增长乏力 //66
企业中更高的社会流动性 //68
1.8 德国人和生态环境 //69
保守的生态观 //70
人口与环境 //72
法国的浪费 //74
拒绝国有化 //76
微弱的优势 //77
1.9 比我们想象中更加自由的国度 //78
法国左派和右派都对国有化持积极态度 //80
德国迟到的自由主义 //82
秩序自由主义和规则政府 //84
路德维希·艾哈德和社会市场经济 //85
秩序自由主义攻克欧洲大陆 //86
德国:根深蒂固的保守派 //88
国家在经济社会中影响薄弱也有其弱势 //90

第2章 德国统一和统一的代价:梦想与现实 //93
2.1 统一来得太突然 //96
以欧元作为交换条件 //98
2.2 西德对东德的并购 //99
衰退的东德工业 //100
托管局的“伟业” //101
对于东德女性是一种倒退 //103
2.3 德国统一虽然代价巨大,但也有利可图 //104
内需拉动经济再次平衡 //106
2.4 对其他国家来讲同样昂贵的成本 //108
1993年经济衰退和欧洲经济危机 //110
2.5 恢复“正常”的国家 //111

第3章 施罗德的例子:骗局的解析 //115
3.1 谁战胜了科尔 //118
非同寻常的社会地位晋升之路 //119
与拉方丹的冲突 //122
法德关系的恶化 //124
1999年施罗德—布莱尔文件 //125
3.2 不令人信服的第一个任期 //127
低消费和低税收 //128
3.3 2010议程及其严重后果 //130
破坏性的2010议程 //132
1欧元工作的丑闻 //134
对施罗德的不利局势 //136
3.4 总体有着很大不足的计划 //137
一个不再投资的国家 //139
公共开支的削减对人口的影响 //140
《欧盟稳定协定》的坏学生 //142
欧元区危机的背后 //144
雇主的总理 //145

第4章 默克尔:德国经济回升的真正原因 //149
4.1 默克尔所做的仅仅是弥补施罗德对经济的损害 //152
远远不只是科尔的傀儡 //154
缺少对欧盟的感情 //156
一直都没有起色的德国购买力 //158
4.2 老龄化的暂时优势 //159
没有房地产泡沫 //161
德国人口骤减并非刚刚开始 //163
欧元危机中沙文主义的刹车 //165
移民:一个充满争议的解决办法 //167
4.3 柏林墙倒塌所带来的好处 //168
中东欧国家慢慢取代法国 //170
没有腹地的法国 //172
4.4 发展中国家需求的迅速膨胀 //173
成本竞争力和非成本竞争力 //175
例外的德国 //176
高位欧元的显著影响 //178
关于中型企业的错误争论 //179
机械设备和高档汽车 //181
4.5 默克尔领导下的德国从欧元危机中获益 //182
降低的利率 //184
德国脱离欧盟的幻想 //186

结语 施罗德的绝境还是绿色新政 //189

鸣谢 //195

专家推荐 //197

精彩书摘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
  工程师人数增长乏力
  无论如何,德国工业发展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那就是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数量难以满足工业增长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德国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学习法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商业等相关专业。德国工程师协会(Vereinder Deutschen Ingenieure,VDI)曾指出,2011年有6.5万个工程师岗位无法找到合适人选,这样的缺口从2000年开始迅速扩大。
  移民可以在未来填补这个空缺吗?欧洲南部国家所遇到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这些国家的年轻人去德国寻找工作的浪潮。但是,这似乎无法填补德国经济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对人才的需求。由于语言原因,德国很难用好这些流人的人才。相反,流人美国的人才资源很好地补偿了美国教育机构的薄弱。这也成为了限制德国经济继续获得成功的一大阻碍。
  总体来说,年轻人数量在德国人口结构中相对较少,以及德国学生的在校时间明显少于法国学生(德国7岁-14岁学生的在校时间为6300小时,法国学生的在校时间为7400小时),学徒制在德国占据重要地位,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却相对偏少,其中原因当然也包含德国教育公共开支低于法国,虽然德国老师拿着比法国老师更高的工资。2008年,德国教育公共开支占国家GDP的4.8%,法国为国家GDP的6%。
  这是两国公共开支的一个重要差距。如果就人均GDP来说,法国花费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公共开支分别超出德国13%、30%、21%。这种差距在短期高等教育(法国高级技师教育和技术大学教育)方面达到高潮,法国超过德国57%。然而,在长期高等教育方面,德国却比法国略多。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这种微薄的集体教育投资与男女不平等、威胁着国家未来的低出生率有着直接关系。虽然到目前为止,这并未对德国工业竞争力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是很难说这种负面影响在今后不会慢慢表现出来。
  考虑到并没有那么多的德国年轻人像法国年轻人那样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如果他们不再继续学徒制的职业道路,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但是,德国对工业以及体力劳动工作赋予的社会价值要远远高于法国。在工会组织力量强大的情况下,德国行业组织内部社会关系得到很好地规范,相比法国更有力地保护了社会最底层员工的权利。另外,法国年轻人之所以不像德国年轻人那么愿意接受学徒制,是因为学徒制在法国往往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而在德国,即使是从最底层做起,学徒在企业内部也有晋升机会。例如,1995年-2005年担任德国工业巨擘——奔驰集团总裁的约尔根·施伦普(JvrgenSchrempp)就是从机械工程的学徒做起,在奔驰集团一步一步走上最高领导的位置。这样的经历在法国简直无法想象。当然,即使在德国,这样的故事也是比较罕见的。一般情况下,大企业的高层领导都是大学博士毕业(在德国,获得大学博士学位会自动享有一种荣誉称呼)。
  企业中更高的社会流动性德国人不像法国人那么幸运,有“大学校”上,德国企业高层管理者一般都毕业于公立大学,这也让德国的企业高管更有自主性并更加成熟。在法国,这种由于出身对后续事业上升的限制,也成为其想要模仿德国模式的主要阻力之一。德国在国际层面代表了一种很特殊的形式,即使德国的教育系统(包括法国的教育系统)相比其他国家存在更多不平等,但是德国的社会流动性相比其他国家却更高,而且德国各代人群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相比其他国家也得到有效控制。芬兰和丹麦的这种现象非常明显,瑞典、加拿大和德国类似,而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则很少发生。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德国企业里,从最底层做起的员工一样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除了德国工会强大的权力之外,德国工业获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种企业内部得到晋升的机会。与之相反,在法国企业中,事业的限制以及以学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存在,成为法国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的主要因素。
  ……

前言/序言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可以

评分

东西还是不错的

评分

另外一个视角

评分

东西蛮不错的,我很满意,希望以后京东还会这么实惠

评分

专家的眼光与判断,很有启发。

评分

很好,很喜欢,,希望京东多搞一些图书活动。

评分

值得一读,要有耐心才行~~~

评分

一直想对德国有个深刻的了解,十个字了吧?

评分

还没看,最近喜欢买社科类的书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德国模式为什么看起来更成功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