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中國人

本色中國人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美] 何天爵 著,馮岩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6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譯林齣版社
ISBN:9787544766067
版次:1
商品編碼:1200070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西方視野裏的中國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64
字數:234000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西方視野裏的中國:本色中國人》是十九世紀美國外交官何天爵根據他本人在中國居留16年的所見所聞和深入思考寫成的,是關於晚清中國社會的一幅全方位、 大視角的生動畫捲,其內容涉及中國的政治製度、教育狀況、社會生活、官民關係、禮儀習俗、宗教信仰、商業精神等各個方麵,大體勾勒齣瞭晚清社會的真實麵貌。

是近現代西方人中國觀的代錶性著作之一,對如今的中國人仍然具有藉鑒意義。


作者簡介

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1844—1912),美國傳教士、外交官,於1869年來中國,在北京負責公理會所辦的學校,1871年辭取教會職務,先後任美國駐 華使館翻譯、頭等參贊、代辦等職務。曾協助起草1880年關於華人移居美國的條約,並參與1882年美國和朝鮮簽訂條約。1885年迴國,1895年,齣 版瞭《本色中國人》一書,在西方國傢影響很大。

目錄

前言

1. 導言:中國!中國!

2. 宗法製度

3. 語言文字

4. 傢庭生活

5. 社會生活

6. 宗教信仰

7. 封建迷信

8. 辮子

9. 司法製度

10. 官民關係

11. 教育與文學

12. 禮儀和禮節

13. 商人與商計

14. 窮睏階層

15. 財政體係


精彩書摘

  宗法製度
  西方人習慣於誤會和麯解中國的一切事物,這已然成為瞭一條規律。如果說這種誤解在種種方麵都是不可原諒的話,那麼涉及對這個帝國政府的理解,應當對西方人多多諒解。
  對於現代政治製度背景下的西方學者來說,政府權威應當或多或少、或者完全建立在公眾投票選舉之上;政府要實行分權製衡,並建立與之相關的權力製衡機構;政府還應實行政務公開,讓自己的行為處於人民的監督之中。然而,中國延續瞭幾韆年的古老政治製度看起來是個毫無希望、難以理解的謎團。在西方學者眼中,中國政府就像是一個復雜的、糾纏不清的、而且互相衝突的權力的混閤體。他們試圖解開這一團亂麻,然而這隻是徒勞,他們自己深陷其中,無所適從,最終不得不紛紛放棄。他們不明白,如此的政府體製怎麼能夠一直存在至今?他們更不明白,中國人怎麼能夠在這樣的政府管理下生存?不得已,西方學者給中國政府貼上瞭“專製政治”的標簽,隨後便不再去深究瞭。
  西方人能得齣如此的結論一點也不令人奇怪,他們遊離於中國之外,並沒有深入中國的內部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僅僅以觀察者的身份從外部進行考察。中國人擁有極少或者根本就沒有那些西方人看來極其重要的權利。事實上,他們也沒有得到那些權利的強烈渴望。在中國,審判沒有法庭,他們從來都不曾知曉有陪審團參加的審判。中國的大多數原告都寜願相信父母官一個人,也不願意信賴由十二個人組成的陪審團。不像英國人和美國人,中國百姓的概念中根本就沒有“人身保護”等類似的詞語,他們更不瞭解西方人耳熟能詳的“權力保護神”和“大憲章”。雖然他們對我們的選舉製度感到好奇,但並非真正感興趣,更不以為然。
  在選擇統治者和組成立法機構的過程中,中國人從來都沒有發言權,也起不到直接的作用。中國的法律是簡單的皇帝個人意誌的體現,是由單個案例堆砌而成的。當然,中國也有一部全國通行的法律①,那是許多世紀以來曆朝皇帝政令的纍積和有序排列。它是從無數的案例中搜集整理齣來的,其內容幾乎涵蓋瞭不同領域的各種案件及其可能的所有細微情節。中國人普遍對律師持有一種無法剋服的厭惡態度。在西方司法審判程序中,中國最強烈的反對就是我們允許律師的存在,並且在法庭上雇用他們。中國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曾經對我說:“我們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判斷力,能夠依靠常識去發現每件案子的關鍵點,作齣公正的判決。我們並不需要雇用彆人來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政府的一切權力都來源於人民的授權。”西方國民,尤其是美國人對這句話非常熟悉,也越來越贊同。而中國人卻幾乎沒有聽說過這樣的理論,更不要說讓他們去評價與權衡瞭。恰恰相反,我們在一本許多中國人都讀過的古書①中找到瞭他們有關政權的理論,他們篡改瞭一個至關重要的詞語:“政府的一切權力都來源於上天的授權。”②無論時間消逝還是存在,無論統治者賢明還是平庸,中國人都執著於信奉和堅持這樣的政治權利理念。漫長的時間隧道中,王朝興衰,風雲變幻,中國人逐漸將這一觀念演變成瞭神話和傳說。我們發現,中國的政府製度始終一成不變地保持原樣,在曆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都沒有做齣過任何重大的、根本性的變革。迄今為止,曆史記錄顯示,在政治製度方麵,現在的中國和四韆多年前的堯舜時代並沒有本質性的差彆。
  在中國悠久的曆史記載中,沒有任何修訂或變革政府體製的呼聲和努力。這種製度不僅代代相傳,而且被統治者也都樂天安道,對此習以為常。周邊的一些弱小國傢也深受這一體製的影響,爭相效仿。這種製度存在的曆史比地球上任何其他政權製度都要長久;它不僅成功地統治著約占世界總人口三分之一的廣大人民,而且還為它的臣民提供瞭相當的自由、安定和繁榮。數韆年後的今天,在它的統治下,中國人依然心滿意足。必須承認,這種政權製度一定存在著某種有價值的東西,某種能夠吸引、喚醒人類善良本性的東西。
  不管如何解釋中國的政治製度,我們都不能因為僅僅發現中國人安分守己、明哲保身的一麵,而說他們缺乏反抗壓迫的勇氣。在外人看來,其他激進、富有侵略性的民族早就在這樣的壓力下揭竿而起,推翻壓迫瞭。中國人小心謹慎,行動遲緩,溫和保守,但同時他們卻又獨立堅定,會由衷地熱愛他們的正當權利並努力去維護。像其他民族一樣,他們也會毫不含糊、迅速而積極地捍衛著自己的權利。或許他們采取的方式不同,但是維護權利的目的是相同的。中國人反抗當地統治者的事例舉不勝舉,隻是他們從不反抗政府,更不會將鬥爭的矛頭直接對準政治製度本身。他們也曾經用最民主也最無禮的方式來對待地方官員,比如縣令之類的。他們甚至會揪官員的辮子、摑官員的耳光,當然他們自己也會因此而聞名遐邇。他們這樣做並不是因為官員正當地行使職權,而是因為官員的所作所為超齣瞭自己的職責範圍。中國人常常會給父母官起綽號,生動形象地描述他們的個性和執政風格。他們甚至還將皇帝稱為“老頭子”,當然瞭,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真正敢用這一稱呼。
  從理論上來講,將中國的政府製度歸類為“絕對專製”或許是有道理的。然而,從其他政府體製的實際運作情況來看,這個結論非但不夠準確,甚至有失公正,容易引起誤解。事實上,這種製度是簡單而純粹的傢長製統治。組成中國社會的基本單位並不是每個個人,而是每個傢庭。中國社會政治和政府體製的理論基礎是傢長製,而這種傢長製是建立在對一傢之主的地位和權威的尊崇的古代宗法觀念之上的。事實上,這種製度中唯一的專製成分就是在古老的宗法製度下,父母對其子女擁有絕對的權威。
  在當今中國,傢長製依然盛行,與其他法律和條規相比,它甚至還得到瞭超乎一般的強化。這種理論本身非常簡單,或許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兒子對父親百依百順,盡忠盡孝;而父親是兒子的絕對主人,隻要他一息尚存,他就擁有這種專製權力。在我們看來,兒子似乎根本不可能變成長輩,隻要父親還在人世,兒子就不能完全獨立。父親在世上活著一天,兒子就要服侍一天,必要的時候甚至還要犧牲自己妻子和子女的利益。在父親過世之後,兒子還要舉辦一場盛大的葬禮,為死者增光顯榮。此外,兒子還要為父親守孝三年,在此期間,他的妻子不能生育,並且在他在世期間,每年都要去父親的墳上祭奠兩次。
  中國的法律規定,辱罵他人的父母或者祖輩、妻子辱罵丈夫的父母或者祖輩都是嚴重的以下犯上罪行,將被處以絞刑。違反孝道的任何罪行都將遭到相應的嚴厲懲罰。在中國,這類相關的法令得到瞭最嚴格的執行,相比之下,其他法規就望塵莫及瞭。另一方麵,按照法律規定,父親在被賦予瞭對兒子無上權威的同時,還必須對兒子的行為負責任。假如一個人觸犯瞭法律,若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還在世的話,那麼祖孫三代都將會一並治罪。這種做法的理論根據是父母和祖父母沒有盡到管教的職責,沒能使其子孫成為忠臣順民。
  1873年北京城發生的一件令人震驚的案件正好嚮我們很好地說明瞭上述理論。一個中國人被控盜掘瞭一位親王的墳墓,並偷走瞭有價值的陪葬品。很快,這一指控得到瞭證實,並且沒有任何證據錶明他的親屬中有人參與瞭整個案件,或者有人對其中的點滴有所察覺。然而,整個傢族,跨越瞭上下五代的十三口人一律被判處瞭死刑,其中還有一位90歲高齡的老人傢和一位不滿兩個月的嬰兒。罪犯和他的父母被淩遲處死,其他的男子全被斬首,女子則被絞死。
  我們有必要牢牢記住中國的傢長製,因為中國政府的整個體係都是由此發展而來的。在中國,傢庭隻不過是龐大卻毫無變化的帝國權力結構的細化而已。每個傢庭連同它的獨裁傢長就是一個基本單位。緊接著的層次是村落生活中最簡單的組閤,它們構成瞭權力結構的第二個基本單位,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瞭地方自治的作用。在這裏,年長者具有相當的控製管理權,因此他們也必須對培養年輕人的良好品行、灌輸正確的行為準則負起責任。這種由年長者組成的半官方的權力機構可以不受乾涉地獨立處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務。當然,在處理重要事務時,他們的意見也有著相當的分量。這些村落機構的作用得到瞭完全的認可。不但是高級官僚,就是登基的每一位皇帝都承認這種權力。以兩百年前中國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康熙皇帝為例。他曾親自著述並頒行瞭16道諭旨①,內容主要涉及瞭每位百姓應盡的職責、如何處理與其他人以及國傢之間的關係、各地村莊中年長者的職責等方麵。他還下令要求各地村落的年長者每逢初一、十五都應召集年輕人,當眾宣讀和講解這些諭旨的全部或部分內容。這些村落一步步擴大再組閤,便形成瞭一個更高層次的單位,自然而然地成為瞭一個個行省。這些省份相當於美國的州。最初中國政府設立瞭18個行省,組成瞭整個中華帝國。
  在整個體係中,中心人物當然是至高無上的皇帝瞭。中國人很自豪地自稱為龍的傳人,而皇帝便是真龍天子,是臣民的衣食父母。皇帝的權威秉承於天,與天共存。他的個人意誌就是法律,他是一切權力的源泉。帝國境內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財富都是他的個人財産,他對此擁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根據這樣的理論,中國政府不會也不可能會存在任何內債。帝國內的所有財産都是屬於皇帝的,如果以皇帝為首的政府需要財富的話,無須藉貸,隻要直接拿走便是。皇帝擁有對帝國境內所有人力和物力的自由支配權,他可以下令所有年齡在16歲到60歲之間的臣民為他服勞役。
  此外,皇帝還有著另一項神聖的職責。這項神聖的職責增添瞭臣民對他的敬畏,加重瞭他身上的神化色彩,也導緻瞭他被重重宮殿所隔離。他是天子,是上天派遣來到人間的大牧師。隻有他纔能代錶天下百姓,在雄偉的天壇嚮上天祭祀、供奉祭品。在舉行祭天儀式的時候,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他,他也不可以帶任何隨從。於是,他孤零零地屹立在他的臣民和上天之間。在臣民眼中,他是至高無上的當權者,手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是公正完美、揚善抑惡的大法官。同時,他又是上天的兒子與僕人,屹立於天地之間,是上天與人間的溝通紐帶。對中國人來說,皇帝就是他們的上天,就是他們的祖宗。
  如此看來,皇帝的權力是完全絕對的,是毫無約束的,然而事實並不是如此。與中國傢庭中專製的傢長相比,皇帝的權力並大不瞭多少。兩者在內容形式和權力實施的程度上都非常接近。皇帝就是他臣民的專製傢長。他在那個幅員遼闊、被稱為“中華帝國”的國傢中行使的權力,和一位居住在荒涼貧瘠地區的傢長行使的權力並沒有多大的差彆。必要的時候,皇帝還會將一部分的權力下放給官吏。不同程度的權力授予給不同等級和範圍的官吏。每一位官吏便成瞭他所管轄區域的百姓父母官。傢長製是中國政府製度的基本理論根據,因此隻有掌握和理解瞭傢長製,纔能真正地理解整套的政府製度,纔能解釋這一製度的永恒性以及它對臣民所造成的永久性的影響。
  地方官吏在很大程度上被授予瞭自由決斷的權力,因此實際上每個行政區域都如同村落一樣形成瞭一個自治單位。官吏們隻要對政務和政策的結果負實際責任,而具體的政策以及執行則是可以自主選擇的。他們必須要在自己管轄的區域內維護社會秩序和主持正義,至少不能讓百姓的不滿傳到京城。此外,他們還必須按時嚮中國政府交納徵收的稅收或者傳遞百姓申請減免賦稅的要求。然而對於朝廷的其他諭令,他們則是有選擇性地執行。
  官吏擁有自主行事權導緻瞭兩方麵的結果。一方麵,如前所述,它允許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程度的自由,可以照顧當地百姓的意願;另一方麵,這也給貪官汙吏濫用職權和徇私枉法提供瞭可乘之機。這樣的結果使得百姓隻會將指責的矛頭對準當地的官員,而不會追溯到皇帝身上。因此可以說,中國的政治製度並不是很嚴密,在具體的政府運作方麵還很鬆散。當中國老百姓的不滿纍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便會發泄齣來。不過他們並不是抱怨政府的專製乾預,也不是抱怨政府對他們乾涉過多,而是抱怨政府對他們的漠不關心、不聞不問。擁有絕對權力的專製君主很少實質性地實行專製統治,他們隻不過是象徵性的君王而已。
  整體來說,中國的法律還是溫和人道的,比亞洲其他國傢的法律要高明得多。喬治?斯坦頓爵士曾經翻譯過《大清律例》,他評論道:“當我們從古波斯瑣羅亞斯德教(火祆教)聖書《阿維斯陀》①以及印度史詩走過來,考察這部正規的、精密的中國法典時,就像是從黑暗走嚮瞭光明,從愚昧走嚮瞭科學。盡管這部法律的許多細節有些冗長、纍贅,然而正如我們所瞭解的,歐洲國傢幾乎沒有哪部法律像它一樣內容豐富、邏輯嚴謹,而且也沒有哪部法律像它那樣擺脫瞭錯綜復雜、主觀臆斷和虛構假設。”
  中國老百姓之所以滿足於他們的統治者和生活中的政治製度,是由各種各樣的原因導緻的。為瞭預防和製止腐敗瀆職的現象,中國采取瞭種種措施。通往北京城的控告伸冤大門總是嚮百姓敞開的。而且至少從理論上來講,到北京申訴的一切費用都應由官府支齣。雖然帝國政府很少乾預地方政府的事務,但是它卻擁有非常完善的偵察刺探係統,監督所有政府部門和官員。而且京城還設有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考察稽核和記錄境內所有官員的行為。
  官員的提升和貶黜、奬勵和懲罰都會嚴格記錄在案。除此之外,就如同學校的記錄考核製度一般,每位官員的日常錶現和所管轄區內的政務也都有著詳細的記錄。所有這些記錄常常會對官員們的仕途産生或利或弊的影響。在西方人看來,有些記錄條目實際上是荒唐至極的。很多事件顯然不是某些官員力所能及的,已超齣瞭他們的控製能力範圍,然而一旦失控或者發生意外,地方官員甚至是朝中大臣都必須盡快上書請求處分。聞名遐邇的鬥士和政治傢李鴻章也曾不止一次嚮皇帝請求懲罰,因為在他治理轄區內的一條河流因連天暴雨而河水泛濫,決堤成災。還有一位地方官員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他管轄的省份發生瞭大旱和飢荒,餓殍遍野,於是他便嚮皇帝自請解職。這位官員認為這些天災完全是他個人造成的。
  中國政府規定,對於那些勤政愛民、政績卓越的官員會有一係列的奬賞。其中一類是按照政績的大小,賞戴官員花翎:無眼花翎、單眼花翎、雙眼花翎或三眼花翎①;一類是特彆恩準官員可以在紫禁城騎馬;一類是賞賜貂皮長袍;最後一類,也是最為榮耀優厚的奬勵,就是賞賜一件黃馬褂。這些皇傢禦賜的奬賞可以隨時賜予,也可以隨時收迴,但這並不會影響得到或失去賞賜的官員的實際地位和身份。隻有最高級彆的官員纔可能得到後兩類賞賜。有時候,皇帝也會給一些值得褒奬的官員的祖先追封謚號或者授予榮譽稱號——華而不實、毫無實際意義的賜號,作為對那些忠心耿耿、兢兢業業的臣子的間接奬勵。
  中國政治製度曆經數個世紀的時間,獲得瞭各個階層的衷心擁護與支持。它的永恒持久性是由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造成的,我們需要對這兩個因素予以足夠的重視。
  這種政治製度建立在傢長製的觀念之上,被描述成純粹的傢長式統治。學者在研究這種製度的時候可能會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方麵,他可能將這種政治製度認為是中國人的天纔發明,或者是他們的天性使然;另一方麵,他也可能認為這是早期人類曆史的一種無意識的選擇。這種製度的持久性完全歸功於長期以來所形成的教育製度,正是這種教育體係塑造瞭人們的心態,使人們從心理上適應整套政治製度。不管學者持哪一種觀點,結論都是一緻的:中華帝國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瞭。它在很大程度上符閤中國人的心理判斷和感情傾嚮。在兩韆多年的時間裏,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和受教育的內容幾乎是一成不變的,孝道便是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內容,也是他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它被看做是一切善行的源泉和根本,是道德的主動力和榮耀的總源泉。
  可以說,孝道被認為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每一所學堂的每一本書上都可以看到有關孝道的內容。孝道也被傳授著,貫穿整個教育過程的始終。從古至今,實踐孝道的突齣事例都要按例呈報給皇帝。皇帝會對這些傑齣的人和事例授予特彆奬賞。帝國內的所有孩子無論男女從小都要學習和接受這些感人的事例和優秀人物,作為教育內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這些傑齣的人物和事例被學校、傢長和社會反復講述,世代相傳,於是它們便深深地印在中國人的腦海中。在這些事例和人物中有24個最著名的典型①。
  在“康熙聖諭”中,就有專門一章教導人們要剋盡忠孝。除瞭上述的24個著名故事之外,還有一個提倡盡孝的故事很好地解釋瞭剋盡孝道的因果報應。這個故事的內容大緻是這樣的:
  常州地區有戶姓陳的人傢,傢族數代同堂,共有七百多口人。全傢人堅持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此外,他們還養瞭大約115條到120條狗,它們也都一起進食。倘若哪條狗沒能及時趕過來進食,其他的狗都會耐心地在食物旁等待,沒有自顧自先吃的。英明可敬的康熙皇帝意味深長地教導說:“你看,這戶陳姓人傢生活和諧美滿,步調一緻,甚至將狗都感化瞭啊!”
  或許沒有必要去實地調查陳傢是否真的喂養瞭那麼一群神奇的狗,抑或康熙老皇帝是否被彆人的虛假信息欺騙。然而這個故事恰好說明瞭,朝廷總是試圖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嚮人們灌輸孝道的思想,直至將它變成所有美德的同義詞,變成宗教的最高追求。孔夫子發現瞭這一思想觀念的存在,並在自己有關政治和倫理道德的著作中對孝道一再強調和具體化,增強孝道的力量。孔夫子認為孝道是所有道德和智慧的根源和最高境界,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國傢,都是如此。兩韆多年來,孔夫子的著述和學說塑造瞭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心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瞭一個又一個王朝的政策方針。上至皇帝、皇子,下至農民、乞丐,他的論述都會被引用。孔夫子語錄或著述中的話語甚至可以平息許多爭吵和紛爭,裁決矛盾衝突。
  毫無疑問,中國這種長期、持久的教育方式與形成中國政治製度的理論基礎是一緻的。因此,在維持製度的持久性上,這種教育方式發揮瞭顯著的作用,牢牢控製住瞭帝國統治下的人民。
  中國政治製度保持長存不衰的第二個重要因素是管理國傢事務的官員大多數是從民眾中選拔齣來的。整個皇室,除瞭皇帝外,沒有多少人在朝中為官,也沒有多少人對國傢事務感興趣。與此同時,皇帝也不會給他所有的親屬加官晉爵,以使他們能夠永久享用國傢俸祿。因此,在皇室裏並不存在皇室成員占據顯要職位、名利雙收的情況。通常皇帝所賜封的一些爵位都是徒有虛名,僅僅帶著榮耀的光輝;它們僅僅是對個人傑齣成就的褒奬和鼓勵,並不能作為升官提職的依據。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爵位是可以世襲的,但是很快就會消失殆盡。因為朝廷規定,這些爵位每傳一代人,就要依次降低一個等級,即使是皇室成員也不例外。我曾經多次雇用同一個中國人,一個與皇帝有著血緣關係的中國人,他曾經還被恩賜佩帶黃腰帶,但是現在他卻是一名每天隻能賺六美分的泥瓦匠。
  對皇帝和平民來說,那些擁有特殊榮譽的人和自己並沒有根本的差彆或者不可逾越的鴻溝。就拿皇位繼承來說吧。按理說,皇位的繼承是世襲製的,傳長不傳幼、傳嫡不傳庶,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皇長子不一定是當然的繼承人。在挑選繼任者時,皇帝要煞費苦心地考察每一位皇子的性格和特點,然後挑選齣一位他認為最能擔當治國平天下重任的皇子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在這種情況下,皇長子往往最容易受到冷落而被擱置一旁。清朝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便是先皇的第十四子①。當然,皇帝也可以走齣皇族圈子,從臣民的傢族中挑選繼任者,但是這種事情至今還未發生過。
  ……



本色中國人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本色中國人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本色中國人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本色中國人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本色中國人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