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7 国际法学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7 国际法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万国学校 著
图书标签:
  • 国家司法考试
  • 国际法
  • 万国专题
  • 2017年
  • 法学
  • 教材
  • 考研
  • 法律
  • 试题
  • 讲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7865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0184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4
字数:30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双色印刷 书课合一 司考名师 智能学习系统 大数据分析,扫码听课 专题框架 命题点拨 真题索引 知识详解。

作者简介

  北京万国学校,中国法律界的黄埔军校,是目前中国*大的法律教育培训基地。专注于司法考试培训20年,获得北京教育系统4A评级(只有成立10年以上、0投诉的学校才能得此评级)。在全国拥有34所直营学校61所加盟学校,覆盖全国。万国追求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创造着行业的标准。万国的系列课程、师资与图书已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作为社会办学的知名品*,万国在国内高端法律培训市场迅速崛起,成为司法考试培训领域的卓越品牌。

目录

微课索引 / 1
专题一 国际公法导论 / 3
专题二
国际法主体与国际法律责任 / 10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 / 11
第二节 国际责任 / 19
专题三 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 24
第一节 领 土 / 25
第二节 海洋法 / 30
第三节 空间法 / 40
第四节 国际环境保护法 / 43
专题四 国际法上的个人 / 47
第一节 国 籍 / 48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 50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 56
第四节 国际人权法 / 60
专题五
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 / 63
第一节 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概述 / 64
第二节 外交关系法 / 65
第三节 领事关系法 / 72
专题六 条约法 / 76
第一节 条约法概述 / 77
第二节 条约的效力 / 81
第三节 条约的解释和修订 / 83
专题七 国际争端解决 / 88
专题八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 97
第一节 概 述 / 98
第二节 对作战手段的限制和对战时平民及
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 100
第三节 战争犯罪 / 102
专题九 国际经济法导论 / 106
专题十 国际货物买卖 / 109
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 / 110
第二节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 / 116
专题十一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 128
第一节 国际货物运输 / 129
第二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 141
专题十二 国际贸易支付 / 148
第一节 汇付与托收 / 149
第二节 信用证 / 152
专题十三 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 160
第一节 我国的对外贸易法 / 161
第二节 贸易救济措施 / 162
专题十四 世界贸易组织 / 170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WTO)概述 / 171
第二节 WTO主要法律制度 / 174
专题十五
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其他法律制度 / 181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 182
第二节 国际投资法 / 189
第三节 国际融资法 / 193
第四节 国际税法 / 196
专题十六 国际私法总论 / 200
第一节 国际私法概述 / 201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主体 / 202
专题十七
法律冲突、冲突规范和准据法 / 206
第一节 法律冲突 / 206
第二节 冲突规范 / 208
第三节 准据法 / 210
专题十八
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 / 213
专题十九
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 221
专题二十
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 / 238
第一节 国际民商事争议概述 / 239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 / 239
第三节 国际民事诉讼 / 245
专题二十一
国际司法协助与区际司法协助 / 251
第一节 国际司法协助 / 252
第二节 区际司法协助 / 260

精彩书摘

  第二节 国际责任
  一、国家不法行为的构成
  (一)行为可归因于国家
  所谓可归因于国家,即指该行为可以视为国家行为。以下几类行为可归因于国家:
  1.国家机关的行为。这里“国家机关”,从类别上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和军队;从级别上看,既包括中央机关,也包括地方机关。
  2.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的其他实体的行为。
  3.实际上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如一国外交代表在外国执行公务的行为。
  4.别国或国际组织交与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注意:该行为被视为支配国的行为。
  例:甲国将其某机械化工兵营交与乙国支配。在乙国指挥下,该工兵营在丙国某山谷地带大量布雷,导致丙国平民伤亡。对该工兵营的行为应由哪国承担责任?
  5.上述可归因于国家行为的国家机关或授权人员的越权或不法行为。
  例:科特曾是甲国驻乙国外交官,其任职期间多次通过个人渠道将甲国某先进武器卖给乙国反政府武装,后被乙国侦查机关发现。乙国政府就此向甲国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甲国政府承担因此导致的一系列后果。甲国政府则声明,科特的行为属于越权,并非受到本国政府的指示,并且科特已被甲国召回,将在甲国受到审判,因此甲国并不承担相关责任。甲国是否可以免责?
  6.组成新国家的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注意:该行为应被视为新国家的行为。
  根据国际法,在一国领土或其管理下的任何领土内的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不应视为该国的国家行为。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当叛乱或革命起义导致形成一个国家的新政府时,其行为应视为该新政府所代表的国家的行为;当叛乱或革命起义导致在原国家一部分领土上组成一个新国家时,其行为被视为该新国家的行为。
  因此,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能否被认定为国家行为,关键看是否形成新政府或组成新国家。
  例:甲国内部发生叛乱,叛乱组织在叛乱期间大量掠夺外国侨民财产。(1)甲国政府是否应对此承担国家责任?(2)后来,叛乱组织完全夺取甲国政权,成立了新的“半岛共和国”,则“半岛共和国”是否应对掠夺侨民财产的行为负责?
  实战贴士
  原则上,非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不是国家行为,国家不承担责任。但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使节由于其在对外交往中的特殊地位及其享有的在外国的特权与豁免,对于他们在外国以私人身份进行的不法行为,国家一般要承担责任,除非有特殊说明。
  (二)行为违背国际义务
  这里的国际义务包括国家根据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或其他国际法渊源所应承担的义务。该义务应当是现行有效的义务。具体分为两种情形:(1)国家违背一般国际义务,被称为国际不法行为;(2)国家违背对保护国际社会根本利益至关重要的国际义务,被称为国际罪行。
  (三)排除行为不法性的情况(免责情形)
  1.受害国同意。注意:受害国同意可以免除加害国行为的不法性,前提是加害国的行为没有违反国际强行法。如果加害国的行为本身已违反国际强行法,即使其事先得到受害国同意,加害国也不能免责。
  实战贴士
  一国不符合该国国际义务的行为,如经与该义务直接相关的对方国家以正式有效的方式表示同意,则在被同意的范围内,该行为在与该国的关系上就被排除了不法性。如,外国军舰通常不得随便驶入一国内水,但经沿岸国明示同意,外国军舰进入一国内水就不视为对其领土主权的侵犯。但是,这里的“受害国同意”必须不得违反国际强行法所确立的义务,任何国家不得以所谓已获得有关国家同意为由而从事与整个国际社会承认的基本法律原则背道而驰的行为。如,某国借“同意”之名,对别国行侵略之实,已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原则,其行为的不法性不能免除。
  2.对抗与自卫。一国针对他国的不法行为而采取对抗或自卫行动,如果符合国际法的其他要求,则该行为不法性可被排除。
  3.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
  4.危难或紧急状态。具体情况有如下几点:(1)情况紧急别无他法;(2)危难或紧急状态不是该国本身或协助造成;(3)不得违背国际强行法规则。
  ……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精讲系列:刑法学精要与疑难解析 本书聚焦于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中刑法学部分的考察重点与难点,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一套系统、深入、高效的复习指南。 本书并非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而是结合历年真题和当年司法考试的最新变化,对刑法学的核心概念、基本原则、具体罪名体系进行精细化的梳理与阐释。 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力求覆盖刑法学的全部核心模块,并侧重于那些在考试中极易失分和产生争议的复杂领域。 --- 第一编:刑法总论精研与体系构建 (约占全书40%) 本编旨在为读者打下坚实的刑法学理论基础,强调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对理论体系的宏观把握。 第一章 刑法基础与任务:定位与功能 详细剖析刑法的概念、性质、任务及其在现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重点阐述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与保障机能,结合最新的刑法学界关于刑法未来发展方向的争论,帮助考生理解立法背后的价值取向。对《刑法修正案(九)》及后续相关法规对刑法基本原则的影响进行专题分析。 第二章 犯罪构成:精准解构犯罪事实 本章是总论的基石,我们对其进行最细致的拆解: 1. 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论发展与应用: 深入探讨四要件说、三阶层理论(行为-责任-违法性)的演变及其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路径。 2. 故意与过失的精细化辨析: 不仅涵盖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确定过失、疏忽过失的基本界定,更重点剖析间接故意与未必的故意的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认定错误带来的法律后果。 3. 实行行为与未遂、中止: 细致区分犯罪着手、开始着手与既遂的界限,尤其在作为犯和不作为犯中,对“作为不作为”的认定标准进行详尽论述。对中止犯的“自动性”要求和未遂犯的“客观危险性”标准进行反复的辨析和案例强化。 4. 不作为犯的特别分析: 重点分析先行行为、保证人地位的来源(法定义务、约定义务、先行行为义务)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难度。 第三章 违法性与责任:排除与归责的逻辑 1. 正当防卫的限度与限制: 全面梳理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重点聚焦防卫对象(限制突破)、不法侵害的紧迫性(“正在进行中”的理解)以及防卫限度(防卫过当的界限与“特殊激情状态”的适用)。对“无限防卫权”的理论争议进行梳理。 2. 紧急避险的理论难点: 辨析避险的“危险的来源”(是否要求危险是人为的)、“法益衡量的标准”(“小法益的牺牲”与“等价侵害”的界限)以及避险过当的责任承担问题。 3. 责任能力与有责性: 区分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重点分析不满十六周岁、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行为人的特殊规定,以及精神病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不同状态下的刑事责任承担。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中国的引入与应用进行审视。 --- 第二编:刑法分则核心罪名深层解析 (约占全书45%) 本编以《刑法分则》的结构为纲,选取历年考频高、争议大、法条适用复杂的罪名进行“穿透式”分析,提供精准的法条适用指南。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 1. 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 聚焦于与境外恐怖组织的联系、资助恐怖活动的认定边界,以及如何区分恐怖活动与一般暴力犯罪。 2. 爆炸、放火、投放危险物质罪: 侧重于对“公共危险”的抽象危险犯的理解,区分既遂与未遂的量刑起点差异,以及预备行为的认定。 第二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 重点区分“致人死亡”的间接故意与结果加重犯(过失致人死亡)的界限。对非法拘禁罪中的“人身自由限制”程度进行量化分析。 2. 侮辱罪与诽谤罪的“情节严重”: 结合司法解释,明确在网络环境下,何种言论构成“捏造事实”和“情节严重”,以及自诉程序的适用限制。 第三章 侵犯财产罪的复杂形态 1. 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区分: 强调“秘密窃取”与“公然夺取”在时间、空间、行为方式上的细微差异。 2. 诈骗罪的“取得”与“处分”: 深入剖析“陷入错误认识”的传导过程,重点分析电信诈骗的共同犯罪形态(如“黑灰产”中的角色划分)以及新型网络诈骗行为的定性。 3. 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 侧重于“非法所有权”的转移意图与“暂时使用”的区分,结合公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理解职务行为。 第四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经济犯罪) 1. 金融票证类犯罪: 重点解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客体特殊性,以及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非法性”与“社会性”的判断标准。 2. 逃税罪与抗税罪: 区分逃避纳税义务与抗拒税务机关检查的行为,关注税款数额的认定标准。 --- 第三编:特殊规定、程序衔接与疑难问题应对 (约占全书15%) 本编旨在弥补总论和分则在实践操作层面的不足,确保考生能够处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第一章 共同犯罪与单位犯罪 1. 共同犯罪的形态与地位: 详细阐述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认定标准,尤其强调对“教唆犯”在犯罪既遂后的“事后教唆”的区分。 2. 单位犯罪的归责原则: 辨析直接责任人员与单位责任的衔接点,重点关注刑法修正案对单位犯罪打击范围的扩大与收缩。 第二章 刑罚的适用与裁量 1. 数罪并罚的原则: 深入讲解并罚(吸收、折衷、限制加重)的适用场景,特别是针对累犯、特别累犯的加重处罚幅度。 2. 自首、坦白与立功的认定: 强调“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的主观要件,以及“揭发揭发”与“提供重要线索”的区分,确保量刑情节的准确把握。 第三章 刑法与相关法律的衔接 系统梳理刑法与《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之间的衔接点,如“法币的追缴”、“数罪并罚中的行政处罚”等,并辅以近三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中涉及刑法适用的关键判例分析,以应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案例分析题”的挑战。 --- 本书特色: 案例驱动学习: 每章节精选至少5个司法考试真题或高相似度模拟案例,进行“裁判思路”的逆向推导。 条文精读卡片: 关键法条配有“易混淆点”标注,提示考生必须准确记忆的数字、时间节点和限定语。 理论与实务平衡: 避免陷入纯粹的学院派争论,所有理论阐述均以“如何指导司法考试作答”为最终目标。 本书适合对象: 已经完成刑法学一遍基础学习,需要进行系统性梳理和高强度专题突破的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考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购买《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万国推荐万国专题讲座 7 国际法学》,纯粹是因为在书店里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设计所吸引。我一直对国际事物充满好奇,虽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法律,但总觉得国际法学是理解全球格局和国家间互动的一把钥匙。这本书的排版和内容看起来非常专业,从目录上看,涵盖了国际法的基本理论、重要原则以及一些具体领域,比如国家主权、国际组织、海洋法等等。我随意翻开一页,里面对某个国际公约的解读,虽然我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细节,但那种严谨的逻辑和深厚的学识,让我感受到了编纂者严谨的态度。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论述感到好奇,例如“不干涉内政”原则,在现实世界中经常被提及,但其具体内涵和适用范围,通过这本书的阐述,似乎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是那种为了应试而浅尝辄止的教材,而是真正致力于对国际法学进行系统性、深入性的梳理和讲解,即便我是个门外汉,也能从中感受到一丝学术的厚重感。

评分

这次入手这本《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7 国际法学》,纯粹是出于一种“万事皆有可能”的乐观心态,以及对法学这个宏大体系永不枯竭的好奇。坦白说,我并非科班出身,对国际法更是处于一种“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状态。这次购买,与其说是为了备考,不如说是抱着一种“打酱油”的心态,想看看这本厚重的书里究竟藏着些什么,能否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点亮我对国际法的一些模糊概念。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严谨的学术气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专业术语,瞬间就让人感受到一丝敬畏。我翻阅了几章,虽然很多内容理解起来颇具挑战,但那种一丝不苟的讲解方式,以及对各个法律条文的细致剖析,依然让我感受到编纂者付出的巨大心血。我尤其留意了其中关于国际条约的章节,虽然没能完全消化,但那些关于条约的缔结、生效、解释和适用等方面的论述,让我对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如何通过契约来规范彼此行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长者,用沉稳的语调讲述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国际规则,虽然我只是一个懵懂的听者,但依然能从中汲取到一丝智慧的养分。

评分

我之所以选择《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7 国际法学》,是因为我一直觉得,作为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了解国际法的基本框架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我不是为了考试,但这本书的“专题讲座”性质,让我觉得它能够提供一个相对系统和权威的视角来认识国际法。翻阅过程中,我注意到书中对国家主权和管辖权等基础概念的解释,虽然篇幅不多,但条理清晰,让我对这些核心概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讨论国际法的适用性时,提到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这让我开始思考,在现实的国际交往中,这些抽象的法律原则是如何落地生效的。虽然我无法深入理解每一个法律条文的细枝末节,但这本书所展现的逻辑框架和对重要概念的梳理,足以让我对国际法学有一个初步的、相对完整的认知。它像一位严谨的老师,在细致地为你勾勒出国际法学的轮廓,让你在迷雾中找到方向。

评分

拿到《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7 国际法学》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挂着“万国”的名头,以及“专题讲座”的字样,给我一种大而全、系统性的感觉,虽然我并非法律从业者,但对国际法学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是理解国际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这本书的厚度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其内容的丰富性,目录里涉及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国家”、“国际条约”、“国际组织”等一系列专题,都戳中了我的兴趣点。我随意翻到其中关于“国家”的部分,作者对国家要素的分析,比如政府、人民、领土和主权,虽然文字不多,但逻辑严密,让我对“国家”这个概念有了更具象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书中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复杂的理论和争论,而是呈现了不同的学术观点,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即便有些地方的专业术语我一时难以理解,但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度和广度,它像一座宝藏,等待着我去慢慢挖掘。

评分

我对《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万国专题讲座 7 国际法学》这本书的初印象,更多的是一种“挑战者”的姿态。在浏览市面上众多备考资料时,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立刻吸引了我。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住那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更在于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演变。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我着重翻阅了关于国际法渊源的部分,作者对于习惯国际法和一般法律原则的阐述,让我认识到,国际法的形成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其中,对国际法院判例的引用和分析,更是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起来,仿佛置身于国际争端的现场,亲历着法律的裁决过程。虽然作为非法律专业人士,阅读起来难免有些吃力,但那种严谨的论证和深入的剖析,让我看到了学术的魅力所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考试指南,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国际法学这座庞大而精密的知识体系,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思想,足以引人深思。

评分

字迹清楚,是正版!

评分

赶上活动买的满130减30 京东图书的活动真的很不错 对于可以读书的人来说是福音 加油 很多书都是在这买的 期待自己能过了考试

评分

柏浪涛,清华大学刑法学博士,著名司考辅导专家。其一,能写。著有*畅销的司考教材《刑法攻略》。其二,能讲。授课风格,只讲判断标准,少讲复杂学说;力求直击考点,减少考生负担。其三,能研究。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在德国波恩大学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期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

评分

一看质量就是正版的,质量很好,希望考过

评分

印刷挺好的。

评分

不错不错哦,包装很好,而且是正版的,满意的一次

评分

书质量不错,就是有点小贵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赶上活动买的满130减30 京东图书的活动真的很不错 对于可以读书的人来说是福音 加油 很多书都是在这买的 期待自己能过了考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