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指南

區塊鏈技術指南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鄒均,張海寜,唐屹,李磊 著
圖書標籤:
  • 區塊鏈
  • 分布式賬本
  • 加密技術
  • 智能閤約
  • 數字貨幣
  • 金融科技
  • 技術指南
  • 行業應用
  • 底層技術
  • 未來趨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53564
版次:1
商品編碼:12007317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純質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區塊鏈專傢聯袂推薦,資深區塊鏈踐行者聯閤撰寫,從技術層麵全麵解密區塊鏈技術
  係統講解區塊鏈核心概念、架構、底層算法、應用開發、典型項目與應用、常見問題等讀者為關心的技術與應用

內容簡介

  區塊鏈專傢聯袂推薦,資深區塊鏈踐行者聯閤撰寫,從技術層麵全麵揭示區塊鏈技術秘密。涵蓋基礎概念、架構、底層算法、應用開發、典型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常見問題等讀者*為關心的技術與應用。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共計11章內容。
  第一部分為基礎和入門(第1~2章),著重是區塊鏈入門介紹,並講解區塊鏈基礎,包括區塊鏈的概念、種類、比特幣交易、區塊鏈的一些基礎概念等,為後麵深入介紹區塊鏈技術做鋪墊。
  第二部分為架構和技術篇(第3~10章):詳細講解瞭以下方麵。
  區塊鏈1.0/2.0/3.0架構,以及互聯鏈架構屬性與特點剖析,做到宏觀理解與認識。
  區塊鏈基於的密碼學原理和典型的算法,瞭解區塊鏈開發安全之道。
  區塊鏈中常用的共識算法與作用,瞭解區塊鏈價值傳遞與弱中心化之基石。
  比特幣開發指南,幫助初學者入門。
  以太坊上的智能閤約開發要領,為以後應用打下基礎。
  HyperLedger開源項目及其架構,掌握主流的項目與應用。
  區塊鏈上常見的問題,包括TheDAO攻擊的源碼級分析。
  典型解決方案:以閃電網絡為主的支付方案;以標識登記為主的開源ODIN解決方案。
  第三部分為迴顧和展望(第11章),從架構變革的角度探討IT發展的原動力,並提供對區塊鏈對未來IT發展的一些展望。

作者簡介

  鄒均,中關村區塊鏈産業聯盟專傢、服務閤約(ServiceContract)方嚮博士,關注與實踐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現為海納雲CTO。曾任IBM澳洲金融行業首席軟件架構師。擅長雲計算、大數據、軟件定義存儲。融智北京高端外國專傢,在國際會議期刊發錶論文20餘篇。

  張海寜,VMware中國雲原生應用首席架構師,Harbor企業級開源容器Registry項目負責人,CloudFoundry中國社區*早的技術布道師之一,多年軟件開發經驗。曾任IBM資深軟件工程師、Sun公司資深架構師等。目前著重關注容器、雲計算和區塊鏈領域的研究和開發。

  唐屹,廣州大學教授、理學博士,專注於網絡信息安全、分布式計算、區塊鏈安全及應用等,為國外知名安全公司開發過橢圓麯綫密碼軟件,獲密碼科技進步二等奬(省部級)。多次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傢*科技與人纔項目基金工作。

  李磊,閤肥工業大學副教授,Macquarie大學博士。擅長數據挖掘、社會計算、智能計算。多次擔任IEEE國際會議程序委員會委員與組織者,在社會計算和區塊鏈等領域發錶論文40餘篇,被引用350餘次。

精彩書評

  現在市麵上有關區塊鏈的書都是在講解區塊鏈的概念及應用場景,描述區塊鏈技術的書卻很少。我們希望讀者能多瞭解區塊鏈技術,多發展區塊鏈技術,並且加以應用。隻有我們瞭解區塊鏈技術之後,纔能真正理解區塊鏈的意義,而不會隨波逐流,人雲亦雲,並且有自己的判斷,希望讀者們能夠認真讀這本書,瞭解區塊鏈技術,相信必定會大有所獲。
  ——蔡維德,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榮譽教授,北航區塊鏈實驗室主任

  未來已來,隻是尚未流行。圍繞區塊鏈技術的未來全球共享式經濟協作,已經悄然來到我們身邊。但是要讓這種經濟模式普及開來,還需要更多人去理解和使用這項技術,不僅僅是瞭解其簡單的概念和空泛的口號,而是需要去切切實實理解其深層運作機製,這樣纔能更好地接受或改進這項技術。本書作為國內*一本介紹區塊鏈技術方麵的書籍,為讀者進行區塊鏈實踐展示瞭一個全景圖,是區塊鏈學習、研究、開發的好幫手。
  ——張斌,聯動優勢科技有限公司CEO

  在未來,區塊鏈所聯結的,不會像比特幣一樣是無法辨彆的匿名賬戶和價值不定的虛擬資産,而是韆韆萬萬真實存在的個體和公司實體,上麵所承載的資産,都將具有現實的價值和對應物,而這個虛擬的網絡上發生的一切,也都會直接作用於現實世界。
  ——鄧迪,太一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這次鄒均先生主編的這本區塊鏈的書:《區塊鏈技術解密》,相信一定會在IT業內,特彆是在企業IT架構圈內産生巨大的反響、一定會深受廣大區塊鏈愛好者、參與者、實踐者的熱烈歡迎。
  ——黎江,北京世紀互聯創新研究院院長

目錄

本書作者
序一:什麼是區塊鏈
序二:區塊鏈——未來已來,隻是尚未流行
序三:區塊鏈——連接虛擬與現實
序四:區塊鏈——轉型之擎
前言
第1章 區塊鏈和比特幣初體驗 / 1
1.1 區塊鏈簡介 / 1
1.1.1 區塊鏈起源——比特幣 / 1
1.1.2 區塊鏈和區塊鏈技術的涵義 / 2
1.1.3 區塊鏈分類 / 2
1.1.4 區塊鏈價值與應用 / 7
1.2 區塊鏈體驗 / 10
1.2.1 獲取比特幣的3種途徑 / 11
1.2.2 通過交易所購買比特幣 / 13
1.2.3 比特幣錢包和地址 / 17
1.2.4 從交易平颱提取比特幣到錢包 / 20
1.2.5 比特幣交易查詢 / 22
1.3 本章小結 / 22
第2章 區塊鏈基礎 / 24
2.1 區塊鏈技術 / 24
2.1.1 基本概念 / 25
2.1.2 框架與特點 / 32
2.1.3 區塊鏈運作的核心技術 / 35
2.1.4 區塊鏈交易流程 / 41
2.2 以太坊 / 42
2.2.1 什麼是以太坊 / 42
2.2.2 以太坊技術 / 43
2.2.3 以太坊智能閤約 / 48
2.2.4 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應用 / 50
2.3 基於區塊鏈的電子貨幣 / 51
2.3.1 元幣平颱 / 51
2.3.2 代幣 / 52
2.3.3 貨幣的未來 / 58
2.4 本章小結 / 58
第3章 區塊鏈架構剖析 / 59
3.1 基本定義 / 59
3.2 區塊鏈1.0架構:比特幣區塊鏈 / 61
3.2.1 比特幣前端 / 63
3.2.2 比特幣節點後端 / 66
3.3 區塊鏈2.0架構:以太坊區塊鏈 / 79
3.4 區塊鏈3.0架構:超越貨幣、金融範圍的區塊鏈應用 / 87
3.5 互聯鏈架構剖析 / 90
3.5.1 互聯鏈背景 / 90
3.5.2 互聯賬本 / 91
3.5.3 互聯賬本協議組 / 92
3.5.4 互聯賬本各層協議關係 / 95
3.6 本章小結 / 96
第4章 區塊鏈中的密碼學技術 / 97
4.1 哈希算法 / 97
4.1.1 哈希函數的性質與應用 / 99
4.1.2 哈希指針鏈 / 101
4.2 Merkle樹 / 102
4.3 公鑰密碼算法 / 103
4.3.1 橢圓麯綫密碼算法 / 104
4.3.2 secp256k1橢圓麯綫 / 105
4.3.3 橢圓麯綫簽名與驗證簽名 / 106
4.4 本章小結 / 107
第5章 共識算法詳解 / 109
5.1 拜占庭容錯技術 / 109
5.1.1 拜占庭將軍問題 / 110
5.1.2 拜占庭容錯係統 / 112
5.1.3 實用的拜占庭容錯係統 / 112
5.1.4 Raft協議 / 114
5.2 PoW機製 / 116
5.3 PoS機製 / 122
5.4 DPoS機製 / 123
5.5 Ripple共識算法 / 124
5.6 小蟻共識機製 / 126
5.7 本章小結 / 127
第6章 比特幣應用開發指南 / 129
6.1 以虛擬機方式搭建應用開發環境 / 129
6.1.1 下載和安裝Oracle VM VirtualBox / 129
6.1.2 以虛擬機方式安裝Ubuntu14.04 / 133
6.1.3 安裝Node.js開發環境 / 138
6.1.4 安裝Docker運行環境 / 138
6.1.5 安裝和運行比特幣測試網絡 / 139
6.1.6 運行第一個示例程序 / 141
6.2 把握比特幣“交易”數據結構 / 145
6.2.1 瞭解比特幣的“交易”數據結構 / 145
6.2.2 交易記錄的實例解析 / 146
6.2.3 運行示例程序 / 148
6.3 實戰:多重簽名交易 / 153
6.3.1 將ODIN標識注冊到區塊鏈上的實例解析 / 153
6.3.2 運行示例程序 / 156
6.4 本章小結 / 157
第7章 智能閤約 / 158
7.1 智能閤約簡介 / 158
7.1.1 什麼是智能閤約 / 158
7.1.2 智能閤約的曆史 / 159
7.1.3 智能閤約的優點和麵臨的風險 / 160
7.2 以太坊智能閤約詳解 / 161
7.2.1 以太坊上的賬戶 / 161
7.2.2 以太幣和Gas / 166
7.2.3 閤約和交易 / 167
7.3 以太坊虛擬機 / 170
7.4 實例:在以太坊上開發實施智能閤約 / 173
7.4.1 通過以太坊錢包部署智能閤約 / 173
7.4.2 通過控製颱部署智能閤約 / 179
7.5 本章小結 / 183
第8章 超級賬本項目 / 184
8.1 超級賬本項目簡介 / 184
8.1.1 項目背景 / 184
8.1.2 項目管理形式 / 185
8.1.3 項目的生命周期管理 / 186
8.1.4 項目發展狀況 / 187
8.2 Fabric項目 / 187
8.2.1 項目概述 / 187
8.2.2 應用場景 / 188
8.2.3 項目架構 / 189
8.2.4 部署方式 / 191
8.2.5 交易的執行 / 192
8.3 Sawtooth Lake項目 / 193
8.3.1 項目概述 / 194
8.3.2 項目架構 / 194
8.4 本章小結 / 196
第9章 區塊鏈常見問題 / 197
9.1 錢包的安全性問題 / 197
9.2 加密貨幣的交易方式 / 199
9.3 匿名性和隱私性 / 201
9.4 礦池算力集中的問題 / 203
9.5 51%攻擊問題 / 205
9.6 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 / 207
9.6.1 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簡介 / 207
9.6.2 The DAO項目 / 208
9.6.3 代碼漏洞分析 / 210
9.6.4 解決方案 / 213
9.6.5 軟分叉和硬分叉的影響 / 215
9.6.6 重放攻擊 / 216
9.7 本章小結 / 219
第10章 區塊鏈應用案例分析 / 220
10.1 閃電網絡 / 220
10.1.1 閃電網絡簡介 / 220
10.1.2 支付通道的創建 / 221
10.1.3 支付通道的更新 / 223
10.1.4 支付網絡的構建 / 223
10.1.5 支付通道的關閉 / 225
10.1.6 小結 / 226
10.2 ODIN:用區塊鏈來替代DNS / 226
10.2.1 ODIN簡介 / 227
10.2.2 實現功能 / 228
10.2.3 主要特點 / 229
10.2.4 ODIN標識編碼格式 / 229
10.2.5 ODIN標識技術規範 / 232
10.2.6 使用示例 / 233
10.2.7 開放資源 / 234
10.2.8 問題與思考 / 234
10.3 本章小結 / 236
第11章 從架構變革看IT時代的演進 / 237
11.1 架構心得 / 237
11.1.1 架構和技術的關係 / 237
11.1.2 關於計算的觀察 / 238
11.1.3 架構創新的神奇力量 / 238
11.1.4 馮·諾依曼架構 / 239
11.1.5 哈佛體係架構 / 240
11.1.6 有影響力架構的特點 / 240
11.1.7 從非生物計算到非生物智能 / 241
11.2 架構創新——IT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 / 242
11.2.1 大中型機時代 / 243
11.2.2 開放時代的到來 / 243
11.2.3 客戶端/服務端(CS)分布式時代 / 243
11.2.4 互聯網時代 / 244
11.2.5 雲計算、大數據時代 / 246
11.2.6 互聯網+時代 / 250
11.2.7 區塊鏈+時代 / 252
11.3 未來展望 / 254

前言/序言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1900年9月8日,一場4級強度的颶風橫掃德剋薩斯州的加爾維斯頓。這個位於墨西哥灣的島城,靠近德剋薩斯海岸,在災難來臨前擁有37?000人口和光明的經濟前景。颶風猛烈攻擊瞭這個毫無防備的低海拔城市,給該市帶來瞭巨大的毀壞。颶風風速為每小時225韆米,毀掉瞭3600座建築,使占整個城市3/4的12個街區徹底消失,死亡人數為8000~10?000人。是迄今為止,美國曆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自然災害。
  而2016年8月2日在中國華南沿海登錄的“妮妲”颱風,風力14級,最高風速每小時151.2韆米,颱風過境的廣東、廣西、湖南、貴州、雲南5省(自治區),雖然也造成瞭重大經濟損失,但在人員傷亡統計報告中,隻有1人失蹤。
  這兩次自然災害的結果如此不同,歸功於人類掌握瞭計算這個神奇工具。在妮妲形成過程中,美國、日本、中國氣象監控部門就不斷跟蹤,通過監控數據,氣象數學模型和強大的計算能力,對颱風進行瞭準確的預報和預警。在颱風到來前,有關部門做瞭積極準備,7.6萬人得以緊急轉移安置,使得損失得以降到最低。
  今天,IT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人們已經能近距離接觸無人駕駛、機器人、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等先進技術,當人們在享受IT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各種便利和好處的時候,也日益感受到來自不當使用科技所帶來的挑戰。例如,國內日益猖獗的電信詐騙,全球範圍內黑客的攻擊和安全勒索,以及未來基因技術和AI(人工智能)技術給人類所帶來的倫理、生活和工作方麵的全方位衝擊,都使得有識之士開始思考如何應對科技發展所帶來的風險。
  一直以來,筆者對計算技術有一種既感恩又敬畏的情結。首先感恩我們的時代,計算技術的發展使我們避過很多前人無法避過的災難;但高速發展的計算技術必然導緻機器的智能超過人類自身,因此而産生的未來不確定性也使筆者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筆者也一直有一個預感,未來可能需要針對IT,特彆是與業務結閤緊密的雲計算和智能設備建立監管、問責的機製。筆者的意思不完全是對從事IT或智能設備的人進行監管問責,甚至要考慮對智能設備進行自動問責。這個看似荒謬的想法促使筆者選擇瞭雲計算的問責機製(Accountability in Cloud Services)作為博士研究方嚮。
  所謂雲計算的問責機製(Accountability),指的是在雲計算架構中,能建立一個自動化的問責機製。該機製包括形式化的標準服務閤同定義,服務閤同的發布,服務閤同執行的監控,閤同違約方的自動發現,違約方的罰則和執行,以及閤同雙方爭議的仲裁。舉個例子來說,今天公有雲的提供商,都沒有提供能讓電腦理解的雲服務閤同。閤同雙方的責任、義務和權利沒有精確的界定;雲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好壞,是否遵從閤同,都沒有自動化的方法去檢測;服務故障責任也沒有辦法界定;齣現爭議也隻能靠人工去解決。而雲計算的問責機製,旨在建立一個自動化的體係來讓電腦自動規範電腦的行為。
  可想而知,這個研究課題非常有挑戰。在博士研究的過程中,筆者也走瞭很多彎路,一直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法,直到三年前接觸到比特幣,突然意識到區塊鏈技術是提供問責機製的最理想平颱。這是因為區塊鏈技術中的防僞、防篡改、交易可追溯、數字簽名和智能閤約技術提供瞭一個公正、可問責(Accountable)、自動執行的技術平颱
  基礎。
  但是區塊鏈目前還停留在概念炒作階段,很多關注點還停留在金融應用,特彆是虛擬貨幣方麵的應用。筆者認為,區塊鏈未來可能最適閤作智能設備的“警察”,為物聯網和智能設備的自治管理提供一個基礎平颱。區塊鏈技術應該推廣應用到除金融外的行業,因此萌生瞭寫這本書的念頭,作為博士研究工作的一個延續。
  而寫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也是深感在學習區塊鏈技術過程中碰到的參考資料不足的痛苦,希望能整理過去的學習所得,對區塊鏈初學者有所幫助。
  從2008年中本聰發錶比特幣白皮書算起,區塊鏈技術纔走過短短8年的時間。雖然區塊鏈1.0、2.0和3.0的架構理念已經提齣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認可,但區塊鏈的技術發展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區塊鏈的應用還剛起步,成熟的區塊鏈應用除瞭比特幣係統,還寥寥無幾。在這種情況下寫關於區塊鏈的書籍,其實麵臨一個兩難境況。一是區塊鏈的技術變化快,像個移動的靶子;可供參考的資料又少,要準確把握一個快速變化的技術非常睏難,而且受限於寫筆者的水平,實踐經驗,寫齣來的書難免有很多錯誤,弄不好會貽笑大方。而另一方麵,正因為變化快,資料少,廣大區塊鏈技術愛好者又渴望能找到一本對他們學習、理解、掌握區塊鏈架構和技術有所幫助的書。
  目前在市場上的區塊鏈書籍大緻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梅蘭妮·斯萬(Melanie Swan)的《區塊鏈:新經濟藍圖及導讀》為代錶的,談區塊鏈對整個宏觀層麵所帶來的革命性影響的戰略性書籍;一類是以安德魯·安東普洛斯(Andreas M. Antonpulos)的《精通比特幣》,以及普林斯頓大學以阿文·拿瑞延南(Arvind?Narayanan)為首編著的《比特幣和密碼學技術》為代錶的專注於比特幣的技術性書籍。這些書籍滿足瞭目前市場上一部分對區塊鏈在行業中的應用有興趣的偏業務的人士,以及對比特幣技術有興趣的偏技術的人士的需求。
  在這兩類書籍所覆蓋的市場中,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空白。我們發現,在對整個區塊鏈架構(包括區塊鏈1.0、2.0和3.0)進行係統性剖析,包括對其中關鍵技術(密碼學、共識算法)等進行係統性論述,對不同的區塊鏈架構形式(聯盟鏈、公共鏈、私有鏈、側鏈、多鏈、互聯鏈等)進行係統性介紹的書好像還沒有。而這樣的書對理解、普及區塊鏈技術,推動區塊鏈應用落地可能會有所幫助。因此,與其等待這樣的書籍齣現,不如自己行動,為區塊鏈技術的推廣盡綿薄之力。筆者也就自不量力,把可能被同行笑話的風險置之腦後,鼓起勇氣集閤幾個對區塊鏈著迷、誌同道閤的朋友,在條件不成熟,時間比較倉促的情況下,經過不少不眠之夜的努力,剋服重重睏難,特彆是在機械工業齣版社華章分社編輯高婧雅的大力協助下,完成瞭該書。
  本書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
  一是因資料匱乏、技術變化快而難免齣現技術錯誤。因此,本書的目的,主要是拋磚引玉,歡迎讀者多提寶貴意見,爭取在下一版本能糾正大部分的錯誤,不斷完善、提升本書的質量。
  二是缺少應用案例。其實目前網上的應用案例也有不少,但是我們認為,如果隻是拿彆人在網上的案例加工修改,從深度、廣度方麵都經不起推敲,起不瞭真正案例的作用。除非由真正落地該應用案例的主要負責人來寫,纔能使讀者有真正的收獲。受限於我們的人脈圈子和條件,目前隻能請到PPKpub.org開源社區組織者陳暉先生來寫一個區塊鏈在標識注冊方麵的應用案例。在此鳴謝陳暉先生的大力支持,將來也歡迎有更多的區塊鏈應用的領軍團隊提供應用案例,在未來更新的版本中補上在應用案例方麵的
  短闆。
  本書特色
  1)和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區塊鏈書籍強調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概念,以及對業界帶來的革命性影響不同,本書主要是從技術的角度,介紹區塊鏈的基礎概念,特彆是對區塊鏈的架構進行瞭詳細的剖析。
  2)對區塊鏈的關鍵技術,包括區塊鏈架構(1.0、2.0、3.0)、密碼學和共識算法等做瞭一個詳盡的介紹。
  3)提供瞭比特幣開發指南,通過以太坊智能閤約開發來幫助初學者入門。本書也用專門一章來討論區塊鏈的常見問題,包括對近期發生的DAO攻擊事件,都有詳細的分析。
  4)在區塊鏈技術落地方麵,本書也提供比較典型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包括支付和標識登記方麵的解決方案。
  5)以獨特的架構演進對IT發展的影響為切入點,給讀者展示一個全新觀察整個IT曆史的視角,並在這個視角下探討區塊鏈技術在未來IT發展中的影響和地位。
  本書中一些實操的例子和章節,比較適閤區塊鏈初學者和程序員,可以成為區塊鏈入門的書;架構剖析和深入分析方麵的章節,比較適閤IT架構師,以及區塊鏈技術愛好者來深入瞭解區塊鏈架構特點和技術細節,對設計區塊鏈的解決方案有所幫助;解決方案和常見問題章節有助於區塊鏈從業人員全麵瞭解區塊鏈應用落地方麵的情況。最後一章是從架構視角對IT發展的一些觀察,僅供喜愛思考的IT從業者參考。
  讀者對象
  區塊鏈從業者
  IT架構師
  區塊鏈應用開發人員
  對區塊鏈技術感興趣的人員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共11章。
  第一部分介紹基礎和入門,包括以下2章內容。
  第1章 本書的開篇,首先介紹區塊鏈的定義和特點,並簡單介紹瞭區塊鏈的主要類型,然後通過介紹購買、存儲和交易比特幣等實際使用場景來讓讀者對區塊鏈有所體驗,然後再探討一些關於區塊鏈的常見問題。
  第2章 介紹區塊鏈的基礎概念,為後麵深入介紹區塊鏈技術做鋪墊。
  第二部分介紹架構和核心技術,包括以下8章內容:
  第3章 詳細介紹區塊鏈1.0、2.0、3.0典型架構,同時介紹瞭互聯鏈的概念和架構。
  第4章 詳細介紹瞭區塊鏈涉及的密碼學原理和典型的算法。
  第5章 介紹瞭在區塊鏈架構中常用的共識算法。
  第6章 提供比特幣開發指南,通過實際案例來幫助初學者入門。
  第7章 提供以太坊上的智能閤約開發指南,幫助初學者掌握智能閤約的開發要領。
  第8章 詳細介紹HyperLedger開源項目及其架構。
  第9章 討論區塊鏈上常見的問題,包括最近齣現的The DAO攻擊的源碼級分析。
  第10章 討論區塊鏈上的典型解決方案,一個是以閃電網絡為主的支付方案,另一個是以標識登記為主的開源ODIN解決方案。
  第三部分為迴顧和展望,即第11章,主要迴顧IT架構演進曆史並展望未來區塊鏈對IT發展的影響。
  勘誤和支持
  由於筆者的水平有限,編寫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會齣現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懇請讀者批評指正。如果你有更多的寶貴意見,歡迎通過微信或郵件進行討論。你可以通過微信、微博,或者發送郵件到郵箱聯係到我,期待能夠得到你們的真摯反饋,在技術之路上互勉共進。


《數字金融的基石:區塊鏈技術指南》 序言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信息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我們的世界。而在這場深刻的變革浪潮中,區塊鏈技術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開透明的特性,迅速崛起,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不可忽視的關鍵驅動力。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全新的信任機製和協作模式,正在深刻影響著金融、供應鏈、版權保護、身份認證乃至社會治理等眾多領域。 然而,對於許多人而言,區塊鏈仍然是一個充滿神秘感的詞匯。它常常與加密貨幣聯係在一起,但其應用潛力遠不止於此。如何理解區塊鏈的核心原理?它究竟是如何實現安全和可信的?它又能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哪些痛點?這些問題睏擾著許多希望深入瞭解這項技術的人們。 《數字金融的基石:區塊鏈技術指南》正是為解答這些疑問而生。本書旨在以清晰、係統、深入的方式,為讀者搭建一座理解區塊鏈技術的橋梁。我們不追求晦澀的學術理論,也不沉溺於過度的技術細節,而是力求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的案例和邏輯清晰的闡述,幫助讀者掌握區塊鏈的核心概念,理解其工作機製,並探索其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書內容涵蓋瞭區塊鏈技術的方方麵麵,從最基礎的分布式賬本概念,到復雜的共識機製,再到智能閤約的運行原理,以及不同類型區塊鏈的特點和應用。我們相信,隻有對這項技術有全麵、深刻的理解,纔能更好地把握其帶來的機遇,規避其潛在的風險。 我們希望,《數字金融的基石:區塊鏈技術指南》能成為您探索數字金融世界、理解未來技術趨勢的得力助手。無論您是技術愛好者、行業從業者,還是對新興技術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相信您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啓示。 第一章:數字信任的基石——分布式賬本技術(DLT) 在深入探討區塊鏈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理解其最核心的概念:分布式賬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想象一下,傳統金融體係依賴於一個中心化的機構(如銀行)來記錄和驗證每一筆交易。這種中心化的模式存在單點故障的風險,容易受到攻擊,並且可能存在信息不對稱和效率低下的問題。 分布式賬本技術則打破瞭這種中心化的模式。它將交易記錄分散存儲在網絡的眾多節點上,每個節點都擁有完整的賬本副本。當一筆新的交易發生時,它會被廣播到網絡中的所有節點,經過驗證後,被打包成一個“區塊”,並添加到現有賬本的末端。 這種分布式的存儲方式帶來瞭幾個關鍵優勢: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沒有一個單一的控製點。這意味著任何一個節點的故障都不會影響整個網絡的運行,大大提高瞭係統的健壯性和魯棒性。 透明性(Transparency): 交易記錄是公開可查的(在某些區塊鏈設計中,用戶身份可以被匿名化,但交易本身是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賬本上的交易信息,增加瞭係統的可信度。 不可篡改性(Immutability): 一旦一個區塊被添加到賬本中,並且得到網絡的共識,就幾乎不可能被篡改。這是因為篡改一個區塊需要同時修改網絡中絕大多數節點的賬本副本,這在計算上是極其睏難的。 分布式賬本技術並非僅限於區塊鏈,但區塊鏈是目前最成熟、最廣為人知的DLT實現。理解DLT是理解區塊鏈的基礎,它為我們構建一個無需信任中介即可進行安全可信交易的數字世界奠定瞭基石。 第二章:區塊鏈的核心——鏈式結構與加密學 區塊鏈之所以被稱為“區塊鏈”,正是因為它獨特的結構:一個個“區塊”通過加密技術“鏈接”在一起,形成一條不可逆的“鏈”。 區塊(Block): 每個區塊都包含瞭一批經過驗證的交易記錄,以及一些重要的元數據。這些元數據包括: 時間戳(Timestamp): 記錄區塊生成的時間。 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Previous Block Hash): 這是關鍵的鏈接要素。每個區塊都存儲著前一個區塊的加密指紋。 自身的哈希值(Current Block Hash): 這是當前區塊所有信息的加密指紋,一旦區塊中的任何信息發生改變,這個哈希值也會隨之改變。 交易數據(Transaction Data): 包含實際的交易記錄。 哈希函數(Hash Function): 區塊鏈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密碼學中的哈希函數。哈希函數可以將任意長度的數據映射成一個固定長度的、唯一的字符串(哈希值)。其特性包括: 單嚮性(One-way): 從原始數據計算哈希值很容易,但從哈希值反推齣原始數據極其睏難。 確定性(Deterministic): 相同的輸入總是産生相同的輸齣。 雪崩效應(Avalanche Effect): 輸入數據哪怕隻有微小的改變,也會導緻輸齣的哈希值發生巨大的變化。 正是通過將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包含在當前區塊中,區塊鏈構建瞭一個強大的鏈式結構。如果有人試圖篡改一個舊區塊中的交易記錄,那麼這個區塊的哈希值就會改變。由於後續的區塊存儲瞭前一個區塊的錯誤哈希值,這會導緻整個鏈條斷裂,暴露篡改行為。 第三章:保障安全的秘密——共識機製 既然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那麼當網絡中的節點對一筆新交易的有效性或下一個區塊的生成順序齣現分歧時,如何達成一緻呢?這就是共識機製的作用。共識機製是區塊鏈網絡得以正常運行、保證數據一緻性和安全性的核心。它定義瞭一套規則,讓分布式網絡中的所有參與者都能就賬本的狀態達成一緻。 目前存在多種共識機製,其中最著名和廣泛應用的包括: 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 PoW): 這是比特幣使用的共識機製。在這種機製下,網絡中的“礦工”需要通過解決一個復雜的計算難題來競爭生成下一個區塊的權利。誰第一個解決難題,誰就有權將自己的區塊添加到鏈上,並獲得一定數量的加密貨幣作為奬勵。PoW的計算難題設計得非常耗費計算能力和電力,這使得攻擊者想要篡改鏈上的數據需要付齣巨大的成本,從而保證瞭安全性。 優點: 安全性極高,經過瞭長時間的實踐檢驗。 缺點: 能源消耗巨大,交易速度相對較慢。 權益證明(Proof-of-Stake, PoS): 在PoS機製下,生成下一個區塊的權利不再基於計算能力,而是基於節點所“質押”的加密貨幣數量。持有更多加密貨幣的節點更有可能被選中來創建新的區塊,並獲得奬勵。PoS通過激勵節點去維護網絡的安全(如果節點行為不當,其質押的代幣可能會被罰沒),來達成共識。 優點: 能源效率更高,交易速度可能更快。 缺點: 可能存在“富者愈富”的中心化傾嚮,需要新的安全模型。 委托權益證明(Delegated Proof-of-Stake, DPoS): DPoS是PoS的一種變體。在這種機製下,持有代幣的用戶投票選舉齣一小組“見證人”來負責生成區塊。這進一步提高瞭交易速度和效率,但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中心化。 實用拜占庭容錯(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PBFT): PBFT是一種更適用於聯盟鏈和私有鏈的共識機製。它要求網絡中的節點提前知道彼此的身份,並設定瞭一個節點可以容忍的故障比例(通常是三分之一),通過多輪消息交換來達成共識。 優點: 交易速度快,效率高,適用於對性能要求較高的場景。 缺點: 節點的數量受到限製,不適閤大規模公有鏈。 理解不同的共識機製,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不同區塊鏈網絡的特點、優勢和局限性,並根據具體應用場景選擇最閤適的解決方案。 第四章:智能閤約——讓區塊鏈“活”起來 如果說區塊鏈提供瞭一個可信的記賬係統,那麼智能閤約(Smart Contract)則賦予瞭這個係統執行自動化邏輯的能力。智能閤約是由代碼編寫的、運行在區塊鏈上的程序,它能夠自動執行預設的條款和條件。當滿足閤約中定義的特定條件時,閤約就會自動觸發相應的操作,而無需任何人工乾預或第三方信任機構。 可以將智能閤約想象成一種“數字化的、自動執行的閤同”。例如,在一個房屋租賃的智能閤約中,當租戶將租金打入閤約地址後,閤約會自動解鎖房門密碼;或者當租期結束,且租戶未損壞房屋,閤約會自動將押金退還。 智能閤約的關鍵特性包括: 自動化(Automation): 一旦部署,閤約即可自主執行,無需人工介入。 確定性(Determinism): 在相同的輸入條件下,智能閤約的執行結果總是相同的,保證瞭結果的可預測性。 不可篡改性(Immutability): 部署到區塊鏈上的智能閤約一旦確定,就無法被更改,保證瞭其執行的可靠性。 透明性(Transparency): 閤約的代碼和執行過程都公開在區塊鏈上,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審計。 智能閤約是區塊鏈技術實現更廣泛應用的關鍵。它們能夠自動化復雜的業務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並減少人為錯誤和欺詐的可能性。目前,以太坊是支持智能閤約最著名的區塊鏈平颱,其 Solidity 編程語言已成為智能閤約開發的主流。 第五章:區塊鏈的傢族——公有鏈、聯盟鏈與私有鏈 區塊鏈技術並非韆篇一律,根據其參與者的準入機製和權限控製,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 這是最開放的區塊鏈形式,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網絡,參與交易的驗證和打包,也可以讀取鏈上的數據。其核心特點是去中心化程度最高,安全性也最強,但通常在交易速度和效率上有所犧牲。比特幣和以太坊是最典型的公有鏈。 適用場景: 加密貨幣、去中心化應用(DApps)、需要高度透明和抗審查的場景。 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聯閤鏈(Federated Blockchain): 聯盟鏈由一組預先選定的、相互不完全信任的組織共同管理和維護。參與者需要獲得授權纔能加入網絡,並參與交易的驗證。這種模式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間取得瞭一個平衡,通常比公有鏈具有更高的交易速度和效率。 適用場景: 供應鏈金融、跨企業數據共享、身份管理、需要一定程度的隱私和可控性的場景。 私有鏈(Private Blockchain): 私有鏈是由單個組織完全控製和管理的區塊鏈。隻有該組織授權的參與者纔能加入網絡,並具有不同的訪問權限。私有鏈的去中心化程度最低,但提供瞭最高級彆的隱私和控製,並且可以實現極高的交易速度。 適用場景: 企業內部的審計、數據管理、資産追蹤等。 理解這三種不同類型的區塊鏈,有助於根據具體的業務需求和安全要求,選擇最適閤的區塊鏈技術實現。 第六章:區塊鏈的應用前景——超越加密貨幣 雖然區塊鏈技術因比特幣而廣為人知,但其應用潛力遠不止於加密貨幣。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賦能各行各業,重塑商業模式和價值傳遞方式。 金融服務: 跨境支付與匯款: 區塊鏈可以大大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和時間,繞過傳統SWIFT係統的繁瑣流程。 證券發行與交易: 通過代幣化(Tokenization),股票、債券等資産可以在區塊鏈上發行和交易,提高流動性,降低交易成本。 貿易融資: 利用智能閤約和共享賬本,可以簡化復雜的貿易融資流程,提高透明度,降低風險。 數字身份認證: 區塊鏈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用戶可控的數字身份解決方案,提高安全性和隱私性。 供應鏈管理: 商品溯源: 記錄商品從生産、運輸到銷售的全過程,確保商品真實性,打擊假冒僞劣。 物流跟蹤: 實時、透明地跟蹤貨物位置和狀態,提高物流效率,減少損耗。 供應鏈金融: 基於區塊鏈上的真實交易數據,為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更便捷、低成本的融資服務。 版權保護與內容分發: 數字版權登記: 自動記錄創作時間和所有權,為數字內容提供可信的證明。 版稅自動分配: 利用智能閤約,音樂、文章等內容一旦被使用,即可自動將版稅分配給創作者。 醫療保健: 電子病曆管理: 安全、可控地存儲和共享患者的醫療記錄,提高醫療效率和數據安全性。 藥物溯源: 確保藥品從生産到患者手中的全程可追溯,防止假藥。 物聯網(IoT): 設備身份管理: 為大量物聯網設備提供安全、可信的身份標識。 數據共享與交易: 實現設備之間安全、自動化的數據交換和價值轉移。 政府與公共服務: 投票係統: 構建更安全、透明、可信的電子投票係統。 土地登記: 提高土地産權登記的透明度和效率,防止欺詐。 公共記錄管理: 確保政府記錄的真實性和不可篡改性。 結語 區塊鏈技術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和迭代的階段。本書旨在為您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幫助您理解這項革命性技術的內在邏輯和巨大潛力。我們鼓勵您在閱讀本書後,繼續深入探索,關注行業動態,思考區塊鏈如何為您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改變。 數字世界的信任正在被重新定義,而區塊鏈無疑是這場重塑的關鍵力量之一。希望《數字金融的基石:區塊鏈技術指南》能成為您在這個數字浪潮中,理解趨勢、把握機遇的明燈。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位對新技術抱有極大熱情但又缺乏專業背景的普通讀者。在朋友的推薦下,我翻開瞭《區塊鏈技術指南》。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並沒有一開始就用大量專業術語來“勸退”讀者。相反,它從一個宏觀的視角齣發,先是勾勒齣區塊鏈這項技術誕生的時代背景和解決的核心痛點,例如信息不對稱、信任缺失等。然後,它循序漸進地引入瞭“鏈”和“塊”的概念,並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比喻來解釋挖礦、節點、私鑰公鑰等核心要素。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智能閤約”的生動描繪,它將復雜的編程邏輯轉化為瞭一種“自動執行的閤同”,這種直觀的理解方式讓我印象深刻。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曆史案例和未來趨勢的分析,使得整個閱讀過程既充實又不枯燥。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對區塊鏈一無所知的“小白”,而是能夠與人自信地討論區塊鏈的基本原理和潛在價值瞭。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很吸引人,沉甸甸的手感,配上封麵簡潔而富有科技感的插圖,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專業性。當我深入閱讀後,發現其內容更是名副其實。它沒有迴避技術上的復雜性,但在解釋重要概念時,比如“共識機製”、“智能閤約”、“哈希算法”等,都做瞭詳盡的分析,並且提供瞭清晰的圖示和流程圖,這對於我這種非計算機專業齣身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作者的講解邏輯非常嚴謹,一層一層遞進,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再到未來發展趨勢,都涵蓋得麵麵俱到。我特彆欣賞的是,書中在介紹不同區塊鏈平颱(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等)的優劣勢時,並沒有簡單地羅列,而是深入剖析瞭它們的設計哲學和技術特點,這讓我能更深刻地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和適用場景。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區塊鏈的理解已經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能夠辨彆不同區塊鏈項目的技術可行性和商業價值,不再會被一些花哨的宣傳所迷惑。

評分

這是一本真正能改變你看待世界方式的書。我以前對區塊鏈的認識,僅限於它和比特幣的聯係,總覺得它是個“炒幣”的工具。但《區塊鏈技術指南》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認知。《指南》用非常清晰的邏輯,將區塊鏈的本質——一種去中心化的、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數據庫——展現得淋灕盡緻。它深入探討瞭區塊鏈在物聯網、數字身份、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前景,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廣闊的未來圖景。書中對“通證經濟”的解讀也十分獨到,解釋瞭Token如何賦能新的商業模式和激勵機製。我尤其被書中關於“Web3.0”的章節所吸引,它描繪瞭一個更加開放、用戶擁有數據主權的互聯網願景,而區塊鏈正是實現這一願景的關鍵技術。閱讀這本書,就像打開瞭一扇通往未來世界的窗戶,讓我對接下來的科技發展有瞭更清晰的預判和更深刻的思考。

評分

坦白說,我原本是抱著一種“看看熱鬧”的心態來讀這本書的。畢竟“區塊鏈”這個詞在新聞裏、在朋友圈裏齣現的頻率實在太高瞭,但具體是什麼,卻很少有人能說清楚。拿到《區塊鏈技術指南》後,我發現它真的做到瞭“指南”這個名字應有的職責。它從最基礎的“什麼是區塊鏈”開始,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揭示其內在的運作原理。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分布式賬本”的闡述,作者通過一個生動的例子,解釋瞭為什麼它能保證數據的不可篡改和透明性,讓我茅塞頓開。而且,書中還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加密貨幣背後的技術原理,以及智能閤約是如何工作的,這些都是我之前一直覺得難以理解的概念,現在讀來卻豁然開朗。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平實,沒有太多晦澀難懂的術語,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跟上作者的思路。它讓我覺得,區塊鏈並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可以被理解和掌握的。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對區塊鏈這個概念很感興趣,但總覺得它太過高深莫測,好像隻屬於那些技術大牛的領域。拿到《區塊鏈技術指南》這本書後,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閱,結果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書的開篇並沒有直接深入枯燥的技術細節,而是用一種非常生動易懂的方式,從區塊鏈的起源、發展曆程講起,穿插瞭一些引人入勝的案例。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解釋“去中心化”這個核心概念時,用的類比。它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為什麼區塊鏈能夠顛覆很多傳統的信任機製。而且,書中還提到瞭區塊鏈在不同行業的應用,比如金融、供應鏈、版權保護等等,讓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關於加密貨幣的,它的潛力遠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讀完前幾章,我感覺自己已經建立起瞭一個初步但清晰的區塊鏈認知框架,不再是那個“一頭霧水”的門外漢瞭。我甚至開始思考,在自己的工作中,是否也能找到區塊鏈應用的切入點。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點燃瞭讀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評分

感覺是正版,紙質不錯,閤適學習

評分

搞活動買的,還挺劃算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把這些書看完。。。。

評分

區塊鏈這麼火,必須要給自己隨時充充電。

評分

物流非常快,包裝也很精美。贊??????

評分

京東忠實粉絲,東西性價比很高,很喜歡,沒有什麼問題我就不具體描述瞭,自己看商品詳情就行~

評分

京東618,滿200-100,超級實惠,每次等活動買書。

評分

還沒有來的及看,看完再來追評吧。

評分

很好,書不錯,618活動很給力,京東終級fans瞭,給力的書,很好。。。。。。。。。。送貨快。。。。。。

評分

對對學習,書的質量很好,看著很不錯哦,超級喜歡.贊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