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古舊書經眼錄續集

浦東古舊書經眼錄續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柴誌光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0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上海遠東齣版社
ISBN:978754761140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0867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浦東文化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94
字數:3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收錄瞭明清和民國時期浦東地區文人著作版本的內容簡介,反映瞭浦東古代文人的耕讀生活場景、以詩文會友的社會交際狀況等,體現瞭他們的誌趣及價值取嚮,是瞭解浦東曆史的重要途徑、記錄浦東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該書的齣版,是對浦東古籍整理工作的一大貢獻,對於傳承浦東地方鄉賢的優秀精神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瞭150多種明朝、清朝和民國時期浦東地區文人著作版本的簡介,其版本類型主要包括稿本、刻本、抄本、綫裝本等,其中有些還是海內孤本和珍本。著作的內容涉及經、史、子、集各部類,以集部為主,集部中又以詩集為主。這些著作反映瞭明清和民國時期浦東地區文人的耕讀生活場景、以詩文會友的社會交際狀況等,體現瞭他們的誌趣及價值取嚮。

作者簡介

  柴誌光,上海市浦東新區地方誌辦公室主任。

目錄

明代著作
南遷日記
淮封日記
硃福州集
硃邦憲集
本草原始
石比部集
釋義雁字詩
釋義美人染甲詩
南河全考
南河誌
鎸補雷公炮製藥性解
重修琴川誌
續修海塘錄
鞦水庵花影集
皇明詩選
文翰類選大成
科場條貫
蜀都雜抄
國朝名世類苑
周易參同契
刪補頤生微論
醫宗必讀
三子新詩閤稿
幽蘭草
清代著作
蓼齋集
診傢正眼
脈決匯辨
本草通玄
飲醇堂文集
蒼霞山房雜鈔
詞鵠初編
傷寒大白
空明子先生全集
葉忠節公遺稿
藜照堂詩稿
藥品化義
金管集
花語山房詩文小鈔
東浦草堂集
鏡容冊題詞
歸田贈言錄
荒政輯要
楚詞九歌解
讀騷列論
離騷解
白華後稿
白華前稿
白華入蜀文鈔
白華入蜀詩鈔
刻燭集
官韻考異
十國宮詞
五代宮詞
澹吟樓詩鈔
聽彝堂偶存稿
聽彝堂時文
聽彝堂試體賦
續通誌謚略
奏禦稿存
居敬堂詩稿
五經劄記
南湖舊話
煙霞閣詩鈔
詞苑萃編
紅椒山館詞選
紅椒山館詩選
竇存
曙彩樓詩詞鈔
祛疑說
淞溪遺稿
蕓香草堂雅集
碧落壺遺稿
遣愁山房遺稿
三元地理真傳
儒門遊藝歌訣
小傢語
柘湖姚氏兩先生集
含輝錄
浦南白屋詩稿
二壺中詩稿
見笑集
續刻見笑集
儒林外史評
寶禊軒詩集
鼠壤餘蔬
湖樓校書記
讀儀禮周禮小戴日記
懷舊雜記
寜陽存牘
姚吉仙女史詩稿
姚吉仙女史剩稿
梅花山館詩鈔
浦東中學校雜誌
古文義法匯鈔
新嘉坡風土記
寜陽驪唱錄
壽世青編
延綠樓詩稿
一經軒詩稿
紫薇堂集
芥舟遺稿
雪帆集
靖海誌
說學齋詩
說學齋詩續錄
舒藝齋日記
秘方集要
清泉詩集
內經運氣輯要
醫宗便讀
蔭餘館吟草
小隱山房遺稿
韻篁仙館殘稿
述山詩鈔
硜小齋偶吟
餘園詞稿
春星堂存稿
次厓遺稿
濾月軒詩集
晚香齋詩稿
聽雨樓
說叩
大聖寺顧氏傢乘
陸氏傢譜
高行張氏傢譜
鶴沙瞿氏族譜
陸氏傢乘
梁國喬氏世譜
南匯倪氏宗譜
民國著作
南吳舊話錄
墨稼莊吟稿 寓園叢稿
優曇集
默史先生遺稿
浦東公所第四屆徵信錄
鞦窗課子圖
泮宮話舊錄
錢錄
刻眉彆集
周浦二馮詩草
見齋詩稿
見齋文稿
填詞百法
顧六瑄先生遺稿
秦伯未詩
瓶花館詩剩
浦東公所第十三屆徵信錄
南匯王氏傢譜
二區舊五團鄉誌
周浦南蔭堂姚氏叢刊
硃雨蒼先生遺稿輯存
龍江船廠誌
法國政教考略
桂馨室詩鈔
薌萸詩鈔
友於集
李忠節公集
竹岡李氏族譜
嚮觀橋徐氏世係傢譜
周浦硃氏傢譜
續修鶴沙沛國硃氏宗譜
五團顧氏傢乘
浦東黑橋蘇氏傢譜
南匯縣一團盛氏支譜

精彩書摘

  鞦水庵花影集
  鞦水庵花影集,明代施紹莘著,五捲,明末刻本,書版高19.4厘米,寬26.6厘米,8行20字。捲內題“華亭泖峰浪仙施紹莘子野父著”。捲端有陳繼儒序、顧乃大序、顧胤光序、瀋士麟序和施紹莘自序。
  捲前列有五捲目錄,捲一至捲四均為樂府,捲五為詩馀。該書為施紹莘所作散麯之匯集本。施紹莘係浦東施傢行施大諫之子,清乾隆《南匯縣新誌》第十三捲《人物誌中·文苑》記載“施大諫,字叔顯,施傢行人,幼穎悟,弱冠舉於鄉,閉戶注《老》《莊》,寒暑不輟。子紹莘,廩生,工詩,尤長詞麯。”嘉慶《鬆江府誌》第五十四捲《古今人物傳六》記載“施大諫,字叔顯,上海人,幼穎悟,弱冠登萬曆十六年賢書,不樂仕進,閉門注《老》《莊》,寒暑不輟。子紹莘,字子野,少為華亭縣學生,負雋纔,跌宕不羈,初築丙捨於西佘之北,復構彆業於南泖之西,自號峰泖浪仙。好聲伎,與華亭瀋龍善世稱施瀋,時陳繼儒居東佘,詩場酒座常與招邀來往。工樂府,著《花影集》行世。早夭無子,時論惜之。”施傢行在浦東十九保十二區二十九、三十圖,為施氏世居之地。南匯縣未設立之前,該地屬鬆江府上海縣管轄,清雍正年間,南匯縣建立,該地為南匯縣區域。清雍《分建南匯縣誌》第二捲《疆土誌中·邑鎮》記載“施傢行,在撥賜莊東南二裏許,施氏居第相望,商賈成市,今居民數十傢而已。”乾隆《南匯縣新誌》第一捲《疆域誌·邑鎮》記載“施傢行,邑西北五十八裏,有老宅、東宅、西宅、南宅之稱,統名施傢行,俱清惠公維翰五世祖晚江分建,今惟東宅一經堂及老宅居敬堂尚存”。一經堂為施大諫的宅第,居敬堂為清施維翰的故居。從地方誌書的記載內容可知施紹莘世居浦東施傢行,其後他在佘山和泖邊築屋居住居,故自稱華亭人。在上海縣未建立之前,施傢行之地屬於華亭縣。施紹莘生活的年代在明朝末年,可惜其壽不長,而其纔華盡在文學散麯上。
  《鞦水庵花影集》在曆代地方誌中有記載,清乾隆《南匯縣新誌》第十一捲《藝文誌·集部》記載“《花影集》,施紹莘著。”嘉慶《鬆江府誌》第七十二捲《藝文誌·集部詞麯類》記載“《花影集五捲》,明施紹莘子野著,列入《四庫全書存目》”。光緒《南匯縣誌》第十二捲《藝文誌·集部詞麯類》記載“《花影集》,明施紹莘著”。同治《上海縣誌》第二十七捲《藝文誌·集部詞麯類》記載“《花影集五捲》,施紹莘撰,《文淵閣存目提要》雲,是集前三捲為樂府,後二捲為詩馀,多作於崇禎中,大抵皆愁紅慘綠之詞,子野少負雋纔,作彆業於泖上,又營精捨於西佘,極煙波花藥之美,故自號浪仙,因慕張三影所作樂府,著《花影集》行世”。著名版本學傢王重民在《中國善本書提要》一書中對該書的著錄雲“捲端五序皆不記年月,頗似入清以後刻本。按天啓五年紹莘古十八,正其學成時期,故集內多天啓間作品。此本蓋刻於明印於清耳。”上述藝文誌均著錄《花影集》而無鞦水庵字樣,鞦水庵是施紹莘西佘山彆業中的一處建築。在《花影集》第一捲泖上新居一首麯後有彥容跋曰:“子野有宅一區在城東偏,然性宜泉石,不樂厘市,因營先公菟裘於西佘,遂葺就麓新居,齋曰三影,亭曰眾香,庵曰鞦水,樓曰罨黛,曰妍穩,軒曰語花、曰聊復,更有竹間水上,西清敬寮,一燈十笏諸勝。”施氏彆業實為一處園林勝景。施紹章一生喜愛花草,他曾在一跋語中言:“一生與花作緣,無日不享供養。”可見,該書取名《鞦水庵花影集》就不難理解瞭。
  施紹莘的樂府散麯在中國文學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擅長於捕捉生活中的各種人情物誌,以另闢溪經的創新手法,來抒發對人生和大自然的感悟。如《構花》一麯他是這樣寫的“天涯日暮,江頭春尾,漢苑隋堤休矣。模糊如夢,一痕驚破遊絲。偏嚮酒旗風底,畫舫欄邊,唐突無規矩。一從飄泊也不來歸,但林外聲聲哭子規。留不住,推不去,有人獨立斜陽裏,懷古淚,送春懷。”春日飛飛揚揚的楊花,使施紹莘生發齣“模糊如夢”的感受,最終引齣日暮夕陽下的送春情懷。極普通的一個春景在作者的筆下變得迴味無窮。
  後人對施紹莘散麯很推崇,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博古堂重刻該書。民國十九年(1930年)任訥編《散麯叢刊》,其第十一種為《花野集》,由中華書局仿宋鉛印。1994年謝伯陽編《全明散麯》,也收入《花影集》,該書由齊魯書社齣版。有專傢認為施紹莘的散麯為明人散麯中之大成者,可推有明一代散麯之冠。陳寅格的《柳如是彆傳》中,也多處言及施紹莘。
  該書除刻本外,另有鈔本流傳,中國國傢圖書館即藏有明鈔本。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中國國傢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藏有明刻本《花影集》,上海圖書館另藏有清刻本《花影集》。
  刻本和鈔本在序言的收錄上略有差異,鈔本沒有施紹莘的自序。現錄刻本中的施紹莘自序於後:“峰泖浪仙行吟,山榖盤礴,煙水如橋,木如寒灰。我喪其我,不知我為何等我也。一日刺杖,水涯撥苔花,數遊魚藻間萍破,見耳目口鼻浮浮然在水麵焉。因有念言此是我耶,抑是影耶,影肖我耶,我肖影耶,我之為我亦幻甚矣。何必多識字,日夜與柔管作緣,平生寡交遊,偏與毛氏之宗姓世世結納狎之曰管城子,尊之曰穎君,以之電掃橫行,則署之曰藏鋒都尉,且愛之恤之珍之秘之。不用之於名場呫嗶,而用之於韻事風流。不用之於詁語酸言,而用之於雄詞藻句。不用之於雌黃恩怨,而用之於嘯詠吟諧。不用之於歌功侫德,而用之於惜粉憐紅。不用之於書筭持籌,而用之於風人騷雅。不用之於北關封章,而用之於東皋著述。不用之於青史編年,而用之於春衫記淚。不用之於諛辭錶墓,而用之於艷句酬香。不用之於枉駕高軒,而用之於過溪枯衲。庶幾無負於柔管哉,宜其感恩思報而辛苦隨我一生也。但綺語之業日深月積,抑何不自愛至此矣。猶記十六七時便喜吟詠而詩馀樂府於中為尤多。十馀來年,費紙不知幾十萬,嘗貯之古錦囊。桃以筇竹杖,嚮桃花溪畔,杏樹村邊,黃葉丹楓,白雲青嶂,席地高歌一兩篇,雖不入諸律亦復欣然自喜。山童騎黃犢負夕陽而歸,亦令拍手和歌,唱於互答,因擇其聲之幽脆者,命歌工數以音律。於是花月下香茗前,詩酒畔風雪裏,以至茅茨草捨之酸寒,崇颱廣囿之弘侈,高山流水之雄奇,鬆龕古室之幽緻,麯房金屋之妖妍,玉缸珠履之豪肆,銀箏寶瑟之縈魂,機錦砧衣之愴思,荒颱古路之傷心,南浦西樓之感喟,憐花尋夢之閑情,寄淚緘絲之逸事,分鞵破鏡之悲離,?枕聯釵之好會,佳時令飾之杯觴,感舊懷恩之涕淚,隨時隨地莫不有創譜新聲稱宜迭唱。每聽雙鬟笠子拍闆一聲,則泬?傳響,情境生動,可謂極風情之緻享交字之樂矣。但浮沉濁亂,於此中我正為我,身心性命憂耳。謂當傾篋中藏,吹杖頭火嚮稻花風裏,舉蒲葵扇呼鳴鳴而播之。我見其灰飛煙滅,而我之真麵目始具矣。適有客至,倚權與語,客曰嚮聽爾詞耳根快矣,獨不可使眼根亦受用乎?請授梨棗,使世間有眼人飽看一迴也。浪仙對曰,我寫不言之句,故將以手為口,爾聽無聲之詞,乃欲以目易耳耶!我且不知爾之非我,我之非爾,爾猶執耳之非目,目之非耳耶?爾不見夫花影乎,花之影,影即非花,影中之花,花即是影。然則何有何無,彼何此焉。知殊聲絹字非已,飛之劫灰而本無之幻相也哉,故爾若作句字觀,則些些綺語永為拔舌成案;若作花影觀,則滿紙鬍言隨口變滅。疏影稀微已為我嚮佛懺悔久矣。雖謂梓氏之刀為祖龍之火可也。客曰命之矣。乃私授剞劂而即銀,浪仙之語為之序,蓋序之變格也。”
  皇明詩選
  《皇明詩選》十三捲8冊,雲間李雯、陳子龍、宋徵輿編輯,明崇禎年間刻本。書版高19厘米,寬14.5厘米,書版半頁9行,有行欄綫,行18字,小字雙行。四周單邊,白口,單魚尾,上書口刻書名。捲內題“雲間陳子龍臥子氏、李雯舒章氏、宋徵輿轅文氏同撰。”書前有李雯、陳子龍、宋徵輿所撰序文三篇。
  該書始編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費四年時間而編輯完成。全書十三捲,按體載分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五方排律、古樂府8個類彆入選明代詩人有185人,共收錄詩1205首,其中李夢陽、何景明、李攀龍、王世貞四位詩人的詩最多有522首,李夢陽有116首,何景明151首,李攀龍155首,王世貞100首。該書為明詩精選本。
  據清雍正《分建南匯縣誌》第九、十捲《人物誌》記載,李伯璵,字君美,所城人,舉人,官至淮府長史,子李清、李澄均中進士。第八子李深,太後召入賜李傢貴後常居郡城鬆江集亭,故其子孫在《鬆江府誌》加入華亭。李煥然,,字子文,李伯璵曾孫,傢多藏書,教授裏中,孫子李逢申。李逢申,字延之,李伯璵五世孫,萬曆時進士,官工部主事,子李雯。李雯,字舒章,文間名海內。另據乾隆《南匯縣新誌》第十二捲《人物誌》記載,“李煥然,字子文,伯璵曾孫。仲子可教,孫逢申。”“李逢申,字延之,伯璵五世孫,可教子。長子雯。”由此可知,李雯,父季逢申,祖父李可教,曾祖父李煥然,五世祖輩有李清、李澄、李深、六世祖李伯璵。而李伯璵居南匯城,南匯城曾稱金山衛南匯所城,故誌書中稱所城人,但至李雯時,已遷居鬆江府城內。嘉慶《鬆江府誌》第七十七捲《名跡誌·第宅上》記載:“工部李逢申宅在榖陽橋,有笏溪草堂,逢申築以奉父可教,可教自有記。”
  清乾隆《南匯縣新誌》第十二捲《人物誌·孝友》記載:“國朝李雯,字舒章,邑諸生。父逢申官工部主事,遭誣謫戍,雯匍匐走京師,訟其冤。甲申,父殉闖難,雯募棺殮之,饘粥不進者纍日。本朝定鼎,內院諸大臣,憐其孝且知其纔,薦授宏文院中書。丙戌,以父喪歸葬,鏇卒。”嘉慶《鬆江府誌》第五十六捲《古今人傳八》記載:“李雯,字舒章,上海人,逢申子,為諸生。與陳子龍、夏允彝齊名。逢申死闖難,雯在邸捨聞難,絮血行乞,朝夕哭不絕聲,聲息奄然,守父棺不他徙。五月初一日,王師入京城,內院諸大臣憐雯孝且奇纔,薦授宏文院撰文中書捨人。世傳國初時間高文典冊鹹齣其手。乙酉充順天鄉試同考官。丙戌,請於朝以父喪歸葬,鏇卒。著有《蓼齋集》五十二捲。”
  清乾隆《婁縣誌》第二十五捲《人物傳六》記載:“李雯,字舒章,逢申子,為諸生,與陳子龍、夏允彝齊名。逢申死闖難,雯在邸捨聞難,絮血行乞,朝夕哭不絕聲,氣息奄然,守父棺不他徙。王師入京城,內院諸大臣憐雯孝且奇其纔,薦授宏文院撰文中書捨人,一時典冊鹹齣其手。順治三年,請於朝以父喪歸葬,鏇卒。”乾隆《婁縣誌》第十七捲《選舉誌》記載,明萬曆三十四年,李逢申考中舉人,榜名李見素。明萬曆四十七年,李逢申考中進士,官工部郎中。李逢申父李可教因子貴得贈工部主事。李逢申從子李綺於崇禎七年考中舉人,榜名錢綺,崇禎十三年考中進士,官廣東提學副使。李雯於清順治二年薦授中書捨人。
  從地方誌書的記載來分析,李雯所處的時代,南匯縣還未建立,其地域屬鬆江府上海縣,故稱上海人。李雯的六世祖李柏璵居在上海縣所屬的南匯所城內,而其子孫後遷居鬆江府城內。當時鬆江府的府治設在華亭縣城內,婁縣的縣治也設在華亭縣城內,華亭縣城內的地域分屬華亭縣和婁縣。而李雯父親李逢申的宅院在婁縣管轄的區域內,故婁縣地方誌書記載李逢申、李雯為婁縣人。因此,筆者認為,李雯祖上居住在上海浦東南匯城,而李雯齣生時,其父李逢申已居住在鬆江府城內,稱李李雯為上海浦東人和婁縣人均可。
  在鬆江府城,李雯與同城居住的著名文學傢陳子龍、宋徵輿等交往密切,因鬆江古稱雲間,所以被稱為“雲間三子。”
  該書有選詩凡例9則,錄於後:1、此書始於庚辰。成於癸未。凡四載矣。閱名傢文集四百一十六部。名傢詩選三十七部。時日既久。收采亦博。論定而後付梓。覽者鑒之。2、庚辰春夏。與闇公徐氏。共為此書。未幾北上。遂不獲觀成。然舉事之初。實晨夕商搉者也。3、選中所載。鹹屬徃賢。葢以當代名傢,全集未定。未敢遽為論次。4、此書行世。具見本朝風雅之盛。將垂諸久遠。故論斷頗嚴。鄙意畧具三序及時諸評中。茲不復贅。5、濟南明詩選。於詩文原本。或易一二字。或刪去數語。頗有功作者。雯等間仿其例。亦百中之一。覽者不必緻疑。至於所傳異辭。則從善本。6、萬曆天啓之間。作者或盛有時名。而於法未閤。故所選寥寥。至有闕如者。然其全集。相與諦觀。殊不敢忽。7、四言古詩。本朝作者雖多,然皆擬三百篇。宗尚遠矣。宜彆成一書。以備文獻。故此選不載。8、詩文佳惡。不在字句之間。所以古無丹黃。今時俗耳目。若有不可少者。故聊存標識。傳之久遠。自應汰去。9、三唐詩選。或失之寬。或失之簡。謬為摺衷。庶幾不負作者。已有成書。行將繼齣現。癸未早春雲間李雯陳子龍宋徵輿共識於會稽會署之清音堂。
  李、陳、宋三子均為該書撰序,現錄李雯序言於後:“夫時俗易好。山川異音。風騷之作。隨世適化。嗚呼尚矣。然降自三百。漢魏以來。下迄盛唐各建美一代。靡有兼綜。至於昭代二祖列宗。文治昭明。遂通群軌。而高材之士。心應風雅者。亦復上采下獲。風律畢臻。聲詩之道。於是備焉。紀厥源流。殆有三變。洪永之初。草昧雲雷。靈颱偃革。萟林未薙。而精英澄湛之風。已魄已兆。時則有季廸伯溫唱之。而袁楊諸公和之。皆飚然特起。纔穎初見。雖騰踔甫驚。而流風不競。俚者猶雲。腐者猶宋。至於弘正之間。北地信陽。起而掃荒蕪。追正始。其於風人之旨。以為有大禹決百川。周公驅猛獸之功。一時並興之彥。蜚聲騰實。或咢或歌。此前七子之所以楊丕基也。然而二氏分流。各有疆軫。勁者樂李之雄高。季者親何之明婉。葢纔流競爽。而風調不閤者。又三四十年。然後濟南婁東齣。而通兩傢之郵。息異同之論。運材博而構會精。譬荊棘之既除。又益之以塗茨。此後七子之所以楊盛烈也。自是而後。雅音漸遠。曼聲並□。本寜元瑞之儔。既夷其樊圃。而公安竟陵諸傢。又實之以蕭艾蓬蒿焉。神熹之際。天下無詩者葢五六十年矣。予小子不敏。嘗與同學之士。臥子陳氏。轅文宋氏。切磋究之。痛蜩螳之群鳴。憫英韶之莫嗣。遂摉材覃思。紹興絕業。曆序一代之作者。裒其尤絕。附於采風之主。亦其勉厥所學。昭示來者。用彰本□之巨麗雲。”華亭李雯撰。
  該書對所選詩還略加評語,有一人之評語,也有三人之評語。如袁凱的古樂府《楊白花》“楊柏花,飛入深宮裏。宛轉房攏間,誰能復禁爾。鬍為高飛渡江水,江水在天涯。楊花去不歸,安得楊花作楊樹,?問深宮飛不去。”李雯評語曰:“相傳為故君之思意,特悲婉。”宋徵輿評語曰:“亦是晉宋間謠詞一派,但其寄意深厚,自是至性人語。”陳子龍評語曰:“感慨深長。”各詩的評語長短不一,但見底頗深。
  《明史》第九十九捲《藝文誌四》著錄有“陳子龍《明詩選》十三捲。”清嘉慶《鬆江府誌》第七十二捲《藝文誌·集部總集類》著錄有“《明詩選》十三捲,明陳子龍臥子編。”
  ……

前言/序言

  對於地方鄉賢的優秀精神思想的傳承,有多種方法與途經,其中對鄉賢的手澤著作的收集整理乃至重新齣版是一項很重要的傳承方法。就浦東地區而言,明清兩代有誌書記載的浦東籍曆史人物所撰的著作不下有500多種,這些著作不少是被譽為鄉賢者的著作,更多的是有功名的進士、舉人、秀纔們的著作。這些著作是浦東地方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自然災害及戰火等原因,這些著作留存至今的已為數很少,如何收集整理這些著作是一個難題。但傳承地方曆史文化,離開瞭這些著作也是難以做到完整的,因此,對地方曆史人物的著作必須進行收集整理。經過近十年的不斷搜尋,筆者得到瞭近五百餘種浦東籍曆史人物的著作的復印本。五年前,筆者與同事編輯齣版瞭《浦東古舊書經眼錄》,其收錄古舊書162種。近幾年來,又陸續收集到瞭150多種古舊書,這些古舊書是瞭解浦東的曆史文化的重要途經,也是浦東地方文化曆史的重要載體。這些著作有的是刻本,有的是稿本,有的是鈔本,能流傳至今十分不容易,我們今日更當寶藏之。有的版本已是海內孤本和珍本,而稿本尤為珍貴,十分有必要加以整理。
  這些著作的內容涉及經、史、子、集各部類,而以集部為重,集部中又以詩集為多。這也反映齣瞭浦東古代文人們以詩言心聲的特點,也反映齣瞭中國古代農耕社會中一般底層文人耕讀生活的特色。從詩集中也可以看到古代文人以詩文會友的社會交際狀況,從中也不難分析齣文人們的誌趣及價值取嚮。
  從浦東曆代人物的著作內容看,在學術上雖然未形成浦東的學派,在文學上未形成浦東的流派,但同樣在中國的經學學術史也有浦東的人物和著作,在詩歌史上同樣有浦東的詩人和作品。從宋代開始,浦東就有人對中國傳統經典著作進行銓釋,如儲泳的周易參同契注、陸深的詩與書法,孫緻彌的詩詞創作,張照的書畫鑒賞與書法;陸锡然的四庫全書編輯,張文虎的文獻考注與刊刻,瀋樹鏞的金石鑒定,於鬯的經學注釋,等等,他們與中國傳統的考據學術研究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妨可以稱其為“浦東學派”。傳統文化在浦東大地上曾經燦爛耀眼。
  由於浦東特殊的地理環境,濱海之地,大片新土地不時浮齣水 浦東古舊書經眼錄續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浦東古舊書經眼錄續集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浦東古舊書經眼錄續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浦東古舊書經眼錄續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浦東古舊書經眼錄續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