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是一本隨筆集,真實地呈現齣俞吾金教授對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種種反思。該書主要分為:文化與文明、學術與批評、探索與創新和印象與感悟四個部分。在這個思想缺位的時代,該書從日常生活齣發,召喚齣瞭思想的神奇力量,不僅為個人,而且更為當代中國文化的發展指明瞭方嚮。
目錄
文化與文明
文化發展的新反思
文化生活中的“修辭學轉嚮”
文明之憂思
走進文本與走齣文本
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政治訴求
啓濛的缺失與重建
當代中國文化的內在衝突與齣路
當代中國文化的哲學診斷
培植公平正義觀念的文化土壤
城市文化的內涵發展
文藝散論
學術與批評
告彆“自說自話”的時代
批評的變質與重建
學術領域裏的“平均主義”傾嚮
學術上的推進,還是學術上的應景
學術論著如何提升自己的質量
學術規範、學術民主與學術自由
治學態度與學術規範
學術誠信之我見
應該重視學術規範的建設
如何談論學術規範
學術規範的靈魂是學術創新
學術創新和學術規範中的曆史意識
學術創新的前提
文科學術期刊建設之我見
拓展學術對話的空間
該不該批評病態的審美現象和觀念
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
探索與創新
為理論創新營造良好的環境
新世紀呼喚理論大師
“主體問性”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概念
理性在現代性現象中的四個嚮度
超越實用理性,拓展人文空間
嚮主觀世界迴歸
問題意識:創新的內在動力
曆史主義和曆史性
喜劇美學宣言
“名言”探源
印象與感悟
嚴謹治學立身,自主創新報國
以生命追求真理
有容乃大
朝著反思性的人文社會科學
世界中國學研究的重大轉摺
如何寫好毛澤東
“做學問”與“找差異”
當代虛無主義省思
“僞民俗”可以休矣
如何看待邊地文化的興起
樣闆戲與懷舊
化腐朽為神奇,變陰影為陽光
經典解讀中的內在張力
《光華文存》總序
評《20世紀思想傢辭典》
創建新的精神傢園
西藏紀行
印度印象
理解瑞士
精彩書摘
《哲學遐思錄》:
人與自然
北京和蘇黎世之間的飛機航班一周隻有一次,這至少從一個側麵反映齣中國與瑞士乃至整個歐洲的聯係還不怎麼緊密。這個遺憾卻為我們在三天會議之後能有另外三天來領略瑞士的自然風光提供瞭契機。作為“世界花園”的瑞士處處顯示齣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的關係。由於時間比較緊,我們沒有機會南行到日內瓦去欣賞日內瓦湖的旖旎風光,但離開聖加侖不遠的、一望無際的博登湖和氣勢磅礴的萊茵瀑布又使我們的遺憾宛然冰釋。博登湖邊綠樹掩映,湖水清澄,湖麵上白帆點點,遠處是群山的淡淡的影子。站在岸邊,油然而生“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的動感。但轉念一想,自己已近天命之年,光陰虛擲,歲月蹉跎,不免興盡悲來。
萊茵瀑布給我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當奔騰的水流由於巨大的落差發齣雷鳴般的吼聲,當風捲著乳白色的水汽迎麵嚮我撲來的時候,我突然感受到自然的原始的野性和不可徵服的巨大的力量。在城市裏生活慣瞭,很容易把自然理解為一個任人打扮的、十分聽話的女孩。實際上,在城市裏,人們習慣於把自然囚禁在水泥圍欄之中,這仿佛是為瞭迴應自然的敵意,即每個城市都處在自然的包圍之中。隻有當人們走嚮自然,震撼於自然的原始的力量時,纔能解除自己的自我中心主義,纔會放棄徵服自然的誇張的念頭。古人和近代人都以徵服自然為目的,結果造成瞭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破壞瞭的環境倒過來報復瞭人類。我們常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來形容某些愚蠢的人,但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這不正是人類行為的真實寫照嗎?人類經常陷入的悖論在於:當他認為自己做瞭許多有重大意義的事情時,這些事情的意義遠比他自己想象的要小;反之,當他認為自己沒做什麼有害的事情時,他的行為所造成的消極的結果遠比他自己想象的要大。在曆史和實踐中付齣瞭慘重的代價之後,當代人終於通過像海德格爾這樣的哲學傢說齣瞭人類應與自然保持的新的關係,即“守護自然”。
我站在萊茵瀑布前,雖然感受到自然的巨大的力量,但在前擁後擠的遊人中,卻失去瞭陳子昂所吟詠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空靈的意境。當代人的可悲不僅在於失去瞭自然,而且也失去瞭空間。在擁擠中生活乃是當代人的普遍的命運。當西方人站在進齣海關的一米綫外或當他們遠遠地站在自動取款機前耐心地等待他人取款時,他們常常為自己享有的這種“私人空間”而感到驕傲。其實,這樣小的空間隻是留給工具理性的,至於價值理性,需要大得多的空間纔能啓動。在擁擠中,一切靈感都會消失。當代人的不幸還在於,他們在旅遊時總是受照相或攝像之害。人們常常譴責那些把“某某某到此一遊”刻在樹上或牆上的低俗的遊客。其實,仔細想來,照相或攝像不正是以看起來似乎顯得高雅得多的方式在重復同樣低俗的遊戲嗎?當代的遊人其實並不真正地醉心於觀賞自然風光,他們隻是滿足於把自然風光和自己的光輝形象留在攝影器具裏。正如當代的不少大學生熱心的並不是學英語,而是學考英語。一旦形式取代瞭內容,現象消滅瞭本質,剩下來的還有什麼呢?當遊人們(有時也包括我自己)繁忙於攝影或被攝影的時候,他們放棄的不正是旅遊中最應當保存的寶貴的東西嗎?有時候我想,如果李白和杜甫都擁有一架照相機的話,他們還能寫齣這樣美麗的詩句來嗎?
到自然風景優美的地方去旅遊,乃是人對自然的返迴。按照斯賓格勒的說法,生活在城市的“石化”的環境裏,文化會隨之而衰退。他曾經斷言,幾乎所有的文化都發端於鄉村,衰落於城市。不管他的看法是否正確,不斷返迴自然乃是人類的永恒的情結之一。人不應當自私地把自然理解為使用價值和取用對象,而應把自然理解為自己生命的保姆,應當保護自然,維護自然的安寜,尊重自然運動的規律,不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自然。當自然不再被分割為碎片,不再為水泥欄杆所圍睏,不再是人們必須驅車幾百韆米纔能一睹芳容的“聖地”,而成為人類生活的普遍環境時,人的生活纔真正達到瞭人的水平。
……
前言/序言
哲學遐思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