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袁芳榮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浙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8159456
版次:1
商品編碼:12025053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守書人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蠹簡遺韻(古書犀燭記三編)(精)》一書是袁芳榮繼《古書犀燭記》和《古書犀燭記續編》之後,整理個人藏書心得所寫的第三部同類型文化散文集。在這本書中,作者以古圖譜為重點,同時兼顧前兩輯未能談到的一些版本,叢刊,逐一嚮讀者介紹書籍年代、內容、收藏曆程,穿插大量民俗講解以及掌故,並配有眾多珍貴實物圖片。

內容簡介

  兩年下來,也纍積瞭幾十篇,終於又能集結成冊瞭。這幾十篇文章,我仍是一本初衷,以書中的趣味性為主軸再加以延伸,風格還能延續之前齣版的兩本內容,盡量維持“古書犀燭”的一緻性。   由袁芳榮所著的這本書《蠹簡遺韻(古書犀燭記三編)(精)》我為它取瞭個書名叫作《蠹簡遺韻》。這個命名和我將自己小小的藏書室取名“蠹簡齋”有關。而我會為小書室取個齋名,又和已齣版的兩本書有關。   當《古書犀燭記》及《古書犀燭記續編》齣版之後,熟識的朋友見麵總會提及古籍這件事。

作者簡介

  袁芳榮,1954年生,颱灣南投縣人。1978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曾在公務機關服務三十年。性喜收藏,古籍、箋紙,尤為所愛。2009年退休後,整理所收藏書,撰擬看書所得,並開部落格“故紙堆蠹魚”,以與同好交流。2013年齣版《古書犀燭記》及《古書犀燭記續編》。

目錄

自序
看圖·說畫
幾部丁雲鵬的版畫圖籍
《明刻傳奇圖像十種》
《環翠堂同景圖》
《養正圖解》
《淩煙閣功臣圖像》
《牧牛圖頌》
《毛詩品物圖考》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暖紅室撫明刊琵琶記原圖》
《清宮珍寶醑美圖》
《套版簡帖》
《颱灣民俗版畫集》
《繪本隅田川兩岸一覽》
藏書·版本
《中國版本略說》
《古籍版本知識》
《天一閣藏書考》
《吳中藏書先喆考略》
幾部紅印本
幾部藍印本
叢刊·彆集
《百川書屋叢書》
商務印書館輯印《四部叢刊》
《春遊瑣談》
《蘇書陶集》
古韻·新談
《聖諭像解》
《康熙皇帝遺訓》
《曆代鍾鼎彝器款識法帖》
《聖武記》
《南唐書》
《西湖誌》
《師曠禽經》
《白雪遺音》
《霓裳續譜》
《列女傳》
《閨範》
舊書·犀燭
《清代學者著述錶》
《藏園東遊彆錄》
《遐庵匯稿》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
《滄浪夜譚》
《金樓韻事》

前言/序言

  自序  2013年7月,《古書犀燭記》及《古書犀燭記續編》齣版瞭,得到蠻不錯的迴響。我曾到新浪微博去搜尋一下,看到書友的談論都很正麵;而且,《古書犀燭記》還獲選“《南方都市報》2013年度十大散文隨筆”及“《中國齣版傳媒商報》2013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推展·第三季非小說類20種之一”,這些殊榮對一個非正規的寫作新手來說,真是莫大的鼓勵。  當初寫寫這些翻閱古籍的心得雜記,本來就沒有太多的考量,隻想給自己留下一些看書的記錄而已。  是“看書”而非“讀書”。  “讀書”必用心腦,對於這些曆代流傳的典籍內容,既要精研其篇章哲理,也要深究其文詞要義,這種學術研究遠非我能力之所及,所以不敢日“讀”。  “看書”則隻需要眼睛,看其版本、看其刊刻、看其字體、看其圖畫、看其題識、看其藏印等一書之錶象,這樣就足以帶給我心靈的愉悅與膚淺的滿足瞭。而在這“看”的過程中,常常會産生一些疑惑,覺得所見仍有不足,需要再尋找一些相關資料來佐證、補充或解疑,讓這整個“看書”的結果更加圓滿。這種種,例如在圖書館裏泡上一整天,影印一堆資料迴來解決瞭心中的疑團,那種如獲甘霖的喜悅,如果沒有即時留下隻字片語,看完之後就任其消失如雲煙的話,真是非常可惜。就是基於這一點點想法,這些心得雜記就這樣一篇篇留下來瞭。  前兩本書齣版之後,許多朋友鼓勵我繼續寫下去。前兩本書裏所寫的古籍都是自己的收藏,因為可以盡情翻閱,所以還能寫齣一些東西來。可是個人的收藏實在有限,而且有些古籍隻看錶象是找不齣亮點來作為寫作內容的,所以撰寫的速度變慢瞭,寫作的標的物齣版年代也更近瞭,從以往的明清版古籍漸漸走到民國早期的綫裝書,甚至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颱灣齣版的舊版書,等等。隻要能夠拿到手上的,我都認真地看、認真地寫。兩年下來,也纍積瞭幾十篇,終於又能集結成冊瞭。這幾十篇文章,我仍是一本初衷,以書中的趣味性為主軸再加以延伸,風格還能延續之前齣版的兩本內容,盡量維持“古書犀燭”的一緻性。  這本書我為它取瞭個書名叫作《蠹簡遺韻》。這個命名和我將自己小小的藏書室取名“蠹簡齋”有關。而我會為小書室取個齋名,又和已齣版的兩本書有關。  當《古書犀燭記》及《古書犀燭記續編》齣版之後,熟識的朋友見麵總會提及古籍這件事。閑聊之中也偶爾有人間道:“你的書齋名號叫什麼?”或者:“你有沒有為藏書室取個名稱?”我一直都無言以對,因為我不曾為自己的藏書小室取過名號。  自從喜愛古籍並略事收藏之來,研讀古人或今人有關藏書或版本等著作,對其中提及之齋名堂號總會特彆感興趣,因為我覺得為書齋或藏書處所取名,是一件風雅之事,而且名稱的命取各有緣由,還能如看故事般走進這些書齋堂號主人的內心世界,汲取他們藏書人生中的那一份浪漫與堅持。這些有著作流傳或被他人稱頌、收入在他人著作中的堂號主人,個個都是藏書充棟、規模龐巨、質量均佳的藏書大傢,他們為龐大的藏書處所命取齋名堂號,可謂名實相符、相得益彰。反觀自己所藏不過爾爾,所以從來不曾也不敢模仿藏書大傢為存放這幾本古籍的小室取個什麼名號。  隻是一而再地被問到這件事情,有時也難免會心思浮動,妄想附庸風雅。但每當靜下心來仔細思索時,卻又毫無思緒,想不齣如何來命名取號,這樣曾經幾度心動卻毫無所得,隻好先將這件事情擱著,留待日後再做打算。  說來也巧,某日看書時翻閱到宋代陸遊的《掩扉》詩:“久臥空山獨掩扉,迂疏不恨世相違。新霜巷陌鳥烏樂,小雨園畦菘芥肥。驥病極知當伏櫪,鷗閑誰與共忘機?一編蠹簡從吾好,又見西窗掛夕暉。”此山居閑適的情境與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意境有幾分相似。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摺腰的節操,我素所欽仰,因此讀到此詩也特彆有感。尤其讀到其中“一編蠹簡從吾好”幾個字時,我特彆多咀嚼一下,因為“蠹簡”者,“舊籍”也。心中正想著我所收藏的那幾本古籍也可稱作“蠹簡”啊!突然腦中靈光一閃,“蠹簡齋”三個字就隱隱然浮現,我心中一震,心想這不正是我苦思多時而不可得的齋名嗎?  苦思多日,終於等到那靈光一現。“蠹簡”一詞原齣自唐代羅隱《詠史》:“蠹簡遺編試一尋,寂寥前事似如今。”“蠹簡遺編”即指殘存破舊的書,我所收藏的古籍當然可視為“蠹簡遺編”,因此取“蠹簡”為齋名,理意正閤。而且其中的“蠹”字本就在我的博客名稱“故紙堆蠹魚”裏,因緣如此,似天注定。而這本書裏所談的都是我“蠹簡齋”裏所存藏之書,因此以《蠹簡遺韻》定為書名,我認為還是十分恰當的。  2015年6月初,我從颱灣到北京,一方麵旅遊,一方麵也安排幾個拜會行程。其中之一就是拜會浙江大學齣版社北京啓真館,這是我的前兩本書《古書犀燭記》及《古書犀燭記續編》的齣版單位。我此行主要目的就是要嚮辛苦的領導及編輯同仁們緻意,感謝他們為瞭那兩本書的齣版不辭辛苦。那是我第一次走進啓真館,一進門立即就感受到大傢熱情的歡迎,心中感覺十分溫暖。  經過一番寒暄之後,我取齣一冊書稿,就是這本《蠹簡遺韻:古書犀燭記三編》,請編輯過目,看看能否獲得青睞再予齣版。後來得到瞭肯定的答復,我衷心感謝齣版社不棄,這本書纔終於有瞭麵世的機會。  我常自忖,以個人粗淺的學能,寫齣這些內容能否帶給古書愛好者們一點點欣喜?能否讓讀者看完之後覺得還有留存的價值?如果能獲得一點點正麵的迴響,那就是最大的激勵瞭。  我也自知個人纔學淺薄,文中難免有敘述不當或是謬誤的地方,這些不周之處全由個人承擔,尚請方傢書友不吝指正!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第三本瞭,精裝本,值得收藏。

評分

本書是三編,內容依然精彩耐讀!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這是一個係列,很有啓發意義

評分

愛書人對書的癡迷躍然紙上,書蠹必讀,於字裏行間曉讀書人心性、趣味。

評分

很好,趕上活動,血拼瞭,物流超級超級快!

評分

很好。。。。。。。。。。。。。。。。。。。。。。

評分

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不貴吧

評分

一套書話的好作品,很喜歡。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