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按照高等工科教育逐步與國際教育接軌的要求編寫的教材。全書內容從機構分析,機構設計,機構係統及運動方案設計到機械動力學,遵循以設計為主綫,以加強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閤為指導思想,對傳統機械原理的內容進行瞭整閤與拓展。全書共有十三章。一章主要介紹機械、機器、機構的基本概念;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介紹機構結構分析、機構運動分析和機構受力分析;第五章到第九章,主要介紹連杆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等常用機構的設計;第十章介紹空間機構和機器人機構;第十一章介紹機構係統的設計與機械係統運動方案的設計;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主要介紹飛輪設計和平衡設計。創新設計的思想與內容融於各章中。該書可作為高等工科學校機械類專業的機械原理教材,也可以作為機械工程人員參考用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機械總論
第二節機械原理課程的研究對象與
內容
第三節學習機械原理課程的目的與
方法
本章總結
習題
第二章平麵機構的結構分析
第一節運動鏈與機構
第二節機構運動簡圖
第三節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第四節機構分析與創新
第五節機構結構的拓展內容簡介
本章總結
習題
第三章平麵機構的運動分析
第一節平麵機構運動分析概述
第二節用速度瞬心法對機構進行速度
分析
第三節用相對運動圖解法對機構進行
運動分析
第四節用解析法對機構進行運動
分析
本章總結
習題
第四章平麵機構的力分析
第一節平麵機構力分析概述
第二節計入慣性力的機構力分析
第三節計入摩擦的機構力分析
第四節自鎖機構分析與設計
本章總結
習題
第五章平麵連杆機構及其設計
第一節平麵連杆機構的特點與基本
形式
第二節平麵連杆機構的基本性質
第三節平麵連杆機構的設計
本章總結
習題
第六章凸輪機構及其設計
第一節凸輪機構概述
第二節從動件的運動規律及其設計
第三節凸輪輪廓麯綫的設計
第四節凸輪機構基本尺寸的設計
第五節凸輪廓綫的計算機輔助
設計
本章總結
習題
第七章齒輪機構及其設計
第一節齒輪機構的分類
第二節齒廓嚙閤
第三節漸開綫齒廓及其嚙閤特點
第四節漸開綫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基本
參數和幾何尺寸
第五節漸開綫直齒圓柱齒輪機構的嚙閤
傳動
第六節漸開綫圓柱齒輪的加工及其
根切現象
第七節變位齒輪傳動概述
第八節平行軸斜齒圓柱齒輪機構
第九節蝸杆傳動
第十節錐齒輪機構
本章總結
習題
第八章輪係及其設計
第一節輪係及其分類
第二節定軸輪係傳動比的計算
第三節周轉輪係傳動比的計算
第四節混閤輪係傳動比的計算
第五節行星輪係設計中的若乾
問題
第六節其他類型的行星輪係簡介
本章總結
習題
第九章螺鏇機構、萬嚮機構以及間歇
運動機構簡介
第一節螺鏇機構
第二節萬嚮機構
第三節棘輪機構
第四節槽輪機構
第五節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
第六節不完全齒輪機構
本章總結
習題
第十章空間連杆機構及機器人
機構
第一節空間連杆機構概述
第二節機器人機構概述
本章總結
習題
第十一章機構係統及運動方案的
設計
第一節機構係統設計概述
第二節機構係統的運動協調設計
第三節機構係統的組成方法
第四節機械係統運動方案的設計
本章總結
習題
第十二章機械係統的運轉及速度波動
的調節
第一節機械運轉過程分析
第二節機械係統的等效動力學模型
第三節機械係統的運動方程及其求解
第四節周期性速度波動及其調節
第五節非周期性速度波動及其調節
本章總結
習題
第十三章機械的平衡設計與實驗
第一節機械平衡概述
第二節剛性轉子的平衡設計
第三節剛性轉子的平衡實驗
第四節平麵機構的平衡簡介
本章總結
習題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機械原理》教材是在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基本要求的指導下,以設計為主綫,以加強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識為基礎,以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設計能力為目標編寫的。在編寫中,參考瞭國內和國外同類教材的特點,結閤作者多年的教學科研經驗,引入瞭一些新內容。 本書的編寫特點如下: 1)教材按照機構分析、機構設計、機構係統和運動方案設計及機構動力學設計的內容編寫,形成完整的機械原理課程體係。 2)教材內容中淡化圖解法,強化解析法。如機構運動分析、力分析、連杆機構綜閤、凸輪機構設計、平衡設計等,均淡化瞭圖解法,突齣瞭解析法,符閤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 3)教材對傳統機械原理內容進行瞭修改、整閤與拓展。如在緒論中重新定義瞭機構的基本概念,使其更具有時代特點。機構自由度的計算內容拓展到變胞機構和綫性相關的概念;把機構組成原理拓展到機構創新設計;放棄瞭傳統的利用效率判斷機構自鎖的方法,改為利用運動副的自鎖判斷機構的自鎖;利用運動副中的總反力作用在摩擦錐或摩擦圓之內來判斷機構的自鎖,不但與運動副的摩擦內容一緻,而且概念清晰,方法實用。把摩擦與自鎖機構設計相結閤,也強化瞭設計主綫。在連杆機構和凸輪機構的解析法設計中,引入瞭簡單的幾何代數法,簡化瞭數學運算過程。本教材還增加瞭空間機構、機器人機構、機構創新設計、機構係統設計與運動方案設計等內容,完善瞭從簡單機構設計到復雜機構係統設計的整體內容;同時簡化瞭齒輪機構中的變位齒輪、斜齒輪、錐齒輪、蝸杆機構以及其他常用機構的內容。把機構動態靜力分析、摩擦與自鎖、考慮摩擦的力分析等內容整閤為機構的力分析。 4)為瞭突齣教材的新穎性,學習瞭國外同類教材的插圖風格,采用瞭平麵彩色渲染圖和一些三維實物圖形,代替瞭傳統的黑白綫條圖形,層次分明,有益於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5)改革瞭課後習題的體係與內容。本教材的習題內容分為理解練習、分析與設計練習和自測練習三個組成部分,形成一套完整的課後訓練係統。習題的選編在加強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采用與工程實踐相結閤的題目,突齣瞭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訓練目的,使學生逐步提高解決工程設計中的實際問題以及進行創新的能力。 6)引入瞭一些國外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如局部自由度改為冗餘自由度、虛約束改為冗餘約束;機械動平衡設計中,國內教材是把轉子內的各不平衡力分解到兩個校正平麵上,然後在兩個校正平麵分彆進行力係平衡計算。本教材采用瞭轉子中各不平衡力直接對兩個校正麵求力矩的方法,減少瞭力係分解,計算更為簡單。 7)引入瞭作者的一些科研成果。如第二章麯柄齒輪齒條機構自由度的計算中,作者提齣瞭自由度綫性相關的概念,解決瞭一些特殊機構自由度計算中存在的爭議;把機構組成原理進行瞭拓展,突齣瞭機構的創新設計。 8)本教材是在張春林、張穎主編的《機械原理》(英漢雙語)教材的基礎上改編的,增加瞭許多內容。 9)本教材的習題引入瞭機構學中的部分新內容,如柔順機構、微機構、電磁機構以及含有柔性構件的機構,此類習題可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創新設計的思維方式。 機 械 原 理前言 10)每章結束後,增加瞭各章的總結,有利於對各章內容的復習。 參加本教材編寫的教師有:張春林(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王立勇(第四章),趙自強(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李誌香(第八章),馬超(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馮欣欣(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張穎(習題整理)。全書由張春林教授及趙自強老師負責統稿。 本教材於2012年齣版後,通過教學實踐的檢驗,在教學內容、課程體係和章節結構等方麵,較好地滿足瞭教學改革和人纔培養的要求。 經過三年多的使用,根據作者自查和用戶意見反饋,結閤目前常用的二維碼新技術,為方便學生學習,對本教材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修訂的基本思路為: 1)保持原教材的基本結構體係和內容特色。 2)引入二維碼技術,方便學生理解各類典型機構的結構組成特點及運動特點。 3)進一步優化與工程實際相結閤的練習題目,以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更正瞭一些文字錯誤和繪圖錯誤。 為減少本書的不當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感謝我的博士生團隊為本書的修訂所做的工作。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難免存在錯誤、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張春林於北京光大花園
機械原理(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