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全景式掃描全球資源狀況,透視石油、煤炭、金屬、水、森林等一係列資源的現狀與未來,解析相關科技發展及地緣政治變動。
有40年資源研究經驗的日本政府智囊,用50餘張圖錶展示資源常識,專業性與通俗性並重。
內容簡介
手機、電腦、汽車已漸漸成為你我生活中的必需品,生産它們需要哪些稀有金屬?中國經濟發展是否遭遇瞭資源瓶頸?石油的可開采年限就隻有40年,之後人類怎麼辦?
小到個人生活,大到國傢的發展乃至整個人類的存續,都離不開資源。在資源儲量不斷縮減、價格不斷提升、新能源尚待開發的當下,全球資源現狀就成瞭看懂世界未來局勢、投資理財必須具備的關鍵常識。
本書是對全球資源狀況的全景式掃描,用50餘張圖錶,一目瞭然地展示齣石油、礦産、水、榖物、森林等資源的蘊藏量、消費量、價格波動及發展趨勢。誠然,資源不隻是需求,還意味著權力。本書並不止於資料的鋪陳與堆砌,更重要的是力圖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揭示齣數據背後的國際政治經濟內涵與科技變革先機。相信讀完此書,讀者可以瞬間獲得縱觀全局的廣闊視野。
作者簡介
柴田明夫,日本資源、糧食問題研究所創立者,資源問題資深研究員。1976年東京大學畢業後即進入丸紅研究所工作,從事資源相關研究至今40年。他也是日本政府的資源問題智囊,曾任日本農林水産省食料、農業、農村政策審議會委員,國際食料問題研究會委員,兼任國土交通省國際散貨戰略港灣檢討委員會委員。著有《原油百美元時代的經濟成長戰略》《資源遭遇瞭什麼?》《如何防範糧食危機》等。
目錄
簡目
序活躍在我們身邊的資源
第1章 席捲全球的資源爭奪戰拉開瞭序幕
第2章資源價格居高不下, 各國將如何應對?
第3章非資源國將何去何從?
第4章左右世界經濟的關鍵資源
目錄
序活躍在我們身邊的資源
第1章席捲全球的資源爭奪戰拉開瞭序幕
1 資源是什麼? 3
2 重新定義稀缺性 8
3 能源是什麼? 13
4 “資源枯竭”和“全球溫室效應” 18
5 工業化的推進使資源需求擴大 23
6 中國的崛起和資源領域的新動嚮 28
專欄一飛行的稀有金屬,奔跑的稀有金屬 33
第2章資源價格居高不下, 各國將如何應對?
1 以“使用強度”為標準 37
2 資源價格為何波動? 40
3 規避資源市場中的價格波動風險 43
4 原料商品市場的規模與對衝基金 46
5 所有資源的價格麯綫都是一緻的嗎? 49
6 為什麼資源價格居高不下? 52
7 中國的新課題 55
8 人民幣升值是把雙刃劍 58
9 資源消費國的能源戰略 61
10 資源民族主義是什麼? 64
專欄二國際主要石油公司的重組與閤並 67
第3章非資源國將何去何從?
1 石油能實現“去中東化”嗎? 73
2 即將達到臨界點的“地下係”資源 76
3 如何開發利用太陽係能源 81
4 為渡過危機而進行的革新 86
5 沒有石油的明天 89
6 風力和小水力發電 94
專欄三石油的開發曠日費時 99
第4章左右世界經濟的關鍵資源
1 石油(原油) 105
2 天然氣 108
3 煤炭 111
4 鈾 114
5 鐵礦石 118
6 基本金屬 121
7 稀有金屬和貴金屬的價格 124
8 水資源 127
9 三大榖物 132
10 水産資源 135
11 森林資源 139
專欄四國際基本金屬生産:為何英係國傢占據主流? 142
結語資源價格是警示,綠色革命是趨勢 145
精彩書摘
1 資源是什麼?從兩個角度把握資源的特徵
兼具“有用性”與“稀缺性”
資源到底是什麼?
首先想到的是石油、煤炭、天然氣等生活必需的能源,構成多彩世界的鐵、鋁、金、稀有金屬等,或者是大米、小麥、玉米等榖物,抑或是砂糖、天然橡膠、棉花等農副産品。此外,金槍魚、鞦刀魚等海産品,杉樹、扁柏等林産品也屬於資源。
水、土地、陽光也可以說是資源吧。那大氣、時間和廢棄物呢?甚至是被稱為“人纔”的人類,也屬於資源。但如果把範圍擴大至此,就未免有些跑偏瞭。那讓我們來重新定義一下資源吧。說到資源,至少要考慮兩個方麵。
一個是“有用”。也就是說,有利於提高生活質量和改為促進産業發展的能源和物質纔可被稱為“資源”。
另一個是“稀缺”。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保羅·剋魯格曼在他的著作《微觀經濟學》裏對“資源”做齣瞭解釋:“所謂資源是指用於生産其他商品的一切東西……當資源的數量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所有生産性需要時,資源是稀缺的。”①所以,我們在使用資源的過程中必須做齣選擇。
資源的“獲利能力”,關鍵在“提煉”
做齣選擇時,必須瞭解資源的“獲利能力”。某項資源即使很有用,但如果太稀少,以至於需要巨額費用來開發和生産的話,它就不具備獲利能力,沒法作為資源加以利用。所謂“獲利能力”,可以從資源的理論潛藏量與實際利用的關係上來說明,它在極大程度上由該資源是否屬於“提煉之後能轉換為經濟效益的自然物資”來決定。總而言之,“提煉”是關鍵。
以蜂蜜為例,在蜂巢裏收集到的蜂蜜就是資源。而在油菜花、杜鵑花裏的蜂蜜,由於分布廣泛而稀少,我們沒法說它是資源。這是因為要提煉齣這些蜂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不過,如果某些資源的需求急劇擴大,我們就不得不利用那些沒法産生經濟效益的“資源”以滿足需求。這時,我們就需要新的技術和方法。
像這樣,我們根據“有用性”和“稀缺性”估算齣費用,然後在此基礎上判斷需要選擇哪些,捨棄哪些。我們必須判斷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這一問題,正如剋魯格曼所說,從古至今都是經濟學界的核心問題。
地球孕育的“不可再生資源”
兼具“有用性”和“稀缺性”的資源可以大緻分成兩類。其中一類是礦物資源、能源資源等不可再生資源。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在這漫長的曆史發展進程中,在一些偶然的機會下,産生瞭許多礦物資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在産生時間上比礦物資源要晚一些。生命誕生之後海洋浮遊生物和茂盛的陸上植物殘骸最終變成瞭能源。這些是地球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偶然産物。隨著人類的開采和利用,這些資源的蘊藏量也在遞減。
我們通常用可開采年限來錶示資源的枯竭程度。用現有的經濟發展條件(技術和資源價格等)下具有獲利能力的資源蘊藏量,除以每年的資源消費量就可得到可開采年限。地球經過46億年,孕育瞭石油、天然氣、鐵、銅等諸多資源,而人類在工業革命開始至今的200年裏就把這些資源幾乎用至殆盡。
根據2011 年的《BP 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世界原油的確認蘊藏量是13,832億桶,而年生産量(消費量)大約為300億桶(日産量8,209萬桶的365 倍)。由此可以算齣,可開采年限為46年。那麼,金屬資源的狀況又是怎樣呢?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全球銅的確認蘊藏量(2008 年)轉化為金屬資源後大約是5.5億噸,而年生産量(開采量)則為1,570 萬噸。由此可見,可開采年限為35 年。再比如鉛,蘊藏量大約為7,900 萬噸,而年産量為380 萬噸,也就是說可開采年限為20 年。
不過,這裏所說的可開采年限,實際上並不能確切地錶示該資源距離枯竭所剩的年數。它隻是一個在假設現有狀況不變的前提下,根據蘊藏量和消費量推斷而得齣的數據。而實際上,資源價格和技術水平的變化會引起蘊藏量的變化。當然,消費量也可能會像中國一樣呈現倍增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資源距離枯竭所剩的年數也會急劇縮短。
可再生的生物資源
還有一種資源是生物圈中農林産品、水産之類的可再生資源。這類資源即使被開發利用,也可以通過自然的再生機能或人為活動(如栽培、種植、養殖等活動)而重新再生。因此,生物資源的可開采年限是用蘊藏量除以年消費量與可再生量之差所得到的值。因為需要減去可再生量,所以年淨消費量就相對較小,與之相應,錶示資源枯竭程度的可開采年限的數值就較大,可以說不需要擔心將來資源會枯竭。然而近年來,許多自然資源就如水産資源一樣,消費量持續增加超過瞭可再生量,總有一天這類資源也會麵臨枯竭。
因此,為瞭使水産資源、森林資源等維持可再生的標準,我們必須嚴禁濫捕濫伐,把生産控製在“利於後代的範圍內”,也就是資源可以持續再生的範圍內。
……
前言/序言
活躍在我們身邊的資源
智能機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與其說它是手機還不如說是一個小型的電腦。那麼製造智能機需要哪些資源呢?鐵、金、銀、銅、鋁等金屬和由石油製成的塑料是其主要組成部分。然而使它成為智能機的是銻銦鉭鍶等各種各樣的稀有金屬。令人驚訝的是,如插頁上的圖錶所示,有超乎想象的多種金屬資源為人所用。智能機就是一個小型電腦,因此在電腦中使用的金屬在智能機裏也得到瞭廣泛的應用,區彆隻是用量上的。
機動車所使用的金屬量要大得多。尤其是隨著混閤動力車、電瓶車、燃料電池車等高性能機動車的普及,應用於高輸齣功率的發動機和催化劑中的稀有金屬的需求也在加速增長。如此說來,人類確實從自然界中獲取瞭鐵、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等各種資源並加以利用。可以說我們人類的文明就是由大量的資源支撐起來的。
然而,近些年來,人們對於資源枯竭的擔憂日益增加。人類圍繞著有限的資源展開瞭爭奪。同時,新資源的開發也帶來瞭環境破壞。這些都使全球的資源市場彌漫著不安的氣氛。到底在資源市場裏發生瞭什麼?迄今為止我們又是怎樣開發和利用資源的呢?
在工業革命的衝擊下,法國、德國、美國和俄羅斯相繼邁進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進程。20世紀頭幾年,工業革命的影響又波及日本。工業革命是以鋼鐵、石油化工、造船、電力、製造等重工業為支柱産業而發展起來的,因此對礦物和能源資源的需求也飛速增加。20世紀五六十年代,歐洲和日本的經濟都進入瞭高速增長的時期,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長率已高達5%。隨之而來的是資源供給的緊張局麵。
此後,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誘發瞭第一次石油危機,緊接著,以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為導火索發生瞭第二次石油危機。這兩次石油危機進一步加劇瞭資源市場的緊張局麵。在這種形勢下,原油價格在20世紀70年代一度上漲瞭20倍。1973年還發生瞭世界範圍內的糧食危機和騷動。
以日本為代錶的發達國傢苦於資源價格的急劇上漲,采取瞭節約能源和資源、升級産業結構的對策。這一政策使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大幅下降。到瞭20世紀80年代,一直居高不下的資源價格終於有瞭迴落的趨勢。但是,資源價格在20世紀70年代達到瞭新高度後,要迴到最初的水平是不可能的。因為資源的均衡價格已經發生瞭變化。這一狀態持續瞭大約30年,直到20世紀90年代發達國傢再次拉動瞭世界經濟為止。
另一方麵,進入21世紀後,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印度、中國等新興國傢快速發展。2004年至2007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4%~5%。其中,發達國傢的GDP年增長率為2%~3%,而新興國傢則以高達7%~8%的速度增長。這一狀況並不是偶然的,而已漸漸成為常態。這就是所謂的發達國傢和新興國傢的脫鈎現象。這一現象雖在2008年受到“雷曼事件”的影響而中途崩塌,但2009年下半年又開始恢復。2012年後,歐洲債務問題又成為瞭世界經濟中新的不安定因素。
然而,支撐著新興國傢經濟發展的是機動車、電器産品等耐用消費品的普及,以及為此而進行的道路、鐵路、港灣、電力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所帶來的旺盛需求。這些國傢因此可以維持長期的高速增長。要滿足這些需求就需要有穩定的資源供給,所以進入新世紀後,我們必須解決資源市場的危機和問題。所謂危機和問題,就是資源枯竭和全球溫室效應這兩大不可逆轉的危機,以及由此引發的資源爭奪戰。這些問題不斷尖銳化,並引起瞭“資源價格均衡點”的劇烈震蕩。後文將對其進行論述。
從一係列反映瞭增長態勢的圖錶(包括世界人口圖、中國GDP增長圖、鋼鐵産量圖、世界資源貨流量圖等)中我們可以看齣,采取措施已刻不容緩。實際上,這些圖錶與上述的資源枯竭、全球溫室效應、資源爭奪戰這三大問題有著密切的聯係。
這些隨處可見的反映瞭增長趨勢的圖錶意味著什麼呢?我們現在必須采取什麼措施呢?本文將從資源商業性的角度探討這些問題。結論是,地球已對人類進行的超齣其承受能力的開發和掠奪敲響瞭警鍾。企業、個人和國傢都必須徹底地朝著“Re”的方嚮革新技術、培養可再生意識、推進製度改革。比如,再度利用(Reuse)、使用替代材料(Replace)、縮減用量(Reduce)、循環使用(Recycle)等。
一些先進的企業傢似乎很快就注意到瞭這些“Re”的重要性和可實施性,並展開瞭實際行動。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傢”的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說過,一旦打開瞭突破口,技術革新就會被接連引發。最終,這些新的結閤可能會再次掀起巨大的工業革命的浪潮。
資源問題已經成為人類亟待解決的問題。為瞭應對這一問題,日本應該也會引發一場工業革命吧。
柴田明夫
圖解全球資源真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