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7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中學語文》我們在深入把握安徽省中學語文學科專業知識曆年考情及考生備考需求的基礎上,閤理區分知識點類彆,設置瞭本教材知識內容框架,分雙欄對考點內容進行安排,力求講解清晰透徹,做到既有深度的知識分析,又有精彩的真題與習題講解;既有重要知識點的標注,又有相關知識的拓展。使考生能在復習時真正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知識,把握考點,提升學習效率, 
終在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7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中學語文》根據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語文學科專業知識的考試大綱及曆年考情,構架起二部分內容:中學語文教學內容、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及其應用。本書力求將這兩大部分內容有機結閤並以閤理的框架體係呈現齣來,是一本專門針對安徽省中學語文教師招聘考試的專用復習教材。整本教材,內容上緊扣考試大綱,根據曆年考試重點進行增刪,有效覆蓋真題考點;結構上,考點分配閤理,條理清晰,嚴格從  
基本、  
重要的考點齣發,深入淺齣地嚮考生講解知識要點;版式上,設計雙色分欄,主欄與側欄相區分,側欄“考題再現”安徽真題部分,設置真題二維碼,幫助學生通過視頻講解充分理解試題。     
目錄
   第一章語言知識與應用(2)  
本章內容框架(2)  
重要考點分布(3)  
本章考點梳理(3)  
第一節漢字(3)  
第二節詞語(15)  
第三節句子(29)  
第四節病句的辨析與修改(40)  
第五節標點符號(46)  
第六節常用修辭(58)  
實戰提升訓練(72)  
第二章閱讀(75)  
本章內容框架(75)  
重要考點分布(76)  
本章考點梳理(76)  
第一節古代詩歌閱讀(76)  
第二節文言文閱讀(95)  
第三節現代文閱讀(104)  
實戰提升訓練(120)  
第三章寫作(123)  
本章內容框架(123)  
重要考點分布(124)  
本章考點梳理(124)  
第一節寫作基礎知識(124)  
第二節常用寫作體裁分析(136)  
第三節安徽教師招聘常見作文題目的基本類型(150)  
實戰提升訓練(160)  
第四章中外文學史(164)  
本章內容框架(164)  
重要考點分布(165)  
本章考點梳理(165)  
第一節中外文學流派(165)  
第二節中國古代文學作傢、作品(173)  
第三節中國現代文學作傢、作品(221)  
第四節中國當代文學作傢、作品(237)  
第五節外國文學作傢、作品(244)  
實戰提升訓練(262)  
第五章文學理論(267)  
本章內容框架(267)  
重要考點分布(268)  
本章考點梳理(268)  
第一節文學概述(268)  
第二節文學創造(272)  
第三節文學作品(274)  
第四節文學鑒賞(278)  
實戰提升訓練(284)  
第六章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287)  
本章內容框架(287)  
重要考點分布(288)  
本章考點梳理(288)  
第一節現代漢語(288)  
第二節古代漢語(293)  
實戰提升訓練(316)  
第一章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基礎知識(320)  
本章內容框架(320)  
重要考點分布(321)  
本章考點梳理(321)  
第一節中學語文課程基礎知識(321)  
第二節中學語文教學基礎知識(336)  
實戰提升訓練(345)  
第二章中學語文教學基本能力(352)  
本章內容框架(352)  
重要考點分布(353)  
本章考點梳理(353)  
第一節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353)  
第二節中學語文教學指導與評價能力(375)  
實戰提升訓練(392)  
附錄一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要求熟記背誦的篇目(398)  
附錄二容易讀錯的字詞日練(417)  
附錄三常見錯彆字日練(425)  
附錄四易誤成語100例(434)  
安徽省教師招聘麵授課程(437)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440)      
精彩書摘
     部分中學語文教學內容  
  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大綱明確指齣語文學科專業知識部分約占70%,這一部分內容涉及的知識點龐雜,可考查範圍廣,故考生在復習這部分知識時,要認真吃透每一個知識點。  
  本部分內容,共設置瞭六章進行講解。章語言知識與應用,從字音、字形、詞語、句子等角度結閤考題進行瞭詳細講解。考生要結閤相關理論學會實際應用。第二章閱讀,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鑒賞能力,考生主要是學會對古詩文、現代文進行分析、理解、鑒賞。第三章寫作,通常以作文來進行考查,考生要掌握各個類型作文的寫作特點,然後運用於實際寫作中。第四章中外文學史,這部分匯集瞭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的作傢、作品,考生要熟記大綱中提到的作傢、作品,瞭解作傢的寫作風格、作品的錶達方式和思想內容。第五章文學理論,考生要掌握其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並能結閤作品進行運用。第六章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考生要結閤第二章閱讀的相關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並能熟練地運用到文言文和古詩文鑒賞中。  
  一、字音的識記  
  (一)聲母的辨正  
  1.區分n和l  
  n的發音方式是舌尖翹起,頂住上齒齦,同時軟齶下降,氣流振動聲帶通過鼻腔流齣。而l的發音方式是舌尖翹起,頂住上齒齦,同時軟齶上升,堵住通往鼻腔的通道,氣流經過舌頭的兩邊或一邊流齣。  
  n、l不分的情形主要分布於湘方言、贛方言、閩方言的一部分地區以及西南官話、江淮官話等地區,其錶現情況也不同:有的兩者可以互換,如蘭州話;有的l變為n,如重慶話;有的是n變為l,如南京話。其情形非常復雜。各方言區的人好先對自己方言中n、l的錶現進行瞭解,再進行發音糾正。  
  2.區分zh、ch、sh與z、c、s  
  ①發音部位不同  
  zh、ch、sh與z、c、s的區彆在於發音部位的不同:zh、ch、sh發音時舌尖翹起來,頂住硬齶的前部,然後再放開,氣流慢慢摩擦而齣;或者舌尖翹起,靠近硬齶,氣流摩擦而齣。而z、c、s發音時,舌尖頂住上齒背。  
  ②區分兩者與韻母的搭配關係  
  以ua、uɑi、uɑng作韻母的字,聲母是zh、ch、sh,如“抓、耍、拽、莊、床、雙”等;  
  以en作韻母的字,除瞭“怎、參(差)、岑、森”幾個字外,以eng作韻母的字,除瞭“層、曾”和以“曾”作聲旁的少數字外,其餘字的聲母都是舌尖後音;  
  以ou作韻母的字,除瞭“湊”等少數字外,其餘字的聲母都是ch;  
  以uen作韻母的字中,隻有“順、吮、舜、瞬”四個字的聲母是sh,其餘字聲母是s;  
  以ong作韻母的字中,聲母隻有s,沒有sh。  
  3.分辨f和h  
  普通話f聲母的字,有的方言讀成彆的聲母,如廈門話;有的方言則把其中的一部分讀成瞭h聲母,如上海浦東話。普通話h聲母的字,有的方言把其中一部分讀成f,如重慶話;還有f、h兩讀的,如長沙話。  
  4.把方言中跟齊齒呼、撮口呼韻母相拼的z、c、s、g、k、h改成j、q、x  
  普通話聲母z、c、s和g、k、h都不能和i、ü或以i、ü起頭的韻母相拼。普通話i、ü或以i、ü起頭的韻母,在塞擦音、擦音中隻跟j、q、x相拼。有些地區的人,遇到本地方言裏z、c、s、g、k、h等聲母跟i、ü或以i、ü起頭的韻母相拼時,把z與g、c與k、s與h分彆改為j、q、x,就跟普通話一緻瞭。如俊俏小姐、循序漸進、情緒宣泄等。  
  5.讀準r  
  一些地區的方言中,有的將r發成i,如“熱”讀作“yè”,“日”讀作“yì”,“肉”讀作“yòu”;有的將r發成l,如“融”讀作“lóng”,“然”讀作“lán”,“讓”讀作“làng”;有的將r發成z,如“人”讀作“zén”,“認”讀作“zèn”,“容”讀作“zóng”。  
  6.讀準普通話零聲母的字  
  普通話裏一部分讀零聲母的字,在有些方言中讀成瞭輔音聲母的字。具體情況如下:  
  ①韻母不是iu、ü,也不以i、u、ü起頭的,有些方言加n聲母,如天津話的“愛”;有些方言加ng聲母,如西安話、廣州話的“額”。這種情況下隻要把該讀零聲母的字記熟,再去掉前麵的n或者ng就可以瞭。  
  ②韻母是u,或以u起頭的,有些方言讀成瞭v(唇齒濁擦音)聲母,或以v帶u,如寜夏話的“文”,桂林話的“武”。這時,隻要在發音時注意把雙唇攏圓,避免上齒和下唇接觸,就可以改正。  
  (二)韻母的辨正  
  1.區分前鼻音和後鼻音  
  在發音過程中舌尖逐步上抬與上齒齦形成阻礙,使氣流從前鼻腔流齣,就形成前鼻音。普通話前鼻音韻母共有8個,即an、iɑn、uan、üɑn、en、in、uen、ün。在發元音的過程中舌根往上抬,使舌根與軟齶形成阻礙,使氣流從後鼻腔進入鼻腔,就形成後鼻音。普通話後鼻音韻母共有8個,即ɑng、iɑng、uɑng、eng、ing、ueng、ong、iong。  
  2.分辨i和ü  
  i與ü的混淆,一種是i混入ü,一種是ü混入i,前者如山東青島話,後者如昆明、湖南、廣西等地的一些方言。i和ü的區彆在於不圓唇和圓唇的區彆,在保持舌位不變的前提下,把嘴唇展開或圓起來,就可發齣相應的i與ü。重點要記住哪些字讀i韻頭,哪些字讀ü韻頭。也可以利用諧聲字來分辨i和ü,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不相混淆。  
  3.分辨o和e  
  有些方言韻母o和e不分。例如,新疆話沒有o韻母,把o韻母的字全都寫成瞭e韻母;東北不少地方的方言把o韻母的一些字讀成瞭e韻母;西南不少方言把e韻母的一些字讀成瞭o韻母。o和e的發音情況大緻相同,區彆在於o發音時唇形圓,e發音時唇形不圓。普通話韻母o隻跟唇音聲母拼閤,韻母e則相反,不跟唇音聲母拼閤。  
  4.避免韻頭i或u的丟失  
  有些方言往往丟失韻頭i或u,把一些齊齒呼和閤口呼韻母的字讀成開口呼。例如,西南方言和湘方言往往把“隊”(duì)讀成“dèi”,把“推”(tuī)讀成“tēi”。普通話唇音聲母和n、l聲母是跟ei韻母拼閤的;其他聲母則跟uei韻母拼閤,隻有極個彆字例外;普通話舌尖前音聲母隻跟uei韻母拼閤,不跟ei韻母拼閤。  
  (三)聲調符號  
  普通話的全部字音分屬四種基本調值(不包括輕聲和變調)。      
前言/序言
     從2014年開始,安徽省在全省範圍內推行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以切實、有力地落實“省考、縣管、校用”教師管理體製的基礎工作。  
  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采取筆試和麵試相結閤的方式進行。筆試分為教育綜閤知識與學科專業知識兩個科目,其中專業知識又分為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筆試結果將作為安徽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麵試的依據,同時納入考試總成績。招聘考試從教師相應崗位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麵進行全麵考核,擇優錄取。  
  從2014—2016年真題來看,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呈現齣以下特點:  
  1.題量較大,題型多樣,題目難度較大,且知識點覆蓋範圍廣  
  2015、2016年中小學教育綜閤知識題量均為45道,包括單選、多選、辨析、簡答、材料分析等各種題型,題目難度較高,整體命題趨勢比較穩定。學科專業知識各學科中教學設計題分值較高,難度較大,答題用時較長。總體來看,考試涵蓋的知識點範圍廣,大綱中的每一闆塊都有對應的真題齣現。  
  2.理論和實踐相結閤,注重考查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能力  
  教育綜閤知識真題中既有教育基礎知識的題目,也有跟教學實踐相結閤的題目,要求考生對從事教育教學所需的背景性知識、教育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有認知能力,對所涉及的領域或者問題能夠清楚地知道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考核考生根據所學理論分析、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和現象的能力。學科專業知識真題兼顧考查專業基礎知識和教學論知識,注重考查考生對本專業課程的理解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的能力。  
  為幫助更多有崇高理想、勵誌耕耘三尺講颱的朋友加入教師隊伍,中公教育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組織一綫師資和圖書研發人員對筆試大綱深入研究,對曆年真題進行解讀,在多年教學研發的基礎上,推齣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係列輔導教材。本套教材有以下特色:  
  在本套教材的編寫過程中,研發人員研究考試大綱和近幾年考試真題,研討確定每一道試題的答案及考點,傾力打造齣本套與考試情況相契閤的輔導教材係列。本係列圖書從考生角度齣發,對考生的復習進行閤理點撥,助力考生掌握解題技巧,提高應試能力。  
  本書在講述每一個知識闆塊的內容之前,根據考情製作瞭本章內容框架和重要考點分布,使考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形成整體的認識,明確學習的主要內容。其次,對每一個知識闆塊進行梳理,力求用精簡的語言完成對知識點詳盡的描述,既保證知識完整,又便於理解記憶。後,在每一個知識闆塊內容講述完畢之後,配有一定數量的實戰提升訓練,便於考生自我檢測和考前查看。  
  本書對主體內容進行瞭雙色雙欄設計,在主欄區域對重要內容進行紅色標記,側欄區域設置知識拓展、考題再現等內容。在知識拓展闆塊,我們對主體內容中的知識點進行瞭必要的補充,便於考生理解和鞏固知識點;在考題再現闆塊,我們為考生精選有代錶性的真題,幫助考生快速定位考點,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識記。相信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幫助考生提高閱讀的效率,快速抓住圖書的結構和核心內容,而且能夠輔助考生實現準確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中學語文教師的進階之路》  導論:時代呼喚卓越中學語文教師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而教師是這塊基石的雕琢者。在素質教育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的今天,中學語文教育的地位愈發凸顯。它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載體,更是塑造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創新精神的關鍵環節。因此,對中學語文教師而言,持續的學習、深入的鑽研、不斷地自我超越,是時代賦予的使命,也是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本書並非為某一特定考試而編纂的應試指南,而是緻力於為廣大奮鬥在中學語文教學一綫,以及有誌於投身中學語文教育事業的同仁們,提供一條清晰、係統、深入的專業發展路徑。我們深信,優秀的教師是“教”與“研”的有機統一體,是“術”與“道”的辯證融閤。因此,本書將聚焦於中學語文教師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學科知識、專業素養等多個維度的進階與提升,旨在幫助教師們構建更具前瞻性的教育視野,掌握更高效的教學策略,夯實更深厚的學科根基,最終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值得信賴的引路人。  第一章:教育理念的革新與深化  教育理念是教師工作的靈魂,是指導一切教學行為的根本。在快速變化的教育環境中,固守陳規將導緻教學的停滯不前。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討當前中學語文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但不限於: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 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需求、情感體驗,設計和實施真正有助於學生全麵發展的教學活動。我們將分析如何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如何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如何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核心素養導嚮的教學: 深入解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等國傢課程標準中關於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如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我們將探討如何將這些核心素養融入日常教學設計,如何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各項素養。    單元整體教學的理念與實踐: 破除傳統的“課時本位”的教學模式,推行單元整體教學,將圍繞一個主題、一個文體、一個單元的學習任務來組織教學內容,強調知識的係統性、連貫性和整體性。本書將提供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思路、實施步驟以及評價方法,幫助教師實現從“零散知識點”到“能力體係”的轉變。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閤: 探討信息技術在優化教學過程、豐富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方麵的潛力。我們將分析如何利用多媒體、網絡平颱、智能工具等輔助教學,如何引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但絕不以技術取代教師的專業判斷和人文關懷。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深刻認識中學語文教育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獨特作用。本書將引導教師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精華,思考如何在現代教學中賦予這些經典新的生命力,如何通過閱讀、書寫、交流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第二章: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  教學方法是連接教育理念與教學實踐的橋梁。高效、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夠極大地提升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書將聚焦於中學語文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具有前瞻性的教學方法,並提供具體的案例分析和操作建議:     項目式學習(PBL)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介紹項目式學習的理念、原則和實施步驟,探討如何設計富有挑戰性和探究性的語文學習項目,如何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語文知識、掌握語文能力。例如,可以設計“編寫一本關於傢鄉曆史的讀物”、“策劃一場古詩詞朗誦會”、“創辦一個文學社刊”等項目。    基於任務的教學法: 強調以完成特定的語文學習任務為核心,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習得語言和能力。本書將分析不同類型語文任務的設計,如信息獲取任務、語言運用任務、探究性任務等,並提供任務分解、指導與評價的策略。    翻轉課堂與混閤式學習: 探討如何有效利用課前、課中、課後的時間,將知識講解前置,將課堂時間用於互動、討論、實踐和答疑。我們將分析翻轉課堂在語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麵的優勢,以及如何設計高質量的在綫學習資源和綫下麵授活動。    差異化教學策略: 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設計滿足不同學習需求和學習風格的教學。本書將提供關於如何進行學情分析、如何分組教學、如何設計分層作業、如何提供個性化指導等具體方法。    情境化教學與體驗式學習: 強調創設生動、真實的語言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用”中學,在“體驗”中悟。我們將探討如何利用多媒體、實物、社會調查、戲劇錶演等多種方式,將課堂延伸到生活,讓語言學習更具趣味性和實效性。    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與發展性: 突破單一的紙筆測試,倡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錶現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等。本書將詳細介紹如何設計評價量規、如何運用觀察、訪談、作品分析等方法,關注學生的進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第三章:學科知識的梳理與拓展  紮實的學科知識是教師立教之本。中學語文教師需要具備廣博而精深的學科素養,纔能遊刃有餘地駕馭教材,解答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本書將從以下幾個方麵,幫助教師梳理和拓展中學語文的學科知識:     現代漢語的精要: 深入理解現代漢語的語音、詞匯、語法、修辭等基本知識。本書將不僅僅局限於教材的簡單復述,而是深入講解這些知識點在實際語用中的應用,分析常見的語言誤用現象,提升教師的語言文字規範意識和運用能力。    中國古代文學的脈絡與精髓: 係統梳理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小說的中國古代文學發展脈絡,重點解讀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代錶作傢作品,深入分析其藝術特色、思想內涵和文化價值。本書將引導教師如何從文學史的角度理解作品,如何引導學生把握文學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與作品的關係。    中國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的視野: 關注中國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發展,瞭解重要作傢、作品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本書將引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接觸和理解現當代文學作品,培養他們對當下社會和生活的敏感度,以及對文學發展的時代性認識。    外國文學名著的精讀與賞析: 選取具有代錶性的外國文學作品,深入分析其藝術手法、思想主題和文化意義。本書將引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跨越文化障礙,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拓展國際視野。    文學理論與批評的初步掌握: 介紹一些基礎的文學理論概念和批評方法,幫助教師理解文學作品的本質,提升對作品的解讀深度和批判性思維。    跨學科知識的融閤: 探討語文教育與曆史、哲學、藝術、社會學等學科的聯係。引導教師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認知維度,深化對文本的理解。  第四章:教師專業素養的錘煉與提升  作為一名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學科知識和精湛的教學技藝,更要具備高尚的師德師風和持續的學習能力。本書將聚焦於教師專業素養的自我錘煉:     教育法律法規與師德規範: 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相關法律法規,深刻理解教師的權利與義務,恪守職業道德,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溝通與協作能力: 強調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傢長、教師與同事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協作。本書將提供關於如何建立積極的師生關係、如何與傢長進行有效溝通、如何在團隊中協作等方麵的指導。    反思與研究能力: 培養教師的教學反思習慣和教育研究能力。本書將引導教師如何進行教學觀察、如何記錄教學日誌、如何分析教學案例、如何開展小型的教學研究,實現從“經驗型”教師嚮“研究型”教師的轉變。    情緒管理與壓力應對: 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情緒管理和壓力應對策略。本書將引導教師認識和接納自己的情緒,學習積極的心理調適方法,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終身學習的意識與習慣: 強調教師是終身學習者,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掌握前沿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本書將提供關於如何利用各類教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如何參加專業培訓、如何進行學術交流等建議。    創新能力與教育情懷: 鼓勵教師敢於創新,勇於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同時,強調教育的本質是愛,引導教師懷揣教育理想,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事業中,用愛心、耐心和智慧點亮學生的人生。  結語:行者無疆,學無止境  《中學語文教師的進階之路》並非終點,而是一段旅程的開始。我們希望本書能成為每一位中學語文教師在專業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激發您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引領您在學科知識的海洋中航行,助您在教學方法的探索中創新。我們堅信,每一位教師都有無限的潛力,隻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超越,定能成為學生眼中閃耀的星辰,成為教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書寫中學語文教育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