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0
★ 世界上除了那些头戴王冠、受人膜拜的君王之外,还有很多无冕之王。他们或许并没有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孜孜不倦,用一己之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 两位作者都曾出任过英国伊顿公学校长职务,而泰特海姆先生又是时任英国教材委员会的委员。这本传记的人物选择和评传既严谨又客观,同时兼顾了中学生及相关爱好者的阅读能力,出版后即被列入英国公学必读书目。
★【人,贵在读正确的书】全系精彩图书(软精修订版):
海报:
剑桥大学教授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又一经典作品,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目前推出的“本森”系列书籍中的一本人物传记。
《无冕之王:英国公学必读的历史名人传记》是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和赫伯特·弗朗西斯·威廉·泰特海姆两位教育家合著的一部人物传记,全书收录了苏格拉底、米开朗基罗、华盛顿、戈登将军等十四位历史人物的传记,适合十五岁到十八岁的男孩子阅读使用。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舅舅是著名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所富有的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的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但本森仍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并于1885-1903年期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他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他担任莫德林学院院长。
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人生的后20年间,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下了400万字的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代表作有:
《仰望星空》(At Large)
《自由之旅》(Escape and Other Essays)
《大学之窗》(From a College Window)
《圣坛之火》(The Altar Fire)
《为师之道》(The Schoolmaster)
《剑桥论道》(Cambridge Essayson Education)
《阿城信札》(The Upton Letters)
《我心无惧》(Where No Fear Was)
《向死而生》(The Gate of Death)
《对话寂静》(The Silent Isle)
《无冕之王》(Men of Might)
《安静的家》(The House of Quiet)
《静水之旁》(Beside Still Waters)
《追随本心》(Along the Road)
《生命之泉》(Water Springs)
《雅致生活》(The Thread of Gold)
《黑夜炉火》(Thy Rod and Thy Staff)
《心灵乐园》(Joyous Gard)
《论罗斯金》(Ruskin,A Study in Personality)
《障山及其他故事》(The Hill of Trouble and Other Stories)
《曙光中的少年》(The Child of the Dawn)等。
赫伯特·弗朗西斯·威廉·泰特海姆(Herbert Francis William Tatham,1861-1909),英国教育家、作家、伊顿公学校长。出生于英国米德赛克斯郡帕丁顿,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1886-1909年间,任伊顿公学校长。英国公学教材委员会成员。代表作有:
《雪中的足印》(Footprints in the Snow)
《丛林骏马》(The House in the Wood)
《曼菲尔德的三个心愿》(Manfred's Three Wishes)等。
“两位文学大家、同时又都曾为伊顿公学校长的教育家的智慧结晶,精心筛选的影响人类历史的人物简史,兼具通识教育理念和权·威性。”
——《观察家报》
“书中有耳熟能详的人物,更有离我们远去但不该被遗忘的人物,权·威教育家帮助高中、大学初年级的学生精选的这些人物小传,是开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读书。”
——《伦敦标准晚报》
前言
第一章 雅典人苏格拉底
第二章 穆罕默德
第三章 明谷的圣伯尔纳
第四章 吉罗拉莫·萨伏纳罗拉
第五章 米开朗基罗
第六章 卡洛·博罗梅奥
第七章 弗朗索瓦·德·费奈隆
第八章 约翰·卫斯理
第九章 乔治·华盛顿
第十章 亨利·马廷
第十一章 阿诺德博士
第十二章 大卫·利文斯通
第十三章 戈登将军
第十四章 达米安神父
雅典人苏格拉底
圣徒保罗在希腊雅典见到了“未识之神”的祭坛。在向马尔斯山的民众布道之时,他宣称自己崇拜的天神是他们以前所不认识的,而且创造宇宙天地的神衹并不住在人们搭建的寺庙神殿里,因为“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每个人不远”。苏格拉底便是这些追随者中的一员。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或者说出生于希腊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当时的希腊联军在马拉松和塞莫皮莱击退了进犯的波斯大军,雅典的实力也达到了顶点。其间,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希腊四分五裂,雅典城邦遭受失败和屈辱。那个时代属于大诗人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属于政治家伯利克里和雕刻大师菲狄亚斯,也属于军事统帅米太亚德、西门以及布拉西达斯。当时,希腊的国力和文明程度都达到了最高峰,然后便开始走向衰落。剧烈的国运兴衰是亘古未见的,那时希腊人的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和爱国精神如花朵般精彩绽放,然后又惨淡衰败,其过程同样也是史无前例的。雕刻师索福罗尼斯克斯的儿子苏格拉底登上了历史舞台,尽管表面上更像一出喜剧,但他注定要扮演悲剧的角色。
这位大哲学家的相貌一点也不出众。朋友们甚至用文字对苏格拉底的丑陋容貌进行挖苦和嘲笑,把他比作森林之神西勒诺斯。街边的店铺里就有西勒诺斯的头像出售,打开后人们能看到里面的一尊小神像。按照亚西比德斯的说法,苏格拉底的粗陋的躯壳内隐藏着非凡的灵魂。苏格拉底的毛发浓密,嘴唇肥厚,双眼像螃蟹一样凸出,鼻子又扁又宽。他的体魄异常强健,能经受得住最严苛的军事训练和酷暑严寒。即使参加冬天的作战行动,苏格拉底也都打着赤脚行进,穿着同样的夏装。他在饮食上十分节制,也有记载说,他在节庆之时的酒量超过任何到场的宾客,但却从不会喝醉。
如果苏格拉底身边的朋友所言不虚,他的脾气很好。可是,其他人则表示,他是天生的火暴脾气,只是不轻易发作而已。他在家里一定经受了别人未曾经受过的考验,因为妻子赞西佩是出了名的悍妇,他不得不经常借用全部的哲学思想来压制怒火,不让自己发狂。
尽管苏格拉底生活在多事之秋,却极少参与政治和军事活动。可是一旦应招为国效力,无论是当士兵还是平民,他都能英勇无畏地完成任务。在围攻波提狄亚时,他参加了整场冬季战役,在战斗中英勇救援年轻的朋友亚西比德斯,并把受奖的机会让给了朋友。在代里昂战役(与斯巴达交战)的溃败过程中,苏格拉底又一次救了一名同胞的性命,把色诺芬从战场上背到了安全的地方。当时,亚西比德斯在为苏格拉底断后,借机报了朋友的救命之恩。苏格拉底没有接受亚西比德斯的马匹,而是昂首阔步地撤退,瞪着一双螃蟹眼打量着四周,吓得敌军都不敢前去袭扰。
这些功绩一定为苏格拉底赢得了勇士的美名,而仅有两次在“国民大会”上的高调举动同样显示了他的勇气和爱国精神。更重要的是,阿吉纽西战役获胜后,八位将军因为无视伤亡和损失的失职行为受到审判,这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有人跳出法律框架,提出无须听取他们的辩护就可以审判案件,结果开脱了将军们的罪过,只是对他们进行了声讨。陪审团当中只有苏格拉底始终坚决反对非法程序,但是人们不理睬他的抗议,坚持进行非法程序审判。
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特有的教育家和哲学家的才能。色诺芬的回忆录里有过直接的描述,柏拉图的对话中也有更为生动的展现。我们无法得知苏格拉底何时放弃了子承父业的想法,但可以大概知晓,他义无反顾地把大半生的时间都投入到教育事业和哲学研究当中。我们可以想象,苏格拉底经常现身于集市和竞技场等人群集聚之地,公开演讲辩论,与人探讨各种问题。他遍访城内的各界名流。有一群所谓的门徒经常追随其左右,把他奉为导师和主人。
公开传播知识最终给苏格拉底带来了麻烦。虽然他招收了一些弟子,结交了不少朋友,但也树敌颇多。阿里斯托芬一定是根据人们对苏格拉底的普遍印象,结合对他独特个性的了解,在戏剧《云》中把他当作诡辩家的独特原型进行刻画,只有那样才更加公平合理。据说,苏格拉底本人曾看过《云》的演出,非但不生气,而且跳到座位上告诉观众,台上的演员演的就是他本人。
苏格拉底明显有别于当时的其他传道者。他坚信自己身负神圣的使命。那是上天通过神迹、通过一种先知般的超自然声音向他下达的使命,就是人们所谓的“苏格拉底的天赋或魔性”。他对审判者说:“小时候我就能听到一种声音,它所指引的方向并不明确,却能制约我的欲望,让我远离政治。”奇怪的是,上天给他的指令总是禁止性的,从来不会鼓动他去做什么事情。苏格拉底本人倒不觉得奇怪,而是经常调侃自己的天赋。朋友们都认为他很了不起,可是敌对者们却视之为危险的信号和大不敬的异端。
人们经常讨论苏格拉底得到的神启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那只是苏格拉底对人类良知所用的代名词;而有人觉得他疯了,竟然编造出奇怪的天外之音,只不过是其内心的真实流露而已。无论如何,现如今的我们根本无法做出明确的解答。
此外,苏格拉底也从朋友查勒丰得到的特尔斐神谕中受到了启发。阿里斯托芬曾在戏剧《云》中同样嘲讽了查勒丰,将其描绘成阴暗猥琐的学者,他的想法大多荒唐无用,比如测量跳蚤能跳多远。神谕说,世上无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可是苏格拉底清楚自己的无知,认为自己绝对没有过人的智慧和知识,所以神谕的回答令他感到困惑和苦恼。后来,他决定进行验证,开始寻访那些有名的智者。他在法庭辩护时说:“我觉得,只要能找到一个比我更高明的智者,我就可以和天神辩驳一番了。所以,我找到一位享有盛名的智者,他是大名鼎鼎的政治家。刚刚开始和他攀谈,我便觉得他并不聪明,可是别人都认为他很聪明,而且他也自认为比别人聪明,于是我试图向他解释其中的原委,结果招来他和在场听到谈话的几个人的憎恨。我只好离开他,边走边安慰自己,‘好吧,虽然我们二人都算不上高明,但是我还是比他强,因为他是一无所知,却自认无所不知;而我不知道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智者。’”这就是苏格拉底的探究结果,无论是政治家、哲学家、诗人还是演员,都对自己的才智非常自负,同样暴露出十足的无知。由此,他开始认可那条神谕的准确性。
尽管让别人很不舒服,也会惹祸上身,可是苏格拉底通过这种方式确立了教育家和哲学家的地位。在国内的教育家当中,他显得特立独行,与其他的哲学家和学者们的做法截然不同。假如有两类人可以称为教育家的话,我们有必要比较一下他们的差异。
我们应该先回顾一下古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本质的。第一,不要忘记当时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和世间万物的了解极其有限;第二,他们认为可以很轻易地破解任何谜团;第三,包括思想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在发生极其快速的变化,所以人类被迫得出轻率的结论,不然的话就会落后。现在,我们对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四个问题自问:“它是什么?”“它由什么构成?”“它是谁造出来的?”“它能干什么用?”其中第二个问题直接涉及事物的本质,婴儿把玩具放进嘴里就是在试着回答这一问题。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差不多解决了自然科学的各方面问题,他们研究了与地球和宇宙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通过观察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的一项结论是,有的人认为宇宙由水构成,有的人则认为是空气,还有人认为是火。他们的确在努力解答世界的本源问题,但在苏格拉底看来,他们的结论明显是矛盾的,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极其粗浅、混乱。他认为,上述那些答案根本无法得到验证,更坚信人们不可能找到简单的终极答案。实际上,没有事实根据的解答根本不可信,无论何时也找不到这样的答案。所以他定下了一条原则:“人类本身才是我们最应该研究的对象。”
苏格拉底很难被定义为诡辩家式的学者。人们归纳出他与别人的差异之处,如下:
那些人教学是为了获得报酬;而苏格拉底则是为了免费传播知识。
他们教授的“文化”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基于常规雅典道德体系的肤浅的教育;而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现实的德行,是立足于是非原则的基本知识。
那些人自以为无所不知;而苏格拉底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但不能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同先哲们相比,他更接近诡辩家的身份,所以才会成为戏剧《云》中的人物。
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是我们接下来必须探讨的重点。
因为对自然哲学感到失望,同时受到特尔斐神谕的启发,更是在内心的感召下,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研究转向伦理思考,探究人性的善恶与是非。他认为,一旦把自然科学知识的作用局限在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在不知晓人性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能敢于僭越各种神圣的事务,有的人甚至会妄想呼风唤雨,或者仅仅因为闲来无事便研究学问,以满足其好奇心,这种情况岂不荒唐?据说,苏格拉底的全部哲学思想围绕着三大原则:第一,研究人本身是根本;第二,认为人类对自己了然于胸的想法恰好表明了人类的无知;第三,为了修习德行,人类必须分析自己的信念并为所有行动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
正如西塞罗所言,苏格拉底把哲学研究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引导人们研究人类心智的各种现象,而不是那些有限的自然哲学知识。他坦承自己十分无知,从不宣扬任何个人理论。无论是在集市上还是竞技场中,只要是人流聚集的公共场所,他都愿意与人探讨一些简单直白的问题,比如“什么是正义”或者“什么是勇敢”等等,任何人都有权自如应答。苏格拉底得到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有人说勇敢就是不临阵脱逃。他似乎没有理解,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表示在战场上的表现不能涵盖生活中的所有情况,于是,那个人会修正他的回答,说勇敢是果断和决心,这时苏格拉底又会认为,这样的定义不只针对勇敢,还包括其他的品性。讨论就这样进行下去,给出的很多定义要么过于宽泛,要么过于偏颇,直到对方承认自己完全没办法回答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如果那个人不知道勇敢是什么,苏格拉底会进一步追问对方会如何表现勇敢,就像询问一个不懂建筑学的人怎样才能造好一栋房子。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无疑会使普通人感到困惑和混乱,但是聪明人听到后却能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一种全新的思想、全新的思维逻辑就这样出现了,它引领人们开始思考那些以前再熟悉不过的问题,从而产生全新的独到见解和认识。
然而,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有一点不足。他所要教给人们的是美德,并认为美德体现着智慧和知识—那的确是一条教育原则,但却不能涵盖教育的全部。它忽略了真正的美德所必需的很多东西,它不考虑情感,只在乎智慧。苏格拉底认为,无知等同于罪恶,而且一旦与虚假的知识为伴,则更加糟糕。所以在他看来,与那些因为无知而犯错的人相比,知道正义和善良为何物的人即使行不义之事,也更接近正义的标准。
苏格拉底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进行教育和哲学实践,他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到了公元前399年,我们不得不提到对于苏格拉底的审判和他的死刑。有一天,大执政官巴赛勒斯的府门前的高大廊柱上贴出了这样的控告书:
“以下内容是美勒托及美勒托之子对索福罗尼斯克斯之子苏格拉底的控告。苏格拉底犯有如下罪行:第一,亵渎雅典所认可的神灵,另立新神;第二,腐蚀青年。故判处其死刑。”
苏格拉底的当庭诘问无疑触怒了主控人,诗人美勒托。其他控诉人是修辞学家吕孔和富商阿尼图斯,后者也是三人当中最有权势的。阿尼图斯的儿子也是苏格拉底的追随者,并且表现出了一定的潜质。苏格拉底因此试图说服阿尼图斯把儿子从家族的皮革生意中解放出来,帮助他有所成就。哲学家的建议肯定伤害了这位父亲的自尊心。同样受伤害的还有很多其他学生的父亲,因为苏格拉底的学生们经常把一些奇谈怪论带回家,讲述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情,并且经常提出家长们无法回答的问题。这些因素成为第三次控诉苏格拉底的依据。
我们对于苏格拉底的获罪一定不会感到奇怪,也不会像色诺芬一样感到愤慨。色诺芬认为,苏格拉底的主张就是在亵渎神明。可以想象,苏格拉底的那些问话必定是极不得人心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其无人能及的思辨能力。
当时的苏格拉底没有强力的后援,他必须独自承受社会偏见和宗教仇恨的重重压力,独自面对由五百五十七名城邦公民组成的审判团,他们有裁判权,如果判定他有罪,那些人还有权量刑。
庭审分为三个阶段,由一台水钟定时。那是用水取代沙子的计时器。第一个阶段是检察官发表控告书;第二个阶段是由被告人发言陈述,如果经裁定有罪,第三个阶段则是控辩双方就处罚进行辩论和法官的最终裁定。我们现在对控诉人的发言一无所知。因为苏格拉底自己承认听到过神灵的声音,所以他们大概会强调崇拜异神的罪名。苏格拉底接下来的辩护词是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即使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在《申辩篇》中做了记录。
苏格拉底对第一项指控进行了充分的辩驳,对第二项罪名却没有做出真正的回应,而对于第三项腐蚀雅典青年的罪名,他认为那无疑建立在一种错误的观念之上,就是年轻人一定不如父辈聪明。在这一点上,他和控告者们当然意见相左、水火不容。在他看来,美德和知识同样存在分歧。
在整个辩护过程中,苏格拉底好像并不在乎生死。因为执着于自己的神圣使命,他从被告人身份转变成传道者,把自己比作附着在一匹慵懒而又高贵的战马身上的“牛虻”,声称他只要还有一口气,便要不停地叮咬,好让马恢复灵动和活力。他不愿以终止出格的举动为条件求得赦免,他必须完成上天交给他的任务。
苏格拉底说:“不管一个人的岗位在哪里,他选择了什么,或者神圣的命令把他放在了什么地方,每当危险降临,他都应该坚守岗位。唯一应该想到的便是屈辱,而不应该贪生怕死或者心存顾忌……雅典人啊,我听命于你们推选的将军,曾在他们的指挥下奔赴波提狄亚、安菲波利斯和代里昂的战场,与其他士兵一样坚守岗位,直面死亡,从未有过退缩;这是我的想象,如果神要我去完成哲学家的使命,去探查自己和其他人的内心,而我却因为害怕死亡或者其他任何原因而逃避自己的责任,我的所作所为就太不合情理了……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爱戴你们,但是,我应该听从神的旨意,而非对你们唯命是从,只要一息尚存,我就永远不会停止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
像其他人一样,苏格拉底习惯性地提起了辩护时常见的话题之一—过去的经历,但是没有就此引申开去。他说自己也像别人一样有自己的孩子,但不会把他们带上法庭来博得同情和怜悯。如果他恳求法官违心地为他开脱罪责,他便会成为罪人。“我会因为不信神明自担其罪,可是我对神明的信仰远比那些原告们虔诚。我向你们和神进行了申辩,现在就请你们裁决吧,你们和我都需要最合理的裁决。”
法庭仅以五六票的数量优势给出了“有罪”的判决。我们认为,当时雅典的法官们从来没有见识过那样的辩护场面,苏格拉底的申辩是一次非常精彩的演讲,所以,与裁定的实际结果相比,有罪认定的微弱优势确实出人意料。
虽然控告人明确提出了死刑的要求,但是如果苏格拉底没有用那种特殊的口吻进行辩护,法庭是绝不会强行判处死刑的。如果要求他向公正的民众提出明确的要求,他便希望大家把自己视为雅典民众的大恩人,正因为他的 无冕之王 英国公学必读的历史名人传记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无冕之王 英国公学必读的历史名人传记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无冕之王 英国公学必读的历史名人传记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速度快,昨晚十点半下单,今天九点就到了,还是要京东自营
评分期待在看一本好书,给大脑补充能量。
评分质量还行,字迹清楚。
评分已收到货,还没用,希望质量好吧。
评分质量还行,字迹清楚。
评分书很好,就是内容有点少,不过瘾!
评分质量还行,字迹清楚。
评分有错别字,排版不好,书内容挺好
评分速度快,昨晚十点半下单,今天九点就到了,还是要京东自营
无冕之王 英国公学必读的历史名人传记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