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史實,通過對國際金融與開放宏觀經濟學這一課程的講解,完整闡述塑造瞭國際金融體係的理論與政策。以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為主綫,涵蓋瞭國際金融領域內所有常規話題,如外匯市場、國際收支、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匯率危機以及跨國公司、國際銀行業和國際金融市場的演變。通過將現實世界的事件與經濟思想的發展相結閤,生動地闡述瞭國際金融理論的詳細內容。 此外,書中還分析瞭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原因,並鼓勵使用批判性思維對現行國際金融體係能否促進人類福祉進行思考,以及探索是否應該召集世界各地的金融領袖再舉行另一個布雷頓森林會議。除瞭幫助學生理解國際金融和開放宏觀經濟學,本書力圖通過生動通俗的語言為任何對這一領域感興趣的人講解仍在不斷發展的全球金融與全球經濟。
作者簡介
亨德裏剋·範登伯格,曾任職於美國國務院和跨國公司,現為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經濟學教授。自1989年以來,他先後教授經濟增長和發展、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國際商務與移民經濟學等課程,已經發錶瞭匯率、國際貿易、經濟增長、經濟移民等領域專業期刊文章50多篇,齣版多部暢銷的經濟學教科書。
譯者簡介:周世民,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以來,緻力於開放經濟下的國際貿易、金融、跨國並購與重組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已在《經濟研究》《世界經濟》等國內**經濟學期刊發錶相關研究成果多篇。
目錄
第一部分 國際金融導論
第1章 導言
1.1 從戰爭到蕭條,再迴到戰爭
1.2 更宏偉的圖景
1.3 人類如何增長知識
1.4 國際金融的領域
1.5 迴到布雷頓森林體係:一些其他的初步評論
1.6 總結和結論
第2章 國際收支和宏觀經濟學
2.1 介紹
2.2 循環流程圖
2.3 開放經濟體
2.4 國際收支
2.5 美國的國際收支
2.6 評價美國國際收支的最近趨勢
2.7 國際投資頭寸
2.8 總結和結論
第二部分 外匯市場
第3章 外匯市場
3.1 外匯市場概述
3.2 外匯市場的發展
3.3 當今的外匯市場
3.4 外匯的一個供求模型
3.5 三角套匯
3.6 有效匯率
3.7 總結和結論
第4章 利率平價條件
4.1 跨期套利
4.2 拓展的基本利率平價模型
4.3 預測匯率變化
4.4 重新評估理性預期
4.5 總結和結論
第5章 應對匯率波動:對衝外匯風險
5.1 匯率風險
5.2 遠期市場套期保值
5.3 貨幣市場套期保值
5.4 期權套期保值
5.5 貨幣互換
5.6 淨敞口與總敞口
5.7 套期保值和匯率傳遞
5.8 總結和結論
第6章 外匯市場的微觀結構
6.1 當今外匯市場概述
6.2 外匯市場的發展
6.3 電子交易
6.4 場外市場微觀結構的變化
6.5 對3萬億美元日交易額的解釋
6.6 外匯市場的腐敗
6.7 技術分析和基本麵
6.8 進一步觀察外匯市場的效率
6.9 總結和結論
第三部分 開放宏觀經濟學
第7章 濛代爾弗萊明的開放經濟模型
7.1 凱恩斯的創新宏觀經濟模型
7.2 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基本模型
7.3 産品市場對國際貿易開放
7.4 濛代爾弗萊明的開放經濟凱恩斯主義模型
7.5 完整的濛代爾弗萊明模型
7.6 開放經濟體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7.7 貶值改善貿易平衡嗎
7.8 總結和結論
第8章 經濟的供給層麵
8.1 概述經濟的供給層麵
8.2 索洛增長模型
8.3 伴隨創造性破壞的技術進步
8.4 全球化與經濟增長
8.5 總結和結論
第9章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9.1 對凱恩斯模型的批判
9.2 凱恩斯需求層麵經濟的擴展
9.3 總需求麯綫
9.4 供給和需求相結閤
9.5 長期中的宏觀經濟管理
9.6 總結和結論
第四部分 國際金融政策的曆史
第10章 匯率危機
10.1 從曆史視角看國際資本流動
10.2 1982年債務危機
10.3 1982年債務危機的解決
10.4 貨幣危機的經濟學
10.5 總結和結論
第11章 更多的匯率危機
11.1 1982年之後
11.2 外匯危機
11.3 巴西2004年處於危機邊緣
11.4 俄羅斯危機
11.5 三代危機模型
11.6 固定還是浮動?
11.7 大量外匯儲備能夠戰勝三元悖論嗎?
11.8 總結和結論
第12章 國際金融體係:1870—1914年的國際金本位製
12.1 國際貨幣協定比較
12.2 金本位製前的國際金融
12.3 金本位製的起源
12.4 國際金本位製:1880—1914年
12.5 美國與國際金本位製
12.6 國際金本位製的中止
第13章 混亂的戰間期:1918—1940年
13.1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重迴正常?
13.2 金本位製和大蕭條
13.3 國際新秩序
13.4 對戰間期的金本位製的評價
第14章 布雷頓森林體係建立至今
14.1 有著非凡意義的布雷頓森林會議
14.2 早期的布雷頓森林體係
14.3 布雷頓森林體係之後
14.4 布雷頓森林機構
14.5 總結和結論
第15章 歐元和歐盟
15.1 布雷頓森林體係之後尋求匯率的穩定性
15.2 歐盟的曆史
15.3 ZUI優貨幣區
15.4 評價歐盟
15.5 總結和結論
第五部分 國際金融問題
第16章 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
16.1 對外直接投資
16.2 跨國公司和對外直接投資理論
16.3 為什麼資本不從富國流嚮窮國?
16.4 關於跨國公司的最後評論
16.5 總結和結論
第17章 國際投資、國際銀行業與國際金融市場
17.1 國際投資的快速增長和多樣化
17.2 歐洲貨幣市場
17.3 金融部門的經濟作用
17.4 金融市場的失靈
17.5 組閤投資
17.6 製度變遷:伊斯蘭金融的發展
17.7 總結和結論
第18章 2008年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是時候召開新布雷頓森林會議瞭嗎?
18.1 2008年金融危機鳥瞰
18.2 金融自由和金融創新
18.3 明斯基的金融不穩定假說
18.4 國際金融體係改革
18.5 迴到凱恩斯
18.6 總結和結論
術語錶
精彩書摘
《國際金融與開放宏觀經濟學:理論、曆史與政策》:
經濟政策的製定者開始轉變觀念,不再強調失業是由於過多地強調微觀經濟基礎以及采用競爭市場中便捷的微觀經濟模型所導緻。如本章開篇所述,為瞭構建切閤實際的、在邏輯上與個體和廠商行為相符的宏觀經濟模型,簡化假設條件是有必要的。遺憾的是,用來代錶個體和廠商的微觀經濟模型,既不具有現實性也不具有普遍性。值得注意的是勞動力市場模型,這一模型將勞動力市場定義為完全競爭市場,即勞動力按照其邊際産齣獲得迴報。還有一個更不準確的一般性假設,即認為産品市場中生産者成本不斷上升,並且市場力量並沒有集中進行寡頭壟斷或壟斷經營的傾嚮。然而在現實中,勞動力市場和産品市場從來都不是完全競爭的,價格也並不能準確反映真正的邊際成本。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科斯在1960年提齣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這一定理認為,一般來說,外部性( externalities)並不會導緻市場失靈,因為工人和廠商都有足夠的動力去想方設法進行有關外部成本和收益間如何分配的雙贏談判。關於科斯定理是否屬於主流經濟學中觀念的一次巨大飛躍尚存在爭議,但這一理論在很多學術論文和著作中都被廣泛地引用。可以肯定地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幾乎沒有市場參與者能夠意識到外部性的存在,更彆說通過談判在某種程度上享受外部性瞭。
……
國際金融與開放宏觀經濟學:理論、曆史與政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