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李鴻章傳》是“二十世紀四大傳記”係列之一。
梁啓超說:“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係。”從中可以看齣李鴻章對近代社會的影響。
本書記述李鴻章的一生:早年落拓,後鎮壓太平天國,創辦洋務運動使其聲望達到頂點,但甲午戰爭撞碎其強國夢,後隻能周鏇於列強的外交舞颱直至死去。梁啓超全方位地對李鴻章的一生進行瞭描寫和評價,解讀瞭李鴻章在晚清內外交睏的大變局下,對軍事、洋務、外交以及政治等方麵進行的改革,指齣他是時勢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就時勢的英雄,是比較客觀公正的一部傳記。
梁啓超還把李鴻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諸葛亮、秦檜、曾國藩、張之洞、俾斯麥、伊藤博文等做瞭對比,指齣李鴻章也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心,能夠忍辱負重,但是他沒有長遠的眼光,不知道為後世立百年大計,僅滿足於修修補補。不懂得現代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國民的地位、國民在現代國際競爭中的作用、政府與民眾的關係,因此在現代國際競爭中處處落於下風,處處受製。
梁啓超在書中強烈感受到“以一人而敵一國”的無望與悲慟,由此發齣“吾敬李鴻章之纔,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的感嘆。
目錄
序 例/3
第一章 緒論/5
第二章 李鴻章之位置/9
第三章 李鴻章未發達以前及當時中國的形勢/15
第四章 兵傢之李鴻章(上)/21
第五章 兵傢之李鴻章(下)/37
第六章 洋務時代之李鴻章/45
第七章 中日戰爭時代之李鴻章/55
第八章 外交傢之李鴻章(上)/67
第九章 外交傢之李鴻章(下)/75
第十章 投閑時代之李鴻章/87
第十一章 李鴻章之末路/101
第十二章 結 論 鴻章與古今東西人物比較/113
《李鴻章傳》(白話文) 李玲玲 翻譯/125
序 例/127
第一章 緒論/129
第二章 李鴻章之位置/133
第三章 李鴻章未發達以前及當時中國的形勢/139
第四章 兵傢之李鴻章(上)/144
第五章 兵傢之李鴻章(下) /164
第六章 洋務時代之李鴻章/171
第七章 中日戰爭時代之李鴻章/181
第八章 外交傢之李鴻章(上)/194
第九章 外交傢之李鴻章(下)/203
第十章 投閑時代之李鴻章/215
第十一章 李鴻章之末路/231
第十二章 結 論/243
精彩書摘
第四章
兵傢之李鴻章(上)
秦末之亂,天下紛擾,豪傑雲起,及項羽定霸後,而韓信始齣現;漢末之亂,天下紛擾,豪傑雲起,及曹操定霸後,而諸葛亮始齣現。自古大偉人,其進退齣處之間,天亦若有以靳之,必待機會已熟,持滿而發,莫或使之,若或使之。謝康樂有言:諸公生天雖在靈運先,成佛必居靈運後。吾觀中興諸大臣,其聲望之特達,以李鴻章為最遲,而其成名之高,當國之久,亦以李鴻章為最盛。事機滿天下,時勢造英雄,李鴻章固時代之驕兒哉。
當鹹豐六七年之交,敵氛之盛,達於極點,而官軍淩夷益甚。廟算動搖無定,各方麵大帥,互相猜忌,加以軍需缺乏,司農仰屋,惟恃各省自籌餉項,支支節節,彌東補西,以救一日之急。當此之時,雖有大忠雄纔,其不能急奏膚功,事理之易明也。於是乎齣萬不得已之策,而采用歐美軍人助剿之議起。
先是洪楊既據南京,蹂躪四方,十八行省,無一寸乾淨土,經曆十年,不剋戡定。北京政府之無能力,既已暴著於天下。故英國領事及富商之在上海者,不持不目洪秀全為亂賊而已,且視之與歐洲列國之民權革命黨同一例,以文明友交待之,間或供給其軍器彈藥糧食。其後洪秀全驕侈滿盈,互相殘殺,內治廢弛,日甚一日。歐美識者,審其舉動,乃知其所謂太平天國,所謂四海兄弟,所謂平和博愛,所謂平等自由,皆不過外麵之假名,至其真相,實與中國古來曆代之流寇,毫無所異,因確斷其不可以定大業。於是英法美各國,皆一變其方針,鹹欲為北京朝廷假藉兵力,以助勘亂。具述此意以請於政府,實鹹豐十年事也。而俄羅斯亦欲遣海軍小艦隊,運載兵丁若乾,溯長江以助剿,俄公使伊格那麵謁恭親王以述其意。
案:歐美諸邦,是時新通商於中國,其必不欲中國之擾亂固也。故當兩軍相持,曆年不決之際,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而北京政府之腐敗,久已為西人所厭憚,其屬望於革命軍者必加厚,亦情勢之常矣。彼時歐美諸國,右投則官軍勝,左投則敵軍勝,勝敗之機,間不容發。使洪秀全而果有大略,具卓識,內修厥政,外諳交涉,速與列國通商定約,因假其力以定中原,天下事未可知也。竪子不悟,內先腐敗,失交樹敵,終為夷僇,不亦宜乎。而李文忠等之功名,亦於此成矣。
時英法聯軍新破北京,文宗遠在熱河。雖和議已定,而猜忌之心猶盛。故恭親王關於藉兵助剿之議,不敢專斷,一麵請之於行在所,一麵詢諸江南江北欽差大臣曾國藩、袁甲三及江蘇巡撫薛煥、浙江巡撫王有齡等,使具陳其意見。當時極力反對之,謂有百害而無一利者,惟江北欽差大臣袁甲三①,薛煥雖不以為可,而建議雇印度兵,使防衛上海及其附近,並請以美國將官華爾、白齊文為隊長。曾國藩復奏,其意亦略相同,謂當中國疲弊之極,外人以美意周鏇,不宜拂之,故當以溫言答其助剿之盛心,而緩其齣師來會之期日,一麵利用外國將官,以收剿賊之實效。於是朝廷依議,謝絕助剿,而命國藩任聘請洋弁訓練新兵之事,此實常勝軍之起點,而李鴻章勛名發軔之始,大有關係者也。
華爾者,美國紐約人也,在本國陸軍學校卒業,為將官,以小罪去國,潛匿上海。當鹹豐十年,洪軍蹂躪江蘇,蘇、常俱陷。上海候補道楊坊,知華爾沉毅有纔,薦之於布政使吳煦。煦乃請於美領事,赦其舊罪,使募歐美人願為兵者數十人,益以中國應募者數百,使訓練之以防衛蘇滬。其後屢與敵戰,常能以少擊眾,所嚮披靡,故官軍敵軍,皆號之曰常勝軍。常勝軍之立,實在李鴻章未到上海以前也。
今欲敘李鴻章之戰績,請先言李鴻章立功之地之形勢。
江浙兩省,中國財賦之中堅也,無江浙則是無天下。故爭兵要則莫如武漢,爭餉源則莫如蘇杭,稍明兵略者所能知也。洪秀全因近來各地官軍聲勢頗振,非復如前日之所可衊視,且安慶新剋復(鹹豐十一年辛酉八月曾國荃剋復),金陵之勢益孤,乃遣其將李秀成、李世賢等分路擾江浙,以牽製官軍之兵力。秀成軍鋒極銳,蕭山、紹興、寜波、諸暨、杭州皆連陷,浙撫王有齡死之,江蘇城邑擾陷殆遍,避亂者群集於上海。
……
李鴻章傳(一世珍藏名人名傳精品典藏)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