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学生,一般读者 《儒释道耶与中国文化》(汉英对照)是汤一介先生关于儒、释、道、耶与中国文化主题的哲学学术论文精选集,
反映了作者对中国哲学的总体观点,包括哲学流派体系、对真善美的观点、当前发展和未来展望、对儒学的评价。
在与来自各国不同背景、文化的学者交流过程中,汤先生追溯了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的流衍,分析了中国文化与西方
文化的异同和互补性。在中国面临东西文化交汇冲击、传统与现代张力的时候,这部著作挖掘文化发展中的深层问
题,追溯中国文化的源头与流变,对现当代文化研究具有深广意义。
内容简介
《儒释道耶与中国文化》(汉英对照)收录了汤一介先生有代表性的学术文章10篇,这些文章都曾被译成英文发表在各大中外期刊上。内容涉及儒家、道家、佛教、基督教等各种文化思潮的互动碰撞。面对西方学者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先生提出“和而不同”的理念,对中外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汤一介,当代中国哲学界泰斗级学者,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等职务。2003年起,担任《儒藏》编纂中心主任、首席专家,生前主持完成了精华编100册。汤先生有多部学术专著出版,包括《郭象与魏晋玄学》、《在非有非无之间》、《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另有学术论文上百篇。
目录
I An Inquiry into the Possibility of a Third-Phas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2
壹 关于儒家思想第三期发展可能性的探讨 3
II Confucianism & 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 12
贰 儒学与建构性后现代主义 13
III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ism 34
叁 儒学的现代意义 35
IV Immanence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Chan Buddhism 88
肆 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 89
V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aoism 120
伍 论道教的产生和它的特点 121
VI The Attempt of Matteo Ricci to Link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150
陆 论利玛窦汇合东西文化的尝试 151
VII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Categorical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176
柒 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的诸问题 177
VIII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Question of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224
捌 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 225
IX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 266
玖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267
X The Coexistence of Cultural Diversity: Sources of the Value of Harmony in Diversity 304
拾 文化的多元共处——“和而不同”的价值资源 305
Notes 318
注释 318
博雅双语名家名作-儒释道耶与中国文化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读书好处多多。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读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评分
☆☆☆☆☆
不错
评分
☆☆☆☆☆
读书好处多多。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读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评分
☆☆☆☆☆
不错
评分
☆☆☆☆☆
读书好处多多。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读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评分
☆☆☆☆☆
不错
评分
☆☆☆☆☆
读书好处多多。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读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评分
☆☆☆☆☆
不错
评分
☆☆☆☆☆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