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卡爾-雅斯貝斯是20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傢、存在主義哲學奠基人之一。他主張哲學是對存在的主觀解釋,認為哲學應當為人的自由而呼籲,應當注重人的生存,並以此為一切現實的核心。《時代的精神狀況》是其重要著作。
“該書雖然寫於1930年,但是它對西方人在當代的精神狀況及其所由形成的曆史根源與廣闊的現實社會生活背景所作的深刻而又生動人微的演述,至今仍未過時。”
“全書以實存哲學式的反思作底綫,描畫瞭與西方社會化現代化進程相伴隨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這種震撼留給當代西方人的睏境。這一切雖然談的都是西方人的‘傢務事’,但是,對於正處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人來說,卻是不可不拿來研究一番的。”
目錄
英譯本重印前言
導言
時代意識的起源
當代狀況的起源
狀況概說
闡明當代狀況的途徑
第一篇 生活秩序的界限
第一章 技術和機器成為群眾生活的
決定因素
第二章 群眾統治
群眾的特性
群眾的影響
第三章 技術陛的群眾秩序與人的生活之間的張力
先進技術時代中的意識
機器的統治
領導
傢庭的生活
對生活的畏懼
工作中的樂趣問題
體育運動
第四章 穩定不變的生活秩序的不可能性
第五章 企圖證明被當做絕對而
錶述的生活秩序能夠建
立的種種嘗試(現代詭辯)
對群眾的崇拜
故弄玄虛的語言和反叛的語言
不作決定
精神被用做手段
第六章 當代生活秩序的危機狀況
第二篇 整體中的意誌
第一章 國傢
國傢意識
戰爭與和平
政治活動的方法與影響範圍
第二章 教育
教育的意義
國傢與教育
第三章 整體的不可理解性
第三篇 精神的衰亡與可能性
第一章 教化
教化與古典世界
教化的普遍降格與能力的專門化
曆史的汲取
新聞報刊
第二章 精神的創造
藝術
科學
哲學
第四篇 當代關於人的實存的觀念
第一章 關於人的科學
社會學
心理學
人類學
第二章 實存哲學
第五篇 人類可能的未來
第一章 無名的力量
自由的顛倒
詭辯者
關於時代之實在的問題
當代人
沒有陣綫的戰鬥
第二章 個體自我在當代狀況中的
維持
嫉世或入世
技術的統治權、原始的認識
意誌、無條件的聯係
嚮曆史性的沉入
人的高貴性
團結
貴族與政治
對高貴的冒僭
哲學的生活
個體自我的狀況
第三章 沉思的預見和能動的
預見
沉思的預見
什麼即將發生?
能動的預見
譯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技術和機器成為群眾生活的決定因素
世界總人口的估計量在1800年是八億五韆萬左右,現在則為十八億。在一又三分之一世紀中,人口增長瞭一倍多。如果沒有技術的進步,這種前所未有的增長是不可能的。種種發現與發明造成如下結果:生産在一個新的基礎上進行;企業被組織起來;勞動生産率有計劃地提高;交通與通訊工具在世界範圍得到巨大改進;法律被係統地加以整理,有效的警察製度被建立起來,公共秩序由此得到保證。上述這些結果閤起來又大大地提高瞭預測工業和商業活動後果的能力。現在,龐大的企業能夠通過一個中心來指揮,哪怕它們的雇員多達幾十萬,觸角伸及世界各地。
這項發展與生産和分配活動的閤理化相聯係。決定之作齣,依據的是知識與計算,而不是本能與欲望。這項發展同樣也與機器化相聯係,一切工作都在每一個有關的人都須遵循的詳細的準則與規章下進行。過去,人們在這類事情上通常是觀望,在“事情自己發生”之前不另生事。現在,他們卻預先設計好一切而不是聽任機遇的安排。但同時這也造成瞭單個工人在許多方麵幾乎等同於機器零件這樣的結果。
今天的人口所以能達到龐大的規模,全是由於這樣一架各部件彼此相接而運轉起來的巨大機器,每個工人都是其中的齒輪上的一個輪齒。由此,我們的基本需要就由史無前例的高效率來滿足。離我們現在不遠的19世紀初葉,德國還發生過飢荒。瘟疫帶來浩劫,嬰兒死亡率極高,很少有人活到長壽之齡。今天,在西方的文明國度裏,和平時期的飢荒並無所聞。1750年倫敦居民的年死亡率是二十分之一,如今僅八十分之一。由於健康保險與失業保險以及其他社會福利製度,今天已經沒有人再麵臨餓死的威脅,而這種威脅過去曾是整個歐洲人口的命運。相反,在亞洲,這種危險卻仍然司空見慣。
群眾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並不是按照一個統一的計劃進行的,而是一個極為復雜的係統的結果。在這個係統中,閤理化與機器化將無數來源不同的因素匯閤成巨大的洪流。這樣得到的總結果不是一種把人當做低級動物的奴隸經濟,而是一種由獨立人格形成的經濟。每個人在自己位置上的善意與自願閤作,是使整體運轉正常的根本條件。因此,這架機器的政治結構必定是這種或那種形式的民主。不再有人能夠按照一個預想的計劃去武斷地決定群眾應該做什麼,因為,普遍的贊同與容許在今天是不可缺少的。這架機器的運轉實際上是無數個人意誌張力的一種閤力,這些意誌張力,盡管彼此有衝突,卻最終聯閤起來發生作用。從長遠看,個人所做的事取決於他作為一個生産者所具有的功能。所以,雖然所有工作都是有目的的,但並無整體上有目的的經濟。
在最近兩個世紀裏,在這一關於生活秩序的觀念的基礎上已發展齣瞭政治經濟學。由於一般意識所理解的技術一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愈益成為曆史事變進程的決定因素,關於這些發展的知識就逐漸成為有關人類事務的科學。這一點說明瞭何以一條看似簡單的原理,即有目的地、閤理地安排人類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的原理,卻呈現瞭如此復雜的麵貌。我們在這裏關心的是調節與控製,但它們本身從未完整地錶現齣來,而隻能通過連續不斷地改變形態來保持自身。
……
前言/序言
本書寫於1930年。當時我雖相當瞭解法西斯主義,但對國傢社會主義幾乎一無所知。當我還在為書稿的完成而喜悅時,十分震驚地聽說國傢社會黨人在1930年的選舉中贏得瞭最初的勝利。書稿被擱置一旁有一年之久,因為我不想讓它在我的三捲本《哲學》之前問世。《哲學》在1931年發錶。該書發錶後幾星期,本書也齣版瞭。
為瞭闡明那個時代,我利用瞭僅屬於那些特彆歲月的事實材料,因而本書在許多方麵都感染瞭當時的氣氛。盡管自它問世以來已發生瞭種種事情,但是若考慮一下今天的哲學狀況和世界情景,那麼我認為,它在現在和當時一樣有效。
試圖作哪怕最微小的改動,如今在我看來也是一種篡改。此次德文第五版的英譯本的重印——與此同時,德文第五版也在德國重新發行——比之1931年的初版,僅在文字風格上有一些修改,而所用材料則一如初版。
卡爾·雅斯貝斯
時代的精神狀況/譯文經典 [Man in the Modern Age]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