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捧在讀者手上的《方氏針灸百年集萃》是關於具有海派中醫文化特色之一的方氏針灸流派的一部專著。它係統闡述瞭百餘年來方氏針灸流派從起源、形成、發展乃至海外傳播的整個過程;全麵介紹瞭從黃石屏、方慎盦、方幼安直至張仁、陳業孟等不同時代的多位針灸名傢的獨特的學術思想和獨到的臨床經驗。《方氏針灸百年集萃》內容翔實,彆具一格。
作者簡介
張仁,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針灸療法(方氏針灸療法)代錶性傳承人,上海市名中醫,從事針灸臨床46年。1980年師從國醫大師郭誠傑教授攻讀研究生,成為陝西中醫藥大學首位針灸學科醫學碩士。1994年破格晉升為主任醫師,1998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上海市針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針灸》編委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評審專傢。曾任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上海市中醫藥科技情報研究所所長,上海市中醫藥科技服務中心主任,上海市針灸學會理事長。曾三次赴比利時、荷蘭講學應診。已在北京、上海、重慶、中國颱北、日本東京等地齣版中醫針灸學術專著60餘部,包括繁體字版、日文版、英文版等;發錶中英文論文150多篇。
目錄
前言
我所認識的方幼安先生
上捲 方氏針灸傳承發展
第一章 溯源——黃石屏 3
第一節 立武術金針 3
第二節 揚針灸國粹 5
第三節 傳大江南北 7
第二章 創始——方慎盦 9
第一節 創方氏針灸 9
第二節 著金針秘傳 10
第三章 傳承——方幼安 12
第一節 勇於探索善於總結 12
第二節 結閤科研開展臨床 16
第四章 發展——張仁 19
第一節 博采多傢之長 19
第二節 傳承古今學術 22
第三節 主攻眼病針灸 23
第五章 傳播——陳業孟 30
第一節 海外傳道授業 30
第二節 倡言經絡辨證 32
第六章 方氏針灸的優勢與特色 35
第一節 方氏針灸的學術優勢 35
第二節 方氏針灸的海派特色 37
下捲 方氏針灸醫學心悟
第七章 方慎盦篇 43
第一節 醫話集錦 43
第二節 驗案擷英 55
第八章 方幼安篇 74
第一節 醫話集錦 74
第二節 效方薈萃 87
第三節 驗案擷英 103
第九章 張仁篇 116
第一節 醫文集錦 116
第二節 難治性眼病效方驗案集萃 154
第三節 其他難病效方驗案精選 224
第十章 陳業孟篇 277
第一節 醫話集錦 277
第二節 驗案擷英 279
附 方氏針灸傳承譜係 283
跋 285
精彩書摘
《海派中醫學術流派係列圖書:方氏針灸百年集萃》:
二、在學術研究上重視創新
方氏針灸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學術的研究上,不能泥古不化,要重視創新。
方慎盒先生精通法語、日語,思想開拓,主張隻要對患者有益就應該為我所用,在針灸臨床中引進現代方法。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提倡不隔衣進針,要求患者暴露軀體,並用酒精局部消毒;三十年代中期參考西醫的病曆書寫方式,設計使用《方慎盒診病錶》鉛印病曆,除患者姓名、性彆、年齡、地址、年月日、編號外,其他內容還包括“初病經過、現在情形、特彆癥狀、標準治法、處方、結果”。並列有“體氣、麵色、脈象、舌、嗜好、寒熱、汗、飲食、睡眠、大便、小便”,以及身體各部位“頭、頸、眼、耳、口、齒、胸、腹、背、腰、手臂、腿足”等項,內容相當詳盡。
為提高療效,方慎盒先生還勇於革新針灸器具,早在三十年代就設計定製過兩種針灸器械。一是類似梅花針針具。據《內經》半刺、毛刺、揚刺而製成。上端為彈簧,下端為蓮房狀針管,排列五針。使用時,以針管對準腧穴,以拇、中兩指持針,食指有節奏地叩按上端彈簧進行叩刺,治療外感頭痛、肝風眩暈與小兒腹瀉等癥。另一種是溫灸器。使用時,內置藥物,將溫灸器下端的圓孔對準所選的穴位,點燃艾捲,艾火溫熱使藥物直透穴位。外層上下兩截空洞不相對時,熱氣不會外泄;如患者感到溫度過高時,可以轉動外層上截,以調整空洞位置,使內外兩層空洞相對,熱氣即可以外泄,以降低溫度。此法治療虛寒癥和麻痹癥。
方幼安先生係上海醫科大學教授,上海市針灸學會副理事長,華山醫院針灸科主任,他在繼承傢學的基礎上,更重視創新。他既善於把經典中鮮為人注意的點滴加發掘,又善於把當時國際上初有苗子的新鮮事物加以發展。他的兒子方興先生迴憶:“我在1966年聽父親授課實習所獲得的印象,以後每隔一段時間再有機會隨診時都發現,父親在臨床上有新的改進、突破。”
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就提齣針灸臨床研究應藉鑒臨床流行病學的研究概念,使其能有嚴謹的設計,以加強針灸療效的論證力。他藉助於華山醫院這個良好的科研平颱,憑藉其精湛的針灸技藝。做瞭大量的臨床針刺觀察,在針灸治療難治性病癥特彆是在治療腦中風、小兒腦病及針灸戒煙等方麵有獨特的臨床經驗。並藉用現代試驗設計方法和數據,證實瞭針灸治病的實效性。
三、在臨床實踐上吸收新知
方氏針灸的包容性,主要體現在臨床實踐上,有益病傢之術應兼收並蓄,要博采眾長,不能拘泥於一方一法一術。
方慎盒先生多纔多藝,工詩書繪畫,早年從宋德宗習醫,主攻內科方脈。後經宋德宗介紹,拜於黃石屏門下習金針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博采眾傢之長。臨床長於辨證,取穴精簡,強調補瀉手法,常能立竿見影,療效卓著。《金針秘傳》一書中記載他診治日本同文書院院長大內暢三先生13年之久的陳舊腰痛醫案:大內先生62歲,“平日起居坐臥均感不便,為陰雨之先,節氣之前,不但不能轉側,且腰部膚冷如冰。中西雜治,終未離去痛苦,前曾一度歸國,請其國中著名針灸傢治之,一無大效。”方慎盒先生認為“轉側不能,腎將憊矣。今既不能轉搖,而腰部肌肉又異常覺冷,其為腎陽衰敗無疑,宜溫通腎府以祛寒濕而助元陽。”他僅取腎俞,施以補法,患者“腰部立覺奇暖,去針後即起立如常,為十餘年之痛苦去於一針,何神速乃爾,即書東亞神術四字為贈。”他認為對古今有益病傢之術應兼收並蓄,根據患者需要可針藥並用。他曾治一例臂痛不舉兼喘急者,辨證腎不納氣為本病,臂痛不舉為標癥,先針腎俞、關元等穴,並予補斂腎氣之丸治之,2個月之後標本痊愈。
方幼安先生善於在臨床中不斷吸收新知。一是對針灸臨床齣現的新療法,能迅速掌握並不斷提高,形成其治療特色,如耳針戒煙、電針之用於中風等;二是善於發現、善於總結,如他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發現,“頭三針”對精神癥狀卻有不可思議之療效,與僅針刺百會或僅針刺腦戶有截然不同之效果,與百會加四神聰的療效也不一樣;而且針刺方嚮與深度不同療效也不同。這些經驗就是他從大量臨床實踐中獲得的。
第三代張仁教授現任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評審委員會專傢,曾任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上海市中醫藥情報研究所所長、上海市中醫藥科技服務中心主任、上海市針灸學會理事長等職。他擅長從文獻中汲取養分,除跟師方幼安先生外,還師從眼科針灸名醫李聘卿教授、國醫大師郭誠傑教授,博采各傢之長,形成瞭自己特色,在診治範圍上以難治性眼病為主,涉及多種適於針灸治療的現代難病。
……
前言/序言
清道光二年(1822年),剛剛當上皇帝不久的愛新覺羅·曼寜不知齣於何種想法,下瞭一道匪夷所思的詔書:“針灸一法,由來已久。然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醫院針灸一科,著永遠停止。”從此,這一由中國人原創浸透著華夏文明的醫療文化,從不為官方承認而走嚮民間。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在之後的一百多年中,它並未因此而衰落消亡,而是又一次從涅槃中崛起,獲得新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深受海派文化熏陶的長三角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傳統的針灸學在與西方文化特彆是西方醫學的碰撞與融閤中,引領瞭我國近現代針灸學相當一個階段的發展與創新。其中,活躍在以上海地區為主的方氏針灸是具有海派特色的針灸學術流派之一。2015年,它被列入上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優秀代錶作名錄。
展現在讀者眼前的這本書,就是關於方氏針灸流派從源到流的傳承發展的整個過程的一個展示。可概括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完整,全書從源齣黃石屏金針派、方慎盒開創、方幼安傳承、張仁發揚、陳業孟傳播等五個方麵係統介紹瞭方氏針灸的發展之路。譜係完整,脈絡清晰。
二是全麵,本書不僅對方氏針灸從源到流的發展過程及其整體學術價值、海派特色進行介紹,而且對每一代代錶性人物的經曆、學術觀點、臨床經驗更有詳細敘述。內容全麵、資料翔實。
三是實用,這是本書最主要特色。約占全書4/5的內容為數代方氏針灸學者所積纍的學術經驗,其中既載有黃石屏治療袁世凱頑固性頭痛及方慎盒針愈達官貴人的驗案,也有方幼安治療中風、小兒腦病及張仁總結難治性眼病的效方;既有方慎盒、張仁相隔大半個世紀對針灸醫學現代化和國際化的不同思考,也有方幼安對針灸臨床治療的真知灼見。
可以相信,在讀者掩捲之時,除瞭獲得很多較為獨特的成熟的可供藉鑒的臨床經驗,更多的是會帶來深層次的思考。這也是我們所希望的。
當然,鑒於本書篇幅有限,尚難以容納方氏針灸百年傳承發揚的豐富內涵,譬如黃石屏先生唯一遺著《針灸詮述》、方慎盒先生的其他多種醫著;譬如方幼安教授海外學術活動、仍活躍在臨床一綫的張仁主任醫師的新收獲、陳業孟院長在美國針灸教學的貢獻、方興醫師在阿根廷的行醫經驗,特彆是多位正處於學術成熟期的方氏第四代傳人的臨床積纍等,將陸續介紹給廣大讀者。
方氏針灸百年集萃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