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6
太極拳武術傢 阮紀正、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王極盛 傾情作序
中華學專傢 肖君和 誠意推薦
顔農鞦教授真人示範24式演練視頻,邊看邊學很輕鬆!
太極身心導引技術 練拳健身修心悟道
感受鬆靜自然力量 形成圓融和諧品格
逍遙遊世太極人生 胸懷大愛慈航宇宙
像拳非拳 是書非書 似道非道
心靈太極道源於太極思想和黃帝內經的經絡學說,以太極拳和心理輔導為工具,以助人助己為目的。
將太極理論的24個核心元素,分彆從立身(價值取嚮)、處世(行為方式)、待人(人際交往)、接物(環境適應)、怡情(情緒調節)、踐行(工作原則)六方麵組閤一體,通過認知調整、形體訓練和意識感悟,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遵循自然、生物本性及人體經絡的規律,達到身心的和諧統一,哲、形、意、行四拳閤一。
顔農鞦,國際心理谘詢師協會理事、廣東省教育廳心理健康教育專傢組成員、佛山市心理輔導協會理事長、佛科院心理健康教育與谘詢中心主任,德育和應用心理學雙學科副教授。
1993年開始從事心理輔導工作,20年來接待來訪者數韆例,成功實施危機乾預近百例,被聘為多間機構谘詢專傢和顧問,多次擔任省內外大型谘詢活動的督導工作。2001年開始逐步將傳統文化引入心理輔導,倡導太極生活化,2002年在國內率先將心理輔導引入傢庭,得到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的肯定。
2011年廣集前賢之論說,編創太極身心導引,2014正式在國內推廣“心靈太極道”,提齣瞭“哲、形、意、行”四拳閤一並加以應用的本土身心訓練方式,為太極文化的傳承探索一條新路子。
心靈太極提齣的“哲、形、意”三拳閤一並加以應用的獨特身心訓練方式並非異想天開,其將太極辯證法“萬物一分為三,涵三為一”的思想,用於“身”“心”“德”修養,以求“三我圓融、各司其職”,的確可以作為解決心理失衡的一個方針。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太極拳研究傢 阮紀正
太極文化不僅跟武術有關,還涉及儒、釋、道及醫學、哲學、兵法等多門學科;太極拳曆史悠久,拳譜、拳論多為文言文,這對初習者會有一定難度。《心靈太極道》將這些觀點通俗化、大眾化,在太極理論、方法與練功上身之間搭建橋梁,讓人人都能讀懂,都能運用。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心理學傢 王極盛
本書與一般太極拳書的不同點在於它藉助陰陽虛實變換闡釋瞭生命之道,通過哲、形、意、行拳四個方麵的習練,幫助讀者全麵地梳理自己的人生行為準則,完善自己的思想體係。
——中華學專傢、政治文明倡導者、佛山大學中華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肖君和
基礎理論篇
一、心靈太極基本知識 /2
(一)相關概念 /2
(二)心靈太極的含義和特點 /4
(三)心靈太極的功效 /5
二、心靈太極習練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8
(一)認知調整 /8
(二)身體操練 /10
(三)意境修煉 /12
(四)生活應用 /13
三、心靈太極修煉的步驟和要求 /18
(一)尋牛 /18
(二)見跡 /19
(三)見牛 /20
(四)得牛 /21
(五)牧牛 /21
(六)騎牛歸傢 /22
(七)忘牛存人 /23
(八)人牛俱忘 /23
(九)返本還源 /24
(十)入廛垂手 /25
四、哲拳基礎 /27
(一)太極態的把握 /27
(二)心靈太極思維方法的應用 /33
五、形拳基礎 /42
(一)特點 /42
(二)練習要領 /45
(三)心靈太極形拳全套演練圖心靈太極形拳全套演練圖示 /50
六、意拳基礎 /51
(一)靜功練習的基本方法、要求 /51
(二)靜立、靜坐和靜臥 /52
(三)太極冥想 /58
七、行拳基礎 /63
(一)心靈太極的基本結構 /63
(二)心靈太極的習練要求 /68
(三)心靈太極的內在體驗 /72
(四)心靈太極與人生修養 /74
(五)心靈太極與心理輔導 /83
功法操作篇
第一式 鬆靜為本 /94
鬆靜為本就是“鬆”和“靜”的基礎上形成內外閤一、含而不露、沉著穩重而又轉換靈便、飄逸瀟灑、行雲流水般的應對行為風格,體現齣身體活動的輕靈、圓活、柔韌、舒緩、順暢,以及精神層麵的沉著、冷靜、清醒、專注、穩重。
第二式 順天循性 /108
順天循性,即審時度勢,順應自然,順應事物發展的本性,依據本性的要求行動,不強作妄為。世間萬物,無論是日月星辰,還是人類社會,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都要遵循自然界最本質的規律。
第三式 精神內守 /119
精神內守就是指不存邪心雜念,不心存妄想,不心存浮氣躁,保持內心的安寜狀態,它是符閤生命進程的一種狀態,能使生命如細水一般長久而堅韌。
第四式 獨立中正 /130
獨立與中正密切相關,此處的“中正”即“中庸”。獨立中正是活動主體性的錶現,強調個體自律,講究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中庸平和,閤度得宜。
第五式 見素抱樸 /140
見素抱樸,謂不為外物所牽,現其本真,守其純樸,即道傢思想中追求的保守本真,懷抱純樸,不縈於物欲,不受環境和社會因素於擾的思想。
第六式 陰陽和閤 /150
陰陽和閤指的是在事物中陰陽兩元素動態地融閤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現齣渾然一體、未分化的狀態,其整體及其要素是動態的、變化的,是互相包容、互相依賴、互為體用的。
第七式 隨麯就伸 /163
隨麯就伸就是順勢,其中“麯”指的是規律,“伸”指的是變化,其精義在於閤乎規律,通曉變化,開閤有度,八麵支撐。
第八式 順而不屈 /175
順而不屈指的是捨己從人,“捨即捨棄;從者,依順也。”但“心”不能屈,在整體上不能失去主動權。捨己從人即捨棄自己的主觀臆斷,依據對方的來勢,采取相應的應對招法。
第九式 無為而為 /187
無為而為是一種對道的追尋,無為是不妄為,不做不可得其成的事情,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度,也是一種安身立命的方法,是指在做事方麵要有選擇性,不要做有悖於自然的事情。
第十式 逍遙遊世 /198
逍遙遊世是指在悠遊自得,無拘無束的意境中,讓身體放鬆,同時也讓心靈自由。這裏的“遊”不同於齣世,它更強調對世俗之物無所依賴,與自然化而為一,不受任何束縛自由地遊於世間。
第十一式 齊同慈愛 /209
齊同慈愛思想的根本之義就是要實現“物我無彆,天下一傢”的大同世界,不論貧富貴賤,親疏遠近,花木鳥獸,皆要給予他們相同的愛,既無分彆之心,又無差彆之念。大愛無情,雖是無情,卻是公正,這個境界,需要我們心中懷有愛,胸中湧現齣愛的能量。
第十二式 共生共存 /220
簡單來說,共生共存就是利他不損己,利己不損他。即陰陽共存,陰陽平衡,體現瞭道的本性。共生共存是讓人具有認同感的思想,是人類的基本生存方式。
第十三式 率直坦誠 /231
率直坦誠是一種大自然造化中最本真的狀態,它呈現齣的是最真實的自我,反映瞭大自然的客觀規律。它無所忌諱,盡情展現自身的美,由此而展露齣的是一個人最美麗的姿態,也最能打動他人。
第十四式 知和處下 /242
知和處下就是在與人交往中以和為貴,以圓隨方,以隨和、柔和的方式接納對方,順著事物的發展而做齣改變,讓自身保持圓潤的姿態。它強調人與他人、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關係。
第十五式 不丟不頂 /254
不丟不頂強調的是圓的較量,而非力的抗衡,不丟不頂是我們處理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法則,在具體操作中,我們需要調和心性,讓自己從世俗紛擾中迴歸於平靜,在起心動念之時不至於走嚮極端,遇事不因過分執著而影響整體和諧。
第十六式 去妄存真 /264
去妄存真指的是人從“妄我”中脫離齣來,迴歸到“真我”,心不再被“妄念”所驅使、奴役,從而得到真正的解脫。去妄存真的求道過程,亦是一個減損過程,它不斷削減我們的欲望,使心更
靠近本性。
第十七式 少私寡欲 /273
少私寡欲指心地清淨,頭腦清醒,精神不被名利奴役,肉體不被貪欲驅使。保持這樣的狀態有利於身心健康,適應社會和體悟大道。
第十八式 似有還無 /284
有無是存在的兩種狀態,可被視為創造的兩種形式。似有還無,不是不讓你有,也不是讓你無,而是對“有”或“無”不持極端態度,不執著。
第十九式 不物於物 /294
不物於物的意思是我們要駕馭外物(物欲),而不為外物(物欲)所驅使,利用物而不受製於物。吾心順其其然,緣來不拒,緣走不留,歸於淳樸,超然物外,不為世俗所羈。
第二十式 從心而行 /304
從心而行,是指人不拘於條框和章法,一切遵循本質的流露和心性的錶現,每個人都有一個主宰萬物的靈明的心——追求時間法則的至理這心。由心發齣來的人欲是自然而然之物,其力無窮。錶現在生活工作上,就是將對名利的追求、外界的束縛放下,讓自己內心保持坦然。心無所忌,就能聆聽心的聲音,便能行事自然,真正做到從心而行,“心”“性”“情”統一。
第二十一式 定神當下 /315
定神當下包括瞭定神和活在當下的意思。通常來說它是流動的,不會執著於一時一地,不會陷入刹那的憂懼而不可自拔,而是能夠隨著心念之流領略風采,隨遇而安。
第二十二式 寬容接納 /325
海之所以浩瀚廣大,在於能涵納百川細流;人的德行要廣大,也要有像海一樣的廣闊胸懷和浩然之氣。
第二十三式 澄懷觀道 /335
澄懷與觀道是統一的,澄懷方能道觀,觀道適以澄懷,其實質乃是對宇宙的本體和生命往復循環,趨圓而動的“道”的觀照與把握。
第二十四式 圓融和諧 /346
圓融和諧錶現瞭宇宙的渾化與天地的壯偉閤一,它把事物看做一個整體,主張人與社會、自然的統一和諧,展現瞭太極中自然、不爭的智慧。
附 錄
主要參考文獻 /366
我的生涯之路(代後記)
“心靈”一詞,最早可能是翻譯西方文化的概念,我國原初用以指稱精神活動的說法是單音節的“心”“意”“神”“思”。西方文化從心物二元、主客分立的空間軸定位,探求人體“身、心、靈”的契閤,但中國文化卻從萬物一體、天人閤一的時間軸探究,追求自我“精、氣、神”的提升。身、心、靈是相對獨立的存在客體,瞭解它更多的是理論認知;精、氣、神卻是一氣流行的主體狀態,把握它更多則是踐履篤行。身、心、靈帶有一定的神學意蘊,精、氣、神則更多是一種生命活動的自我體驗。至於“太極”範疇則歸屬於我國古代哲學理論,它“其大無外但又其小無內”,而且在其內部陰陽變幻當中還會“無中生有而又似有還無”。它最早用來描述宏觀宇宙和人間事物所有的演化,最後則成瞭個哲學本體論範疇。西方與此相近的理解則是對立統一規律;在這裏,西方人理解的矛盾雙方是沒有任何規定的純粹存在,可中國人所說的太極陰陽卻是有明顯價值坐標和操作意嚮的。西方文化是智者型走嚮,提問方式為“是什麼、為什麼”,中國文化是賢者型走嚮,提問方式為“做什麼、怎樣做”,由此中國文化有較多的方法論意味,著眼於人們的實踐操作。“心靈太極”的現代意蘊,當是要藉助對立統一規律指導的環境應對活動去形成自己的人格風骨,其背後的文化基因,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修身養性、悟道怡情。
心靈太極以往隻是一比喻,被人用來形容壓力的解決方法。本書把“心靈”和“太極”融閤為一個概念,根據我國傳統文化關於身心不二、天人閤一、形體神用、體用一如的原理,圍繞修身養性深入梳理人生哲理,將太極拳由武術為主的防身健體係統設計成修德養心為直接目標的人生修煉體係,其主體意嚮是用來應對現代化過程中各種現代病,由此具有明顯的實踐操作意蘊。
現代社會是個資本主宰、商業運作的市場社會,雇傭勞動、兩極分化的無情競爭打破瞭農業社會自然經濟“田園詩”般平靜生活,帶來瞭人們生理、心理和社會、環境等等方麵一係列的不平衡。就個體生活而言,則體現為身心失衡的健康危機,亦即基於“環境和應對方式變化”所帶來的肌體和細胞的新陳代謝異常的“現代病”。其內涵主要體現為道德失衡、心理失衡、飲食失衡、活動失衡和環境失衡這幾個方麵。應該承認,隨著生産力的提高和社會曆史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水平和預期壽命確實是在不斷提高。然而由於不閤理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客觀存在,人類的生存本身又遇到瞭極大的挑戰。這裏首先是市場社會形成的生活方式能否閤理化問題。在生産不斷發展的前提下,人們還十分講究和不斷追求“生活質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到底什麼是生活質量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標準呢?
現在人們一般都是以對物質産品的占有消耗和以非生物能源發動的機器代替人的軀體活動來衡量的。每天山珍海味、穿金戴銀,這是否就是“高生活質量”和“高生活水平”呢?且不說這些東西的社會價值閤理性如何,僅就個人的各種客觀物質需要都有其自然生理閾值方麵的限製而言,所謂“食不過腹、睡不盈床、衣不過丈、壽不過百”,而一天的玩樂也無法超過24小時,由此其操作上的效應也不是不能討論的。盡管“人類是上帝沒有完成的作品”,但人類活動也是有其自身特異性邊界的,特彆是人類幾百萬年的生理進化,一直是按素食為主並伴以少量肉食的雜食動物方式來安排其遺傳基因的。可是市場社會通過廣告製造齣各種人為的“時尚潮流”,誘發齣各種遠遠超齣自然需要甚至有傷身體的物欲;並且還以精神上的高度緊張和心理上的經常失衡,取代瞭適當的體力活動和身心協調的狀態。
就一定意義上看,消費確實並不等於浪費,消費的實質原本就是“人的生産”。特彆是從資本增值的觀點來看,高消費必然會帶來高利潤,此為當代生産發展的基本動力和商業利潤的重要來源。然而從生物演化的角度來說,一種離開閤理需求的外在“高消費”的生活方式,不但大量消耗瞭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資源,而且還明顯破壞著人類生物進化所形成的遺傳基因和相應的生存環境;這種非自然的強行改變,難道就是我們今天所必須講究和追求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平”嗎?真正的發展豐富性和多樣性,就這樣在這簡單的物欲衝動中消失瞭,一切“質”的差彆這時都變成瞭物資占有“量”的差彆。人們在沉湎於自我過程中,同時又真正地迷失瞭本性。而這一切在實質上又都不過是為瞭資本增值的賺錢活動,而不是為瞭人自身的全麵自由健康發展。心為形役、神為物勞,這真是“空為他人作嫁衣裳”。
迴過頭來看,與此相對的中國古代文化是一種生命文化,這種文化盡管也有自己的曆史局限,但其生命智慧或許會給我們的齣路提供某些啓發。中國古代確實沒有西方那跟神權對應的人權概念,但其核心價值卻始終圍繞自身種群的生命綿延而展開。它沒有西方人那種每個靈魂都要單獨麵對上帝的前提假設,但卻突齣天、地、君、親、師的無形約束,強調個體對種群、環境和資源的責任。農業社會、自然經濟的價值核心錶現為生命存活的原始本真,工業社會、市場經濟的價值核心卻體現為財富聚斂的利潤擴張。建立在農業社會上的世俗功利是人本的,它強調人為主體,落腳於生命進化、內嚮整閤、自我維權、自傢受用。而建立在工商社會上的現實功利卻是物本的;它突齣物為主體,落腳於利潤擴張、工具理性、聚斂財富、依賴外物。這裏所謂人本,不外就是簡單直接突齣人的自我滿足、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而並不迂迴麯摺地依賴物的交換價值和支配作用。
馬剋思認為,就現象形態上看,古代世界的人,不管是處在怎樣狹隘的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規定上,畢竟始終錶現為生産的目的,在現代世界,生産錶現為人的目的,而財富則錶現為生産的目的。的確,在當代曆史形態中個人生存情境是完全被顛倒的。正是在這種曆史性的商品——市場經濟世界當中,為瞭交換價值的生産,人與人的社會關係顛倒地錶現為物與物的關係,個人生存實際上必然轉換為一種孤立的客體化“碎片式”的生存。在強大的物化經濟力量麵前,個人生存倒成瞭微不足道的。市場經濟自主發展,人則成瞭資本實現利潤的工具。這時生産的確在進步,財富的確在迅速積纍,可是創造這個世界的人卻錶現為“完全的虛空”。我們現在當然不是要求迴到農業社會的自然經濟,但工業社會的市場經濟的局限也一覽無遺。生物基因的多樣性是生物衍化的前提,文化基因的多樣性同樣是文化演進的基礎。到底如何藉鑒古人智慧創建一個生態社會的永續循環共享經濟,已經成瞭我們一個緊迫任務。
本書的最大創新、貢獻和亮點,就在於將現代心理學理論和方法跟我國古代聖賢教誨和太極拳技術三者融閤起來,推陳齣新去探究一種簡單實用並具有中國特色的道德修煉和心理疏導的模式。書中的理論構思、動作設計和意境描述,均針對已經肆虐全球的“現代病”有的放矢,根據中國傳統文化的太極思想和黃帝內經的經絡學說為主要理論依據,引導人們在物質生産現代化過程中,跳齣名繮利鎖,重視正常生活品質與精神生活,並藉助肢體活動去疏通經絡、平秘陰陽,這不失為應對將要爆發的全麵性健康危機策略的一個有益探索。
當然,心靈太極並不是從孤立主體自我中心那一廂情願的倫理歸因和道德歸咎而來,其完成所依托的主要技術基礎是中國古老的太極拳術。這種拳術的主體要素源起極早但成熟卻很晚,它從原始人類肢體衝突時的攻擊自衛本能齣發,在漫長的曆史演化過程中積澱瞭大量攻守殺伐的肢體應對和身體博弈經驗,並藉助中國思想史上的積極成果來梳理和升華這些操作經驗,特彆是吸收宋元以來道教內丹修煉的積極成果,實現瞭中國武術從“外傢”到“內傢”的轉變,並體現瞭整個學理上“起於易、附於兵、成於醫、主於道、融百傢、匯於理、取眾長”的深厚淵源,於是幾乎積澱瞭整個中國思想史;它用肢體語言全麵演繹中國人的生存之道,形象地錶達中國人的生命智慧,由此形成瞭反映中國人生存方式的典型人體文化符號。它那“頭頂太極、懷抱八卦、腳踩五行”的運動形態也是極富象徵意義的。頭頂太極喻其指導思想是太極“陰陽虛實”的哲學理念,具有極大的普適意義;懷抱八卦喻其上盤身手“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的“勁走八方”,可以全麵應對各個方麵來犯的環境變遷;腳踩五行喻其下盤方位“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那“五行生剋”的相互作用,藉助不同形態方位的相生相剋變化而得以永續循環。中國文化講究“身心不二、體用一如”,由此“練身”同時也就是“修心”。
心靈太極道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心靈太極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心靈太極道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