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贵州大学学报“特色头栏目”文丛:清水江学研究》以《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之“清水江学研究”栏目2012年设置专题研究以来的论文编选而成,主要内容有:走进清水江文书与清水江文明的世界、近六十年来清水江林业契约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综述、清水江流域林业历史文献及研究述评、清水江文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浅析清水江文书俗字的价值、清水江流域白市、江东、渡马三地文书考释与研究、清水江流域高酿镇文书考释及研究、清水江流域蓝田、瓮洞两镇文书的考释与研究、清至民国年间清水江契约文书立契时间校补、徽州文书与清水江文书保护模式比较研究、春花鱼鳞册初探等。
作者简介
杨军昌(1963-),侗族,教授、博士,贵州省省管专家、黔灵学者、省高校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一一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民族社会与经济、民族文化与教育、民族人口与发展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规划课题2项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二等奖、三等奖等。
钟昭会(1965-),重庆市人,教育学硕士,副编审,《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主要从事编辑学和教育学研究。独立编辑了《大学语文》《政治经济学原理》《苗族古歌》《贵州大学校史1902-2010》等百余种图书,先后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继续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并多次获期刊编辑奖。
内页插图
目录
《清水江学研究 上册》
清水江文书的整理研究与清水江学的建构发展
——《贵州大学学报特色栏目文丛·清水江学研究》序
研究综述
走进清水江文书与清水江文明的世界
——再论建构清水江学的题域旨趣与研究发展方向
清水江文书研究与清水江学建立的学术远景瞻望
——基于贵州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的梳理
近六十年来清水江林业契约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综述
民间文书整理与研究的重大学术成果
——国家重大课题“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天柱文书》出版首发式巡礼
清水江文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国内成熟文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运用:明代清水江文书契纸样式简论
——明代清水江文书研究之一
明代清水江文书中的历史信息
——明代清水江文书研究之二
学术笔谈
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笔谈主持人语
清水江流域竹林、坌处、远口三地文书考释与研究
清水江流域白市、江东、渡马三地文书考释与研究
……
《清水江学研究 下册》
前言/序言
清水江学是继敦煌学、徽学(又称“徽州学”)之后,又一获得学界普遍认同的地域性专门学问。徽学之所以成为一门新学问,根本的原因即在于大量徽州文书的发现,离开了徽州文书,就不可能出现徽学;徽学研究却广涉地方民众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构成了整体而全程的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内容②,同徽学一样,清水江学之所以成为一门新的学问,亦在于大量清水
木张新民(1950-),男,安徽滁州人,贵州大学清水江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名誉院长,贵州省儒学会会长,中国儒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国际儒联理事。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清水江学、阳明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①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阿风研究员在其所撰《徽学:走进历史现场》(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5日)一文,便将清水江学与徽学并置互称,指出“近年来,贵州清水江地区也发现大量民间契约文书,出现了‘清水江学’的提法。徽学、清水江学虽然都是以行政或地理区域命名,但这些学科成长的前提,都是这些地区保留下来的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契约文书成为更广大的中国史研究的基础史料。因此,这些学科已经出由地域社会与地方文化研究的范围,成为整体中国史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另可参阅张新民、朱荫贵、阿风、冯祖贻:《共同推动古文书学与乡土文献学的发展: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四人谈》,《贵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江文书的发现,离开了清水江文书,就不可能出现清水江学,但清水江学研究同样广涉地方民众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当然也构成了整体而全程的中国历史必须大书特书的重要研究内容。二者的产生一先一后,似乎有了相互衔接的关系,代表了学术发展的新动向,不能不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或重视。
清水江文书的庋藏地主要分布在清水江两岸及其支流地区的各自然村落,由当地乡民世世代代长期守护和珍藏,是一种活态的民间文化记忆遗产,已列入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从形式上看,当地文书既有制式化的单张散件,也有名目繁多的成册抄本;从内容上讲,严格意义上的契约文书——特别是土地、山林买卖契约——固然最多,但书信、婚约、日记、账册、课蒙读物、日用类书、诉讼案卷、宗教科仪书一类的文本也不少,其中不乏诸如鱼鳞图册一类的关键性史料,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有关土地制度、地权分配方面的历史信息,反映了与地方复杂社会对应的多样性内容特征。其数量之多,完全可与徽州文书媲美,堪称大规模的原始资料富矿,形成了难得的地方知识结构谱系。而论其涉及时段之长,则主要保存了13世纪至20世纪近七百年的社会历史记忆,足以反映自明以迄民国时期的乡村社会生活,多为地方族群的“自表述”或“自书写”,乃是研究明清或民国历史不可或缺的民间史料大宗。至于其所涵盖之地域范围,则固然以清水江流域如黎平、天柱、锦屏、三穗、剑河、台江等县各为主,涉及湘、黔、桂毗连的广大地带,乃是与内地文化差异颇大的所谓“蛮夷”之地,或可称为研究工作必须关注的第一空间。但由于清水江作为重要的“苗疆文化走廊”,乃是旁通横贯贵州全境的“滇楚大道”的重要航行水道,至迟明代以来便已成为西南交通的大动脉,乃是明清两代国家经略开发的重要区域,仅其向东陆路一线即直接连接了黄平、镇远、都匀、贵定、龙里、贵阳等重要城镇,故研究清水江文书不可不兼顾整个西南地缘区位,或可称为研究者必须重视的第二空间。又由于当地木材贸易活动极为活跃,大量木材均由清水江一沅江远销长江南北,遂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产生了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关系,其中湖南的例木采运即与清水江流域的木材运输直接相关,徽商、临商则已深入清水江腹地进行贸易活动,清水江文书亦时见“三帮客商”即徽帮、临帮、陕帮的记载,足证表面一地之文书其实尚涉及广大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妨视为研究者理当旁及的第三空间。三个空间互有交叉或重叠,但却连接了广袤的汉文化区与非汉文化区,不仅是国家与地方长期复杂互动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是地方与地方、族群与族群频繁交往的文化要冲。当地文书研究的范围固然应以清水江流域为主要对象。
贵州大学学报“特色头栏目”文丛:清水江学研究(套装上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