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东北古代民族历史编年丛书:渤海历史编年》共分为四部分,分别为先世追踪、渤海国编年史、东丹国及渤海遗裔历史编年、杂篇。第1篇先世追踪主要收录了渤海建国之前其族源的史料;第二篇渤海国编年主要收录的是公元698年大祚荣建国至公元926年渤海国被灭的史料;第三篇收录的是公元926年至1220年有关东丹国及渤海遗裔的史料;对于研究渤海很重要,又无法编年的史料统一放到了最后一部分杂篇里。
《东北古代民族历史编年丛书:渤海历史编年》以中国史料为主,同时也大量使用了朝鲜和日本史籍的史料,这是《东北古代民族历史编年丛书:渤海历史编年》的特色之处。
《东北古代民族历史编年丛书:渤海历史编年》可供渤海史、东北古代民族史研究者参阅。
作者简介
赵振海,长春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高句丽史、渤海史。
目录
序
凡例
第一章 先世追踪
第二章 渤海国编年史
周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
唐中宗李显神龙三年(707年)
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711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元年(713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年(714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716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五年(717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六年(718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七年(719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八年(720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九年(721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年(722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一年(723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二年(724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三年(725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四年(726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五年(727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六年(728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七年(729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八年(730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九年(731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二年(734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五年(737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七年(739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九年(741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743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三年(744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五年(746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六年(747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七年(748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八年(749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九年(750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一年(752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二年(753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三年(754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755年)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五年(756年)
唐肃宗李亨至德二年(757年)
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758年)
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759年)
……
第三章 东丹国及渤海遗裔历史编年
第四章 杂篇
精彩书摘
《东北古代民族历史编年丛书:渤海历史编年》:
有酋帅突地稽者,隋末率其部千余家内属,处之于营州,炀帝授突地稽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武德初,遣间使朝贡,以其部落置燕州,仍以突地稽为总管。刘黑闼之叛也,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遣使诣太宗请受节度,以战功封蓍国公。又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会高开道引突厥来攻幽州,突地稽率兵邀击,大破之。贞观初,拜右卫将军,赐姓李氏。寻卒。子谨行,伟貌,武力绝人。德麟中,历迁营州都督。其部落家僮数千人,以财力雄边,为夷人所惮。累拜右领军大将军,为积石道经略大使。吐蕃论钦陵等率众十万人人寇湟中,谨行兵士樵采,素不设备,忽闻贼至,遂建旗伐鼓,开门以待之。吐蕃疑有伏兵,竟不敢进。上元三年(676年),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降玺书劳勉之,累受镇军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封燕国公。永淳元年(682年)卒,赠幽州都督,陪葬乾陵。自后或有酋长自来,或遣使来朝贡,每岁不绝。
其白山部,素附于高丽,因收平壤之后,部众多人中国。汩咄、安居骨、号室等部,亦因高丽破后奔散微弱,后无闻焉,纵有遗人,并为渤海编户。唯黑水部全盛,分为十六部,部又以南北为称。开元十三年(725年),安东都护薛泰请于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刺史隶属焉。中国置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十六年(728年),其都督赐姓李氏,名献诚,授云魔将军兼黑水经略使,仍以幽州都督为其押使,自此朝贡不绝。
《新唐书》卷219《黑水靺鞨传》
黑水靺鞨居肃慎地,亦日挹娄,元魏时日勿吉。直京师东北六千里,东濒海,西属突厥,南高丽,北室韦。离为数十部,酋各自治。其著者日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日徒太山,与高丽接,依粟末水以居,水源于山西,北注它漏河,稍东北日汩咄部,又次日安居骨部,益东日拂涅部,居骨之西北日黑水部,粟末之东日白山部。部间远者三四百里,近二百里。
白山本臣高丽,王师取平壤,其众多入唐,汩咄、安居骨等皆奔散,寝微无闻焉,遗人进入渤海。唯黑水完强,分十六落,以南北称,盖其居最北方者也。人劲健,善步战,常能患它部。俗编发,缀野豕牙,插雉尾为冠饰,自别于诸部。性忍悍,善射猎,无忧戚,贵壮贱老。居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如丘冢然。夏出随水草,冬人处。以溺盥面,于夷狄最浊秽。死者埋之,无棺椁,杀所乘马以祭。其酋曰大莫拂瞒咄,世相承为长。无书契。其矢石镞,长二寸,盖梏砮遗法。畜多豕,无牛羊。有车马,田耦以耕,车则步推。有粟麦。土多貂鼠、白兔、白鹰。有盐泉,气蒸薄,盐凝树颠。武德五年(622年),渠长阿固郎始来。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乃臣附,所献有常,以其地为燕州。帝伐高丽,其北部反,与高丽合。高惠真等率众援安市,每战,靺鞨常居前。帝破安市,执惠真,收靺鞨兵三千余,悉坑之。
开元十年(722年),其酋倪属利稽来朝,玄宗即拜勃利州刺史。于是安东都护薛泰请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史,朝廷为置长史监之,赐府都督姓李氏,名日献诚,以云麾将军领黑水经略使,隶幽州都督。讫帝世,朝献者十五。大历世凡七,贞元一来,元和中再。
初,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亦号屈设,稍东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又有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其地南距渤海,北、东际于海,西抵室韦,南北袤二千里,东西千里。拂涅、铁利、虞娄、越喜时时通中国,而郡利、屈设、莫曳皆不能自通。今存其朝京师者附左方。
拂涅,亦称大拂涅,开元、天宝间八来,献鲸睛、貂鼠、白兔皮;铁利,开元中六来;越喜,七来,贞元中一来;虞娄,贞观间再来,贞元一来。后渤海盛,靺鞨皆役属之,不复与王会矣。
……
前言/序言
中国东北古代史以其发展的特殊性,相较于中原地区,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献不多,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展开。由于资料稀缺,有些研究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惜编造史料。以高句丽史为例,十九世纪末,以白鸟库吉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在其国家“大陆政策”指导下,抛出了“日鲜同祖论”和“满鲜一体论”,为日本占领朝鲜半岛、侵略中国东北地区提供历史依据。由于这种荒谬的理论没有史实的依据,他们采取了歪曲乃至编造史料的手法,从而证明其理论的正确。具体做法就是抬高《三国史记》的历史地位,极力贬低中国正史的史料价值,通过考证将神话传说作为真实的历史资料肆意使用,这给高句丽史研究造成极大的混乱,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与其进行学术观点的争论,不如潜心开展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因此,我们的东北历史研究便从史料的收集、整理、考证等基础工作人手。在历史文献收集方面,2002年我校以“东北工程”委托项目为契机,成立了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文献信息中心,开始对东北历史文献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收集。在历史文献整理方面,我们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句丽渤海历史研究数据库”;国家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三国史记》笺证“;吉林省教育厅重大招标项目”20世纪东北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秽貊族系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各级研究课题。在历史文献考证方面,我们承担了教育部科研课题”明末《皇华集》研究“;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东北民族历史传说研究“”高句丽历史文献编年“”正史高句丽传校注“”高句丽传说考源“等科研课题。通过考证,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三国史记》存在大量史实错误,需要审慎运用,不可作为信史;高句丽传说乃属于传说的历史化,而非历史的传说化,因此没有历史研究之价值,日本学者以此为基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长期的坚持不仅结出了一些学术成果,而且也形成一支研究队伍,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以史源学理论为指导,编写《东北古代民族历史编年丛书》,经过课题组成员反复研讨,制定编写细则如下:
1.凡政书、地理书率取材于正史,如悉数收录,未免重复叠沓,宜从史源学角度确定该史料的出处,加以简单史源学上的说明。
2.夫余、高句丽、百济前史中颇抵触矛盾之处,非加考证无以辩明是非,故编年前宜有考证文字,至于考证之内容,则根据各自的特点而定。
3.是编所收,主要以第一手、第二手(以今天视角而言)资料为主,至于第三手或第四手资料,除非有资说明或影响较大,可以在相关史料编年后加以标注说明外,一般不宜收入。以《三国史记》为例,其中资料多取资于《资治通鉴》,间有歧异的可以标注说明,至于所收高句丽、百济的天象灾异之类,可以不收。
4.虽然字面没有夫余(高句丽、百济同理)字样,但所载内容于了解时代背景、解决疑难有帮助的史文,也可酌情收入。如护东夷校尉等。
5.附录所收无法编年的史料,宜分疆域、风俗、职官制度、行政设置、物产、山川、世系等,宜分项别类,复以史文编撰时间先后为次序收录之。至于《三国史记·地理志》所载高句丽、百济郡县设置,亦宜收入到行政设置中。
这套丛书既是我校前期工作的总结,也是我今后研究的基础,更希望能为东北史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
东北古代民族历史编年丛书:渤海历史编年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