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文化概論》:切閤高校通識教育及中小學教師需求。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概論》是華南師範大學校級教材重點建設項目,並獲2016年華南師範大學教材建設成果奬。本書分上下兩編,按照政治製度、文化精神、哲學思想、倫理道德等內容分章論述中國文化體係,但盡可能避免簡單地條塊分割成曆史、地理、政治、哲學、倫理、藝術等等學科門類,力圖從大文化的視野,對各種日常現象、社會規律、文學範本中的文化現象做齣解答和闡釋。本書作者長期在師範院校語言文學專業任教,因此本教材的編寫在滿足作為全校通識課程的同時,某些篇章不同程度地考慮到中小學語文教育的實際,為學生運用文化理論分析實際問題提供案例。
作者簡介
陳一平,華南師範大學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文學博士。孫雪霞,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組負責人,古代文學碩士導師組組長,文學博士,比較文化博士後,美國南卡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
目錄
前言
上編
第一章 中國的基本曆史地理環境
第一節 中國曆史地理環境概覽
第二節 地理環境決定論的功過
第三節 曆史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政治體製的影響
第四節 曆史地理環境變化影響民族曆史進程
第五節 曆史地理環境造就民族性格
第二章 中國的基本民族關係
第一節 農耕—遊牧民族的形成與演變
第二節 農耕與遊牧民族的相互依存
第三節 農耕與遊牧民族的對壘
第三章 中國的宗法製度
第一節 宗法製度的産生
第二節 宗法製度的發展形態
第三節 宗法製度對中國社會結構的影響
第四節 宗法製度對中國文化範式的影響
第四章 天人閤一的文化精神
第一節 天人閤一是中國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
第二節 天人閤一的政治觀
第三節 天人閤一的自然觀
第四節 天人閤一的處世觀
第五節 天人閤一的養生原則與藝術精神
第五章 中國人的哲學、政治主張
第一節 人類文化的“軸心時代”
第二節 先秦諸子與中國文化的軸心時代
第三節 先秦諸子的理論主張
第四節 董仲舒的“罷黜百傢,獨尊儒術”
第五節 宋明理學
第六章 中國人的倫理道德
第一節 孝
第二節 忠
第三節 信
第四節 禮
第五節 仁
第七章 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第一節 宗教與科學
第二節 原始宗教
第三節 中國本土宗教——道教
第四節 佛教的中國化
下編
第八章 古代文學與中國文化
第一節 宗法製度對古代文學的影響
第二節 古代文學呈現的天人閤一精神
第三節 古代文學渲染的倫理道德觀念
第四節 古代文學的雅俗觀念
第九章 現代文學與中國文化
第一節 宗法製度的批判
第二節 倫理道德的省思
第三節 天人閤一的精神
第四節 感時憂國的情懷
第十章 當代文學與中國文化
第一節 傢國情懷
第二節 生命意識
第十一章 文論與中國文化
第一節 中國文論的天人閤一精神
第二節 中國文論的儒傢政治倫理色彩
第三節 中國文論的道傢藝術品味
第四節 興象批評的文化特色
第十二章 漢語與中國文化
第一節 從漢語看儒傢思想的曆史
第二節 從漢語看中外文化的交流
第三節 從漢語看中國的風土民俗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中國文化概論》:
陶淵明、李白、蘇軾等詩人則以自己的創作,充分地迴應和闡釋瞭道傢自然無為的思想和衝淡自然的美。及至明代李贄的“童心”說,公安派的“性靈”說,徐渭戲麯理論的“本色”說,清代王士稹的“神韻”說,皆一脈相承,滲透著老莊樸素自然的文藝美學觀念,可見這種美學思想占據瞭中國文士審美心理結構和審美理想方麵的重要地位,使中國文論深深地打上瞭老莊美學理念的烙印。
與樸素自然美學觀相應的,還有“得意忘言”說。言意之辨是中國文論的重要命題,道傢思想中強調“無為”與“無言”的理論,莊子提倡超乎言意之錶的自然之美,其“得意忘言”說,是樸素自然說的進一步延伸。唐代司空圖提齣詩歌要有韻外之緻、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在《詩品》中詳細分述。自然”“衝淡”“曠達”等詩歌風格,闡釋其源齣於“自然”的詩論;宋代嚴羽《滄浪詩話》用禪學觀點提齣“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見解:“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這些都充分體現瞭。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的“意在言外”的特徵,使得中國士人在創作中形成瞭追求“言近旨遠”的審美理想。因此,創作者“托物喻意”以期達到含蓄委婉;讀者則探索“言外之意”,以求得其理。伴隨著“文以載道”觀念的不斷加強,閱讀者、文學批評傢所探求、辨析的“言外之意”和“味外之旨”,逐漸偏嚮於社會倫理道德一端,由宋至明“以意逆誌”法應運而生。
……
中國文化概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