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了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搭建起解读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开创性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作者认为跨文化传播与虚拟共同体能够建立起一种共生的关系:虚拟共同体是跨文化传播的主体,跨文化传播是虚拟共同体形成及呈现的路径,跨文化虚拟共同体重要的意义是连接人,他们在互动中建构彼此并形成信任,逐步实现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最终形成认同后的和谐相处。
作者简介
肖珺,女,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首届“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跨文化传播创新研究团队”带头人、湖北网络文化协会网络新闻评议会秘书长等职。1997年,湖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2000年,获武汉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同时完成政治经济学硕士课程辅修;2006年,获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
目录
第一章 跨文化传播中的虚拟共同体/001
一 虚拟共同体与跨文化传播的关系:主体与路径/001
二 虚拟共同体的形成/004
三 跨文化虚拟学习共同体/006
四 离散族裔虚拟共同体/012
五 本书脉络与概要/014
第二章 虚拟共同体的连接、信任与认同/016
一 基于连接的虚拟共同体/016
二 虚拟共同体的信任形成与维系/018
三 虚拟共同体中的认同建构/020
第三章 少数民族数字原住民的数字化连接/028
一 数字原住民的网络连接/029
二 少数民族数字原住民的连接行为/032
三 连接与公民社会的讨论缺席/053
第四章 跨文化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信任/075
一 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成员参与/076
二 跨文化虚拟学习团队的信任形成与维系/086
三 信任、互动及跨文化虚拟共同体效果间的联系/097
第五章 离散族裔的跨文化身份认同/104
一 美国华人共同体及其身份认同的变迁/104
二 新媒体社会运动中的认同建构:合法、抗拒与规划/118
三 离散华人的跨文化身份认同建构/129
第六章 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维度及关系/168
一 连接与信任/168
二 认同/170
三 技术与共同体/172
参考文献/174
后 记/191
前言/序言
序
在这个网上冲浪的全球化时代,我们的交流一点一滴地被“0”与“1”的数字化洪流裹挟而去,不由自主地在虚拟空间中穿越。假如我们摆脱了互联网眩晕症,适应了这种生活,就能看到一幅全新的全球化景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将自己的文化身份带入虚拟空间之中,并由此构建成一个个虚拟文化共同体,使得素未谋面的网民,在共同体中实现情感的共鸣与意义的分享,进而在特定的时刻转化为现实行动。与此同时,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冲突与调适,也在虚拟共同体中持续上演。新问题出现了:多元文化身份的人如何组成了虚拟共同体?虚拟共同体是否能够促进文化对话,进而消解现实中的跨文化冲突?这是能勾起每一个人兴趣的时代命题。
读者诸君手中的这本著作,正是围绕上述核心问题做出的开创性探索。作者首先通过理论梳理,界定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概念,并由此导出连接、信任与认同三个核心议题;然后选取少数民族原住民、多民族学习共同体和离散华裔人士三个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每个核心议题进行经验研究,最终又归结到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理论思考之上,形成理论与经验的统一。
本书选取的三个案例都饶有趣味。数字原住民和虚拟共同体的信任问题,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加以关注,但是从族群文化身份切入的研究,似乎并不多见。作者聚焦少数民族这一容易被新媒体研究者忽视的群体,分析少数民族数字原住民的网络连接行为中表现出的文化身份特质,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虚拟团队共同学习中的跨文化问题。作者通过两个案例研究,提醒我们在思考民众运用新媒介时,使用者的文化身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唐君毅先生曾感喟在西方现代性浪潮的冲击之下,中华文化面临“花果凋零”的悲情处境,散居各地的华人唯有“灵根自植”,方能坚守自身的文化主体,并与其他文明展开对话。传播技术的发达,使得文化共同体的范畴远远超越了民族国家疆界的限制,离散海外的华人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寻找自己的文化根系,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并使得自己作为华裔的文化身份得以绵延,而这种虚拟文化共同体的运作机制,只有在各方矛盾凸显的新媒体事件中才能得到清晰的表露。本书选取的正是海外华人新媒体社会运动中文化身份焦虑与困惑的焦点时刻,运用曼纽尔?卡斯特的三种认同理论,对于全球华人在这起事件中的反应行动进行了沉浸式的观察,揭示了虚拟文化共同体中身份认同的流动与混杂,以及三类认同间的幽微关联。
虚拟共同体存在于赛博空间之中,研究者无法像研究传统共同体一样进入。稍纵即逝的研究时机、匿名且自发的群体特质、变动不拘的信息流、庞大芜杂的文本量,都给相关的研究带来了棘手的挑战,而研究对象所共有的“跨文化”特征,也给研究者的“入场”平添了难度。可贵的是,作者并未回避这些困难,而是综合运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文本分析、浸入式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敏锐地追踪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动态变化,兼顾线上行动与线下行动的关系脉络,结合质化与量化的视角对其运作机制展开研究,正是通过这样扎实的经验性考察切入核心问题。
作者以连接、信任与认同三个维度为支柱,搭建起解读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分析框架,做出了富有价值的理论探索。三个维度是建立跨文化虚拟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然而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各自独立还是交叉影响?是逐层递进还是回环往复?进一步思考,除了上述三个维度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解读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重要视角被遮蔽?三个案例呈现的跨文化冲突以及身份困境各不相同,在构建连接、信任与认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给更高层次的理论观照增加了难度,即如何建立起更为圆融的统摄性分析框架,同时对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理论层次进行更加细致的勾勒与分析。
媒介既是文化交流之桥,又是文化隔阂之沟,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延伸着人际沟通的触角,同时也制造出新的偏倚与断裂。这些影响内嵌在媒介的技术特性之中,更植根于媒介与人的关系之中。正是基于新媒介跨越时空的传播能力,虚拟共同体的紧密连接才成为可能,因此虚拟共同体中的信任与认同,也与新媒介的特质融为一体,成为媒介化的连接、信任与认同。那么虚拟共同体的文化特质,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媒介特质的影响?由此而建立起的信任与认同,带有怎样的媒介化烙印?这样的媒介化特质,究竟是解放还是阻碍了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作者在书中曾多次触及这些问题,并在全书结尾处论及技术与共同体建构的关联。如何由此展开深入细致的观察?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筚路蓝缕,其行维艰。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研究都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体系化的理论思考,虚拟民族志等新兴研究方法也未臻成熟,留有广阔的开拓空间。多年来,我和作者共同走在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道路上,探寻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作者独辟蹊径,专注于互联网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沉潜其中,深造而自得之。我相信她通过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研究,会不断揭示跨文化传播的新问题与新方法,拓展理论想象空间,寻觅通向文化间自由交流的新路径。
是为序。
单 波
丙申年寒露于珞珈山
跨文化虚拟共同体:连接、信任与认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