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贄與東亞文化

李贄與東亞文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泉州市李贄學術研究會,東亞文化之都·泉州建設發展委員會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廈門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1562772
版次:1
商品編碼:1212613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東亞文化之都·泉州論壇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0
字數:3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東亞文化之都·泉州論壇叢書”由東亞文化之都·泉州建設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總協調,結集齣版相關學者的訪談、講話、論文及有關著述。學者們走進泉州、深入泉州,以獨特的視角、理性的筆觸,追溯泉州曆史文化的深厚積澱,暢論文化傳承發展的路徑,展望文化之都建設的遠景,篇篇錦綉,足以為資政之鑒。

目錄

韓國學界對李贄的評價
李贄論“至人之治”
李卓吾和韓國的茶山丁若鏞
蘇轍與李贄《老子解》的對比研究
吉田鬆陰對李贄的評價——以《李氏焚書抄》與《李氏續藏書抄》為中心
中國走嚮近現代的啓濛先驅
日本對李贄思想的評價——以島田虔次和溝口雄三的李贄研究為例
從李贄與龔自珍思想的比較看封建製度
滅亡的必然性
淺論李贄重民思想的影響
從李贄到清初三大思想傢:曆史巨變下思想的斷裂和承繼
政治人生嚮學術人生的轉變——李贄姚安三年
李贄的進步思想及其批儒批孔的問題
試論李贄思想對日本的影響
李贄的進步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試論李贄思想文化的影響力——寫在泉州入選“東亞文化之都”之後
李贄思想與東亞文化
李贄思想源於和高於時代
李贄反對貴族統治腐朽化及其啓示
李贄與關公崇拜芻議
淺析閩南文化特質對李贄思想的影響
李贄的佛學思想
李贄思想及其在東亞的影響略說
日韓學者筆下的李贄
淺談李贄“童心說”及其影響
從李贄史跡看李贄思想變化
小議《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
李贄文物史跡摭談
泉州林李同宗的本姓說探討
新近發現李贄研究資料淺談
李贄是東亞文化傑齣的代錶人物
“異端”李贄的傳奇人生
一座為偉大思想作注的詩歌殿堂——李贄詩歌初讀
再探李贄哲學思想之一二
從《荔鏡記》看李贄的婦女觀
如何做好李贄思想的普及性宣傳
淺議李贄啓濛思想的曆史進步性及影響
李贄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後記

精彩書摘

  《李贄與東亞文化》:
  二、人生平等的社會理想
  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封建統治者進行封建統治的一個重要理論就是等級製。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準則,所謂“三綱”“五常”的倫理規範,所謂“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性三品”的理論定位,都是非常符閤封建統治的需要的。李贄在對人生、社會的研討中的一個重要命題,就是對這一等級思想的批判。例如在《老子解》中,從“緻一之道”齣發,得齣瞭“庶人非下,侯王非高”的結論:“侯王不知緻一之道與庶人同等,故不免以貴自高。高者必蹶,下其基也;貴者必蹶,賤其本也。何也?緻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貴,在侯王可言賤,特未知之耳。……人見其有貴有賤,有高有下,而不知其緻之一也,曷嘗有所謂高下貴賤者哉?”李贄在這裏對《老子》“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的辯證思想加以發揮,引申齣“庶人非下,侯王非高”的人生平等之論。李贄所說的“緻一之道”,就是他多次提齣的“聖愚一律”、“天子庶人壹是無彆”的思想。但是侯王們不知道這個“緻一之道”,而以貴自高。其實,下是高的基礎,賤是貴的根本,從“緻一之道”看來,都是相輔相成,互為條件的。所以,庶人並不下賤,侯王並不高貴,就是所謂的聖賢、天子和庶人也沒有什麼高下貴賤之分。顯然,李贄的這種思想具有人人平等的精神,對當時森嚴的封建等級製是有力的衝擊與批判。
  李贄的人人平等思想,在他的很多著作中都有所體現。如在《復京中友朋》中說:“聖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在《答耿司寇》中說:“麒麟與凡獸並走,凡鳥與鳳凰齊飛。”特彆是在《明燈道古錄》中針對傳統思想中的“尊德性”之說,提齣:“爾勿以尊德性之人為異人也,彼其所為,亦不過眾人之所能為而已。人但率性而為,勿以過高視聖人之為可也。堯舜與途人一,聖人與凡人一。”“尊德性而道問學”是儒傢經典《中庸》提齣的一個命題,他要求“君子”要具備尊奉天賦的德性和崇拜聖人的至誠,並通過勤學好問而達到這一境界。但在李贄看來,“尊德性”不過就是尊重眾人之所能為而已,“人但率性而為”,每個人隻要依照自己的本性發展就可以瞭。在“尊德性”上,聖人並沒有什麼高明之處,“堯舜與途人一,聖人與凡人一”,天下人人平等,沒有什麼高低上下之彆。很清楚,李贄從包含著等級觀念的“尊德性”立論中,引齣的都是反傳統的嶄新的平等思想。由此齣發,李贄還引申齣瞭人們在能力上的平等命題,強調“天下無不能之人,人無不能之事”。而且,“聖人所能者,夫婦之不肖可以與能,勿下視世間之夫婦為也。……若說夫婦所不能者,則聖人亦必不能,勿高視一切聖人為也。”聖人與凡人在能力上是平等的,不要高視聖人,不要下視凡人,這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不能不說是振聾發聵的“異端”之論。
  ……

前言/序言

  文化是活的生命,持久的生命力有賴於其影響力。2013年9月,泉州與韓國光州、日本橫濱共同當選首屆“東亞文化之都”,代錶中國文化與世界對話。
  泉州因“海絲”而繁盛,多元文化在此交相輝映。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起點城市,宋元時期,這裏帆檣雲集,是馬可·波羅筆下描繪的東方第一大港。泉州古城完整而長久地保留著中華傳統,幾乎每條小街小巷都蘊含著閩南文化獨特的韻味。泉州以“和而不同”的中國智慧,包容世界各大宗教,讓青磚白石、紅牆翠瓦的各色殿堂廟宇共同紮根於古城的寬街窄巷中。韆百年來的泉州城,中原文明與海洋文明、工商文化與農耕文化、儒道釋與亞非歐宗教和諧相處、共生共榮,成為中外文化交流融閤的典範。“活態”的南音、南拳、南戲,有著直撼人心的藝術魅力,堪當國際交流的“大使”,鎸刻著中華民族和“海絲”沿綫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永恒記憶。
  泉州內蘊的城市精神,不斷升華著文化的境界與品位。富有區域特色的泉州文化,孕育瞭泉州人豪邁拼搏、包容豁達、吃苦耐勞、樂觀嚮上的性格,塑造瞭“躺下去是洛陽橋,站起來是東西塔”的氣概。勇立改革開放潮頭的泉州人,敢闖敢試,創造齣“泉州模式”、“晉江經驗”,以弘揚傳統、融閤創新的全新氣魄,保持經濟總量連續17年領跑福建,民營經濟風生水起,譜寫齣一首首“敢為天下先”、“愛拼會贏”的時代樂章。從這裏齣海闖蕩南洋的泉州人,帶迴東南亞的海洋氣息,助推僑鄉的貿易投資,珍藏於泉州華僑曆史博物館的一件件展品,訴說著一個個艱辛創業、迴報傢鄉的故事,飽含著海外遊子的愛國情懷。在今天,948萬泉州籍華僑華人,約900萬祖籍泉州颱灣同胞、76萬旅港旅澳同胞,續寫著血濃於水的動人詩篇,踴躍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當好橋梁和紐帶。
  文化與經濟的潛移默化、良性循環,更推動著泉州嚮前發展。“東亞文化之都”光環映照的不僅僅是泉州的榮耀,更是沉甸甸的使命與責任。按照國傢文化部“擴大開放、提升交流、留下遺産、造福民眾”的總要求,泉州立足於融閤傳統與現代,構築經濟與文化協調共進的新型發展模式,著力增強文化自信,重塑現代城市精神,以曆久彌新的泉州文化書寫“泉州品牌”、“泉州故事”和“泉州價值”的時代內涵。2015年9月,泉州建設“東亞文化之都”的5年規劃(2015-2020年)齣颱,繪就“古城一古港一新區一全域聯動”美好前景,不僅有瞭路綫圖,也有瞭時間錶。梳理泉州一路走來的曆史脈絡,正是有幸經曆韆年文化與時俱進的錘煉,砥礪前行繼而厚積薄發,方纔成就今日泉州的蓬勃激揚。
  “東亞文化之都·泉州論壇叢書”由東亞文化之都·泉州建設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總協調,結集齣版相關學者的訪談、講話、論文及有關著述。學者們走進泉州、深入泉州,以獨特的視角、理性的筆觸,追溯泉州曆史文化的深厚積澱,暢論文化傳承發展的路徑,展望文化之都建設的遠景,篇篇錦綉,足以為資政之鑒。
  縱覽人文之光,放飛“海絲”夢想。如今,中央提齣“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構想,描繪瞭與世界各國共建共享的藍圖願景,為我們開啓瞭重振絲路輝煌的新徵程。在大航海時代之前,敢為天下先的泉州人率先走嚮海洋,開闢航綫;在21世紀全球化的今天,更廣闊的舞颱已搭起,新的精彩長捲正在鋪開,泉州被賦予瞭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的光榮使命,讓我們發揮“東亞文化之都”和“海絲先行區”的疊加效應,以經濟滋養城市的軀體,以文化茁壯城市的靈魂,凝聚海內外泉州人的力量,演繹“創新、智造、海絲、美麗、幸福”的現代化泉州的新傳奇。
  是為序。
李贄與東亞文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李贄與東亞文化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李贄與東亞文化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李贄與東亞文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李贄與東亞文化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