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老子》的注譯與解讀,首要在擇定“文本”,否則是以訛傳訛,注譯更是錯上加錯,徒勞無益。本次注解,做瞭四個工作:考、釋、譯、論。
考,即考訂《老子》原文的文本。以帛書乙本為基礎,帛書甲本、郭店本、王弼本校正相關闕文,將確定後文本改為簡體字,以方便今人通讀原文,本書的字釋中說明使用今字的來源。
釋,即字意的解釋,將老子每章裏的重要字詞,逐字解釋,尤其注意還原該字、詞在老子時代的意思,及在老子書中的意思,避免用佛教化以後的字義去誤讀春鞦時代中國原生思想的老子。
譯,即白話翻譯,這是個費力難討好的事情。我贊成得魚忘筌,字釋與白話的目的,是幫助讀者迴到老子原文,而不是關注原文的注釋與翻譯。通過字釋與翻譯能夠理解老子原文的讀者,完全可以“過河拆橋”。
論,即解讀老子的每章思想,這是每一個原典注解者的精髓所在,是考驗每個注解者見識水平的憑證。每一傢的論都不免有宣泄的情緒在,這是個好事:如果隻是亦步亦趨注釋原文,讀者直接看原文的5000多字就好瞭,何必再去看一本2、30萬字注解的厚書呢?自然因為議論的部分,本身也是一部“次生性原創”的著作。
本次注解,采用馬王堆帛書乙本為底本。帛書本德篇在前,道篇在後,帛書派原教旨主義者據此認為應該叫《德道經》,這種爭執意義不大,老子的道與德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通行本《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篇(王弼本)沿襲已久,若無章節序號的對應,會增加讀者的閱讀睏擾。
本注本存王弼本(即通行本)篇號,按帛書乙本順序解讀,每篇均標通行本(王弼本)與帛書本對應篇號,通行本章節編號放右邊做備注,以方便讀者查對。采用德篇、道篇各自單獨序號、分冊齣版的方式,讓德篇與道篇並行呈現。
作者簡介
史賢龍,
博納睿成營銷谘詢創始人、董事長
2014年,創立“雲營銷學社”、“商業智慧創新聯盟(BiiA)”。
《銷售與市場》、《商界評論》、《糖煙酒周刊》、《新食品》、《食品界》、《飾界》、《第*營銷網》、《價值中國網》、《商業評論網》等雜誌、網媒專欄作者、特約撰稿人。
2004年進入聯縱智達谘詢公司,先後擔任喔喔、金絲猴、江西農信社、維珍移動、貴州醇、嘉士伯、三鹿(同福)碗粥等營銷谘詢項目總監。
2008年創立博納睿成谘詢公司,除瞭與貴州醇、嘉士伯二次閤作外,先後執行瞭星火傳媒集團、雪花純生啤酒、嘉士伯啤酒、茅颱不老酒、金士百啤酒等營銷谘詢項目。
精彩書評
讀《老子》的人很多,但能真正讀通的人不多;推崇道傢的人很多,但能說清道傢真諦的人不多。史賢龍的這本書,可以給人們閱讀《老子》提供一個新的坐標。
作者有言:“有信仰則無是非,有門派則無真理”,深得讀書三味。所謂三味者,傳言為宋代李淑《邯鄲書目》所載:“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摺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用現代眼光看,讀《老子》,可從文史哲不同角度切入。文史哲三科相比而言,文以想象力見長,史以占證據見長,哲以搭架構見長。嚴復不同於常人以哲學傢眼光看老子,獨具慧眼指齣老子的史傢本質,在《老子評語》中雲:“吾嘗謂老子為柱下史,又享高年,故其得道,全由曆史之術。讀執古禦今二語,益信。”而史賢龍之著,打通文史,迴歸哲慧,縱貫古今,放眼中外,妙語迭齣,在當今的老子讀本中彆具一格,深讀有深讀的迴味,淺嘗有淺嘗的機敏,可給讀者不同的啓發。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劉文瑞教授 點評推薦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第二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第三章 上士聞道,僅能行之
第四章 反也者,道之動也
第五章 道生一,一生二
第六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乎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
第七章 名與身孰親
第八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第九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第十章 不齣於戶,以知天下
第十一章 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
第十二章 聖人恒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第十三章 齣生入死
第十四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第十五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第十六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邪是畏
第十七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
第十八章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第十九章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第二十章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第二十一章 其政閔閔,其民屯屯
第二十二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第二十三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二十四章 大邦者,下流也
第二十五章 道者,萬物之注也
第二十六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第二十七章 其安也,易持也
第二十八章 古之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
第二十九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榖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以能為百榖王
第三十章 小邦寡民
第三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三十二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大而不肖
第三十三章 故善為士者,不武
第三十四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第三十五章 吾言易知也,易行也
第三十六章 知不知,尚矣
第三十七章 民之不畏威,則大威將至矣
第三十八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第三十九章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殺懼之也
第四十章 人之飢也,以其取食稅之多,是以飢
第四十一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韌堅強
第四十二章 天之道,猶張弓也
第四十三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
第四十四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
後記
附錄:史賢龍本《老子》校訂原文(德篇四十四章 )
主要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第一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通行本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
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字釋
德:品德,品行,某種恩惠等。德是個很老的字,甲骨文、金文裏都齣現多次,甲骨文的德字是道路的中間眼睛嚮前看,意思是目不斜視、一直嚮前;到金文,在眼睛的下麵加瞭一個心,這纔開始接近篆隸書德字的構型。甲骨文德字的造字用心很值得琢磨,有點一根筋的意思,其實有德的人不正是有這種阿甘式的精神嗎?
仁:仁者,人也,從二,親也(《說文》)。仁是人性與動物性區彆的核心標準,親、愛、惻隱、同情、良心等,是對仁的進一步豐富。
義:《說文》:義,己之威儀也。這個解釋是與“儀”字通。這裏的義是引申意,指一種社會共同認可卻沒有明確規定的規範或規矩。
禮:禮字從示即祭祀活動,從豐即糧食豐收,閤在一起錶示慶祝豐收的祭祀儀式,這是禮字的最初意思,後引申為各種專門社會祭祀活動的統稱。
道:《說文》釋為:所行道也,即行走經過的路。道也是一個古老的字,甲骨文裏是道路中間一個人在行走(足),頭上(首)的頭發散亂飄浮,是個很有場景感的字。從造字上看,道的取象是一個動作字,錶達人在路上的趕路情境,傳神生動。金文將足與左側的道路閤並,形成走之偏旁的最早構型,最後演變為今天的道字。
忠:忠誠,忠心,對上級沒有二心。敬也,盡心曰忠(說文)。
信:誠實,言而有信。
泊:通行本作“薄”,單薄意。帛書乙本作“泊”,泊指糧食釀酒時留下的渣滓,與酒相比是沒有精華的廢棄物。從帛書乙本。
亂:絲綫纏繞在一起手抓不到頭緒,引申為混亂、無序的意思。
前識:有人解釋前識為先見之明,非也。這裏的前識指前麵將仁義禮當做治亂手段的認識。
華:本意是綻放的花朵,但與植物的根莖葉相比,花朵雖然光彩絢麗,卻最容易凋謝,故引申為華而不實、虛有其錶的意思。
厚:指酒味的醇厚,古代釀酒(後包括其他調味品如醢、醯即古代的醬與鹽)因為加水量的多少而産生味道的差異,於是有厚薄之分,厚即指味道濃醇。
翻譯
上等的德性,並不孜孜汲汲地要顯示如何有德,纔是真正的德性。
下等的德性,總擔心達不到有德的境界,反而沒有真正的德性。
上等的德性無所作為,也並不刻意要去做什麼(以錶明是有德的)。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帛書本無,故刪去)
上等的仁性,認真按照有德的要求去做,還能算沒有刻意地去做。
上等的義性,老老實實去做,算是用心去做事瞭。
上等的禮性,就算認真去做也沒有人響應,就要挽起袖子強迫彆人接受。
所以說,達不到道的境界,就去追求德的境界;
達不到德的境界,就去追求仁的境界;
達不到仁的境界,就去追求義的境界;
達不到義的境界,就去追求禮的境界。
如此看,禮是什麼呢?到瞭禮這個階段,忠信的信念已經很淡薄,
實際是到瞭天下大亂的門口瞭。
那些自以為對仁義禮之類知道很多的人,都隻是道性的皮毛錶象,
(這種自以為是)恰恰是愚昧濛蔽的開始。
由此而論,對於大丈夫來說,要追求真正的本質,不要沉迷於皮毛錶象,
要追求真正的實在,不要被浮華迷惑。
這就叫摒棄無謂的虛華,選擇有價值的實在。
……
與 老子 一起思考. 德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與 老子 一起思考. 德篇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與 老子 一起思考. 德篇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